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試駕寶馬X3 sDrive20i主動安全配置讓人較為滿意

2020-12-11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休旅車到底要不要配置四輪驅動這話題,已經不知道吵了多久時間,一派認為休旅車就該有四輪驅動系統以備不時之需,但不走戶外的小夥伴來說,兩驅就很夠用,而且誰會開著自己的愛車去越野,就算碰到重度路況,都市型的越野系統也沒轍。沒錯!休旅車到底要不要配四輪驅動系統這話題永遠不會有答案,畢竟每個人的開車習慣與用車環境不同,要不要配置就看個人。

靜下心拿出規格配置來看,不難發現拿掉四輪驅動後卻增加了其它配置,最重要的就是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等安全配置。如果是以都市休旅車為主要用途小夥伴,四輪驅動交換這兩項配置絕對利多。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就是大家俗稱的ACC,當你設定好速度與車距之後,計算機就會自動幫你加速與減車,一路維持抵達目的地;這次在輔佐主動車道維持系統,碰到道路彎曲時,計算機會自動偵測左右兩邊車道線,維持在車道內行駛。

如果沒有車道線,計算機則會抓取前車為基準。不過目前主動系統非自動駕駛階段,車距與車道維持只是輔助,最終責任還是在駕駛身上。當然車廠也考慮到這點,只要駕駛者途中雙手放開方向盤時間過久,計算機會發出警示燈號及聲響,如果還不介入就會解除功能。X3sDrive20i主要改變大概就是用四輪驅動系統換主動安全輔助功能,其餘則維持先前xDrive20i設定。

動力與xDrive30i相同,搭載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不過在調校上面刻意降低整體輸出,最大馬力184hp/5000轉速與29.6kgm/1350轉速最大扭力,並搭配Steptronic八速手自一體系統,加速力道順暢不拖泥帶水,靜止加速到100公裡每小時實測約8.5秒,稱不上猛爆卻迎刃有餘。改為後驅之後,你問我開起來有什麼感覺,如果是在一般道路上沒啥感覺,只要輪胎不打滑或者沒遇到溼滑路面,兩驅跟四驅的差異不大,幾乎一模一樣。

但如果路面換成砂石路等低摩擦係數路況,就很明顯感受得到差異。像這次為了要去大園擱淺的貨輪旁拍照,後驅令我膽顫心驚,必須時常下車檢查路況,挑選紮實的路面通過,只要一不小心走到無抓地力的路面,光光靠著後輪驅動是很難脫困,慎選路線就變得格外重要。實際測試懸掛設定,X3sDrive20i行程長又偏向柔軟的體感,帶來非常舒適的乘坐饗宴,都市的路況下,可有效吸收碎震,如果是向海邊這種碎石路,長行程避震器設定輕鬆應對況也能泰然自若。

不過要是激烈駕駛,就會顯得懸掛有些不夠用,側傾幅度稍大,好在阻尼支撐性還算強,就算側傾也不至於軟腳。身為X3入門車型,外觀部分減少鍍鉻飾條的比例,採用專屬黑色高光澤材質點綴突顯運動性格,頭燈為LED主動式轉向含LED日間行車燈,雖然價格最入門,但配置一點都不馬虎。標準配置18寸雙輻式造型輪轂,加上舒適與操控兼具的輪胎設定足以應付大多數路況。

內飾與外觀設計相互呼應,黑色高光澤內飾飾板及散發金屬質感的銀色飾條營造高雅穩重的座艙氛圍。標準配置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擋撥片、豪華型三區恆溫空調系統、電動尾門啟閉系統含尾門感應式啟閉功能、8.8寸多重行車模式儀錶板、寶馬衛星導航、iDrive控制系統等豐富配置,結合Leatherette皮質高質感內飾,造就舒適無壓力的乘坐質量。

後座乘坐空間表現,G一代軸距較前一代車型成長超過5公分,帶來更勝以往的出色空間表現,提供倍感寬闊的乘坐舒適性。透過40/20/40比例傾倒的後座椅背,將高達550公升的行李廂空間擴充到超乎想像的1600公升,置物空間絕對是都市休旅最重要一環。

從四驅轉換後驅的X3sDrive20i,我相信更符合大多數人對於都市休旅的要求,以一些地區的路況來看,只要你不刻意去尋找未鋪裝的道路,後輪驅動也不怕假日郊外的出遊。何況四輪驅動可不是白白犧牲,四輪驅動換主動安全防護超划算,畢竟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道路,沒有四驅就慎選路線,別自信地往水裡衝、沙裡跑。

相關焦點

  • 深度試駕點評寶馬X3 sDrive20i沒有了四驅模式之後表現如何?
    深度試駕點評寶馬X3 sDrive20i沒有了四驅模式之後表現如何?中級豪華休旅車始終是相當競爭的等級,近來除了車型向下降低入手門檻之外,也在比誰的配置夠誠意!本次寶馬X3針對入門等級再次調整戰力,推出sDrive20i捨去四驅,加入主動跟車、車道維持等重點安全配置,面對主要對手GLC200可以說是拿出高端配置應戰!以目前中型豪華休旅等級來說,最熱銷作品當屬梅賽德斯奔馳GLC系,每月穩定銷量皆有六、七百輛的穩定成績,反觀今年才進入大改款一代的寶馬X3系則是平均每月百餘輛左右,兩者有著不小的落差。
  • 寶馬x3 sDrive20i,設計簡潔得體,適合年輕人駕駛!
    我感覺寶馬x3 sDrive20i的方向盤挺輕的,開起來不累人,高速超車也很EASY,不需要回調。可以完全按照意願前進。非常漂亮而且耐看,有款有形,不失霸氣,大氣穩重,很大氣。停在門口,回頭率蠻高的。有個性,但不過分張揚。
  • 試駕寶馬X1 sDrive 20i感受DCT雙離合的操控體驗
    試駕寶馬X1 sDrive 20i感受DCT雙離合的操控體驗,喜歡寶馬的朋友們總是認為後驅才是正統,而身為小休旅並配置前驅的X1,這看似為家庭而生的車型,實際試起來還真有兩把刷子,重點是換上全新開發的DCT變速箱後更為帶勁,誰說FF的寶馬不能很好玩!
  • 對於試駕寶馬X1 sDrive20i說說我們的觀點如何
    一些地區部署車型有sDrive18i與sDrive20i,小夥伴能自行依照喜好選擇風格套件,象是這次試駕車型就選了xLine套件。第一代寶馬X1原廠代號E84在2009年初次問世,當時號稱是小型豪華休旅車(CUV)的始祖,成功打響在上的名號。
  • 試駕點評全新一代寶馬X1 sDrive20i綜合駕乘感受如何
    從2009年第一代寶馬X1推出到現在已經10年,對小夥伴來說從原本十分新鮮的創新車型成為眾人熟悉的小型跨界車型代表車型之一,我們這次試駕的X1則是第二代X1的小改款車型,除了造型方面的修改之外,在配置方面也進行的相當程度的提升。
  • 叛逆的少年 試駕寶馬X2 sDrive 25i
    GLA儘管跟它是「一類人」,但在它面前,也顯得太保守。熟悉的內飾風格是它純正寶馬血統的標誌之一,不過它並沒有百分之百循規蹈矩,在一些細節之處,它仍然向所有人展示著自己的好動和與眾不同,這不是悶騷,這是明騷。
  • 不加長的寶馬X3,是「懂車人」的首選?丨茶哥試駕
    1.經典依舊,這樣的寶馬X3很耐看前段時間4系的新設計引起了爭議,寶馬確實經常自我突破,但茶哥認為引起爭議的原因還是在於上一代寶馬的家族設計太過深入人心。2.配備實用,做工嚴絲合縫讓人驚喜茶哥試駕的是28i版本,也就是中配車型,指導價為42.58萬,結合終端優惠之後大約落地40萬出頭。
  • 搶試寶馬 X2 sDrive 20i M Sport X
    人當然沒辦法回到過去,但怎麼也沒想到試駕寶馬 X2,竟會讓人有種重新年輕一遍感覺,而我相信,這絕對是寶馬精心策畫的結果。水箱罩向經典致敬,全然的視覺系取向本次試駕的X2 sDrive 20i M Sport X,就是採用了金色塗裝以及M Sport X套件的主要行銷配色
  • 小號「星脈」,比寶馬x3帥氣,249馬力35.58w起
    如今路虎品牌再次發力了,小號「星脈」現身,比寶馬x3帥氣,249馬力35.58w起,說的就是攬勝極光。該車自從上市之後,在國內汽車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口碑。關鍵,它還有著出色的品質以及較高的性價比,從而使得它獲得了不錯的市場銷量。值得一提的是,攬勝極光的產品力很出色,比寶馬x3要優秀。並且,它的空間很出色,成為了自己在市場上的亮點。
  • 試寶馬X3 M/X4 M雷霆版 4.1s破百的實力
    [愛卡汽車 試駕 原創]  即便是現在來看,SUV車型龐大的身軀和較高的重心似乎都和賽道性能相去甚遠,但實際上很多廠家很早就開始嘗試化解這種矛盾,而寶馬絕對是最早的那一批。在2000年,寶馬非常瘋狂的把一臺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發動機——V12 LMR,裝到了寶馬X5(參數|詢價)上,然後就去紐北刷了個圈兒,圈速7分50秒。而後來類似這種事兒他們可沒少幹,推出了X5 M、X6 M,現在又把號稱寶馬史上最強的S58直列六缸雙渦輪發動機裝入了一臺X3和X4裡,也就是我們這次試駕的寶馬X3 M(參數|詢價)和寶馬X4 M(參數|詢價)。
  • 新款寶馬X3又年輕10歲,關鍵還是合資_易車網
    外觀和奧迪q5l相比之下,差距顯而易見,我更喜歡寶馬x3的外觀天下沒有完美的車,基於外觀的表現,內飾實在讓人覺得差強人意。設計語言單調的中控,是影響內飾整體體驗的最大因素,內飾材料實在,但仍然擁有塑料感太強的弱點,門邊以及中控臺的色調比較專一,但卻給人一定的壓抑感。不得不承認,奧迪q5l的內飾著實比奧迪q5l好一些。
  • 豪車試|深度試駕全新寶馬X7,關於它,你需要知道的7件事
    X7採用了目前寶馬家族中尺寸最大的前雙腎格柵設計。整體來看,我覺得X7是寶馬產品中前格柵比例給人感覺最為協調的車型之一,大面積的格柵+犀利的天使眼大燈與修長、大氣的車身相配,並沒有不協調的之感。全新寶馬X7的雙腎格柵是寶馬家族目前面積最大的,內部設計有主動進氣格柵關閉系統,能降低風阻、並且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能為發動機保暖,迅速升溫。
  • 留學生回國免稅購車,入手寶馬X3-28i
    本期車主是一位剛回國不久的留學生,利用留學生免稅政策為自己購買了一輛寶馬X3。車主描述:在選擇寶馬X3之前,我跟大多數人一樣,基本是將同級別的SUV都看了一遍。從一開始的XC60、XT5、到最後GLC,下面詳述一下每款車的試駕體驗。XC60:沃爾沃,安全係數最高的車。新款XC60?
  • 上街超多人關注,全新寶馬4系試駕
    性能方面,我們實測這臺4系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5.89s,100km/h-0的剎車距離為37.13m,整體表現較為優秀。 這臺430i M操控最令人滿意的地方,甚至說整臺車最讓人滿意的地方,就是它的底盤。
  • 寶馬x3香氛系統在哪
    汽車香氛系統就是車載香氛機加汽車香氛精油的組合體。寶馬香氛系統的香氣由浸漬過香氛油的無紡布發出,無紡布固定在香味盒中,保證了香氛油不會溢出到車內。精巧方便的香氛盒可以在副駕的雜物箱裡無障礙地對其進行安裝和拆卸,最多可以安裝兩種不同的香氛氣味盒。直接通過空調面板上的按鈕就即可激活香氛功能,該功能會在顯示器上顯示。空調操作面板上的按鈕可選擇 1 至 3 檔強度。兩種香味可以在車內交替使用,讓車內充滿一種微妙、令人愉快的芬芳。
  • 這次又被它帶節奏了,試駕創新純電動寶馬iX3
    兩年後的2013年,寶馬一口氣推出BMW i3和BMW i8兩款新能源車型,憑藉科幻的外觀,以及鋁製底盤、碳纖維駕駛艙、增程式混動等前沿技術,引領了那個時代新能源車發展的浪潮。寶馬iX3是寶馬時隔7年,再次打造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能源重磅產品,它能否引領智能電動時代的節奏?一品君無比好奇。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開啟本次寶馬iX3的試駕之旅。
  • 奔馳S級的噩夢 全球首次試駕寶馬新7系
    所以,在我抵達葡萄牙的那一刻,全球首次試駕BMW寶馬新7系之時,每一夜睡前腦海裡的思緒都是,如何把這輛車用文字詮釋在每個人眼前。(當然,試駕視頻,會在後續放出,作為如今網絡懶人的福利。)中國市場裡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車型,所以IPA能實現的很多功能我們並不陌生,諸如"你好,寶馬,打開空調(車輛升溫或降溫)""你好,寶馬,我很疲勞(車輛改變照明、音響、空調,提升駕駛者專注度)""你好,寶馬,我要去XX(打開導航)"等等。這,似乎並非絕對亮點,對嗎?不過,在目前的奔馳S級、奧迪A8身上,這項配置並不存在。
  • 涇渭分明 對比試駕路虎神行者2/寶馬X3
    馳騁公路的寶馬沒有越野歷史,但卻擁有非一般的賽車傳統。因此,運動性成為寶馬汽車的精髓。如果說別家研製的城市化SUV都在追求轎車般的公路駕乘感受,寶馬則是以轎跑車的性能標準製造SUV。那就按照廠家各自的定位來歸類它們的屬性吧,路虎神行者2——越野車、寶馬X3(參數|詢價)——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  如前所述,「小路虎」是現在的熱門車,因此更吸引目光。沿襲家族風格的外形設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發現3和攬勝運動版(參數|詢價)。經典的路虎表情、平直的線條和對于越野車來說標準的身材比例都給人留下美好印象。
  • 試駕點評老款寶馬740Li Luxury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老款寶馬740Li Luxury感受其駕乘體驗,有著俗稱大七的寶馬7系,一直以來都肩負著寶馬品牌中的「豪華」的招牌,除此之外,而7系身為旗艦大型豪華房車,也是寶馬每代科技最好的伸展臺,總是部署集團目前所有的最新科技,時至16年當年第六代寶馬7系正式部署,同樣搭載多項寶馬最新科技
  • 老實講,寶馬首款電動車iX3治癒了我的「電車恐懼症」|試駕
    認真想,似乎也沒多大仇多大怨,或許來自於一兩次並不完美的電動車試駕體驗;或許是因為電動汽車的門檻太低了;也或許僅僅是對新生事物的存疑,是「活在舊時光的一位老汽車人」。也並非全無道理,科技的發展與用戶體驗並不呈現絕對正相關。比如CD的音質就比MP3甚至無損格式好太多,無源音箱遠比藍牙音箱悅耳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