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英語」 的反面 Cockney 口音土掉渣兒,還是酷?!

2021-03-01 Cecilia李玲玲

背景資料:

「女王英語」(Queen's English) 指的是規範標準的英式英語,從語音語調到語法規則,都十分講究。它就是我們小時候學習《新概念》時候錄音磁帶裡面的口音。在英語國家,能操一口標準的「女王英語」是上流社會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會英語的童鞋相信都知道英語單詞 favor 怎麼念: 裡面的 fa 部分念 [飛];

而英語單詞 pay 則念 [配]。這都是「女王英語」口音的標準發音。有聽過別人把 favor 裡面的 fa 念成[發], 或者是把 pay 念成 [派]的嗎?

恩,就有這樣一種口音,裡面的元音以及其它許多音節的發音與「女王口音」有著天壤之別。

素不知,這樣不地道的英語口音竟然產自倫敦,它是一夥被稱為Cockney的人所持有的特殊口音。

先說一下,口音(accent)都有哪些決定因素,我覺得地域因素應該是最大的,同一地方的人一般說話會很相像,這點不難明白。其次,除了地域,口音的決定因素也和生活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有關。在英國,很多地方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並不說他們當地的口音,而基本都會說 「女王英語」 Queen's English。

那Cockney口音都是些什麼人在用呢?Cockney 其是一個地名,它位於倫敦東面,在這裡居住著大量工人階級或者說處於英國社會「低下階層」的人們,很多年以來都是如此。Cockney人指的就是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而他們所操的口音就被稱為 Cockney 。

Cockney 英語說白了,就是些沒受過良好教育和街頭混混們所使用的口音,除了土,還有點兒怪,甚至到了有點兒讓別人難以理解你在說啥的地步。

接下來我要回到我們今天講的主題音樂劇《窈窕淑女》上了。《窈窕淑女》裡面的女主伊莉莎在剛出場時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Cockney 女孩兒,希金斯教授在聽見她最初的口音時候曾經挖苦她說:

「Yes, you squashed cabbage leaf! You incarnate insult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你真是一片爛菜葉!你說話就等同於在侮辱英語這門語言!)

話雖如此,Cockney口音非常獨特,比方說,當它出現在一首像《Cockney Girl》這樣的中文歌曲裡面聽聽還是挺OK且具有異域情調的,但是前提是歌手必須是王力宏,並且還得由這樣的大咖來填詞,作曲以及演繹,還要他自己喜歡這種口音才行~


這樣的事兒還真發生了,話說,一次王力宏在倫敦旅行,遇見了一位生長於倫敦 Cockney 地區的華裔女孩兒。她除了說英文帶有Cockney 口音,還在操著相同腔調學講中文:帶有 Cockney 口音的中文,哎呀媽呀,那得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完全無法想像…但別人王力宏卻說,他喜歡她的腔調~

扯遠了,回來《窈窕淑女》,在下面這段節目裡面,我們特意邀請女主角伊莉莎的扮演者 Sarah Cetrulo 近距離模仿了一段帶有Cockeny口音的英文給我們聽,說實話,她模仿的時候,我一點兒沒覺得她難聽,倒覺得她相當可愛,還很酷,頗有點兒在聽美國紐約街頭跳街舞唱嘻哈的黑人在 rap (饒舌)的感覺, 這可能和她的表情,動作或者高顏值有太多關係~


無論怎樣,Cockney 口音雖然源自那大不列顛合眾國的首都,英語的發源地,但卻絕不是一個被大眾所接受的英語口音,它是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 "女王英語」 口音的大反面,另一個極端,所以,無論它怎樣 cool, 學講英語的朋友,模仿 Cockney 需謹慎!

收看女主模仿 Cockney 口音以及更多精彩專訪內容,點擊以下視頻:


喜歡這個採訪嗎?喜歡的話,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此公號咯~

相關焦點

  • 英國英語口音知多少 - RP、Cockney、Estuary
    文/空悟孫圖/來自網絡跟我們中國人說漢語有很多口音一樣,英國的英語也分口音。現在倫敦有兩種主要口音:cockney口音和 Estuary 口音。第一種,cockney口音源自倫敦東部,在工人階級中比較流行。其實,這種口音在整個倫敦和英格蘭東部廣泛存在。
  • 英式口音要跑偏!女王本人都不說「女王英語」了!
    雖然只有6000多萬人口,英國不同地區的口音卻多達56種。最標準的發音被稱為「BBC英語」,「貴族」一點的說法就是「女王英語」。而等到奧斯本開始參加議員競選的時候,他那純正的「女王英語」又回來了。語音訓練師Caroline Goyder說到,這是因為選民們更關注的是你說話的語調,而不是內容。在對比了女王64年任期內的聖誕演講,人們更是發現,她的口音也越來越接近普通人了。演講中最經常出現的一個詞「family」,她的發音從1957年的「femileh」變為2015年的「famelee」。
  • 農村那些土掉渣的食物,除了土掉渣餅,這些也很美味!
    農村那些土掉渣的食物,除了土掉渣餅,這些也很美味!中國是個十分廣大的國家,這就意味著美食也是一樣的,有很多受到其中的影響,十分具有鄉土氣息,這種食物一般會被叫做土掉渣了的。而這種稱號,也在現在被叫的十分紅火,很多人吃慣了城市那些精細又精緻的美食,開始對農村那些土掉渣的食物感興趣起來了。發現這些食物雖然做起來不夠精細,但是味道也還是個頂個的美味,可以感覺到那份粗糙下的淳樸和爽口。
  • 成都「百變女王」的景區,原名土到「掉渣」,更名後人山人海!
    對於成都「百變女王」的景區,原名土到「掉渣」,更名後人山人海!你怎麼看?旅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同樣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和身體全部得到放鬆。
  • BBC告別「女王口音」時代
    牛津大學語言學專家艾倫· 克魯特登教授告訴筆者: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50年前的腔調是舊式標準英音,如今,當年的舊式「標準英音」幾乎消失了。現在的標準英音,是在舊式標準英音基礎上糅合了其他方言的特徵,稱為「當代標準英音」。在BBC出現以前,英國傳統上習慣把王室、貴族以及私立學校等口音稱為「標準英音」,亦稱為「女王口音」或「牛津口音」。
  • 小發音,大變化:女王的口音也變平庸了嗎?
    英國貴族清晰精緻的口音正逐漸喪失優雅,這一變化恰能反映英國社會的主要變遷。女王的家庭教師負責教授咬字清晰的皇家發音。如果她還在世的話,可能已經發覺,現在女王發音的聲調有稍許的不和諧。女王的確沒像拉塞爾•布蘭德(Russell Brand)那樣吞掉所有的t和g,不過語言學家還是發現:若放在年少時,女王如今的發音卻也變得有些普通了。女王平庸的發音絕不是個例事件。貴族口音混雜倫敦東區口音的人日益增多,上流階層優雅的皇家發音在過去數十年中也變得不那麼精緻了。
  • 0202了,中國人對英語還只知道口音
    當然有很大可能是劉亦菲在美國呆的時間長,口音比BWW純正。畢竟也不是出國就能說一口漂亮的英語的,典型例子就是江疏影……眾所周知,英語口音一直有一條鄙視鏈:英式口音鄙視美式口音,美式口音又鄙視土澳口音,再往下是其他口音的英語。
  • 【帶你說英音】Part 1:英音口音詳解(About British Accent)
    RP是傳統意義上英式英語最標準的發音,我們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它是最標準的發音,不是因為像普通話在中國這樣被很多人使用,而是因為,貴族們使用這種語言。實際上,過去在英國只有大約3%的人使用這種語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RP是上層階級的專利,只有那些擁有金錢與權力的人才能夠使用RP,而現在情況則大不一樣,RP的學習者不再僅限於那些享有特權的人。
  • 熱門英劇角色口音大盤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倫敦腔&貴族腔?利茲大學哈羅德·奧頓(Harold Orton)花了11年時間對英國各地口音進行了調查,統計出100多種口音。   過去,英國電視臺和廣播中出現的口音以RP(又稱女王英語、BBC英語)為主。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口音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下面我們來看看《唐頓莊園》《神探夏洛克》等熱門英劇中的主要角色說的都是什麼口音。
  • 英國女王口音發生變化 更具「大眾音色」
    」的口音——也就是所謂的「河口英語」(即倫敦音)。「女王英語」對外發表講話,而是逐漸具備了更多「社會階層相對較低者」的口音——也就是所謂的「河口英語」(即倫敦音)。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乃至是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去的口音類似牛津腔,是英國上流社會所說的「標準英語」。上述結論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國《語音學雜誌》上。
  • 不完美的英語口音,就不值得誇讚嗎?
    你沉迷卷福、抖森的優雅英音無法自拔,還是偏愛美音的隨性自由?除了英音、美音常年battle,很多非母語國家的口音也讓人印象深刻。話不多說,看看視頻中的日式英語,看完不笑算我輸...比如我們經常自嘲的中式英語,無論是北京大媽的一句「味兒抗兒母兒兔兒北兒京兒」,還是東北鐵汁開口一句「咚(dóng)特(don't)」,都充滿了祖國地方特色。
  • 英國口音大盤點,哪個口音是你的菜?
    那些你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愛爾蘭味兒還是何方的口音?你真的能聽出哪種是大家所謂最熟悉的倫敦音嗎? 倫敦腔主要指倫敦東部的人所講的英語,這個區域傳統上是大量中下階層工人的集聚地。 早期的貝克漢姆講的就是cockney,但是現在他的口音已經改成了RP,這種轉變的背後也體現了英國人對口音背後所代表的階級與文化的追求。
  • 英國女王口音牛津腔變倫敦腔 折射階層觀念變化
    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  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 英女王口音由牛津腔變倫敦腔 折射階層觀念變化
    ,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     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 你學的是什麼英語,英式還是美式?
    所以,霸氣的英國女王曾經在推特上為英語正名:但是尊敬的女王,不管你承認與否,確實存在一種叫American English的東西,而且美式英語在學英語的年輕一代,越來越受歡迎。事實上,英語發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當初只有「英國語」的模樣了 。
  • 英音=行走的春藥;美音=土?連GA和RP都不知道,真是枉費你學英語十幾年.
    但實話說,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小夥伴們,不管你入門選擇英音還是美音,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說得一口中英美糅雜的英語。修煉得好的,可能日常用得多的幾句話聽不出來,但倘若遇到長時間大範圍深層次的聊天交流,則多多少少會暴露。對於所有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這實在是一個正常且可以接受的現象。
  • 英國女王口音由牛津腔轉向倫敦腔 貴族式發音消失
    環球在線消息: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發音變化 研究人員是德國慕尼黑大學以語言學家喬納森·哈林頓為首的研究團隊。
  • 中國人到了英國,都在被誇英語太好了!?
    ……地鐵要說tube「管子」,一不小心說成subway在英國只能被理解成路邊那個美式連鎖三明治快餐店,這個多重複幾次也能記住……可是再到一些具體發音,有時候真的會突然懵住啊,比如西紅柿tomato在英式口音裡到底是「土-媽-頭」還是「土-妹-頭」來著???
  • 她能成功帶貨土掉渣的洞洞鞋嗎?
    楊冪一直都是時髦風向標,被稱作帶貨女王的她,一次次引領著國內的時尚潮流。走紅毯時女明星們爭相鬥豔,深V露背高開叉齊上陣,高跟鞋成為提升氣場修飾身材的一大利器,楊冪卻不走尋常路,身穿黑色刺繡禮服搭配運動鞋,可以說很接地氣了。另一套粉色抹胸裙搭配小白鞋,就算沒有高跟鞋的加持,這身材也十分能打,輕鬆hold住不在話下。
  • 印式英語太跌份兒,又村又土沒王后氣質
    印式英語太跌份兒,又村又土沒王后氣質 吉增·佩瑪有著雪域美人的稱號,雖然笑容能夠融化珠峰冰雪,但卻很少展露笑顏。性格內斂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王室環境複雜,不願意過多表露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