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感謝現在的自媒體時代,尤其是近幾年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無論一個人願不願,也不論一個人是否有意,各種媒體都會給你推薦各種各樣的資訊。
因此,在數件嚴重案件的傳播過程中,偶然知道了李玫瑾教授。不過,也沒有特意去了解這些案件,查找李教授的相關信息——選擇性忽略。
直到某日,某個微信公眾號推了一篇李教授的一個演講視頻:《孩子早年性格培養決定了他的一生》【可以點擊查看完整視頻】,視頻很長,2個多小時,近3個小時。不過,剛好出差在路上,就戴上耳機聽完了整個視頻。時間很長,對我們有直接啟發作用的片段,可以從02:05:00之後開始視聽。當然,如果能夠靜下心來,用心聽完整個視頻,先不要問對教孩子有什麼用,而是對自我的成長有什麼啟發。
看完之後,發現在育兒這件事情上,早教、幼教、普教、特教都有相通的地方。
1、教育孩子需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
2、早年安全的情感依戀非常重要
3、父母一定要親自撫養自己的孩子(至少在一歲半之前親自撫養),是培養情感的過程
4、0~6歲就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培養
5、身教勝於言傳
6、三歲的時候,就要教孩子接受他人說「不」
7、三歲以後,孩子就要學習用合理的方式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
8、要教孩子學會等待,孩子要學習「延遲滿足」
9、要教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
10、大人們給孩子什麼,孩子就會回報什麼
11、大人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
………………
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故收集了N段李教授有關育兒的演講視頻。
視頻清單
0-3歲養育期,3-6歲教育期尤為重要
孩子沒有耐心,訓練他做1件事
孩子3-6歲性格形成期的訓練方法
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只能添加三個視頻,其它視頻名稱如下,可以自行搜索(關鍵詞:李玫瑾育兒之道):
對任性的孩子,只要用了這一招孩子絕對聽話!
孩子沉迷玩手機,爸爸媽媽怎樣制止?
媽媽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
家庭教育的6個理念
六歲以前性格養成,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早知道!
孩子3-6歲性格形成期的訓練方法
在微信公眾號裡搜索到的文章:
【4分鐘小視頻分享】孩子鬧時,要「四不要」!中國心理學會委員李玫瑾教授告誡父母
【完整視頻】6歲前不要吝嗇對孩子說「不」!- 來跟李玫瑾教授上一堂精彩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心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