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價排名的作用
市場早已存在。劉恆記得在2003年前後,一個風水軟體可以賣出3000~5000塊的價格。但網際網路普及後,很多做這個行當的人感嘆它已不能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在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出現後,那些在移動終端可以下載的應用,市場效應也並不太好。位於廣州的「靈機妙算」網,研發了十餘款主打指紋測算的APP,在蘋果商店,每款APP收費均價為十餘元。一位李姓負責人說,他們做了一年多時間,仍然是一個「賠本的業務」。
賣軟體不能帶來高收益,但是諸多製作粗糙自稱「大師」的網站,其業務僅給個人與公司取名這一項,要價數千元者大有人在。多數網站都未具詳細的聯繫地址,而是E-mail、QQ號碼與電話號碼示人。他們很大一部分是「個體戶」:在家辦公,等客上門。
這個生意在網絡上做得最好的,還是那些賣傳統產品的電商。一些賣風水羅盤、吉祥風物等風水用品,以及賣闢邪擺件、掛件的C2C、B2C網站,其標價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對於外人來說,很難判斷這個價格究竟合理還是虛高。李金霏說,物價局對此並沒有什麼限制。「一個與文化、信念、宗教有關係的產品,你怎樣去評估它的商業價值?」
李金霏從那家公司辭職後,2010年在一家從事遠程教育的公司做技術總監。他和妻子在淘寶開了一家專賣風水用品的店,李稱一年營業額幾十萬,利潤對半。
去年,他再次辭職,招了十來個人,開始專心做這個生意,在北京豐臺,他開了一家零售風水用品的B2C網站「福緣閣」。相對那些要價令人生疑的同行,福緣閣均單價在100元左右,這是一個看上去不算誇張的數字。他暗示這與自己的資金實力有關。
一個可作為參考的公開數據顯示,國內的風水師以千萬人計。在線下,企業看風水,花費上百萬元乃至上億的消息已不算是新聞。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在那些自稱大師的網站可以看到,各類招收徒弟的風水培訓班也應運而生。這些培訓班,招收一個徒弟大多收費在一萬元左右,陳建良在經營吉祥風水網的同時,也在3月初開了一個培訓班。「有20來個學員,學會為止,收費接近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