講真,作文老強調「巧用成語」,我覺得是種誤導

2021-12-12 帝都小五媽

小五媽寫了不少大語文學習的文章,這些大多是幫孩子進行知識輸入的,而作文,則是綜合的輸出。作文在中考佔50分,高考60分,重要性不用多說。

可是,從低年級的看圖說話、寫日記,到高年級的寫作文,都是語文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很多爸媽不知道從哪裡去著手的部分。

今天咱們不講大道理,直入主題說技巧,保證記得住、用得上。

少用成語

很多爸媽以為,成語能讓孩子的文章顯得有文採,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想像一下你看到這樣的文字——

今天風和日麗,人們不約而同地來到公園,公園裡桃紅柳綠,花壇裡萬紫千紅,遊客摩肩接踵,我興高採烈地說:今天真是不虛此行!

是不是覺得沒有靈魂?

真正高級的文章,很少以成語取勝,尤其是強調細節描寫的記敘文。與其用成語,不如用散文式的語言,把成語的意境詳細地寫出來。

不要寫「風和日麗」,而是寫「微風輕柔地拂過人們的面龐,太陽和暖地照在大地上。」

不要寫「桃紅柳綠」,而是寫「桃花吐露出淡粉的花苞,柳樹搖曳著嫩綠的枝條。」

不要寫「摩肩接踵」,而是寫「人挨人,人擠人,前腦門貼著後腦勺,前腳尖踩著後腳跟。」

試著用「類成語」

當然,我們不能說得太絕對,我之所以不支持小學生在作文裡用成語,是因為他們掌握的都是些很初級的成語,已經爛大街了。

如果能用一些高級的成語(少量地用),當然是好的。其實還有更妙的一招,就是用「類成語」的四字結構短語。

比如在《紅樓夢》裡,描寫賈寶玉和父親賈政等人走進大觀園,正好看到一片假山——

說畢,往前一望,見白石崚léng嶒céng,山石怪異突兀,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

這句話裡沒有成語,但這些四字短語還是顯得特別有文採、有文化,是不是?

這一招,餘秋雨老師用得特別好,你看他的散文,特別適合大聲地朗讀,因為它們常常把四字短語穿插在散句裡,有一種錯落有致的節奏美。比如——

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群更顯得悲涼。(《道士塔》)

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 ,一桿竹管毛筆偶爾塗畫的詩文,卻有可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陽關雪》)

這裡邊,「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零落成泥」「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這些四字短語,都不是成語,是作者用豐富的詞彙量和紮實的古文語法功底,自己創造出來的。

不用老掉牙的俗語

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文風。70、80後,小時候寫作文特別愛用俗語。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外甥打燈籠照舊、倒打一耙、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這些俗語,特別形象、俏皮,用在記事作文裡,會增添很多趣味。

可是,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那些來自民間的俗語,大部分已經脫離了孩子的生活(孩子哪裡還能接觸到和尚、燈籠、耙?),已經歸入到傳統文化常識,而不適合用在作文裡了。

除了那些俗語,還有一些已經過時的語言,比如一形容求知就是「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一說母愛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一說老師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如果我們在輔導孩子寫作文時,還用這些語言,就好像是在聚會上穿了套皮爾卡丹的西服、開著桑塔納的小汽車、拿了一個大哥大,像是穿越過來的。

其實,一些已經深入人心的網絡熱詞,完全可以化用在文章裡,從而達到趣味性的目的。綜藝節目、廣告、流行歌曲等,也都可以是作文用語的來源。比如——

「為了贏得這次比賽,我真是用了洪荒之力。」

「確認過眼神,老爸的套路實在深。」

「我那乘風破浪的老媽,永遠是家裡的C位。」

這樣的語言用在作文裡,要生動得多。

也許有的爸媽會擔心這樣太不嚴肅,其實在與時俱進這一點上,連嚴肅的中央電視臺都在改變,我們有什麼放不開的?

比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的段子,直接拿來放到作文裡,都可以立馬增光添彩——

曬得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包青天。


您的冷空氣已於28號開始發貨,不管你籤不籤收,它都準時到達,信時守諾。

形容詞前不用「非常」,名詞前不用「xx的」

這一點要強調的是,當我們用形容詞的時候,不要說「非常大」「特別高」。只要遇到這幾個詞,就停下筆想一想,能不能用更靈活的方式來表達。類似的還有「好+形容詞」「很+形容詞」等。

要在寫到這些形容詞的時候,想一想有什麼細節來說明。

比如說,「天氣很冷」,那麼,我們用細節——

人們豎起風衣的領子,捂著凍紅的鼻尖,快步地走回家。

比如說,「房子特別舊」,那麼,我們用細節——

門上的油漆斑斑駁駁,牆上貼滿了小廣告,水槽裡積滿了水垢。

另外一點,當我們在名詞前加形容詞的時候,不要說「高高的個子」「圓圓的眼睛」「紅紅的花」。只要遇到這樣的疊詞,就停下筆想一想,能不能用更高級的說法。

比如說 「藍藍的天空上,飄著白白的雲彩」,那麼,我們用高級的詞彙——

湛藍的天空,沉靜、高遠;一簇簇白雲點綴其間,靈動、輕柔。

再換一下句式——

「清清的溪水」可以改成「溪水澄澈,光可照影」;

「金燦燦的稻田」可以改成「秋風把金色的畫筆一揮,染黃了稻田」。

高級的詞彙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去積累,非一日之功。

但要注意,大量閱讀,不是說凡開卷必有益。

我的建議是,讓孩子讀經典的現當代文學作品。從民國提倡白話文,到20世紀最後十年出現網絡文學以前,這段時間是經典現當代文學作品最多的時期。

不是說網絡作品不好,只是說不適合剛開始接受語言訓練的孩子。網絡作品講究的是閱讀效率,如果有太多高級詞彙、太複雜的語法,對作者來說影響更新效率,對讀者來說也耽誤閱讀時間。

想像一下如果小五媽的公眾號文章裡裡都是成語典故、高級詞彙、從句套從句的高級句式,你還看得進去嗎?

如果大家喜歡小五媽,一定記得星標公眾號,點點在看,多留言互動,以防走失哦~

相關焦點

  • 廣告成語誤導孩子:引以為榮寫成「飲」以為榮
    孩子誤用成語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正在我市某小學上四年級,但是她發現最近孩子在家寫作文時,女兒在用成語總是出現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引以為榮』非要寫成「飲」以為榮,『默默無聞』又誤寫成了默默無「蚊」,我先開始以為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誤導,直到女兒有天指著電視上的廣告說是跟電視學到的,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 小學語文|用「成語接龍」巧記小學必考成語,簡直太有用了!
    所以,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語文,掌握成語知識,下面詩意老師為大家分享一份小學6年必須掌握的成語,以接龍的形式體現出來,去串聯其中關鍵詞,加深記憶,家長快為孩子收藏好。 內 容 成語記憶 用「成語接龍」巧記小學必考成語 胸有成竹 + 竹報平安 +安富尊榮 榮華富貴 +貴而賤目 +目無餘子
  • 透過「老被誤解的成語」,如何看待語文教育?
    這不僅讓我聯想到讀書以來,對語文的態度語文課雖然是三大課之一,但是確實讓我感覺最輕鬆的課,也是三個裡最不重視的課到了大學,讓我感到費解的是,為什麼有那麼多英語課卻沒有漢語課?如果不是學的漢語類專業,高中畢業後就基本不會接觸語文學習,錯用成語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些高學歷低素質大學生是不是因為缺少道德涵養教育呢?
  • 關於學生作文中成語堆砌的反思
    腦海裡好像一片空白,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寫,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實在不行,就想一些成語來湊湊字數,也不管對中心思想有沒有作用,只要是一些成語,就能讓人覺得你有文化,夠品味,上檔次。語文老師也說成語能為文章增色,能得高分。所以,我寫作文就是在編成語,堆成語。
  • 2019年高考作文指導:話題作文擬題方法技巧
    我結合多年高考優秀作文的題目,談談自擬題目的具體方法。一、巧引所供材料。高考話題作文,都有一段提示性的材料,可幫助學生理解話題內涵,有利於學生立意謀篇,考生可從所供材料中捕捉一些關鍵詞語,擬作文章的標題。如《「誠信」被拋棄之後》、《「撲火」與「搏虎」》。
  • 「麗娃作文」巧用疊詞,讓作文更出彩!
    「麗娃作文」巧用疊詞,讓作文更出彩!文 / 一墨先生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秋高氣爽,學校組織大家一起去秋遊。一天玩下來,小麗同學意猶未盡,回家就寫了一篇《記秋遊》。第二天,小麗同學把作文本交給老師,讓老師看看她的這篇作文寫得怎麼樣。
  • 用「成語接龍」巧記小學必考成語,簡直太有用了!
    所以,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語文,掌握成語知識,下面老師為大家分享一份小學6年必須掌握的成語,以接龍的形式體現出來,去串聯其中關鍵詞,加深記憶,家長快為孩子收藏好。+用舍行藏藏垢納汙 +汙泥濁水 +水乳交融融會貫通 +通宵達旦 +旦種暮成成人之美 +美人遲暮 +暮雲春樹樹大招風 +風中之燭 +燭照數計計日程功 +功德無量 +量才錄用用行舍藏 +藏頭露尾 +尾大不掉掉以輕心 +心急如焚 +焚琴煮鶴鶴髮童顏 +顏面掃地 +地上天官官逼民反
  • 小學生「滿分」作文火了,短短200字用了14個成語,真絕了
    能在小學生作文裡面看到一些簡單的比喻句、擬人手法、引用或者比喻都算是寫的不錯的了。下面這篇「滿分」作文,就是因為成語連篇受到了老師的注意,不僅給了滿分,還留下了「自然不如」的評語!看看這短短的兩百來字,竟然用上了14個成語!再仔細讀一讀,真是絕了!
  • 老阿姨談作文:小學三年級作文不求有內容,只求脈絡清晰,切記
    老阿姨一直非常欣賞高曉松媽媽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作文也是一樣。在我國,大多數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正式寫作文。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再是主觀、片面、孤立的了,而是形成了客觀的、聯繫的認識體系。
  • 記敘文作文,開頭用成語,分值不會高!那要怎麼寫?
    家長們可別高興得太早了,這樣的記敘文作文開頭,真的很一般。並不是說記敘文作文開頭用成語,一點也不好,而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去想問題,小學生的成語詞彙就那麼一點,交上來的幾十篇記敘文作文,幾乎一半以上用了同一個成語!換成你是老師,看到這樣一摞作文,心裡會怎麼樣?
  • 老阿姨談作文:寫作文的一大訣竅,最好從三年級就開始練習
    前幾天,老阿姨簡單梳理了一下往年高考作文,發現了一個特點,這些作文除了內容夠豐富之外,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用的成語多,名言多,排比句多。2019年全國卷三篇高考滿分作文,《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用了20個成語,4句名言,2個排比句,《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用了13個成語,2句名言,1個排比句,1個故事,《少年,到遠方去》用了25個成語,1句名言,2個排比句。
  • 女兒三年級作文失分慘重,我用這5招帶她走上逆襲路
    結合我了解到的信息以及我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小學生作文應該做到:主題清晰,結構合理真情實感語言流暢,具有現代感有立意高度(以「真」為前提)我比較推薦管建剛的書,他在書中多次傳達了「真」這個理念,好的作品首先要真-我手寫我心,同時要有生活化現代感的語言,最後要有讀者意識以及發表意識
  • 小學生滿分作文《我的家》四字成語用絕了,老師:神童
    很多小學生家長反應孩子作文寫不好,就像在記流水帳、東拉西扯,作文寫得平淡如水,沒有任何特色和「味道」,自然扣分也不少。作文好的孩子與作文不好的孩子最大的區別就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愛讀書的孩子寫作文不但能夠抓住主題、完整敘述、並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還能夠運用很多優美的詞語或成語等。不愛讀書的孩子,腦子裡空空的,想寫出精彩的作文那恐怕只能是天馬行空了。
  • 我超愛的成語書!搞定小學成語學習,用它就夠了!
    市面上的成語書,要麼只講故事不深究用法,要麼按拼音順序來學,這些都不利於學透成語,應用成語。但是這套《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把孩子學成語的難點都給突破了,搞定成語一本就成!首先這套書把單個成語講透,孩子學得透、記得住。
  • 注意,喝西北風、令人噴飯是成語嗎,別誤導了孩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很多家長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做外語的啟蒙教育,在外語啟蒙的過程中,家長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外國語言通常無法翻譯漢語的成語,家長在孩子的成語學習方面通常要下大功夫。草長鶯飛、春寒料峭、妖嬈旖旎、水波粼粼 、白雪皚皚……漢語的成語總是那麼優美,讀起來讓人不禁心曠神怡。
  •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發表時間:2015-12-29   來源:海澱文明網有網友表示,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未成年人的語言文化氛圍表示擔憂。(12月28日 人民日報)  在網際網路時代,改編成語的現象非常普遍。在現代社會,營銷和廣告的作用日益加強。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發揮廣告的最大效應,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來博取關注。熟悉的成語和產品的結合就成為不少商家的首選。
  • 成語積累是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學而思成語】52講,最簡單的學成語教學視頻免費領(附270個常用成語)
    成語不光是在基礎知識部分會考到,如果孩子能把這些成語合理的運用到作文當中,是會給作文語言增加不少色彩的。下今天,瓜瓜老師給大家帶來學而思小學語文積累必備——【天天快樂學成語】52講視頻以及講義,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成語。不僅能提高孩子作文水平,也能提升孩子自身的氣質和修養哦!還不趕緊來看!
  • 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大合集,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我一直用了個寂寞
    一、首當其衝一說到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小編的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詞,高考的同學們是不是每逢做成語選擇題必有它。沒辦法,誰讓它被用錯的次數太多了。不誇張地說,估計十個人當中至少六個人對它的詞義理解有偏差。「如果我們的團隊遇到了危險,我一定會首當其衝保護大家。」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走紅,百餘字作文用14個成語,老師評語亮了
    小學生用成語寫作文第一篇《我的家》這篇作文是一位小學生寫的自己家裡的情景,大概內容是爸爸媽媽和自己每天都在做什麼以及自己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會得到怎樣的「待遇」,整篇作文只有短短的百餘字,卻把事情內容寫得非常清楚
  • 寫作文18種技巧,學會這些還用愁作文得不了高分?(可列印)
    比如,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可製造懸念,引人入勝;可提出問題,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勝,或巧用題記,揭示主旨,或巧用詩文顯詩意。寫好結尾和過渡段。閱卷老師一般是S型的掃描全文。結尾可畫龍點睛,發人深思;或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虛筆拓展,擴大容量;或精闢議論,深化主旨。3、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不要急於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