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
學習目標
1.積累文中的詞語
2. 整體把握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學習鄧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獻精神。
3. 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材料安排方面的特點。
4. 把握文中的關鍵語句,並理解其深刻含義
學習重點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學習難點
刻畫人物的角度和方法
導學提示
課文是一篇閱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也是一篇典範的人物傳記。可以查閱資料充分了解傳記文學的淵源和特點。
文章的作者是文章主人公的好友,是—位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知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作者站在友人的立場上,通過特殊的視角,將鄧稼先的生平、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描寫、評價,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和對民族的偉大貢獻;高度頌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獻身國防科學的崇高情懷。
文章在廣闊的歷史背景和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刻畫人物,既增強了作品的人文底蘊,又突出了人物的人格魅力,深得以史繪人、以人勾史的人物傳記之奧妙,是傳記文學優秀藝術特色的傳承。
鄧稼先,傑出的科學家,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數十年,為中國核武器的研製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的「兩彈」元勳。
鄧稼先於1924年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長起來的鄧稼先,高唱著「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西南聯大校歌走上科學之路。為了實現科技強國的夙願,他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參加、組織和領導了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實踐著科技強國的抱負和夢想。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新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追授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8年,鄧稼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評選的中國十大傳播科技優秀人物。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鄧稼先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一、自主預習
1.查找關於鄧稼先、楊振寧的資料。熟悉鄧稼先的事跡。
2.給下列漢字注音
鮮( )為人知 鞠( )躬盡瘁 ( ) 婦( )孺皆知
獸( )鋌群亡 凜( )若霜晨元勳( ) 奠( )基
日曛( ) 殷( )紅 孕( )育 彷( )徨( )
3.解釋詞語
宰割: 彷徨:
婦孺皆知: 可歌可泣:
鞠躬盡瘁: 馬革裹屍:
當之無愧: 家喻戶曉
4.快速瀏覽課文,歸納六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 精神品質:
第二部分: 精神品質:
第三部分: 精神品質:
第四部分: 精神品質:
第五部分: 精神品質:
第六部分: 精神品質:
5.查找資料,理解文中《弔古戰場文》。
二 自學探究
1.在文中找出直接評價鄧稼先的語句,圈出其中的關鍵詞語。從上面相關語句我們可以看出全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麼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3.為什麼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他們有什麼相似點,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4.「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5.「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試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6.本文作者在寫作時注意了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真實、生動、感人。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7.讀了本文以後,鄧稼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圖書館查找、從網絡上檢索關於鄧稼先等我國「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仿照感動中國的頒獎詞,寫一段話禮讚偉大的科學家鄧稼先。
第1課《鄧稼先》課時練習
課時1
基礎達標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宰( )割 籌( )劃 鮮( )為人知 可歌可泣( )鋒芒畢露( ) páng huáng( ) yǎng mù( ) 婦rú( )皆知 馬革guǒ( )屍 jū( )躬盡cuì( )
2.選詞填空。
(1)這封短短的信給了我極大的感情 (震蕩 震撼 震動)。一時熱淚滿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間整容。
(2)「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 (穩重 穩健 穩妥)的判斷。
(3)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 (焦急 焦慮 焦躁),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全班45名同學,追捧「娛樂明星」的大有人在,崇拜像鄧稼先這樣的科學家的卻寥寥無幾。
B.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C.李強同學將在樓梯口撿到一百元錢交給了老師,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真是可歌可泣。
D.面對主持人的一再提問,某明星終於開口講述了那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良好的心態是「神舟九號」航天員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鄧稼先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和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C.通過這次災後重建,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重要性。
D.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因此,不僅要在課堂上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
5.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意思連貫、句意完整的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人格是什麼?
②只有恪守純潔、崇高的人格。
③一個人格猥瑣、低劣,其一生必將渺小、骯髒。
④才能造就亮麗、偉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靈的護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趣味語文
6.有一天,鄧稼先的嶽父許德珩問嚴濟慈:「是誰為中國造出的原子彈?」嚴哈哈大笑,說:「你去問你的女婿吧」。從這句話裡,你讀出了什麼深意?
課時2
整體感知
1.全文六個部分之間有什麼聯繫?
2.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麼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3.本文突出了鄧稼先的哪些精神品質?請簡要概括。
課內精讀
閱讀第三部分,回答問題。
4.鄧稼先和奧本海默的個性有何不同?
5.鄧稼先能夠說服兩派不對吵對打,繼續工作的原因是什麼?
6.為什麼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7.「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試闡釋這兩句話。
課堂練筆
8.假如你要推薦鄧稼先參評「感動中國」十大英雄人物,請你結合課文內容,參考「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辭,為鄧稼先擬寫一段推薦辭。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答案】
課時1
1.zǎi chóu xiǎn qì lù 彷徨 仰慕 孺 裹 鞠 瘁
2.(1)震蕩(2)穩健(3)焦慮
3. C;【點撥】「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頌、讚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用到這裡顯然不當。
4.D【點撥】A.將「能否」刪去;B.鄧稼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C.將「使」刪去。
5.B
6.在原子彈研製成功之後,連自己的嶽父都還不知道內情,可見鄧稼先一家人是多麼嚴守國家秘密!
課時2
1.第一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總結。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以同奧本海默對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現了鄧稼先的氣質、品格和奉獻精神。第四部分從另一角度,寫出鄧稼先貢獻之大。這兩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則是重點介紹鄧稼先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國男兒歌》中的「男兒」一類的人物。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
2.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3.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私心、潛心科研、以身作則、為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4.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謙虛、沒有小心眼、沒有私心;奧本海默:個性張揚、鋒芒畢露。
5.因為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6.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7.前一句是指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後一句是指「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8.示例1:當大漠的蒼茫點綴了蘑菇雲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起在聯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獅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殷紅熱血,精忠報國,他是共和國忠誠的奠基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梁。示例2:為了祖國,他默默無聞,鞠躬盡瘁,壯大的蘑菇雲見證了他的偉大,他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就算在臨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終想著祖國,他是真正的中國男兒。大哉鄧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