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孩子3歲前接觸的事物,會決定孩子的一生

2020-12-24 J媽學堂

一位青少年罪犯說過自己在十歲前父母從來沒有拒絕過自己的要求,在十二歲的時候,他想要鄰居家的蘋果手機,但是父母卻拒絕了。他的內心很痛苦,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蘋果手機,於是他去到鄰居家偷了手機,最後鄰居報警,他被抓了。

李玫瑾教授在和青少年罪犯的接觸中,發現這些他們的生長生活和家庭教育都存在著問題,李教授指出,"孩子三歲前接觸的事物,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影響孩子一生的因素

孩子的愛好、性格等方面,有可能是先天的,但是更多是後天形成的。這裡的後天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教給學校,但孩子在上學前接受的事物,就已經在慢慢影響他們的未來了。

1、 生活的環境

孩子的生活情況對於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家裡每天都收拾得很乾淨,那麼孩子就容易養成整潔的好習慣。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就應該給孩子營造對應的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很多人都清楚,這個故事也在說明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2、 父母的性格

雖然孩子和父母的性格不一定會完全一樣,但是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長的性格一定有很大的聯繫。如果父母的脾氣暴躁,孩子要麼也會沒有耐心愛生氣,要麼會自卑膽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收一收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

3、 受到的教育和關注度

孩子三歲前能夠受到的教育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給孩子睡前講講故事,不僅是讓孩子好入睡,孩子也能夠慢慢學習一些故事要表達的思想,或者帶孩子唱兒童歌曲,這些教育都需要家長重視起來,只要關注孩子日常教育,孩子才能養成好的習慣。

怎麼在孩子三歲前進行教育

給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晚了,孩子3歲前就應該對他進行教育,這時候的教育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前提是教育方法正確,那麼對孩子今後一定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1、 對寶寶進行早期知識教育

除了在前面講到的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知識教育可以在生活中處處體現,在家中可以在牆上貼一些卡片等,出門玩的時候又可以告訴孩子一些常識,比如紅綠燈都代表著什麼,什麼季節開什麼花等等。

2、 培養愛心和同情心

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都會成為今後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公益,孩子穿不下的衣服讓孩子捐給山區兒童,甚至帶孩子去敬老院看看老人。其實培養愛心很容易,愛護路邊的花草就是一種好方式。

3、 鍛鍊孩子獨立能力

孩子的獨立要從小培養,在3歲前適合孩子自己動手完成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之類的。而不是都孩子吃飯、穿衣服都需要家長來幫忙等。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完成事情,這就能夠鍛鍊他們的獨立。

怎麼培養孩子的情緒

心理學家普拉格說過"懂得控制情緒的人一定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孩子還小,要控制自己的脾氣是一件比較難的事,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們多多引導孩子,這樣孩子在今後面對困難時,能夠更好地應對。

1、 家長要冷靜,甚至輕鬆一點

孩子發脾氣,家長更兇,這是很多家長的做法。不排除這種做法能夠制服熊孩子,但是有時候會讓孩子更難受,家長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先冷靜下來,輕鬆地和孩子交流溝通。

2、 不能夠對孩子總是妥協

《育兒寶典》裡提到,家長如果什麼事都讓著孩子,就會讓孩子養成一種思維:只要自己鬧情緒,就能夠獲得滿足。這種思維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家長要懂得拒絕孩子,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立場一定不能夠妥協。

3、 多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也要懂得表揚孩子。比如孩子不想再去上補習班,這時候家長就要誇一下孩子"已經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做得很棒,成績也取得很大進步,這很好。"相信這種表揚,對於孩子的情緒一定有安撫作用。

孩子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幼兒時期接受的事物的影響。因此,每位家長都是不容易的,從孩子出生到他們長大,都要時時刻刻努力關注孩子每一步的成長。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育兒專家李玫瑾:孩子3歲之前接觸的事物,或會影響孩子的人生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李玫瑾說:孩子小時候所接觸的東西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也能夠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孩子在三歲之前所養成的脾性能夠影響他一輩子。一、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1.孩子身處的原生家庭氛圍如果一個孩子生在貧民窟中,那麼他的性格絕對是膽小怕事的;一個孩子活在書香門第之中,那麼他的審美水平必定是極高的。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夠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 【育兒專家說】李玫瑾教授育兒經
    因此,在數件嚴重案件的傳播過程中,偶然知道了李玫瑾教授。不過,也沒有特意去了解這些案件,查找李教授的相關信息——選擇性忽略。 直到某日,某個微信公眾號推了一篇李教授的一個演講視頻:《孩子早年性格培養決定了他的一生》【可以點擊查看完整視頻】,視頻很長,2個多小時,近3個小時。不過,剛好出差在路上,就戴上耳機聽完了整個視頻。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3歲前,這些事物對孩子未來起關鍵性作用
    一名青少年罪犯表示,10歲之前父母從未拒絕過自己任何要求。12歲的時候想要鄰居的iphone,但父母拒絕了。他的內心很痛苦。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iphone,去鄰居家偷了手機,結果鄰居報警,他被抓住了。李玫瑾教授在與青少年罪犯的接觸中發現,他們的成長生活的環境和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家長對孩子的日常教育,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教養每周周末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帶著孩子出去聚餐,一來陪陪孩子,了解孩子的一周近況;二來就是增進家人間的感情。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我對孩子要求過於低,其實吃飯就能看出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一生受益
    李玫瑾坦言:教育兒子宜早不宜遲,抓住6歲前的黃金期將一生受益  李玫瑾老師曾經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過系統的研究3~6歲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期,孩子將來什麼樣,6歲前的教育基本上就確定了。」  李玫瑾老師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這時的孩子能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初步的認識。
  • 李玫瑾教授:孩子的性格教育非常重要!我看了3遍,非常有用
    導讀:李玫瑾教授:孩子的性格教育非常重要!我看了3遍,非常有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教授:孩子的性格教育非常重要!我看了3遍,非常有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育兒全整理,李玫瑾:孩子出生第一年,再辛苦也要自己帶
    李玫瑾教授對未成年人可謂是有很深的研究了,最近有很多李玫瑾教授育兒經驗在網上非常的火爆語言嘮叨在孩子3歲之前,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多多說話,其實是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的,因為他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是能聽到的。
  • 李玫瑾:家長懂得「養兒3忌,養女5忌」育兒法,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我們都熟悉,她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見解,經常在節目中和家長討論育兒問題,給許多家長解決了疑惑,她的育兒觀也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在網絡上非常火爆。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6歲前家長要「狠心管」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曾看過一篇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博士寫的文章:《養育孩子:6歲前用心,6歲後省心;6歲前省心,6歲後操心!》這讓我一下子想起李玫瑾老師也特別看重6歲之前對孩子的教育,她曾說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那麼,孩子6歲前,為什麼要「狠心管」?
  •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智商"並不能體現孩子的全部,"情商"才是決定孩子的高度。很多時候,優異的學習成績可以通過不斷努力來獲得,而高情商卻是先天決定的,有些孩子從小開始就表現出了超乎同齡人的情商。
  • 育兒專家李玫瑾的女兒現狀如何?平庸的一生,卻過得很幸福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父母都會感到迷茫,所以有些父母也會選擇尋求專家的幫助。有些人認為專家擁有更為豐富的育兒知識,所以能夠培養出更為出色的孩子。正因如此,很多父母在育兒方面也會選擇向專家學習。教授的女兒,平庸卻幸福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正因如此,她在育兒領域有著極高的權威。
  • 李玫瑾: 12歲前父母的撫養方式, 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此之前,西安市藍田縣4名男生性侵案、大連13歲男孩殺女孩案、湖南13歲男孩弒父弒母案……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中國社會需要面對的嚴重問題。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是「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在40年上千例罪案的研究過程中,她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往往會滯後反應。因此,人的心理特徵與早期撫養有密切的關係。
  • 育兒路上,李玫瑾教授的15句話,12歲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
    導讀:育兒路上,領會李玫瑾教授的15句話,12歲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育兒路上,領會李玫瑾教授的15句話,12歲前的家庭教育已成功一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直言:窮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身上這幾點藏不住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要知道犯罪心理問題多半都是幼兒時期的環境影響導致的,所以李玫瑾教授特意研究過兒童的一些行為和表現,也正是因為這種長期調查和研究,讓李玫瑾教授對於兒童的行為語言和特徵都十分了解,同時她自己對育兒也有著獨特的見解。
  • 李玫瑾:6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家長要堅持做好這4件事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李玫瑾是公安大學心理學的教授,同時她也因為多年對青少年心理研究而對育兒方面有很多自己的見解,成了近幾年最受關注的育兒專家之一。我在看了很多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和公開課之後發現,李玫瑾教授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她曾說過: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決定命運。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研究多年的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出現了。」孩子身上產生的諸多問題,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埋下了根源。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
  • 孩子3歲前一定要跟媽媽睡?李玫瑾教授告訴你答案,溫暖又扎心
    導讀:孩子3歲前一定要跟媽媽睡?李玫瑾教授告訴你答案,溫暖又扎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前一定要跟媽媽睡?李玫瑾教授告訴你答案,溫暖又扎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女兒職業曝光,被質疑太普通,育兒專家的孩子必須上名校?
    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從事研究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很有一手。不同於其他專家一味要求父母忍讓孩子,李玫瑾主張「該出手時就出手」,針對這些難纏的育兒問題時,也都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幫助家長們答疑解惑。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