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65歲了 ——那是「女神」的家

2021-02-11 上海海關學院

稅專學生撰文:「回憶當年,這位容貌俊美,衣著華麗入時的美國婦人,步入課堂時,立刻引起全班同學的驚奇,誰曾想到學校裡會冒出個電影明星般的人物。清脆的口音、高雅的文句、宛若詩歌朗誦,婉轉動聽。」「有一次她脫去狐皮大衣,只穿件紅色毛衣與我們學生玩打雪仗,被打得滿頭滿身白雪斑斑,她毫不在意,反而歡笑之聲不絕,興奮非常。至今還記得在雪地裡,這位金髮碧眼紅衣女郎,手中捏著雪球,氣呼呼的奮力反擊的美好形象」。凝視著她的舊照片,她的美麗形象躍然眼前,你不覺得她就是「女神」嗎?

稅務學堂和稅專辦學40餘年,熠熠發光,是舊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朵奇葩。稅務學堂設立時間早。同時設立的還有「清華學堂」,後改為「國立清華大學」,就是今天清華大學的前身,可以講海關高等教育引領中國高等教育之先;稅務學堂生源素質非常好。民國初年,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稅專畢業生則得天獨厚,畢業後非但享有全部派往海關任職的保障,而且待遇可觀,因此報考人數眾多,錄取率很低;稅專畢業生十分優秀。在20世紀30—40年代的《海關職員錄》中高級華員裡,稅專畢業生佔多數;稅專辦學得到國際上的認可,20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最好的州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創建於1848年,是一所世界頂尖的著名大學,曾有21位教授或校友獲得諾貝爾獎,現USNEWS世界排名27,上海交大世界排名24,TIMES世界排名29,QS世界排名41,費正清早年就讀該校,後轉入哈佛大學)作出決定,稅專畢業生到該大學進修者,可以攻讀碩士學位,這意味著稅專畢業生水平和美國大學本科畢業生水平相當。畢業於威斯康星大學的稅專前副校長聶普魯(C.Neprud)曾致函威斯康星大學稱:自己曾任稅專副校長,深悉該校所授各門功課及學生水平,與美國大學相當,他本人可以作證云云,由此可見一斑。

母校65歲了 

「女神」的家是110歲,還是65歲,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1908年,清政府為收回主權,由稅務處創辦稅務學堂。在這封由稅務處札行署總稅務司裴式楷(ROBT.EDWARD. BREDON)請示稅務處有關行政事務的公函舊海關史料中,是用「Customs College」來稱稅務學堂的。

No,1501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Peking, 29th April 1908.

Sir,

I circulate herewith,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a Shui-wu Chu dispatch:

Notifying the opening of a Customs College: and the appointment of the Expectant Prefect Mr,Chanlun (陳鑾) ,Assitant i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the Board, and of Mr C. H.Brewitt-Taylor. Commissioner of Customs, as its Directors. You will note thatwith a view to avoiding circumlocution. the Directors are authorized to address themselves jointly in matter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ge, in which the Inspectorate may be concerned directly to myself, the sanction of the Ministers of the Board in each instance having been previously obtained for the action proposed to be taken.

I am,etc.,

ROBT.E. BREDON,

Acting Inspector General.

由此,稅專畢業生認為稅務學堂是「Customs College」,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乃至後來的上海海關學院英譯也是「Customs College」,同為「Customs College」,一脈相承,因此,「女神」的家應該有百年歷史,今年是它110歲生日。

無獨有偶,2008年5月14日,世界海關組織PICARD第3屆大會在上海海關學院舉行,這份由世界海關組織秘書長達內先生親自籤發的榮普證書是在這次大會開幕式上頒發的。榮譽證書稱,為慶祝上海海關學院建校100周年並感謝該院百年來堅持實施高水平的海關專業教育所作的貢獻,頒發此榮譽證書。證書全文如下: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Awards This Certificate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And to acknowledge the consistently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 customs training Dispensed by the college during the one hundred years of its existence

Michel Danet

Secretary General

準確地說,中國人為「女神」安一個中國的家,已經有110年的歷史了。「女神」新中國的家——上海海關學院有65年的歷史,今年正好65歲。這樣講,是因為海關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在舊中國依然實行總稅務司制度,關稅管理依然要看洋人顏色的時候,很難說那個時候的稅務學堂和後來收回海關主權的新中國海關學院是一個海關學院。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被洋人竊取近百年的海關關稅和海關行政管理權被收回,在這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歷史時刻,國家副主席劉少奇在1950年4月29日天安門慶祝「五一勞動節大會」上講話指出:「我們已把中國大門的鑰匙放在自己的袋子裡,而不是像過去一樣放在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袋子裡」。由此可見,新中國和舊中國不一樣,新中國海關和舊中國海關不一樣,新中國的海關學校和舊中國的稅務學堂、稅專不一樣,「女神」的新家和老家不一樣。

因此,我更願意將上海海關學院看作是稅務學堂、稅專的鳳凰涅槃,是經歷苦難中國的前輩們為將關稅主權和海關行政管理權收回到中國人手中,用幾代人的奮鬥而換來的、來之不易的、完完全全中國人自己的海關高等學府,是「女神」一個嶄新的家。「女神」的家,絕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有精神的生命體,是一個不斷成長的生命過程。她不會因為歷史的暫時停滯而徘徊,也不會因為個人意志而改變生長的方向,更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生命向上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有人類社會,只要有人類交往活動,她就會和人類在一起,她就是國家的重要象徵符號,她就是「女神」的家。65歲,對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說,已經進人老年,而對於她來說,新的生命才剛剛開始,人類的交往活動需要她、國家的強盛需要她、民族的復興需要她、「女神」需要她,我們每個人也離不開她。她才走上新時代的舞臺,大舞臺的中央還等著她。

65年,她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成立,海關事業百廢待興。海關總署明確提出「籌備海關幹部學校,培養新式海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1951年4月10日,第一期海關總署幹部訓練班正式起印辦公。至1952年6月3日,幹訓班共開辦兩期,培養海關人才550人,為新中國海關建設作出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1952年初,為適應國家對外貿易事業和海關工作需要,鑑於幹訓班的成功經驗,海關總署(當時為對外貿易部直屬機構)決定在幹訓班基礎上,創建上海海關學院,招收初中畢業、年齡在16-25歲的青年學生,把他們培養成為具備高中學歷、掌握海關業務知識和外語的海關幹部人才。

1953年9月14日,對外貿易部上海海關學校正式成立。學校最初借用上海海關大樓,後遷至汾陽路45號,上海海關關長賈振之兼任首任校長。

相關焦點

  • 【建校50周年】65級校友的母校情
    讓他欣喜的是,在新一教奠基儀式現場,我校新聞社記者廖翎就是深外的學生,「我走下車就聽到她叫我『校長』,我好高興。」剛回到母校,就看到自己的學生,龔國祥笑了,那笑容,欣慰如師,慈祥如父。50載鬥轉星移沒有磨滅龔國祥在母校讀書的記憶。「一個月的軍訓讓我印象很深刻,當時一個班才15人,經過教官的嚴格訓練,每天出操打靶,走出校園後再無這樣的生活。」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二)丨歲月無痕,花開有聲
    飯後我們去操場散步,我和老師席地而坐,老師說,上了高中千萬不能鬆懈,我會一直打聽你的成績,不要讓我失望。那晚風很大,吹得我看清了前方的路,走出了青春的大門,我轉身深深的鞠躬,向青春告別,向一個時代謝幕。
  • 中國傳媒大學65周年,春妮等返校為母校慶生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你是我的心之所向!這裡是終點也是起點……」11月10日,中國傳媒大學迎來65周年校慶。北京電視臺主持人徐春妮等眾多校友返回母校,為母校慶生。今天,她與大學時期同一社團的好友相約,一同來母校走一走,轉一轉。「畢業六七年,學校的變化挺大的。以前的鋼琴湖只是一片草地,旁邊的圖書館還在施工。定福莊二小就在旁邊,我們戲稱學校是定福莊二小附屬大學。」周丹在校慶日參加了「中傳尋寶冒險活動」,她去校園南門、孔子廣場、南操場、圖書館、校友之家分別獲得了十張明信片和五個特質郵戳,最後領取了一套校慶紀念品。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六)丨那年花開爛漫時
    大夥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嘰嘰喳喳地議論著,我心中更是迫不及待地催促著老師快些打開它。最後,一個在我認為非常大的蛋糕被呈現在眾人眼前,同學們發出驚喜而又熱烈的歡呼聲,如浪潮般此起彼伏。那一晚,我們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而我至今也忘不掉的,卻是老師在一旁默默注視大家貪婪地瓜分蛋糕時的樣子,他的眼中分明流露著慈父般的關愛,如一潭秋水深沉到了極致,讓我頗有幾分感觸與動容。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丨遇見,出發
    不禁扭頭看了看王梅老師,她沒有指責也沒有嘲笑,什麼也沒說,只是微笑地看著我,那無聲的眼睛卻在有聲的鼓勵著我。最終我還是順利的完成了演講,聽著臺下雷動般的掌聲,我明白演講的成功總也離不開老師的鼓勵!那個微笑,足以讓我終身感動!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二十七)丨歲月鎏金
    那一年是89年,我從農村考學到和林一中65班,從班車上下來,看到滿大街的花花綠綠,看到整潔的校園和校園前面一叢叢嫋娜的水曲柳,心想這個地方可真好!班主任張瑞老師,他厚厚眼鏡片裡,總是透露著好多言語,不知道是期望還是不滿,現在想來都是那樣催人奮進和讓人懷念。英語老師楊玉柱總是讓學生能夠在聲臨其境的情況下學習,那個關於wolf的英語單詞,伴隨著楊老師營造的語境,多年後的今天我還是記得那麼清楚。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三十八)丨曉寒處,此恩應猶在
    記不清當時是怎麼想的了,只記得那是一個下著濛濛細雨的下午,我的心情如那泥地水窪中的草葉,困頓無羈,漂浮不定。忽而就聽到耳邊傳來語文老師溫柔的聲音:「……你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跟我交流,我不會告訴別人的……」「不會告訴別人……什麼問題都可以……交流……」雨似乎在這一刻停了,風從山的那邊吹來,吹散了連綿的雲層,一縷陽光透過天空透過玻璃窗落在了我的手心,微暖的溫度似乎給忐忑的心找到了一個可以停泊的港口。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三)丨匆匆那年
    因為從始至終我都不算是一個好學生,成績並不優秀,母校的人,母校的情,母校的景帶給我的是「光明」,可以照耀著往後幾十年成長的光明。還記得剛踏進一中的校園,迎來的是書香的環境,學長們熱情的面孔。那時就認為這裡是夢想啟航的地方,為期一周的軍訓生活,迅速的搭起了同學們之間友誼的橋梁。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四)丨菁菁校園,如詩歲月
    天邊泛起的魚肚白一點一點揭開黑夜的幕布,下課了,最喜歡的是走到窗邊,看赤輪緩升,金色晨曦的綢緞鋪在松針、屋頂、窗邊、課桌……將手放在光下,綢緞便鋪在我的指尖,向東望去,一眼萬年,綢緞便由眼睛鋪到了我的心底。上課鈴聲重新揪回了玩耍的心,老師夾著書本,端著水杯,跨上那三尺講臺,用一支粉筆,書寫著我們的初中生活。他們的艱辛與汗水,夾雜著粉筆灰揮灑在整個教室。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六十三)丨母校,時光帶不走的眷戀
    我所在的班級是8班,穿過教學樓的中間通道,左手邊的第一間教室便是,推開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黃色的獎狀,貼滿了北牆和橫梁。教室後方是榮譽牆,姜老師為了激勵大家努力學習,特意把成績優秀的、進步較大的同學的照片貼在上面,榮譽牆上的面孔時常變化,只有少數人穩居高位,那是眾人眼中不可企及的學霸之位,雖然大部分人「來去匆匆」,但那面牆確也激勵、鞭策著我們,講述著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古老道理。
  • 清華物理系校友歡聚母校慶祝畢業65周年
    清華物理系校友歡聚母校慶祝畢業65周年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29日上午,在清華大學迎來106周年華誕之際,物理系1949級和1951級校友座談會在理科樓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餘位老校友專程趕來參加了聚會。六十多年前的老同學重聚一堂,共憶昔日在物理系共度的美好時光。
  • 65歲米雪真是「凍齡女神」,穿藍色連衣裙,優雅大氣又減齡
    65歲的米雪真是「凍齡女神」,穿著一件帶有優雅氣息的藍色連衣裙,這真的降低了她的年齡。米雪的服裝也有獨特的設計,它的袖子有一個大喇叭口,可以隨著米雪的舞蹈搖擺,表現出敏捷和輕盈的感覺,在鞋子上,她選擇了一雙藍色的高跟鞋和裙子形成呼應,高跟鞋也可以增加她的身高,讓米雪在幾分鐘內成為長腿女神。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八)丨追憶如夢年華
    提到同學,我不禁第一個想起了她——李慧娟,我經常親切地稱她皮皮蝦,從初中一直到高中畢業,我們收納了彼此的心事,互相治癒著彼此的傷痛,更牽手摸索著模糊的前路。每當我找不到學習方法,她總能第一時間給我安慰與鼓勵,她的身上散發著上進的光芒,那光亮驅散了我心中的陰影,更帶給我勝利的希望。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九)丨文科班的那些人和事兒
    每當調座位時,坐我後邊的馮月英就會幫我搬桌子;放學後,李瑞傑會用自行車順路捎帶我到姐姐家;活潑的郭瑞麗、可愛的張春芳;走進教室一落座就嘰嘰喳喳的談論昨晚電視節目的王鳳枝;一向勤勉努力的永鑫和馬葉;還有我們全班都引以為豪的學霸趙凱,第一年就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讓大家羨慕不已;特立獨行的張進當了導演,拍起了電影;從政的張俊威;企業家王瑞生;餐飲業的老闆趙青……53班真是人才濟濟,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
  • 女神周慧敏公開47年前母校畢業照,並重返母校探師弟妹
    本文編輯劇透社:那個少年叫扶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說起一代女神周慧敏想必是無人不知的,當年她憑藉著自己清純的外貌給喜歡她的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並且被封上了「玉女掌門人」的稱號
  • 65歲發豔照,身材堪比25歲小姑娘,網友:看了流鼻血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八卦,每天關注八卦的【袁妮說娛樂】,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八卦資訊。劉曉慶是7080年後的童年女神,從出道到現在,各種各樣的新聞陸續出現,不僅在感情上,劉曉慶也進過監獄。出獄後,她一點也沒有頹廢,每次出現都笑著,心情自信地保養著年輕,60多歲的人看起來像340歲。劉曉慶甚至有不老女神的稱號,雖然人們不可能不老,但劉曉慶比同齡人年輕20多歲,她的整體面部特徵似乎沒有太多皺紋。皮膚白皙光滑,膠原蛋白感充足,笑的時候眼睛像月牙,從臉上看完全感覺不到65歲的人。
  • 延安二路小學,留住母校的身影
    我們的母校,青島延安二路小學,一座始建於1952年的花園式學校(建國後青島首批建設的延安二路居民小區配套學校),它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太平山北麓,電視塔下。這裡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聽說2019年7月中下旬學校就要推倒重建了,我們幾個文革前1965年畢業於該校,現今已六十多歲的老學生,相約來到這兒,大家想再看看它最後的一眼。
  • 李小龍片中的最美女主角,曾經的一代女神,如今65歲仍未婚
    經典女神似乎永遠只能生活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沒有PS沒濾鏡,一代絕色,肆意生長。男兒世界裡的功夫片,總要浮現出那幾個俏麗的身影才能讓影片多了一份熱血硬氣。要說漂亮,不得不說李小龍的「女神」苗可秀。走進嘉禾影業,這位19歲的少女一副天生的靈動大眼,身材苗條。在採訪中,她曾坦言,真正當上演員,純屬誤打誤撞。事實上,當年中學畢業後,苗可秀已經擔任了一家美資企業的秘書。當該出來逛街時,正好大街上在招聘演員,就這麼稀裡糊塗換了職業。
  • 母校不是「Mother school」,那「母語」應該是什麼?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隨機採訪100人,讓他們回憶一下自己的母校,這裡面有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大學畢業生等,其中有20個人記憶最深的是挑燈夜戰的學習,還有30人想起那些同甘共苦的「兄弟們」,有50人想起了那段青澀而又美好的初戀,不管想起了什麼,母校在每個人心裡不單單是所學校,而是承載很多人回憶的港灣
  • @所有人 愛要大聲說出來,南寧市民主路小學65歲生日等你「雲」表白!
    @所有人 愛要大聲說出來,南寧市民主路小學65歲生日等你「雲」表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南寧市民主路小學迎來建校65周年的喜慶日子南寧市民主路小學聯合廣西新聞網推出——「我為母校送祝福」線上活動六十五載春秋育桃李沐浴著你的春風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