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打好立德樹人「組合拳...

2020-12-20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與「魂」。

  用中華傳統文化涵養學生們的心靈,推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會活動聯動育人;促進「四史」學習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有效融合;打造城建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天津城建大學多點布局、多措並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打出立德樹人「組合拳」。

  建造傳統文化的「高樓大廈」

  輕撥琴弦,淺吟低唱,時而低回婉轉,時而高亢激越……每周四下午的古琴課,都讓天津城建大學工程造價專業大三學生赫賽北格外期待。

  「撫琴淺吟低詠,聲聲穿越千年」。去年6月,天津城建大學「古琴弦歌基地」成立後,吸引了不少古琴弦歌藝術愛好者。「聞弦歌而知雅意。弦歌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了,不僅是詩禮傳家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卻近乎處於『絕學』狀態,僅存古音、古韻、古譜、古調360餘首,亟待挖掘、整理、傳承。做好這些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擔當。」近20年來,天津城建大學中華傳統文化體驗中心(古琴弦歌基地)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薄克禮始終致力於弦歌的研究和傳承。在他看來,這種寓教於樂的「樂教」方式,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靠的就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天津城建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罡告訴記者,「古琴弦歌基地」只是天津城建大學打造城建特色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學校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並重,正在不斷完善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立體化、網絡化的體系建設。」

  在第一課堂,通過課程與文化傳承的交融,設立了一批充滿思政元素、文化元素的示範專業課。比如,將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中國歷史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建築史》《建築設計》的課程中,同時,開設「京劇」「國學智慧」等多門選修課,對青年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浸潤。

  在第二課堂,注重校內和校外文化類實踐陣地建設,在校園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國粹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比如,依託「古琴弦歌基地」開展面向校內外的傳統文化活動;以推動非遺文創為目標,開展非遺文化體驗活動;打造一批傳統文化精品社團,挖掘不少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城建大學培養的學生是蓋高樓大廈的,我希望通過這種浸潤式、體驗式的學習,在學生們心中建造起一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樓大廈』!」這既是薄克禮的心願,也是城建大學每一位教師的心願。

  以鮮活的建築講活「紅色故事」

  一走進天津城建大學建築藝術館,「革命豐碑──天津革命遺址展覽」立刻映入眼帘,一個個天津歷史建築所承載的紅色記憶躍然紙上。

  「革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暑假期間,建築學院青年教師蘭巍帶領學生們做足各項展前準備工作,「我們將學校的專業課與天津的紅色歷史資源相結合,以天津現存革命遺址為主體,深入開展實地調查、測繪掃描、保護利用等工作,以鮮活的建築講述革命歷史,追溯紅色記憶,傳承紅色文化,在普查天津市300多處革命遺址的基礎上,精選了100處有代表性的遺址進行集中展示。學生們也從參與體驗中深受教育。」

  梳理天津地方史、人物史,實地測繪掃描,走訪革命前輩、烈士遺屬、專家學者……今年26歲的建築學院研三學生項金鑫全程參與其中。歷時兩個多月的奔波,讓他覺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我願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紅色基因永續傳承。」

  據負責展覽管理的建築學院青年教師李小娟介紹,「革命豐碑展」自去年9月開展以來,已累計接待參觀者25000餘人次,「目前,學校結合『四史』教育和建黨百年做好提升改造,正努力著手將展覽打造成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不僅如此,開展系列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充分挖掘利用天津本地紅色資源、成立學生「四史理論宣講團」、開展紅色文化主題展示活動……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天津城建大學多點「開花」,碩果纍纍。

  讓思政課「有知」又「有味」

  「小學思政課怎麼上,才能既有意義又有意思?」西青區田麗小學思政課教師宮學萍一直在上下求索。

  不久前,她在與天津城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集體備課時,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保證專業性、正確性、準確性的基礎上,增加互動性,讓小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

  「實踐證明,非常成功!」宮學萍興奮地說,前不久,他們上了一堂主題為「感受家鄉變化」的思政課,邀請孩子在他們父母30年前拍過照片的地方,再拍一張新照片。家長和孩子紛紛感慨:「新舊對比,直觀而震撼。家鄉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還將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思政課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看著課程「抬頭率」提高、「點頭率」提升,宮學萍動情地說:「是天津城建大學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體系,幫我找到了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讓課程既『有知』更『有味』。」

  「高校不僅是知識創新與傳播的重要平臺,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陣地。」天津城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廣森表示,統籌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打破學段間隔、課程邊界,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的「任督二脈」,能夠凝聚培養時代新人的強大合力。目前,天津城建大學已經與天津市崇化中學、天津濱海新區紫雲中學、西青區張家窩鎮田麗小學、西青區張家窩中學籤訂了校際合作協議,在課程建設、實踐育人、資源共享等方面共建共享共同發展。

  ……

  堅定文化自信,傳承紅色基因,天津城建大學一直在路上!(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相關焦點

  • 天津城建大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打好立德樹人「組合拳」
    用中華傳統文化涵養學生們的心靈,推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會活動聯動育人;促進「四史」學習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有效融合;打造城建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天津城建大學多點布局、多措並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打出立德樹人「組合拳」。
  • 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維度
    原標題: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維度   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是立德樹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做好家庭工作,有利於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通過家庭的情感認同、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風的浸潤薰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引導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家庭和睦、家庭幸福、家庭文明,促進社會安定、社會祥和、社會文明;促進黨員幹部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家風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把對黨忠誠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揮表率作用,弘揚廉潔家風和清正黨風政風
  •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是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其內涵就是要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根本問題。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高校既有特殊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又是高校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因此,高校要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有效引導青年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師德建設"理論研討會在華師大舉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教師節提出,希望全國廣大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調研時指出,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深入人心,努力在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 【微動態】人民大學「立德青年」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日,12位外國留學生與24位中國學生一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的視頻在人民大學校園裡廣泛傳播>等五大板塊,通過開設講座論壇、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文體競賽等多種形式的「立德公開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創新蘭州峰會在蘭州大學舉行
    他表示,蘭州大學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作為鑄魂育人的重點工程抓緊抓實,培養了一批活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的教學科研骨幹,形成了在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界的「蘭大現象」。
  • 高校教師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角色效應
    高校教師在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角色定位  按照《意見》的要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高校教師要有責無旁貸的擔當精神,扮演好以下四種角色:  做堅定信仰者。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 青年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
    摘 要:在高校青年教師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於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揮高校職能,有助於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發展,有助於大學生成長成才。  2.有助於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一步發揮好高校職能。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立德包含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樹人也包含著成人和成才兩個方面,其中也蘊含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能。
  • 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被命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
    日前,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下發了《關於命名青島市第二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的通知》,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被命名為青島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深化課程改革為重點,構建完善的課程育人體系,逐步走出一條「藝術體育特色,全面育人」的優質辦學之路。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內涵,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點創建活動。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德育創新示範學校、省級文明校園、青島市五星級陽光校園、青島市十佳德育品牌等二百餘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 【立德樹人】吳宏春:深化立德樹人內涵 規範教書育人行為
    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始終秉持建校122年及遷校62年所形成的優良師德文化,傳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堅持「四個服務」和「四個統一」,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全面推進「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識育人、感情育人」,通過建立研究生導師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評價機制,引導教師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實到研究生培養全過程
  • 凝練特色校園文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評《校園文化...
    河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賈立平、郭躍軍、祝大勇等著的《校園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系統回答了如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校園文化的重大問題,從多維度多層次清晰闡述了校園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著重分析了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學生實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的辯證關係,特別是在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互動作用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富有創新性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總結
  • 專家解讀: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於立德樹人
    修訂後的大綱新增了8條核心理念,包括「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在立德樹人方面,大綱有哪些亮點,家長如何理解和把握立德樹人,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專訪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洪明。  立德樹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  記者:大綱核心理念強調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您認為有哪些現實和長遠意義?
  • 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了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新使命、新要求與新部署,為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升級轉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提供了根本遵循與發展發向。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立身之本與價值源點。
  • 天津城建大學:立德樹人 培育愛國情懷
    天津北方網訊: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天津高校將愛國主義融入思政教學全過程,增進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天津城建大學創新思政課程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對天津300多個重點革命遺址,進行三維掃描,測繪建模,設立「革命豐碑—天津市革命遺址展覽」。師生們通過閱讀歷史文獻,走訪革命前輩、專家學者,在學中做,傳承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同時,天津城建大學還在課程思政上下功夫,把話劇、剪紙、民族樂器等內容納入選修課程,成立了13個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 發揮高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統領社會思想,既是重建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也是凝聚社會信仰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然貫穿於整個國民教育體系,高等學校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引領社會文化建設,這是大學不可推卸的社會使命和社會擔當。為此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 張廣斌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文化路徑探索
    黨和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文件,如《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
    內容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全局,把握關鍵,立意深遠,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以及如何培養人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精髓,是推進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