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啥意思?現如今還適用嗎?

2020-12-22 軍輝溫馨屋

民間俗語「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啥意思?現如今還適用嗎?

民間的俗語文化,大多都是根據祖輩們的經驗與觀察所得,也就是說這些俗語其實都是來源於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俗語埋沒於世間,很多年輕人已經忘記了老祖宗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因此每日小編都會為大家搜羅文化,與大家暢聊老祖宗當時寫下的這句俗語有何典故與緣由。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這句話在古時就有,除了反諷也在警醒世人們不要遺忘了血緣親情。「人親骨肉香」血緣親情濃厚,關係親和,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嗎?「得病想親人」人在老的時候和得病的時候就會想到自己的親人。

「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這句俗語更加描述的像是骨肉親情間的遠近。在這個人情社會中,我們內心一定有自己喜歡的和不甚感冒的親戚。有時說「遠親不如近鄰」也是有道理的。鄰居之間互幫互助,經常一起吃飯嘮嗑,關係自然就近了,親戚雖然有血緣關係,但是平常少有聯繫,也會慢慢的淡下來。

中國古代就對家族關係十分看重,在中國古代社會一些君主和諸侯都是依靠家族的關係來統治與維繫當時的社會發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親戚。從古代來說對於親戚,也有非常多的禮儀與講究。而中國古時的封建制度與父系的家族所組成的社會分不開,在當時全部以父親的宗族為重。

所以才會有了這樣一句俗語,在父系社會中「姑死連著筋,姨死斷了根」。姑姑可不就是父親的宗族的親戚之一嗎?而姨是母親這邊的親戚。這句話的大意就是,若是姑姑們去了,最起碼還是連著筋骨的,但是母親這邊的小姨去了,那基本上與姨這邊的親戚都斷了聯繫了。

這句話的由來就是古人更加重視父系親戚。對於現代而言,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人們對於親戚沒有因血緣的親疏有遠近之分,而是更加重視相互之間經常走動方式,一個是父親的姐妹,一個是母親的姐妹,都是至親之人,只要平常多注意互為往來,不會出現「斷了根」的現象的。

小編認為,現代人普遍更「獨」了,這個獨就是獨來獨往的意思,即使現在交通方便,通訊方便但對於年輕人而言,走親戚還不如玩手機。這個問題的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父母的兄弟姐妹們都是至親之人,平常多注意聯繫和問候,若是親戚太少,過春節的時候都不熱鬧,你們認為呢?

今天的民間俗語分享就到這裡了,老祖宗的文化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小編每天都會搜羅不一樣的俗語分享給大家,這些俗語往往能夠帶我們夢回千年,感受到不一樣的世界,卻有著相同的煩惱與喜悅,這會不會讓您感受到神秘與嚮往呢?歡迎您的精彩留言與點讚關注,陪小編每日度過最美妙的時光。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兩姨親不叫親,死了姨娘斷了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常說兩姨親不叫親,死了姨娘斷了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有很多人都有一大堆的親戚,有些人在過年的時候就光拜年就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還花費了不少的錢,所以有很多人就是因為自己的親戚太多
  • 農村俗語「姨表親,不是親,死了姨娘斷了親」,什麼意思?
    的確,從俗語的產生以及發展到如今來看,這些看似普通的句子,卻反映了先人高超的智慧,有時了了幾句簡單的詞彙,就把農村複雜的人際關係描繪的栩栩如生,在農村俗語也成了農民必修的一門功課,行走在農村的道路上,總能聽到一些未曾聽過的句子,比如說,以下的三則俗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 姑死了連著筋,姨死後斷了根!農村親屬關係裡,為何娘家人不親
    農村有很多奇怪的習俗,比如老以前有「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的習慣,說的就是哥哥死了,小叔子可以娶嫂子當媳婦兒,姐姐死了,妹妹可以嫁給姐夫。聽起來很荒謬的吧,所幸現在這些奇怪的習俗已經被遺忘。而說到農村的人情世故和親屬關係,那也是很有必要聊聊的。
  • 女友竟然是自己姨表姑 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
    女友竟然是自己姨表姑 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時間:2018-04-16 12:3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友竟然是自己姨表姑 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 農村老話常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這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民間俗語:「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啥意思?道出女子的心酸
    民間俗語:「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啥意思?道出女子的心酸在現代,女孩子們喜歡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比如手鍊、項鍊或者腳鏈。這些小飾品能夠為女孩子增添動人的魅力。最近特別流行紅色的手鍊,紅色配上女孩們白皙的膚色,更加好看。
  • 農村俗語「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 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 話糙理不糙農村有句話:話糙理不糙,大概指的就是這些比較經典的俗語。因為短短幾個字把人情冷暖表達的一針見血,讓人嘆為觀止。農村比較注重血緣關係,特別是現在很多地方,開始興起排家譜立宗祠,這就是中國的家文化。老人常說:一輩兒親,兩輩兒淡,到了三輩兒不管飯。
  • 農村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啥意思?現如今已不再適用
    農村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啥意思?現如今已不再適用要說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想必是沒有人不同意的,但是如果大家僅僅以為中國的文化只有文學學術底蘊深厚,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中國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學藝術,還有著很淳樸濃烈的鄉村傳統文化,那就是農村俗語。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那麼古人為何總結俗語「為何窮死,不娶生妻?」那些不能生育,或者因為丈夫原因而無法生育的女子,本身就很命苦,為何人們還要趕盡殺絕?不給她們留條後路呢?
  • 民間俗語:「白虎穿堂,家敗人亡」,究竟啥意思?
    對於如今很多年輕人來說,農村老人的有些說法,他們反而會覺得有些落後,甚至感覺不靠譜。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
  • 6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到底是啥意思?農村大爺告訴你
    「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到底是啥意思?農村大爺告訴你中國的歷史很久遠,而且文化底蘊是很深厚的,現如今我國還保留著很多的民間文化。也有很多的俗語和諺語流傳在民間,比如」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這句,那么正在看文章的你們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農村大爺告訴你。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這句俗語和蓋房子有著一定的關係。
  • 俗語:姑舅親,輩輩親,爸爸一系叫堂,媽媽一系稱表?還適用嗎?
    所以,從一個堂號繁衍下來的子孫,就是爸爸這一系,叫」堂「,如堂兄弟、堂姊妹、堂叔、堂嬸等;有的地方也叫叔伯兄弟,意思是一樣的。外戚是家族、宗族之外的親人。表是外的意思,所以,外戚是表親。姨家的人叫」姨表親「,姑家的、舅家的人叫」姑舅表親「。"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姑舅表親。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寶玉的親姑母,賈寶玉的父親賈政是林黛玉的舅舅。算下來,賈寶玉是林黛玉的表哥、林黛玉是賈寶玉的表妹。
  • 農村俗語:「對壞一門親,敗壞九代根」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源於農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其中也不乏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做人的道理。俗語通常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也正由此,在民間才得以代代流傳經久不息。那麼你知道農村俗語:「對壞一門親,敗壞九代根」是啥意思嗎?
  • 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何意?有道理嗎?
    而俗語,就是農村人特有的一種文化,因為它接地氣、簡單易懂、寓意深刻,所以深受農村人的喜歡,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了數千年。今天,我就分享一句農村俗語,關於親戚關係、人情往來的,「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句俗語你聽過嗎?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 俗語:「粗筋貧窮到,壯骨老不閒」,是啥意思?看馬元骨相就明白
    最近,我老是聽到身邊人說一句話「粗筋貧窮到,壯骨老不閒」,特別是身邊的老人也在說,我就很困惑,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帶著困惑,來和我一起揭開謎題,了解了解這句話吧,或許會學到新的知識。「粗筋貧窮到,壯骨老不閒」,這句俗語一開始,我認為是沒有任何道理,但是了解後才明白。這句俗語中蘊含著深刻的古人的大智慧!我在詢問老人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筋骨,看出一個人的生活得好不好。
  • 俗語「姑死舅埋,表兄表弟不來」下半句道盡人情冷暖,你知道嗎?
    而姑姑也是家裡非常重要的親戚,姑姑和舅舅都在世的時候,他們的兒女們也是走動非常頻繁,關係非常好的,但是如果姑姑和舅舅都去世了之後,很多表兄表弟們走動就會明顯減少,甚至有的人可能還不會再來往了,感覺對方與自己沒多大關係,而且也沒有理由去走動了。俗語「姑死舅埋,表兄表弟不來」下半句道盡人情冷暖,你知道嗎?它的下半句「表兄弟,不算親,死了姨娘斷門親」。
  • 民間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究竟啥意思?
    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深根發芽,逐漸枝繁葉茂,這都離不開古人的不斷探究和傳承的精神。從一開始的孔孟老莊,到國學經典,從詩詞歌賦到梨園戲曲,從民間的雜耍到評書文化,每一種傳統文化的背後,都是無數歷代先賢辛苦付出的汗水凝結而成的。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在2月4日,也就是正月十一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了。在過去立春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節日。
  • 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嗎?
    摘要: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嗎?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大暑節氣了,「暑」就是熱的意思,而大暑就是 指大熱,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就要到來了。那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是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在解釋這句俗語意思之前,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何謂「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農諺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說的就是這個三伏。而三伏具體是指頭伏(一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
  • 農村俗語「姑不娶、姨不送、舅媽送、一場病」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在語言方面更是獨樹一幟,而俗語作為語言文化來講,通俗易懂,簡短意賅,郎朗上口,包羅萬象的特點,也讓其傳承千年並煥發燦燦金光!年少輕狂,對俗語不屑一顧,隨著閱歷的豐富,才知道俗語富含的哲理,能指引人前進。今天筆者就分享幾則俗語給大家,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正是因為古人發現,如果不對人的欲望做出適當的克制,任由欲望不斷的膨脹,那麼最終會害人害己,為了避免這一點,才需要克制自己無盡的欲望,而民間自然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更加直白罷了。古人說「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在如今還適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