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能感染新冠病毒?鏟屎官別慌 看看病毒學家的解釋

2020-12-25 生物谷



4月1日,有一條關於新冠病毒研究進展的新聞,讓人有些擔憂:一項最新研究證明,新冠病毒會感染貓,並且能夠在貓和貓之間傳播。一些養貓或愛貓的人甚至希望這是一條愚人節消息。

研究確有其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和步志高所長領銜。實驗結果還表明,狗也會被新冠病毒感染,但情況比貓輕微;而雞、鴨、豬沒有被新冠病毒感染。

在世界各地的疫情新聞中,我們目前可以看到寵物被感染的例子包括:比利時的一隻貓、香港有兩條狗,在主人確診後,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因此,「了解與人類親密接觸的貓和狗是否易感新冠病毒,對疫情控制是重要的。」論文中指出。

文章公布在生物學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目前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不過,《自然》雜誌就這個引人關注的問題,採訪了包括知名病毒學家Linda Saif教授等專家的看法。Saif教授任職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動物冠狀病毒參比實驗室的負責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首先,這項研究並不是直接檢測人們家養的貓咪,而是科研人員在實驗室裡為了確認新冠病毒有沒有可能感染貓咪而進行的小規模科學測試。很重要的一點是,實驗中,科學家用高濃度的新冠病毒,注入到家貓的鼻子中。Saif教授解釋說,這與實際生活中人和寵物之間的真實互動情況不同。

實驗中,5隻貓被直接注入了病毒,它們都沒有出現疾病症狀。6天後,研究人員檢測了2隻貓的上呼吸道,發現病毒核酸和有傳染性的病毒顆粒。還有3隻,讓它們和另3隻未接受病毒注射的貓待在相鄰的籠子裡。其中一隻「密接」貓,體內後來檢測到了病毒RNA。

這個結果一方面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由貓傳給貓」;另一方面,Saif教授認為,接觸感染的比例是1/3,「表明新冠病毒在貓身上的傳播率可能不高。」

此外,同樣的實驗在5隻小狗身上開展。其中,2隻狗的糞便中檢測出了病毒核酸,但沒有傳染性病毒顆粒。

當然很多人更關心,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貓,會把病毒傳給人嗎?包括這項研究在內,目前並沒有證據說貓會把病毒傳給人,所以寵物主人先不必恐慌,沒有理由因此丟棄、撲殺貓咪。

美國CDC則建議寵物主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或是居家隔離,最好限制與寵物的接觸,避免直接愛撫、摟抱寵物,避免和寵物親吻,避免與寵物分享食物和床。

香港城市大學的流行病學家Dirk Pfeiffer教授認為,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防控疫情時有必要把貓考慮進來,但它們不是疾病傳播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COVID-19的重點毫無疑問仍然是減少人傳人的風險。」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當前重要的是做好自我保護,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對於養貓的鏟屎官來說,也讓你家的貓咪不要去人多、貓多的地方。其實,家貓在戶外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傷害本來就不可忽視,不要把家裡的貓咪放出去,現在又多了一個重要理由。(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貓感染新冠會傳染人?別慌,病毒學家的解讀來了
    ;4月3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團隊發表的預印本文章稱,在武漢收集的102隻貓血清裡,有15隻顯示新冠病毒抗體陽性,說明這些貓新冠感染率達到14.7%;4月5日美國紐約一家動物園的一隻4歲老虎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成為全球首例老虎感染新冠病毒病例。為什麼在眾多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實例中,貓科動物佔大多數?貓感染後會傳染給人嗎?
  • 新冠二次感染接二連三被發現,專家:別慌!誰還沒得過幾次流感呢?
    (圖片來自中新網) 華輿訊 香港媒體8月24日報導,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這說明通過群體免疫消滅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與其他人體冠狀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可能會繼續在人群中「循環」。
  • 研究稱新冠病毒或已發生突變 人類更易感染
    【綜合訊】佛羅裡達州科研人員近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稱,新冠病毒或已發生突變,從而導致人體更易感染。報導稱,如果上述研究獲證實,這將是首次有人證明新冠病毒的突變對疫情造成了顯著影響。研究人員稱,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這種變化影響了疫情。病毒學家Hyeryun Choe。
  • 美媒: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突變」,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在我們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中,帶有這種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消息,佛羅裡達州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已有研究證明顯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發生「突變」,令其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 俄病毒學家:貓是用於測試新冠疫苗的「理想」動物模型
    《消息報》援引俄羅斯病毒學家的話報導稱,貓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最高,因此未來可作為動物模型,用以檢測抗新冠病毒藥物和疫苗的效果。病毒學家指出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出現的時間 SPUTNIK / ILIYA PITALEV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生物工程和病毒學實驗室主任謝爾蓋·涅捷索夫表示,貓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高,所以是良好的臨床前動物模型。他建議開始將貓作為新病原體的可能傳播途徑以及模擬人類感染新冠肺炎的動物模型來進行研究。
  • 變異新冠病毒或推高兒童感染率:現有疫苗仍待觀察
    英國出現的新冠變異病毒(新變異毒株被命名為「VUI-202012/01」),讓外界迅速擔心起來,因為大家怕疫苗會失效。 英國研究人員21日說,相比之前的新冠病毒多種毒株,在英國快速傳播的一種新變異毒株可能更容易感染兒童,使兒童感染機率與成人相同。
  • 別啊,哈利波特盧娜疑似感染新冠病毒
    這段話發出來後立刻引來網友擔憂,提醒她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畢竟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就是失去味覺和嗅覺。她對此表示:「我知道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症狀,我還好,而且已經自我隔離了。我只是覺得發現了一種有趣甚至有點兒酷的症狀,好像沒看到其他人在討論。」千萬別啊...
  • 變異新冠病毒或推高兒童感染率:是否影響現有疫苗仍待觀察
    英國出現的新冠變異病毒(新變異毒株被命名為「VUI-202012/01」),讓外界迅速擔心起來,因為大家怕疫苗會失效。英國研究人員21日說,相比之前的新冠病毒多種毒株,在英國快速傳播的一種新變異毒株可能更容易感染兒童,使兒童感染機率與成人相同。
  • 研究顯示以色列約70%新冠病例感染的病毒毒株來自美國
    新華社耶路撒冷5月18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18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約70%的新冠病例感染的病毒毒株來自美國。  特拉維夫大學聯合以色列其他幾所高校和醫院進行的這項研究通過解碼病毒基因組序列,繪製了病毒傳入以色列及其在以境內傳播和變異的軌跡。
  • 義大利一女子2019年11月已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對2019年最後幾個月內沒有得到確診的非典型皮膚病患者活檢樣本進行了檢測,發現該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她的症狀只是皮膚出現紅色斑塊並有輕微喉嚨疼痛。此外,該患者在2020年6月的一次血清檢測中被檢出新冠病毒抗體陽性。米蘭大學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目前義大利發現的最早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Science:進化超級慢的新冠病毒,到現在變得如何了?
    它在絕大多數新測序的病毒中都能找到,並已經成為一個緊迫的科學問題的核心:這種突變之所以如此普遍是因為它幫助病毒更快地傳播?還是只是巧合? 疫情爆發6個多月後,新冠病毒究竟是朝著更惡劣的方向進化,或者,如果我們幸運的話,它會變得更良性?目前尚不清楚。
  • ...貂死於新冠病毒|猶他州|密西根州|新冠病毒|美國_社會|威斯康星州
    美國多個州農業官員證實,今年8月以來,超過1.5萬隻貂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死亡。政府部門正在調查,對十多家養貂場實施隔離檢疫。確認染病猶他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發現新冠病毒致死養殖貂病例。猶他州8月最先確認貂感染新冠病毒。
  • 貓咪不是真的天生高冷,自閉症也會導致性格冷淡,鏟屎官別誤解
    我們看到有的貓咪總是一副傲嬌的模樣,做什麼事都不熱情,也不愛跟鏟屎官有任何親暱的舉動。鏟屎官有時候抱它也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像塊木頭一樣,讓人感覺不到絲毫的溫暖,這樣很容易讓貓咪和鏟屎官生出距離感。有的鏟屎官就會因此漸漸對貓咪失去了最初的耐心,不願意跟再和家中的貓咪有任何的互動。
  • 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喵主子們還能安心的吃三文魚嗎?
    首先要明確一點,檢出新冠病毒,不等於可以感染或者傳染新冠病毒。病毒含量需要達到一定量,才具有傳染性。 根據水產、病毒、食品領域的專家給出的相同結論,三文魚本身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首先,目前認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經過中間宿主,最終感染人類。但三文魚住在深海,中國進口的三文魚主要來自北歐的挪威和丹麥,以及南美的智利海域,那裡只有海鷗,接觸不到蝙蝠。
  • 貓咪感染貓瘟治癒後還會再次感染?其實貓咪會終身免疫
    貓瘟這種傳染病,養貓的鏟屎官,應該對它比較熟悉吧,尤其是養幼貓的鏟屎官,最怕貓咪感染這種疾病了,因為貓瘟是幼貓最大的殺手,近幾年隨著人們提前給貓咪注射疫苗,這種傳染病的發病率,已經特別低了,而且因為寵物醫院的治療條件和技術越來越好,即使貓咪感染了貓瘟,治癒率也是很高的。
  • 新冠患者復陽,是因為病毒整合到了他們的基因組?
    但是,我們並不能從復陽人群中分離出病毒,說明核酸檢測復陽可能並非由病毒再感染引起。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為新冠患者復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他們通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的核酸片段能整合到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這篇未經同行評審的論文於2020年12月13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1]。
  • 新冠病毒源自哪裡?歐美病例早於中國!
    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新發現證實了其它研究,將疫情開始的時間從2月底往前拉到2019年秋季,當時在義大利北部城鎮科多諾(Codogno)發現了歐洲大陸的首批病例。
  • 新冠病毒,會引起兒童嚴重的川崎病?別慌!
    最近,朋友圈或媒體有報導「新冠病毒,可以導致兒童川崎病」。由此也引起很多家長的恐慌,自家的寶寶會不會有危險啊,到底怎麼辦啊?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原委。近來在新冠病毒在歐美流行這個大背景下,陸續有至少有6個國家,尤其是義大利,出現了近100例兒童比較罕見的疾病。這些兒童疾病有比較共性的問題,就是發燒、血管炎症、消化道問題。
  • 同感染新冠病毒,為何有人病重死亡,有人甚至不用住院?
    為什麼同樣40歲的兩個人,一個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很重,而另一個感染後甚至不需要住院?在美國醫生梅根·蘭尼(Megan Ranney)接觸過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些患者年齡、背景和健康狀況相似,而病情卻完全不同。他認為,年齡和基礎疾病只能是這一現象的影響因素之一,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可能在物體表面傳播 但人體仍是最大傳染源
    英媒稱,科學家說,從另一個人身上感染新冠病毒仍是迄今為止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徑。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12日報導,在紐西蘭,當局正在調查102天以來該國首個本土病例是否來自進口貨物,因為四名感染家庭成員中一人在奧克蘭的一個冷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