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中著重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有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提下,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使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服務,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服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統領社會思想,既是重建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也是凝聚社會信仰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然貫穿於整個國民教育體系,高等學校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引領社會文化建設,這是大學不可推卸的社會使命和社會擔當。為此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大學要以立德樹人為統領,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者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年進入高等教育機構學習,2015年在校大學生達到3647萬人。大學時期學習生活是一個人價值觀最終形成時期,並影響今後的人生。大學生的價值觀不僅僅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還會對身邊群體產生影響。因此,大學作為培養社會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陣地,在人才培養中應更加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
首先,大學教師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大學教師是社會知識精英,不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還是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主力軍,他們確立什麼樣的核心價值觀影響深遠,最直接的就是對於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大學教師要率先垂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大學生必須自覺主動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是社會最具活力的青年群體。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大學生擁有什麼樣的社會核心價值觀,這個社會就會擁有什麼樣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大學生群體接受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在行為活動中踐行這一價值觀,這個社會才能真正的踐行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要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和課餘文化生活中,讓核心價值觀體系進頭腦、入靈魂,潛移默化地自覺接受核心價值觀。
再次,改革大學課程體系設置,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大學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主要任務,通過課程改革,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進課堂、進教室、進頭腦,培養造就能夠認同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學生群體。課程體系和知識體系必須緊密相連,課程體系和知識體系應該是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也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為此,大學應積極改革公共課的設置,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兩課教學中,增加生動的案例教學,改變枯燥的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大學要以科學研究為抓手,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的創新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凝練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二十四個字,是一個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有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不斷深入探討。比如,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與資本主義價值觀之間到底有什麼本質區別?社會主義的自由、平等與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之間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十二個方面的表述中,每一個方面的內涵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時代特徵?與「中國夢」理論結合點在哪裡?如何使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這些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與實際問題需要深入進行理論探索,給出明確答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創新成果,不僅是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越於資本主義價值觀的邏輯基礎。
大學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擁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文社科研究人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價值體系進行科學研究,是大學不可推卸的重要歷史責任。發揮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優勢,在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建構中積極作出貢獻,是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保證。大學要重點投入經費,加大支持力度,解讀和詮釋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在重點研究領域推出一大批優秀、精品成果。同時,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也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的對象,又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大學要以各種平臺為途徑,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
大學不僅是教書育人的陣地,也是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主陣地、傳播主渠道。大學組織具有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然優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三尺講臺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三尺講臺神聖而又偉大,面對聆聽的學生,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並且要將傳道放在首位。這個「道」,在今天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究無禁區,三尺講臺有紀律。無論哪一學科的教師,在上課時,也有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道」的歷史責任。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即為師範,「德」即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有些人打著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的旗號,傳播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值得高度警惕和防範。
其次,各種文化傳媒是大學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大學有出版社,以學報為代表的學術刊物,學校主辦的報紙、網站、廣播站等媒體,是傳播和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載體。要發揮這些媒體作用,積極解讀、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動人故事,潛移默化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利用這些媒介把最新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成果發布出去。大學具有新媒體優勢,微信、微博、博客、廣告製作等網絡技術帶來的新媒體,對傳統的媒體帶來挑戰和衝擊,同時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媒體時代,這是對傳統媒體的革命,使人人都是媒體的主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也是新媒體藝術的創作者。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自媒體時代的主力軍,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有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引導大學生運用好他們的自媒體,積極傳播、解讀、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方法易行,效果良好。
再次,大學可以通過文學藝術的繁榮肩負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重任。要充分發揮大學人才優勢,結合學校自身歷史,結合當地文化建設和當地人文景觀、歷史人物、故事、重大事件,運用戲曲影視、小說散文、隨筆、報告文學等眾多形式,創作一大批優秀的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學藝術作品,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後,以大學生社團和社會實踐活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大學生社團活躍的優勢,利用節假日,尤其是在寒暑假,組成各種社團深入生活,到農村去,到企業去,到街道社區去,組織深受群眾歡迎的喜聞樂見的宣傳隊、宣講團,深入鄉村、街道,深入群眾中,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報告會,舉辦各種講座、論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成果宣傳推廣到社會各個角落。
【作者單位:大連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