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考是重要的,行成於思毀於隨,諸事首先就是三思而後行,說什麼做什麼想好了再去說再去做,不可忘帶腦子,思先於行。方法論是重要的,思考什麼?思考無非想要的就是一個方法論結果,我不是去裝神弄鬼為思而思,故作深沉,思考是要個結果的,這個結果就是思考出來一個正確的方法論。立出目標,找到正確的達成目標的策略,準備好風險防範措施,然後就是去執行去做。本號提出的方法論它是一個體系,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目標方法執行風控。在體系的客觀存在上,它包括的就是存在的策略邏輯脈絡,存在的的所立目標,存在的執行者的執行行為,存在的風險方法措施以及其存在的執行。
那麼方法論的思考脈絡是如何的呢?尤其是說方法論的核心方法的思考脈絡是什麼呢?我們假設目標我們已經正確樹立出來了,倘若說策略錯誤,走錯了路,那麼我們去執行的時候,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距離我們想要的目標越走越遠,乃至於南轅北轍,永遠到達不了你想要的遠方。業精於勤荒於嬉,做是重要的,勤快執行是重要的,然而首先必須是路線選擇正確,否則越是勤快可能越是萬劫不復。一般的,策略是方法論的核心,方法有了策略有了,很多事也就簡單了。當然,方法論四個方面不可偏廢,沒有誰比誰更重要,目標立錯了,比如說一個人志向立錯了,他能成功嗎?能達成目標嗎?不能。如果執行出了問題,一個執行者行為上沒有高度自律的人能夠可以嗎?不可以。比如一個人毫無紀律感,毫無自律,沒有原則,說話做事永遠都是以玩笑的心態玩世不恭隨意恣意妄為,那麼他終究爛之又爛,萬丈深淵。風險的防範同等至關重要,一個沒有風險意識的人,一旦出了險,那麼無論他另外三個方面做得再好,終歸於零。
我們假設另外三個方面都已經有了一個正確的思考結果,都想好了是什麼,都正確想出了正確的存在。當然,它們同樣有自己的正確的邏輯思考脈絡。那么正確策略的邏輯思考脈絡是什麼?
首先我們是考察客觀實存情況,摸透了其中的運行規則規矩規律,然後找到方法,這個方法自己實在找不到也可以通過學習別人得來或者思考和學習兩者結合而來。然後,很關鍵的一點,策略的論證。論證分為邏輯論證和例證,事實論證。然而無論如何,科學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礎性的任何一個科學工作者都必須做的就是實驗。一個策略有效與否,首先要得到事實的檢驗。它是有效的,它是有效的?那麼首先的一點就是能夠得到事實的驗證,用在實際中,發現果然可以達成目標,這樣我們就說它得到了事實的驗證。倘若在實際工作中一用,發現得不到事實的驗證和證實,而是被證偽,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根本無法達成目標,那這個策略一定就是錯誤的。也就是說,一個策略如果是正確的,那麼一定能夠得到無數事實的驗證,沒有例外,反過來說,如果某則事實驗證它是錯誤的,那它一定是一個錯誤的策略。而同時,如果一個策略得到了一部分事實的驗證,那它不一定就一定是正確的策略,除非是所有的事實。就如一條數學猜想理論,比如某個素數公式猜想,假設數學家認為某個素數公式所有素數帶進去都成立,那麼,它要對,首先得得到所有已經找到的質數的驗證成立,如果很多都成立,那麼說明它很可能對,如果它是對的,那麼一定是能夠得到事實素數的驗證,如果得到驗證,又不一定是對的,必須嚴格邏輯數學論證對才會對所有素數成立。
無論如何,首先要用實驗去檢驗它,看它能否得到事實的驗證,這是策略思考脈絡中至關重要的一點。無論是社會科學策略還是自然科學策略,其中關鍵一點就是試點,先要劃出一塊試驗田來試試看看,如果條件允許數據越多越好,如果越多數據支持它,驗證它的對,那麼它越是可靠。而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如果數據是一個周期性數據,那麼只要用一個周期的所有數據驗證對了,那它就是對的,這是關鍵。
然後衍生的第二個關鍵就是,如果數據不支持,沒有得到數據的驗證,相反的,現實數據給出的檢驗結果是,它奇錯無比,大錯特錯,根本跟目標就是南轅北轍,達不成目標。那麼就不要再去相信它,給它的最後定性論斷就是這是一個錯誤的策略,既然是錯誤的,那自然就不可用。
在這一點上必須相信科學,相信科學的這兩點的論斷。
策略邏輯脈絡思考到這裡,那接下來的思考的就是去用了,至此邏輯脈絡思考完結。這裡重點需要說的就是邏輯的測試,一切得不到事實驗證的策略都是假策略,不要心存幻想。人的腦子或者是心是一個奇怪的存在,有時候事實都擺在面前了還是不去相信,這種人只能說是無藥可救,可能確實被錯誤思想洗腦嚴重,無藥可醫,毫無科學素養,毫無辦法,只能是一敗。
閉著眼思考是要思考實質性問題的,策略的思考是要思考實質性策略的,不能只是故作深沉,其實腦袋裡一片空白,是要思考出一個正確的策略結果的,接下來是要用的。而思考需要遵循一定的正確的邏輯脈絡,都要去思考什麼想什麼?不能瞎想,遵循正確的策略邏輯脈絡去思維,最終思考得到最要緊的邏輯結果:正確的策略。缺少其中任何一步都不會得到,尤其不能缺少事實的檢驗。當然本篇可能重點說的是策略的邏輯脈絡這個概念和其中的關鍵點即事實的驗證問題,對於一個更為完整的邏輯思考脈絡可以參看本號之前寫的方案的制定相關文章。本號是一個深刻完整的邏輯體系,所有文章都不是獨立的,都是一個完整整體的構成的一個部分,前後之間都有各種關係,看懂這篇文章可能需要把之前的文章看懂。本號不追求過多的粉絲關注量,因為精英終究都是少數,關注量大的都是雞湯文。如果所有人都看懂了,甚至於大部分人都看得多,那麼本號也就沒啥價值了,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