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裡,案件接連經歷7次審理,其中6次左德剛被判死刑。有兩次安徽省高院在向最高院報請死刑核准時,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撤銷,被發回重審。
全文2459字 閱讀約需4.9分鐘
12月23日,安徽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安徽省高院委託,對13年前16歲少年周楊被拋屍公廁一案進行再審宣判。
法院認定,被告人左德剛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在10年裡,案件接連經歷7次審理,其中6次左德剛被判死刑。有兩次安徽省高院在向最高院報請死刑核准時,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撤銷,被發回重審。
對於此次判決結果,雙方家屬均表示不服,將進行申訴。受害者母親說,希望法院能判處左德剛死刑並立即執行。左德剛的妻子則稱,左德剛堅稱自己沒有殺人,是被冤枉的。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表示,在死刑案件證明上,必須達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死刑案件的定罪和量刑的統一標準,也是最高標準。
16歲少年被拋屍公廁
案件發生在13年前,被害人周楊16歲,曾為安徽潁上縣江店中學的學生。
被害人生前照片。受訪者供圖
周揚的母親楊中芬回憶,2007年春節前,家人發現周楊失蹤,報警後也一直沒有消息。節後不久,自己接到當地警方通知,得知周楊的屍體在江店孜鎮一處公共廁所的糞坑裡被人發現。
據當年的屍體照片顯示,周楊上身赤裸,下身穿軍綠色褲子,其雙手被麻繩捆綁,脖頸及嘴巴也被麻繩勒住。潁上縣公安局出具的刑事科學鑑定書顯示,周楊主要是頭、頸部受傷,右側頭部皮下淤血,右額葉出血,頸部遭繩索勒壓,系頸部損傷致機械性窒息死亡。
案件一直未破。直到2010年,一起盜竊案嫌疑人向司法機關舉報,其同夥左德剛、陳永宣、楊士慶三人涉嫌殺害周楊。
嫌犯左德剛,1967年出生,小學文化,系潁上縣當地人。在此案發生前曾因犯故意傷害罪於2006年11月13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
2010年,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之一左德剛死刑。一審判決後,左德剛提起上訴,安徽省高院發回重審。
此後10年時間裡,案件又因4次發回重審,接連經歷6次審理,其中5次左德剛故意殺人罪成立,被判死刑。有兩次安徽省高院在向最高院報請死刑核准時,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撤銷,被發回重審。
死刑撤銷後再次被捕
2020年5月25日,安徽省高院作出終審判決。
判決文書顯示,法院認為,原判決認定左德剛等三人實施故意殺人的證據主要依靠言詞證據,但左德剛等人的有罪供述之間在關鍵情節上存在矛盾,關鍵證人的證言前後不一,存在矛盾,疑點未得到合理排除。故撤銷左德剛的死刑判決,以盜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九年。
6月23日,左德剛刑滿釋放。
再審判決文書。受訪者供圖
此後楊中芬多次向法院申訴,請求法院立案審查。2020年7月6日,楊中芬收到安徽省高院的立案審查通知書,周楊被殺一案將啟動再審,左德剛被釋放43天後再次被捕。
今年11月25日,安徽高院對左德剛故意殺人案進行再審開庭。
楊中芬委託的代理人廉波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庭審過程中,左德剛堅稱自己無罪,並稱自己在遭受刑訊逼供後作出有罪供述。公訴機關當庭出示相關證據,證明偵查機關未刑訊逼供。
此外,廉波律師表示,庭審中,自己還作為代理人對左德剛筆錄中遺漏的關鍵證據進行質證。其提到,偵查機關對左德剛所作的訊問筆錄與同步錄音錄像存在出入,筆錄中遺漏「左德剛親口承認用繩子勒周楊的脖子」這一關鍵證據。
左德剛的律師襲祥棟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庭審時,仍然沒有對此前判決書提出的多個疑點做出合理解釋。同時,還出現了新證據:一份鑑定文書顯示,經過對死者周揚手中的毛髮進行DNA檢測,證實毛髮與左德剛等三名被告人均無關。
再審被判死緩
12月23日上午,阜陽中院受安徽省高院委託,對左德剛案再審宣判。
法院認定,左德剛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與原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判決書梳理當年的過程顯示,2007年1月13日晚,左德剛因懷疑周楊盜竊其網吧的空調外機,邀集陳永宣、楊士慶一起到江店中學門口找到周楊,將其帶至江店孜鎮原區政府附近進行逼問,並對其拳打腳踢,楊士慶持木棍對周楊擊打。
周楊被打後逃至江店孜鎮原區政府的公用廁所旁被三人追上。左德剛採用繩勒、手掐周楊的頸部,陳永宣繩勒周楊的頸部,致周楊死亡,後三人將周楊屍體拋入廁所糞坑內逃離現場。
同年2月25日,周楊屍體被發現。2010年5月27日,同案盜竊犯劉道勝向司法機關檢舉左德剛、陳永宣、楊士慶三人殺害周楊的事實。
判決書顯示,法院經再審認為,左德剛與陳永宣、楊士慶共同故意非法剝奪周楊生命的犯罪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左德剛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本案故意殺人共同犯罪中,左德剛的行為積極主動,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其主觀惡性大,且作案手段殘忍,後果特別嚴重,應當依法嚴懲。鑑於本案現有證據尚達不到判處左德剛死刑立即執行的證明標準,最高法曾兩次裁定不核准對左德剛的死刑判決,遂作出上述判處。
對於左德剛辯護律師所指出的「毛髮問題」,法院經審查認為,周楊的屍體被發現時為水中浸泡,糞便浸染,後又冷凍存放於殯儀館。根據規定,送檢材料、樣本來源不明,或者因汙染不具備鑑定條件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兩方家屬均不服判決
23日下午,楊中芬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對這個判決結果並不滿意,「但我依然相信法律是正義的,我將繼續通過法律途徑申訴,希望法院能判處左德剛死刑並立即執行,還我兒子一個公道。」
左德剛妻子則表示,家屬都對這次判決結果表示不服,會堅持為左德剛申訴,在宣判前她和左德剛的母親、女兒曾多次去安徽省高院門口請求,「左德剛是冤枉的,希望法院還他清白。」
《刑法》 第四十八條顯示,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表示,在死刑案件證明上,必須達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死刑案件的定罪和量刑的統一標準,也是最高標準。
新京報記者 薄其雨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柳寶慶
新京報電商平臺「小鯨鋪子」正式上線啦
刺死辱母者於歡的罪與悔
招聘網站裡的情色陷阱:招助理實為「拉皮條」
在精神病院懷孕的女人
遼寧6歲女童疑遭生母與男友虐待,醫生在女童腿上取出鋼針
新京報記者「臥底」兩家4S店:砸壞好零件定損再修,截留油液回收再賣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