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病毒學家:貓是用於測試新冠疫苗的「理想」動物模型

2020-12-25 科普前沿

《消息報》援引俄羅斯病毒學家的話報導稱,貓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最高,因此未來可作為動物模型,用以檢測抗新冠病毒藥物和疫苗的效果。

病毒學家指出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出現的時間 SPUTNIK / ILIYA PITALEV

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生物工程和病毒學實驗室主任謝爾蓋·涅捷索夫表示,貓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高,所以是良好的臨床前動物模型。他建議開始將貓作為新病原體的可能傳播途徑以及模擬人類感染新冠肺炎的動物模型來進行研究。

秋明國立大學生物學研究所專家尼古拉·卡爾波夫表示,貓在產生抗體方面對病原體易感。他說:「由於貓對病毒易感且與人類接近,所以可以將其視為可能的疫苗受試對象。」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生物物理學教研室副教授奧列格·巴季謝夫稱,新冠病毒打破了物種間的屏障,因此,動物被主人傳染根本不足為奇。但他強調,沒有確診任何貓傳人病例。

莫斯科VetUnion實驗室科教部負責人謝爾蓋·科尼亞耶夫指出:「顯然,貓體內細胞表面存在受體——負責病毒滲透的蛋白質。起初它們用於其他目的,但現在發揮著這樣的作用。而且這些蛋白質在結構上與人類最為接近。因此,病毒可以滲入貓的細胞,並在那裡繁殖。身體通過產生抗體作出反應。」

專家認為,貓對新冠病毒易感可能是偶然事件。在未來研究中很可能會發現,其他一些動物同樣對新冠病毒易感。

相關焦點

  • 俄衛生部批准新冠疫苗「衛星—V」停止招募測試志願者
    中新網莫斯科12月24日電 (記者 王修君)23日俄羅斯衛生部在其網站發布消息稱,因志願者人數已足夠,批准新冠疫苗「衛星—V」停止招募測試志願者。消息說,在分析測試中期數據後,批准停止招募「衛星—V」的測試志願者,批准把「衛星—V」的疫苗註冊後臨床試驗(指三期試驗)志願者人數變為實際已參與的人數,即3.1萬人。12月5日是莫斯科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第一天。在121號諮詢—診斷綜合診所裡設有新冠疫苗接種站。此次接種使用的是俄羅斯註冊的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
  • 俄衛生部批准新冠疫苗「衛星—V」停止招募測試志願者-駐馬店網...
    12月5日是莫斯科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第一天。在121號諮詢—診斷綜合診所裡設有新冠疫苗接種站。此次接種使用的是俄羅斯註冊的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攝消息表示,目前接受測試的志願者已足夠研究該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息說,近期已有多個外國疫苗研發機構做出了縮減測試志願者人數的決定。俄羅斯「衛星—V」疫苗研發方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金茨堡當天表示,疫苗註冊後臨床試驗將繼續進行,將不再向志願者注射安慰劑,而是注射疫苗。
  • 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出爐 需再測試ADE效應
    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日前,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該研究是新冠病毒(SARS-CoV-2)滅活病毒疫苗(PiCoVacc)的臨床前動物模型的中試(pilot-scale)研究,也是目前為止公開報導的第一個SARS-CoV-2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 新冠疫苗滅活技術路線兩家企業獲臨床批件,備產已啟動
    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還在擴散,疫苗顯然成為未來對抗新冠病毒的最有力工具。4月10日,工作人員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尚未投產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的病毒培養/滅活區入口旁交流。一位病毒學家對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1月28日,科興中維正式啟動名為「克冠行動」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項目,聯合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按「戰時狀態」並聯推進以滅活疫苗技術路線為主的疫苗研製工作。
  • 俄羅斯研發「酸奶新冠疫苗」 鼻滴式疫苗也將人體試驗
    塔斯社6月2日援引俄科學院副院長切霍寧的話報導,位於聖彼得堡的實驗醫學研究所正研製一種通過酸奶製品口服的新冠疫苗。切霍寧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後感染人體細胞。俄專家複製了編碼合成刺突蛋白的病毒基因,並將該基因導入某益生菌負責編碼合成表面菌毛的一個基因區域,進而得到一種表面帶有抗原蛋白的細菌。
  • 我國構建出新冠肺炎動物模型,能否加速疫苗研發?
    ◎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在動物模型方面,我國已經成功構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動物模型,為開展藥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提供了基礎條件。」不久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同時,在廣東省3月12日召開的防控疫情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科技廳透露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已建立新冠病毒受體人源化ACE2小鼠動物模型。成功構建疾病動物模型,對攻克新冠肺炎有何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問題1:為何構建疾病動物模型?意義何在?所謂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
  • 「研究」完俄產新冠疫苗,匈牙利到底買不買?
    作為歐盟首個收到俄產疫苗的國家,匈牙利近日對俄產疫苗「衛星-V」試驗效果及是否購買做出回應。俄產疫苗買不買?這是一個問題▲俄羅斯新冠疫苗。(圖片來自中新社)塔斯社援引匈牙利通訊社 МTI4日報導,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託高度評價俄產疫苗,並表示很高興參與俄產疫苗臨床試驗。
  • 中山大學新冠疫苗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發表
    病毒所團隊在抗感染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長期致力於研究用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療及預防的納米顆粒疫苗。危難關頭,團隊利用前期對HIV疫苗的研究基礎和病毒學專業知識合理運用到新冠疫苗研發中。「病毒學家要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張輝教授強調,「既然我們有這個金剛鑽,就來攬這個瓷器活。」
  • 貓咪能感染新冠病毒?鏟屎官別慌 看看病毒學家的解釋
    4月1日,有一條關於新冠病毒研究進展的新聞,讓人有些擔憂:一項最新研究證明,新冠病毒會感染貓,並且能夠在貓和貓之間傳播。一些養貓或愛貓的人甚至希望這是一條愚人節消息。研究確有其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和步志高所長領銜。
  • 本溪市高新區首批新冠ACE2敲除鼠模型正式開始銷售 - 遼寧省人民政府
    本溪市高新區首批新冠ACE2敲除鼠模型正式開始銷售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7日  信息來源:本溪市政府   近日,由本溪市高新區遼寧長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培育的首批新冠
  • 貓感染新冠會傳染人?別慌,病毒學家的解讀來了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且已席捲全球。研究發現,不僅人類遭受病毒攻擊,動物也不能倖免。在一部分人的恐懼之下,動物淪為了「犧牲品」,被狠心拋棄甚至剝奪生命。3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通報稱,發現一隻狗在新冠肺炎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呈陽性反應;
  • 俄老年志願者參加新冠疫苗試驗,哈白兩國公布疫苗計劃
    亞歐地區一些國家新冠疫情繼續發展。俄羅斯60歲以上志願者參加第二款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也公布新冠疫苗相關計劃。22日在哈薩克斯坦卡拉幹達州一家製藥廠拍攝的「衛星V」新冠疫苗。俄第二款新冠疫苗「EpiVacCorona」展開臨床試驗,22日招募了150名60歲以上志願者。總理米舒斯京22日說,政府將撥款超過520億盧布(約合7億美元),用於增加防疫醫務人員的工資。哈薩克斯坦衛生部23日報告,該國24小時新增確診733例,累計確診148708例;累計死亡2209例;累計治癒133510例。
  • 美國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美國開始疫苗人體試驗,中國重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獲批 美國研製的新冠疫苗「mRNA-1273」進行人體試驗前,尚未獲得動物試驗模型數據。美國新冠疫苗人體試驗前未獲動物模型數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16日在官網發文稱,在位於西雅圖的凱撒醫療集團華盛頓衛生研究所內,新冠疫苗展開臨床試驗。45名志願者將接受間隔約28天的兩次手臂肌肉注射。他們將被分為3組,接受注射劑量分別為每次25微克、100微克和250微克,以便評估不同劑量的安全性及其誘導人體免疫反應的能力。
  • 新冠疫苗潛在風險:ADE效應究竟有多可怕?
    3、提高抗體質量是減少疫苗ADE風險的關鍵。撰文 | Gene近來,各國的新冠疫苗研發紛紛進入三期臨床階段,新冠病毒(SARS-CoV-2) 疫苗的安全性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除此之外,另一項預印本研究顯示,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中,IgG抗體可能會誘導巨噬細胞產生超炎症反應,進而損壞肺內皮細胞屏障的完整性,引發微血管血栓[30]。什麼是「不理想」的抗體?
  • 媒體稱俄研究多種新冠疫苗,嘗試「酸奶疫苗」等新手段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莫斯科6月2日電據俄媒體2日報導,俄羅斯科研人員正在新冠疫苗、療法和藥物研究方面開展新探索,嘗試「酸奶疫苗」「肺部紫外線消毒」等防治新手段。塔斯社2日援引俄科學院副院長切霍寧的話報導,位於聖彼得堡的實驗醫學研究所正研製一種通過酸奶製品口服的新冠疫苗。切霍寧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後感染人體細胞。俄專家複製了編碼合成刺突蛋白的病毒基因,並將該基因導入某益生菌負責編碼合成表面菌毛的一個基因區域,進而得到一種表面帶有抗原蛋白的細菌。
  • 抗新冠病毒的熱穩定mRNA疫苗 | CellPress論文速遞
    最新在中心上線的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名為"A thermostable mRNA vaccine against COVID-19"的研究論文,由秦成峰研究員、英博博士以及王佑春研究員共同領導的一支團隊,開發出了一款新型的mRNA新冠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這種疫苗能夠激發免疫反應,誘導產生中和抗體。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研發新冠疫苗的俄科學家墜亡
    據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在聖彼得堡,從事新冠疫苗研發的45歲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薩沙」-卡甘斯基(Alexander 「Sasha」 Kagansky)從14層公寓墜亡。有俄媒稱,卡甘斯基博士此前「在研發一種針對冠狀病毒的疫苗」。他最近還獲得了俄羅斯政府的一筆撥款,用於研究診斷和治療惡性腦瘤的新方法,並倡導研究利用草藥和蘑菇治療癌症。英國媒體《太陽報》指出,1991年蘇聯解體後,卡甘斯基是第一位出席歐洲青年議會的俄羅斯代表,他生前還是蘇格蘭青年科學院院士。
  • 病毒學家瘋狂了!全球實驗室爭相分析活體樣本!
    2020年1月31日,Nature就報導了這一現象,全球科學家競相想研究病毒樣本,但是需要病原體來探索感染的生物學機制,並開發測試、藥物和疫苗。當前,沒有跡象表明一種新的冠狀病毒的爆發正在減弱,全世界的病毒學家都渴望得到病毒的樣品。
  •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新冠病毒一周進展報告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Halfmann等人在NEJM在線發表題為「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Domestic Cats」的研究論文,發現受感染的貓可以在貓群之間傳播新冠病毒。因此需要識別並進一步調查公共衛生人貓之間的潛在傳播鏈。此外,貓可能是SARS-CoV-2的沉默中間宿主,因為被感染的貓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明顯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