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者 | 包玉剛學校:融匯中西,著眼未來

2021-02-23 鳳凰衛視


(點擊查看精彩視頻)

《領航者》走訪兩岸三地的六間學校,探討中學教育的未來是什麼。

提起中國這些年對創新型基礎教育的探索,位於上海的包玉剛實驗學校是一個標杆。它是在2007年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先生而捐資創建的一所私立雙語民辦學校。它融匯中西,被譽為最國際化的中國學校,最具中國魂的國際化學校。

領航名人館

包文駿

1991年,獲得國王獎學金進入伊頓公學

1999年,牛津大學本科畢業

2000年,史丹福大學碩士畢業

2007年,創辦包玉剛實驗學校

1

希望中國教育能夠與時俱進


在12年前,包氏家族深感中國的教育總體水平還是很高的,但是還處於比較窄和單一的教育模式,需要與時俱進。包校創立之初的想法,就是給中國的基礎教育融入新的理念和模式,他們給自己制定了三條使命:發展全人教育、傳承中華文化、拓展國際視野。

 

包校的創始人之一包文駿是包玉剛的外孫。他生於香港,家族的薰陶讓這箇中奧混血兒對中國文化稔熟於心。他8歲去英國留學,從伊頓公學到牛津大學、史丹福大學,國王獎學金,學生會會長、遊泳隊隊長,包文駿的求學經歷中貼滿了亮眼的標籤。這份得天獨厚、融匯中西的背景也讓他對於面向國際、紮根中國的教育有很多思考。

 

2

用國際化的教學模式

教授中國課程內容


包校的教學體系融匯中西,不是簡單地在本地課程之上再添加國際課程。他們採用的叫「上海加」課程,課程基礎是上海本地學校的課程,採取國際化的教學模式去教授那些知識點。

 

包文駿舉了一個例子,說他們把上海課程裡規定要教授的自然課用探索課的形式去上,用單元的模塊去教學生,而不是根據簡單的知識點去教。比如說水是一個單元,水包括自然科學的內容,也有地理的內容,也有歷史發展的內容,從而幫助學生通過跨學科的知識形成自己對這個單元的全面認知。

 

所以在包校,不會簡單按照學科去劃分中英文教授的內容,而是在同一個主題下,中英文老師會共同備課去教授那個主題的內容,是一種雙語浸入式的學習體驗。

包文駿希望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從而實現愉快教育。寄宿制也是包文駿非常推崇的一種教育模式。他說包校採用了寄宿制也和自己自幼讀寄宿學校的經歷分不開。這樣能夠使學校比較好地去平衡學生的時間,讓學生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運動的時候運動,也給學生的生活適當留白,讓學生們學會時間管理。在包文駿眼中,這種自我管理能力比具體知識的學習可能更重要。

 

3

教育家長不要著急

把目光放長遠


包文駿坦誠,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家長之間的攀比盛行,作為家長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家長們都在曬娃,天天看人家的孩子多麼好,壓力自然油然而生,這其實是家長很普遍的一種心理。但是包文駿一直在與家長積極溝通,希望他們能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空間,在教育孩子上要看得更長遠,而不僅是盯緊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這些下一步的小目標。如果我們把視線放遠一點,看到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說,其實最重要的不就是健康、家庭和生活質量嗎?

 

包文駿這些年耳聞目睹,看到現在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其實也都是名校畢業,在大企業工作,但是生活沒有方向。所以對包文駿來說,他更願意看到學生有選擇的餘地,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哪怕這些興趣愛好對升學沒有直接影響,但追求自己興趣愛好的這個過程對學生的一生有積極的影響,因為學生願意為自己的追求去投入,而不是僅僅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為了追求他人對自己的認可。

 

我在包校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發現他們成熟自信,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多思考,充滿熱情地去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過得很充實。

 

包文駿舉了一個在包校畢業現在在讀大學的學生的例子,他說這位女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近見到這位女生,她告訴他,她正在幫一位醫療專家寫人物傳記。這位女生在大學裡學習人文學科,醫學並不是她的專業,但是她純粹是因為興趣、因為願意學習新的東西參與到這個寫作中。包文駿說他非常高興,因為在當下社會節奏快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學生很多時候做事情也會不由得比較功利,要麼是為了考試,要麼是為了漂亮的履歷幫助找工作。能夠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做事情,是包文駿希望學生們能做到的。

 

也有家長提出過,學校這麼寬鬆的管理,會不會讓孩子們鬥志渙散,但我們看到的其實恰好相反,如果家長學會去放手,和學校達成一致,和學校一起提供強有力的後盾支持,但並不去過分設計孩子的人生和束縛孩子的發展,讓他們自主探索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開拓眼界,反而會讓孩子學會做決定,更獨立地思考,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4

在試和失敗中成長


包文駿曾經是牛津的遊泳隊隊長,也是代表香港出戰包括世界遊泳錦標賽在內的國際比賽的運動選手,體育對他的一生留下了積極的影響。在包校,他希望能創立一個重視體育的傳統。他說體育活動有兩個積極的影響,一是會訂立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而且學生會了解到付出和成果之間的關係;第二則是一定會面臨失敗,輸了之後怎麼調整心理,怎麼反思,怎麼繼續向前,這些都是重要的學習,特別是團隊運動、集體運動對學生的成長很有幫助。

 

在包校,學生加入體育隊訓練,有些家長也會擔心每天訓練兩小時會不會影響學習之類的,但是後來發現這樣一來,學生的成績竟然更好了,因為在運動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自律和效率。

 

包校還有一個戶外運動俱樂部,是家長組織的,在周末或假期組織包括騎自行車、徒步這類的活動。如果問你12歲、13歲的學生,能騎一千公裡的自行車嗎?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可能,但是學生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必須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相信學生,引導學生。

 

包文駿希望創造包容的氛圍,希望學生在犯錯後學會反思,能夠在試錯和失敗中逐步成長。

 

包校有一個電腦水平非常高的學生,曾經在初中時調皮做黑客開了一個洞進入學校的內部管理系統,被發現後,有些老師就提出要開除這個學生,但是包校最終決定要從正面引導學生,把他的才華引導發揮到正確的方向,最終這個學生在英特爾的國際技術比賽中取得了前幾名。

 

5

不攀比家庭條件

攀比自己的未來


作為一所私立學校,大部分包校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很容易被優越感所包圍。包文駿自己作為一個「富三代「,切身的體會則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雖然是船王之後,富甲一方,但是包文駿自幼被祖輩勤儉節約、低調踏實的生活態度影響。他也觀察到很多中國學生出去留學還沒懂得賺錢就開始花錢,開豪車、住豪宅,他說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他說在培養學生的時候,要讓他們適當吃苦,這樣才能更好地去面對生活中不可預測的情況和解決各種問題。

一個包校在讀的學生解釋了他如何看待攀比的問題,這也是包文駿希望學生們牢記的:「你現在比的是你父母的底子,有什麼好比的?你要比,比你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楓葉國際學校:融匯中西 培育英才
    9月13日下午,由中國教育在線主辦的中國國際學校發展與趨勢沙龍在清華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近30所國際學校參與此次沙龍活動,大家圍繞「國際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等話題展開交流和經驗分享。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張瑞芳校長出席中國國際學校發展與趨勢沙龍並做主題發言。
  • 折衷中西 融匯古今 --2017融匯中西 楓葉英語藝術夏令營圓滿落幕
    7月16日上午,「2017融匯中西 楓葉英語藝術夏令營」圓滿落下帷幕。
  • 包玉剛學校,昂貴的學費後又有怎樣的魅力?
    只要一提及上海各個小學學費情況,有個學校一定會被提及,那就是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簡直就是豪門中的戰鬥機。而這個學校的賣點就在於:一流的學費,一流的觀景,一流的師資。為什麼說它的學費是一流的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圖。
  • 堅持五育並舉,著眼立德樹人
    堅持五育並舉著眼立德樹人學校採用「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中外合辦」創新辦學模式,堅持根植傳統、融匯中西,採用面向未來的「全人」教育,構建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公園城市課程為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天府四中位於天府新區錦江宜居城核心地帶,江河湖泊公園環繞,佔地178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在校師生2200餘人,是新區以全國著名中學為標杆,創新體制機制,傾力打造的一所省內領先、國內知名、國際一流的,具有實驗性、示範性和開放性的未來學校。
  • 融匯中西的方法是試驗-總結-再試驗-再總結
    融匯中西的方法是試驗-總結-再試驗-再總結 中西教育各有明顯的優缺點,而優缺點又是互為依存的。我們的教育使學生基礎紮實,但缺乏批判思維和創新意識,大部分學生會逐漸失去自信。我們的教育功利性太強,全社會不重視體育鍛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不協調,有時甚至是矛盾的。教育要提倡真善美,教育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特別不能扼殺學生新奇的想法。
  • 為好奇心「遮風擋雨」——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因材施教促進學生...
    在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你與別人一樣嗎」「你有什麼不一樣」「你喜歡這個『不一樣』嗎」,是對每個新入學孩子的「開學三問」。記者看到,這種旨在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教育理念,已融進課程、課堂、活動、實踐等各個環節,正在對學生成長成才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課堂掠影。
  • 一所國際學校,半部近代史——船王包玉剛和包玉剛實驗學校
    上海有所學校隱藏在一片普通的弄堂裡,簡直低調到悄無聲息。但是它的名字在上海家長圈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海最好的國際化學校之一」包玉剛實驗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而創辦。該校創辦背後的故事非常精彩,可以說,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背後,承載著半部中國近代史,他的創始人包玉剛更是一代傳奇。在陸地上生長出來的人,喜歡土地的厚實與安穩。
  • 深圳國際預科傅院長專訪:探索融匯中西、坐言起行的國際化教育
    16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國際教育,所以我們的校訓有8個字——「融匯中西,坐言起行」。正是認真貫徹這8個字,所以使學院的國際化特色非常明顯。我們的課程體系中外結合,雖然是汲取了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海外名校的課程優點,但是同時我們也強調中國文化,這一點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特色,現在我們又強調藝術特色,不斷地讓課程在本土化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國際化。
  •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丨有些學校,不是有錢就能進的
    滬上國際學校近些年數量激增,目前已然突破100大關,其中有這麼一所學校是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教育搖籃,每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進去。不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被這所學校拒之門外的不在少數,即便家財萬貫。這次,沃賞校帶您一睹真容,看看這所人人的心神嚮往的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到底有什麼魔力包玉剛實驗學校關鍵詞:民辦 非營利雙語 小初高包校成立於2007年,是一所非營利的雙語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愛國愛鄉的企業家
  • 責任國企攜手中國國際雙語教育領航者
    北科建集團董事長趙志雄在認真聽取了學校發展理念及未來後表示:北科建集團作為首都科技園區建設者,非常清楚培養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的未來人才是多麼的重要。青苗國際教育集團歷經22年的深耕,在中國教育創新性、國際化發展層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成功運營經驗,是北科建非常看好的地方。
  • 2020年胡潤上海國際學校排行榜:包玉剛實驗學校第一(圖)
    原標題:2020年胡潤上海國際學校排行榜:包玉剛實驗學校第一(圖)   5月28日,胡潤百學發布《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單錄入了來自24個中國大陸城市的百強國際學校
  • 包玉剛、世外、平和、諾德安達、交附IB等150+國際化學校齊聚,這場活動超硬核
    在上海,提到國際學校,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平和、包玉剛、世外、交附IB等等這些頂尖的學校。
  • 《坤輿全圖》:融匯中西的傳世珍寶
    建校之初,學校聘請的教師中,有許多是河北獻縣張莊天主教堂的傳教士。他們對南懷仁非常敬重,用心收集南懷仁的資料、物品,包括天文儀器設備、穿朝服的畫像和《坤輿全圖》。 歷經百年風雨,其他資料已經散失,唯有《坤輿全圖》得以保存完好。
  • 巴蜀常春藤學校廖偉:未來教育是融合中西的教育
    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日新月異,不斷發展,作為國際教育,我們更應關注它的未來,教育的使命就是要面向未來,要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我們教育的未來就是要回歸本質,要回歸到對學生未來必備品格和能力的培養。巴蜀常春藤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大家對我們的信賴和認同更堅定了我們探索一條基於未來的不一樣的國際化教育之路的決心。
  • 12年成為上海最熱學校之一,包玉剛學校邀您解讀「全人教育」
    包玉剛實驗學校全人教育十多載的辦學經驗,積澱了許多值得品鑑的答案。學校成立於2007年,是由包氏家族為紀念愛國愛鄉的企業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剛爵士創建的非營利雙語學校。包玉剛實驗學校極具國際化氛圍,現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1500多名學生;同時榮獲多項國際認證,如:IB, CIS, WASC,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School和 Round Square等。
  • 2020中國國際學校排名,上海包玉剛重回全國第一
    導讀:胡潤百富近日公布了最新中國國際學校排名,這是胡潤百學連續第三次發布「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榜單錄入了來自24個中國大陸城市的百強國際學校,其中前50名排名分先後順序,後50名排名不分先後。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重回全國第一,百強榜單北上廣深佔到三分之二,上海以27所超越北京重回榜首!
  • 一所國際學校就是一部精彩史詩:包玉剛背後,風起雲湧的百年傳奇
    我們都知道,「上海最貴國際學校之一」的包玉剛,是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爵士而創辦的。但這背後堪比一部史詩級電視劇的故事,你又了解嗎?可以說,上海包玉剛學校背後,承載著半部中國近代史!1918年11月10日,包玉剛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小商人家庭。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之後曾任職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任職上海市銀行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
  • 【今日廣東•鄉音】西餐東傳廣府,妙廚融匯中西
    廣州是千年不衰的通商港口城市,舌尖上的文化成為嶺南與世界中西互通的符號。飲食又是交流性極強,且兼具鮮明地方特色的矛盾統一體。晚清時期的廣東人,首先從歐美商人的僕人或學徒開始做起,逐漸發展成為西餐師傅,隨後流布國外和國內主要城市。在這個過程中,融合了西餐特色的粵菜也隨之盛行全國、走向世界。
  • 上海21所國際學校解說專欄——包玉剛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牛校」包玉剛,一起來看看包玉剛具有怎樣的特色呢?包校成立於2007年,是一所非營利的十二年一貫制雙語學校,融合了中國及國際先進的課程元素,高一學習劍橋IGCSE課程;高二、高三學習IB課程。
  • 2020上海國際學校「四校八大」出爐!星河灣、包玉剛「上位」成功
    每年國際學校中的「四校八大」都是家長們熱議的焦點。「四大名校、八大金剛」,這12個位置,對應著12所教學實力、人氣最頂尖的國際學校。今年,憑藉耀眼的升學成績,包玉剛王者歸來,重回「四校」之位。2020年,在聚光燈下的12所學校是——四 校 世外、包玉剛、領科、平和八 大 星河灣、交附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