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利明獲「2020年度法治人物」稱號

2020-12-09 民主與法制網

  2020年12月4日,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社會與法頻道播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獲「2020年度法治人物」榮譽稱號,這也是王利明授第二次獲得「年度法治人物」榮譽稱號。

  

  2020年度法治人物——王利明(左)

  王利明教授是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幾十年的學術生涯和學術成果使他獲得業界至高敬意。他是我國《民法典》的重要編纂成員,為保護公民私權鼓與呼,致力於讓民法典理念得到廣泛傳播。

  

  王利明(央視網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介紹)

  從文學路走到法學路

  1960年2月,王利明生於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鎮。15歲時,他從沔城中學高中畢業後,成為一名插隊知青。因為成績優秀,王利明在插隊的農村當了小學代課老師。

  《人民日報》在1977年10月21日頭版發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社會頓時沸騰。在中學老師的建議下,王利明參加了高考,考上了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但這並不是王利明走上民法之路的開端。王利明回憶,他的大學生涯有一半時間花在了心儀的文學上,並且憧憬自己能夠當一名作家。

  他之所以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法學教育可謂一片荒蕪,全國只有三個院校的法律系招生,學習民法的條件闕如。王利明回憶,「很多人根本不知民法為何物,連一本像樣的教材也尋找不到」。他在課堂上所學的民法,也不過是一些有關婚姻、財產繼承、損害賠償的政策規定。

  大四時,王利明無意間在講授國際私法的老師張仲伯處看到一本《民法概論》,主編此書的是被稱為「中國民法之父」的佟柔教授。這是王利明第一次讀到結構嚴謹、體系清晰的民法讀本,頓時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也正是這本《民法概論》,讓王利明決心「拜師」佟柔研習民法。

  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

  王利明在1981年順利通過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為佟柔的學生。在佟柔的悉心指導下,王利明開始撰寫法學論文,並在民法學理論的前沿問題上不斷有所收穫。1986年,王利明與郭明瑞等人合作撰寫了《民法新論》,該書成為當時民法研究生的必讀書目,直到今天仍影響深遠。

  89年2月,王利明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進修,研究英美財產法、信託法、合同法、侵權法等領域的問題,為博士論文的寫作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英文資料,也為其後來力推侵權責任法提供了理論基礎。回國前,王利明做了兩件事:一是利用積攢的生活費買了3箱英文書籍,回國後送給系資料室;二是在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用英文作了一次報告,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法制建設、法學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巨大成績,增進了參加會議的美國學者和學生對中國的了解。

  回國後,王利明完成了博士答辯,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

  保護公民權利 彰顯人文關懷

  20世紀90年代初,王利明提出了我國民法典應以《民法通則》第五章第四節的規定為依據和基礎,以獨立成編的形式制定和發展我國的人格權法。

  王利明認為,傳統民法存在著「重物輕人」的體系缺陷,而人格權法單獨成編恰好彌補這一缺陷,且充分彰顯了人文關懷的價值理念,是充分保障人格權、維護人格尊嚴、保護公民基本人身權利的需要。

  2001年1月11日,第4次民法典立法工作啟動。王利明課題組分配到的任務是完成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起草專家建議稿意味著必須要寫成具體的條文,然而,擺在王利明他們面前的問題是,並沒有任何依據和參考材料。「幾乎是所有條文的設計,大家都要通過分析案例,查找比較法資料,從頭開始,可以說這是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王利明的博士生、現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說。

  王利明認為,在民法傳統的歷史中將侵權法作為債法的一部分而將其歸屬於債法之中,且極少受質疑。然而,現代社會發展及民主法制建設的需要,已使侵權法所保障的權益範圍不斷拓展,其在傳統債法體系中所負載的功能已不足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釐清侵權法與債法的規則,使侵權法從債法中獨立出來。

  07年3月,《物權法》正式出臺。隨後,侵權責任法的制定就成為中國構築民法典的首要任務。王利明全程參與了侵權責任法的制訂,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立足國情 全身心投入《民法典》編纂

  中國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啟動民法典的制定,均無果。王利明認為,無果的原因主要還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缺失。當時,百姓沒多少財產,農村家家戶戶門都開著,因此像繼承法等沒多大用處,民法典的制定缺少現實意義。

  86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頒布,被業界稱為「準法典」。2002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提出要制定《民法典》,並邀請王利明等人座談。當時大家覺得,民法典內容複雜,要分階段進行。在這個思路下,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相繼通過。

  王利明始終認為,法律中凡是能夠廣泛反映老百姓聲音的條款,在制定之後都能夠得到很好地執行。以《物權法》為例,2005年7月,物權法草案全文公布,向社會徵求意見。在40天的時間裡,共收到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11543件。當時,起草小組收到了一封用盲文寫的信,讓王利明非常感動,寫信人是一位視障患者,他在親友的幫助下閱讀了草案全文,並就認為需要修改之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歷時13年,經過8次審議,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這一開門立法的過程保障了《物權法》的立法質量。

  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了「編纂民法典」的決定。王利明認為,民法典整個起草過程也是適應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和市場經濟的需要,民法典草案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將人格權法和侵權責任法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生立法中還沒有先例。

  2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問世,已進入花甲之年的王利明迎來了平生為之奮鬥並夢寐以求的巨大成果。他表示:「這種心情如同看到自己傾注心力培養的學生茁壯成長為業界翹楚,讓我感到非常幸福。」

  「我們制定法律,最終都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最大化。制定《民法典》,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權益和人身權益。」王利明這樣說道。

  著書立說,潛心治學。襄助立法,學術報國。他肩負著造福人民的光榮使命,全身心投入法治建設。在民法之路上,他仍將步履不停、筆耕不輟,向他致敬!

相關焦點

  • 王利明再獲「年度法治人物」稱號 - 人大立法--法制網
    原標題:王利明再獲「年度法治人物」榮譽稱號 12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獲「2020年度法治人物」榮譽稱號,這也是王利明教授第二次獲得「年度法治人物」榮譽稱號。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教授。資料圖    王利明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第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參與合同法等多部法律起草工作。王利明是《物權法(草案)》主要起草者之一。
  • 王利明: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 | 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
    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從文學路走到法學路  1960年2月,王利明生於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鎮  大四時,王利明無意間在講授國際私法的老師張仲伯處看到一本《民法概論》,主編此書的是被稱為「中國民法之父」的佟柔教授。這是王利明第一次讀到結構嚴謹、體系清晰的民法讀本,頓時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也正是這本《民法概論》,讓王利明決心「拜師」佟柔研習民法。
  • 與新中國法治建設同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七十年
    法學教育七十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培養了以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長肖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時代先鋒」宋魚水等為代表的大批法治人才,深入參與和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2019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高銘暄教授作為法學領域唯一獲獎者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和「最美奮鬥者」稱號,獲習近平總書記授獎表彰;2018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許崇德教授作為高校法學界唯一代表獲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 「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盤點歷屆「年度法治人物」中的法學家面孔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屆時「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將分別於20:15、22:45在CCTV-12、CCTV-1播出,評選結果也將同時揭曉。2020年是舉辦「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20周年,20年來累計評選出了近200位全國法治戰線上的優秀人物,全面體現了我國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領域的突出成就。
  • 2019年度法學教育十大新聞
    中國政法大學校友、原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任主任,校長馬懷德任常務副主任,副校長時建中等任副主任,國際法學院教授趙威任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法學院院長焦洪昌,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許身健、副院長劉智慧,中歐法學院院長劉飛,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入選專家委員會。
  • 高考「名校名院」巡禮: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特色1、躋身世界一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是中國當前最具學術聲譽和影響力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是引領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優秀法律人才的平臺和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
  • ...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在北京揭曉,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
    最終,著名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學會會長王利明(年度法治人物);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建築師王澍(年度文化人物);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年度經濟人物);廣州市(年度城市);深圳市南山區(年度地方政府創新);內容創作者李子柒(年度文化傳播人物);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年度CEO);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弗裡曼講席教授白重恩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多位教授及校友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
    2020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評審結果揭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杜煥芳教授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王旭、竺效教授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此外,法學院校友胡銘、聶鑫也榮獲「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校友尹飛、李建偉、宋志紅、程嘯、謝增毅等獲提名。
  • 南潯區章春燕榮獲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稱號
    12月4日,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揭曉,南潯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章春燕榮獲CCTV「
  • 法學院王利明院長會見劍橋大學Ralph J. Gillis博士
    法學院王利明院長會見劍橋大學Ralph J. Gillis博士   10月20日下午,法學院王利明院長在法學院貴賓室會見了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勞特派特國際法中心訪問學者、美國國務院海洋與國際環境和科學事務委員會諮詢委員Ralph J. Gillis先生。王利明院長首先代表法學院歡迎Ralph J.
  • 中國人民大學授予13位學者榮譽一級教授稱號
    1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儀式,授予黃順基、孫國華、陳共、許徵帆、周誠、何沁、李佔祥、周升業、王作富、胡鈞、許崇德、莊福齡、嚴瑞珍等13人榮譽一級教授稱號,以表彰他們長期以來為學校人才培養、學科發展、學術繁榮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沃爾瑪共同設立山姆沃爾頓食品安全法教席
    北京2016年6月16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6月1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山姆·沃爾頓食品安全法教席教授聘任儀式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圓桌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舉行。
  • 中國人民大學首批一級崗位教授榮退 11位老專家獲授第四批榮譽一級...
    4月24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一級崗位教授榮退暨第四批榮譽一級教授稱號授予儀式。榮退的首批一級崗位教授暨新授予的第四批榮譽一級教授陳先達、吳易風、胡迺武、周新城,新增補的第四批榮譽一級教授鍾宇人、趙中孚、趙履寬、張象樞、劉文華、陸貴山出席,榮退的首批一級崗位教授暨新授予的第四批榮譽一級教授張立文因身體原因未能到會。
  • 人大副校長王利明:新中國第一個民法學博士
    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學者,研究法律的所有出發點都應當是為了實現人文關懷,保障人的自由、平等和尊嚴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法學院教授王利明是新中國第一個民法學博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今中國學習法律的人,不知道王利明的大名的恐怕沒有。百度一下,王利明大大小小的頭銜不下20個。或許,他從一個農家少年到著名法學家的經歷,可以給那些正在法學院埋頭苦讀的莘莘學子們提供很多啟迪。
  • 王利明:痴迷民法的「老派學者」
    2019年度法治人物王利明:痴迷民法的「老派學者」本刊記者/周群峰發於2019.12.30總第930期《中國新聞周刊》1981年,王利明順利通過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的考試,導師正是被學界譽為「中國民法之父」的佟柔教授。1982年底,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王利明稱,這部新憲法突出了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引發了全民大討論,讓他對學習法律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他鑽研民法的信念。
  • 培養服務浙江法治建設人才 ——訪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
    人物名片: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著力發展法治理論、環境法、國際法等學科方向,服務浙江法治建設,如今已成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執業技能人才培養實驗區」「浙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
  • 王利明副書記兼副校長訪問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10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應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邀請,在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之際,對博洛尼亞大學法學院和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進行了首次訪問,進一步促進了兩校的合作與交流。秋日的贊博尼大街瀰漫著濃濃的古典氣息,在博洛尼亞大學校委會委員、孔子學院外方院長Marina Timoteo教授,中方院長徐玉敏教授的陪同下,人民大學王利明副書記兼副校長與博洛尼亞大學法學院院長Giovanni Luchetti
  • 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獲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12月3日下午17點,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官方網站發布公告,正式公布了本年度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立項名單,共有338項獲得立項。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宋華琳申報的課題「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法治體系研究」獲得立項,課題批准號為20&ZD188。
  • 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Martha Minow一行訪問人民大學並發表學術演講
    6月29日下午,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Martha Minow教授訪問人民大學並發表學術演講,隨Minow教授一同訪問的還有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William Alford教授、副院長Steven Oliveira先生和法學院校友中心Gerald Savitky先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會見Minow教授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