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好的教育該有的方式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單純的看現在的學習過程,相信大多數學生都不會覺得是件輕鬆快樂的事情。老師們也經常覺得不論自己怎麼辛苦,還是沒有辦法讓學生們達到自己的要求。這些問題也經常困擾著我,但是通過閱讀《什麼是好的教育》這本書,我相信自己找到了上述問題的答案。這本書是劉鐵芳教授的力作,書中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了在日常教育中的誤區和存在的問題。通過通俗的事例,揭示了深奧的道理,把事實和哲理完美的進行了結合。講述了一個好的教育過程是怎樣形成和執行的,有了好的教育,老師和學生們可以獲得什麼。通過閱讀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也使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什麼是好的教育》圖書封面

書中寫到:教育的本質是通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生動交往,來激發學生們對美善事物的追求。作為一名科技教師,我感觸很深:平常在教學過程中,我關注的總是同學們的成績,以學生考得好作為自己教學的目的,所以總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們記住自己教給他們的知識。認為只要學生們記住了考試需要考的內容,並且在考試中答對問題,這就算是好的教育。實際上我的這種想法違背了教育的自的:那就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們真正愛上學習。填鴨式的教育,短期內的確能提高學生們的成績。但是長期來看,枯燥的教學方法以成績論成敗 ,造成老師和同學們的壓力很大,而且只要考試考得好,學生、老師、家長、學校都會滿意,這就是書中寫到的教育的誤區:教育變成了為得高分,為獲獎而服務,外在的結果改變了教育的初衷,而真正好的教育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不是要求學生們必須考出好成績或者得什麼獎。

造成上面說出現的問題,原因在於:在日常的教學裡,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不平等的,自然兩者的追求也不同。老師通過日常上課教給學生知識,然後通過考試來驗證學生的接收程度,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們可以死記硬背來換取好的成績,掩蓋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那就是學生們到底是不是真正記住了學的知識,還是考完就忘。學生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課,可能掌握了一些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是否是學生們急切需要的知識,還存在著一定的疑問。學生真正想要學習的知識,老師可能並沒有教給他們。這樣的教育過程只是單向的,並沒有形成閉環,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反饋。當教學的過程變為純粹的比賽,教學的目標變成了只求結果,不問效果,教學過程變成單方面的說教,那麼教師和學生也就變成了個人的職業,不再是共生關係了,教育的本質也已經改變了。

這本書中寫到:改變當前的教育模式,將老師的外在壓力轉換為學生的內在需求,讓學生們樂於學習,這才是好的教育該有的方式。學生們的積極性不高,跟不上老師進度,其根本原因不在於學生,自前學生們受到各方面的壓力,本身就身心疲憊,如果學習的過程枯燥乏味,那他們就更加不可能去主動學習。這就要求老師們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去進行備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真正愛上學習人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在寓教於樂的環境中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德國哲學家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寫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才能做到心與心的交流溝通。這就需要老師和學生們真正做的用心交流,用情教學。好的教育方法很多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一味地跟著各種教育方法書籍去教學,並無過錯。但是要做到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學習本身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不同,就需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而做到發展學生相應方面的素質,最重要的是做到因材施教。好的教育是循序漸進的,要給學生們留有餘地,留有空隙,讓學生們多接觸自然,能做到自我學習。韓愈的《師說》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工作宗旨應該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授學生們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讓他們樂於學習,進而培養他們獨立探索、成長的能力。教育是培養學生的一個社會活動,實施者是教師,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學生,兩者要緊密的結合,互換角度分析問題。

只有做到這些,才稱得上是真正好的教育。通過閱讀這本《什麼是好的教育》我懂得了作為一名科技老師,身上的任務很重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我要真正了解學生們的訴求,以人為本,將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首要任務。改變過去一味地給學生們施加壓力的做法,減輕學生們的抗拒心理,用心去教育他們,用情去感動他們,變被動為主動,可以通過各種有趣的實驗,把書本當中枯燥的知識變成有趣的故事,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裡接受知識,用愉悅的心情去學習,激發學生們學習的內在需求和欲望讓同學們真正愛上學習,我也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全身心的為自己的學生服務,真正做好一一個合格教師應該做到的各項工作。(教育專業組 北京市密雲區青少年宮 周思源)



相關焦點

  • 鄭州龍門教育: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這也是為何屢屢有孩子被體罰受傷、致殘甚至死亡的消息見諸報端的原因。  孩子關乎未來,且可塑性很強,如何教育不但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不能不慎重。  前幾日,看了幾個小故事,我深受啟發,以為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01教育的力量在於「無聲勝有聲」一日晚,老禪師在禪院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馬上知道有人違反寺規,偷偷翻牆出去了。
  • 應採兒曬教育兒子視頻,超70萬網友點讚,網友:這才是該有的教育
    有的會教訓孩子,有的在氣頭上還會打孩子。但是一切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有可能給孩子造成更深的影響,還沒有達到教育的初衷。應採兒和陳小春的兒子Jasper想必大家都對他有所了解,因為在節目這樣所表現出來軟萌的性格,和高情商收穫了一批粉絲。從日常和父母夥伴相處中Jasper的表現來看,Jasper是一個很懂事的好孩子。
  • 馬麗生子官宣方式與眾不同,看到她的鞋子:這才是媽媽該有的樣子
    38歲馬麗生子,官宣方式與眾不同,看到她的鞋子:這才是媽媽該有的樣子2017年1月,馬麗與演員許文赫公開戀情,兩人相差11歲,起初姐弟戀的愛情並不被大家看好,但馬麗和許文赫卻十分恩愛!2019年12月馬麗通過微博官宣懷孕喜訊,而當時馬麗被拍到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個月了,肚子明顯隆起,網友們都在期待兩人升級當父母的好消息!5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馬麗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官宣自己升級當媽媽的喜訊,官宣方式和所有明星都不同!
  • 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11歲的盧同學決定不再惹老師生氣,所以就用籤字按手印的方式來發起此事。班上學生給她準備了一張保證書,寫著本學期「儘量」不惹她生氣,還有全班44名學生籤名及誠意滿滿的紅手印。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老師把每一位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位學生能夠感知到老師的愛,並且有回應,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 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11歲的盧同學決定不再惹老師生氣,所以就用籤字按手印的方式來發起此事。班上學生給她準備了一張保證書,寫著本學期「儘量」不惹她生氣,還有全班44名學生籤名及誠意滿滿的紅手印。事件結果:孩子們不惹老師生氣的保證書和祝老師「早生貴子」的祝福,不僅感動了汪老師,讓汪老師淚如雨下,更讓無數網友觸動。
  • 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生活?走在成長路上,才是我們學生該有的態度
    最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生活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因為這很關鍵,不清楚人生為了什麼,怎麼做才更有意義,那就沒法明白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生活,也就無法得到一個不錯的人生體驗。有幸看到一個問答:為什麼說「會玩」的人容易成功?
  • 這才是高考延遲後學生該有的反應
    今天鋪天蓋地都是關於高考延期的消息,網上各樣的說法很多,有樂觀的也有悲觀的,作為一直奮戰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是極度的理性,下面這個孩子是我的學生,他的表現我是非常滿意的,這才是學生該有的心態,在這麼個重大信息背後比很多家長和老師表現的要好。
  • 半夜突然響起的一條消息感動家長群:這才是好媽媽該有的樣子
    、善良的樣子,下面網友的評論也十分暖心,紛紛表示感動,這才是家長該有的樣子。好的父母懂都會控制自己的嘴,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語。最好的教育從來都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當父母說自己沒本事時孩子又該如何堅定自信呢?父母要經常站在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教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感覺,你的是嗎?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感覺,你的是嗎?林清玄說過:愛情就是愛情,即使當柴燒也是美的。彼此的缺點都會被接受,被包容,這樣的愛情,一定會有一個好結局的。二、 支持你的感覺,無論發生什麼事,彼此都是對方最堅強的後盾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一件事若是兩個人同時面對,那麼在困難的也會被解決,在複雜的也會變得的簡單。
  • 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一段發自肺腑的請求,一群正能量父母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近日,某家長群被曝「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吸引了小編,經了解,原來群裡是因為有一位偉大的媽媽發自肺腑的請求,加上群內家長的正能量,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各位家長早上好,這幾天開學你們的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班有個小朋友少一隻手
  • 這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有的孩子很倔強,爭強好勝,即使做錯了事情也不想承認錯誤,遇到事情,喜歡和家長頂嘴,那麼孩子脾氣倔強爭強好勝怎麼辦呢?我們來聽一聽美國正面管教導師、國際鼓勵諮詢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徐婷怎麼說的吧。
  • 每天玩夠兩小時才是孩子該有的生活
    這兩天,因為「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來自湖南長沙的羅格上了熱搜。羅格的大兒子羅漢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羅格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戶外活動兩個小時,如果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甚至不能寫作業,羅格的做法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 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
    被網民們評價為「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這個家長群為什麼上熱搜呢?「好感動,都是善良溫柔的人。」「突然間感覺人間又值得了。」3這個家長群這件事,讓我想起了一個網站——Gives me hope(給我希望)。
  • 什麼樣的教育算是好的教育,教育方式好壞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經常在各種問答平臺上看到這種問題:如何教育好孩子? 怎麼教育好孩子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問題,因為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簡簡單單說如何教育好孩子確實不知道如何回答。
  • 這才是家長群最該有的樣子
    前幾天,一段家長群的聊天對話把我看哭了,70萬網友狂點讚,直呼: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請給我的孩子,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溫柔和善良。萬分感謝。」沒有偏見,沒有歧視,也沒有嘲諷,有的是相互理解和幫助。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
  • 自慰,保險套:這才是中國該有的性教育
    就像人們會對自慰存在誤解,自慰本身對身體沒有傷害,除非使用了錯誤的方式。自慰最大的害處是,心裡對自慰有害的擔心。很多人一邊自慰,一邊自責。如果能提早跟孩子們科普,就能減輕一些他們的心理負擔。今天文章所倡導的,是性教育,而不是性交教育。
  • 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模樣
    他曾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最後的貢獻…」「在「愛國」這堂課上,眾多像盧院士一般的人,正用行動詮釋著「愛國」的鮮亮底色。他們,是國之脊梁,家之棟梁;他們,是作為中國人該有的模樣。△歌手/Marc Enfroy
  • 安靜,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楊雲冰
    一所安靜的學校,一間安靜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靜的教師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學生,是我對教育的期待。1缺乏智慧的基礎教育等於沒有教育人接受教育養成良好習慣,學會學習,成為有智慧的人;如果基礎教育的任務僅僅是教會學生對付考試以升入高一級學校,那就無所謂「基礎」,真正的教育也就沒有發生。
  • 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媽媽太偉大了
    看過很多學校家長群會因為一件小事而鬧得人人皆知,細節見人品,能以德服人的才是真君子。在某實驗學校的一年級一班的家長群中,出現了以下畫面:一個母親在孩子班群裡發布了一則消息說:這幾天開學你們的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班有個小朋友少了一隻手
  • 幼兒園保育該有的樣子
    這絕不是幼兒園保育該有的樣子,更不是保育呵護下的孩子該有的發展結果。那麼,保育工作該是什麼樣子?保育呵護下的孩子又該有怎樣的發展?保育的樣子,是孩子的生活技能在不斷精進。缺少細節的生活是粗糙的,缺少精確的保育是粗放的。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生活能力的微弱,除去不可跨越的生理節奏之外,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所掌握的各項生活技能的不細緻和不精確。比如洗手,因為沒有挽好袖子,洗完手袖子弄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