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中國大部分孩子都是有父母的孤兒」就是說雖然父母陪伴在身邊,但都是沒有做到有效的陪伴,沒有做到傳遞內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陪著孩子一起做遊戲玩
遊戲是高品質陪伴的關鍵,是陪伴孩子最好的開始,在遊戲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互動,父母的模仿,運動,和想像力能瞬間收穫孩子的崇拜。
陪孩子一起寫作業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個時候要是家長在身邊的話可以隨時找到家長來解答問題孩子會感覺到你在陪伴他,孩子沒有問題的時候,父母可以在旁一起讀書,不要一直盯著孩子寫作業,除非他真的需要你這樣做,這樣孩子會感覺你的世界裡有他。
家務中陪著孩子
父母在做家務的時候,不要覺得孩子的幫忙是一種搗亂,你在做著手中家務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加入進來,千萬不要認為有效的陪伴就是以孩子為中心,圍著孩子轉就行,而是做到有效的互動。
跟孩子一起去旅行
在有時間的情況下一定要跟孩子去旅行,跟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在旅行過程中不要單純的光在自己享受,可以多聽聽孩子講什麼,看到了什麼,回去之後可以跟其他的家人和朋友分享。
工作中陪著孩子
父母在工作的時候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時候,這時候忽視孩子孩子覺得你不在意他,他感受到的是工作對你的重要性,所以在工作狀態中,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態度,即使沒有辦法陪伴孩子也要告訴孩子一聲。
陪伴孩子一起孤單
孩子的自主意識是很強的,有時候孩子會有心事而不想告訴家裡人,這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不停的追問,而是靜靜的在旁邊守著他,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作為父母的你們出現就可以了,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嗎永遠在你身邊陪伴著你。
參與孩子喜歡的娛樂活動
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跟孩子一起參加他喜歡的娛樂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非常願意跟人去分享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這個時候會覺得父母應該是第一時間去分享的人,這個習慣讓孩子覺得父母一直陪伴著自己。
陪著孩子一起閱讀
陪伴閱讀是最佳的陪伴方式,在陪伴閱讀的同時還可以養成從小閱讀的好習慣,更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也是在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好的陪伴是為了引導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親子陪伴是帶有溫情和快樂的,可以讓孩子產生感恩之心的,陪伴質量高做到十分鐘的陪伴十分鐘的效果
有效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質滿足,更不是說教和監督,有效陪伴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比如跟孩子一起搭積木,一起畫畫,這是做到了互動的,是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有人一起幫忙解決的,而不是當孩子最無助的時候父母是都不在身邊的。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在孩子的陪伴上錯過了就是永遠。
在父母有意識陪伴的基礎上,首先要做到時間上的保證,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要做到「合格線」每周21.2小時。
第二是在陪伴的時候要全心全意的,傾情融入。
第三是在有效陪伴中要先了解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並以他的需求為導向,為他的成長提供支持。
陪伴技巧很簡單
1.有主題的陪伴可以提高陪伴的品質
當父母選擇陪伴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有一個家庭陪伴的主題,一家人有計劃的度過愉快的親子時光。
2.遊戲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
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是最開始的選擇,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遊戲時間。
3.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陪伴的層次
每天花幾分鐘,閉上眼睛,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像一下遊戲、玩具還有戶外活動場地,有沒有辦法讓他們變得更有教育意義、更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