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山光,半城塔影」,冬至,我的家鄉——張掖吃的是「小飯」

2021-01-21 小松松情感影視

古人說: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過冬至也毫無例外地要吃一頓可口的飯菜,才算是滿足了全家人的心願,就傳統習俗而言,冬至要吃餛飩和餃子,而我的家鄉張掖普遍吃的是「碎面飯」,也就是現今人們慣稱的「小飯」。關於吃小飯的來歷,沒有一個確切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並不像吃餛飩和餃子那樣是有來頭的。不過此時的小飯,製作烹調得比其他任何時候的都要精到好吃。

甘肅張掖,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來到張掖旅行除了美景之外,當地的美食也是不能錯過的,比如當地最有名的特色美食早餐張掖牛肉小飯就是其中之一。牛肉小飯的「飯」,並非我們理解的「米」,而是被切成米飯粒一般大小的面塊。

牛肉小飯的「小」,是由於面塊小、牛肉塊薄、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所以得名。小飯所用輔料為當地產紅豆(即雲豆),粉皮和牛肉。紅豆煮熟後下入面塊,待面塊熟透後將煮熟的肉塊和粉皮一起繪入鍋內,調好味後即可食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張掖李文忠的小飯以選料考究,加工精細,烹製獨特,用料搭配適宜,料色分明,色香味美而遠近聞名。改革開放後,張掖小飯再度成為小吃經營中的主要品種,並被經營者進一步發揚光大。   

「小飯」裡的湯,是用雞湯或牛骨湯熬就的,加入胡椒粉和姜粉調味,還勾過水澱粉,有一定的粘度,裡面配以黃牛肉片、粉條、豆腐片,面塊過水煮熟後,澆上勾好味的汤滷配料,湯中的面塊如同顆粒分明的米飯粒,滷湯之上幾片頗有嚼頭的牛肉,讓人瞬間感到食慾大增。早晨熱乎乎地來上一碗,濃濃的胡椒香味,色香誘人,吃得人鼻間冒汗,

冬至的小飯,趕得是一個「早」字,常常是在天剛亮就要享用到的。追憶兒時的冬至,伴隨著縷縷炊煙,小飯的香味兒就瀰漫了整個村落,那種誘人饞人的特殊香味兒,時不時飄蕩在眼前,縈繞在腦際,至今都難以忘懷。

冬至的碎面小飯,享用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大家庭的溫暖,一種鄰裡之間的和睦交往和彼此之間牽牽掛掛的友情。有道是:「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儘管是寒冷至極的代名詞,但冬至過後的夜短晝長,卻是不爭的事實。冬至的不期而至,就意味著溫暖的春天也就尾隨而至了。

相關焦點

  • 甘肅張掖美食:早餐篇之牛肉小飯
    去過很多地方,吃過各種美食,還是決定先從家鄉寫起,畢竟從小長大的地方,漂泊在外後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那些美食。甘肅張掖鐘鼓樓開篇先講一下早餐類的美食,在張掖除了一如既往倍受歡迎的牛大碗,還有很多受追捧的早餐。牛肉小飯,粉皮麵筋,臊麵包子等等。今天我主要介紹一下牛肉小飯。
  • 【家鄉的味道】《早餐中國•甘肅張掖牛肉小飯》
    【家鄉的味道】《早餐中國•甘肅張掖牛肉小飯》 2020-10-29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舌尖上的張掖——牛肉小飯
    牛肉小飯張掖特色麵食很多,有代表性的當然少不了牛肉小飯。這裡所說的小,是由於面塊小、肉塊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故其名也。牛肉小飯,入口牛肉嫩滑爽口,面丁疙瘩爽滑無比,口感相當「攢勁」。剛出爐的小飯熱氣騰騰,湯中的面粒粒都分的很清,有著晶瑩剔透的外表,就跟真的飯粒一樣。再配上點濃濃的胡椒的香辣味,非常的誘人,吃的鼻間直冒汗,美味無法形容。
  • 張掖特色美食——牛肉小飯
    原標題:張掖特色美食——牛肉小飯   張掖特色美食 牛肉小飯   張掖特色麵食很多,有代表性的還有牛肉小飯。這裡所說的小,是由於面塊小、肉塊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故其名也。   牛肉小飯的製作過程雖然比較簡單,但也很講究。首先選用上好麵粉和面,之後擀麵成厚薄均勻的麵皮(現在大多使用機器壓面),再將面切成飯粒大小,在柔軟細布覆蓋下晾1個小時左右。其次要精心烹製「小飯」裡的湯。湯當然是用牛骨熬就的,加入各種調味品,配以肥瘦搭配的牛肉片、粉皮(當地產的土豆粉皮,表面晶瑩,爽口潤滑)、豆腐片等。
  • 歡騰鬧「冬至」 張掖山丹縣祁店民俗文化節「火」了(圖)
    本網記者 張蘭琴 文/圖  往年的冬至節,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山丹縣清泉鎮祁店村一派紅火景象:「冬至民俗文化節」萬人同吃「牛娃子飯」、美食展銷、民俗表演都會在網絡上刷屏。
  • 彩色丘陵中國第一,燦若雲霞的張掖七彩丹霞,美麗遠在丹霞山之上
    張掖,古稱甘州,甘肅就是甘州和肅州的合稱,由此可以看出張掖在甘肅所處的地位。「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命名的張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的美譽。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使得張掖名勝古蹟眾多,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譽。
  • 半城山色半城湖—惠州
    惠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各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譽。我在半城山色半城湖——惠州等你!
  • 張掖粉皮麵筋,想起來就流口水
    #粉皮麵筋,地道的地方特色了,相信很多來過張掖的朋友也都沒有機會去品嘗,張掖最有名的粉皮麵筋店就是北關郵電賓館附近的流泉粉皮麵筋管了,印象中最早吃到粉皮麵筋是在稅亭街的一家老館子了。粉皮麵筋家鄉吃飯沒那麼多的講究,牛肉麵、臊麵包子、牛肉小飯都得自己端,自然想吃粉皮麵筋也不例外,進門先買單給張票,排隊遞給師傅,一口碩大的鐵鍋,熱氣騰騰、支在臨街門口,案子上是切好的麵筋
  • CCTV-2《魅力中國城》裕固族薩爾組合為張掖發聲
    張掖市從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中脫穎而出,有幸成為參與競演的32城之一。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及裕固族薩爾演唱組合由張掖市邀請作為張掖戰隊嘉賓,與肅南民族歌舞團一起,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東西合璧、中西交融的饕餮盛宴,向全世界觀眾展現了絲路明珠金張掖這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也向世人呈現中國獨有的裕固族風情。
  • 「「金滿園」杯「我眼中的蘆水灣」作品選登一百一十九」文學類...
    幾隻野鴨子悠然地啄食著水草,待得人近了,潑刺刺地飛向另一個湖去了。幾隻花喜鵲顫悠悠地在一棵樹枝上呼喚著,應答著……再一轉彎,一組《西遊記》中的曬經臺晾曬佛經的雕塑掩映於蘆葦叢中。唐僧師徒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我們在人世間經歷挫折、經歷內心的痛苦、或者經歷身體的病痛等等,這一切都是磨練。我們要迎難而上、接受這種磨練。
  • 我的家鄉在高郵(我與一座城)
    站在運河的這一節點上,你仿佛可以聽見岸上人望著岸邊那座小城裡青灰的屋脊,在暮靄裡喊一聲:「二丫頭哎,家來吃晚飯囉……」小城高郵安臥在大運河邊,傍水而生,也因河而興,成為裡下河平原西部的運河城市。我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一個叫做南角墩的村莊。少年時,我一心想著的事,就是乘上大巴車,離開這個貧窮的村落。
  • 冬至這天,每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呢?
    冬至這天,每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呢?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到了這一天的時候,我感覺離春節就不是特別遠了,而且在冬至的時候,我們公司還會舉辦一些活動,組織大家一起包餃子吃,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冬至吃餃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其實在冬至這一天,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是不一樣的,那麼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呢?
  • 懷念我家鄉的永豐塔
    永豐塔在我的記憶中,它代表著故鄉,是故鄉的象徵。出門的人兒,從塔旁走過,便明白離家越來越遠了,陪伴自己的將是異鄉的月亮;歸來的遊子,遠遠的瞥見它就知道到家了,流浪的心再也不驛動。永豐塔猶如閱盡人間秋色的老人,日夜守望著小城,護衛著這片安寧的家園,它給遠走的人們以祝福,給歸來的遊子以歡迎。
  • 半城子水庫入選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密雲區半城子水庫也入選本次「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半城子水庫源自潮河水系牤牛河,發源於不老屯鎮西駝古村東溝,幹流河道長33公裡,水庫流域控制面積66.1平方公裡,河道為沙卵石覆蓋,半城子村以下,河谷開闊,兩岸平緩。半城子水庫總庫容為1020萬立方米,水庫被群山包圍,常年有野生飛鳥、野鴨等棲息。
  • 白居易在寒冷的冬至寫一詩,短短28字,無一思字,卻句句是思念
    離家再遠,思念更深,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繁華熱鬧的街市,自己的家鄉雖然很渺小,房子很破舊,可依舊都抵擋了不了對家鄉的思念,那是生身故土,無論在外多久,多遠,都會令自己魂牽夢縈。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詩《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