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阿克拉 30℃ 晴天
陳鑫
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隊員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12月份已經開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每天新增與好轉病例數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援外醫療的工作也面臨新的困難與挑戰。
我們醫療隊除了在中加友好醫院上班、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援助外,對常住在加納的華人華僑提供醫療服務,也是我們援外醫療任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受疫情影響,他們不方便輾轉來到駐地找我們,只能通過手機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聯繫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醫學影像診斷,是通過觀察各種影像檢查圖片,甄別疑似病變部位的正常與異常,儘可能地發現病灶的細節和特徵,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幫助臨床醫生作出準確的診斷,所以清晰度高、質量良好的影像圖片非常關鍵,尤其對於遠程會診。
從今年3月初加納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今,我在上班之餘,通過手機微信參加會診的影像病例達200多人次,其中70%以上的病例是與新冠肺炎相關的胸部CT檢查。
為了方便在加華人華僑求醫,中國援助加納醫療隊隊長的手機號碼一直保持不變。因此絕大部分患者會直接找到石永勇隊長,他收到影像圖片後再轉發給我。
由於拍攝、發送方式的差異,很多患者發來的影像圖片質量也參差不齊。少部分是經用掃描儀掃描的照片,更多的是用手機對著CT膠片拍的圖片。其中,有的患者把CT膠片貼在牆壁拍照,有的患者把CT膠片對著窗戶拍照,有的患者把CT膠片放在地板或桌面上拍照(這樣拍沒有透光效應,肺組織偏黑,看不清病灶);有的照片上下、左右反了,有的缺少肺窗,有的是一整張CT膠片被拍成一張照片,肺部的薄層、重建圖基本上沒有……
由於很多患者不懂影像,以為只要有圖、有影子,就能診斷,其實不然。為了儘量避免漏診、誤診,照片必須能體現細節、提供高質量的辨識度,這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細節!
之前會診過的CT片
通過微信進行影像會診極具挑戰和壓力。圖像質量得不到保證,圖像不全,抑或缺乏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都會給我的結論帶來困難。很多時候觀察影像片的同時,要進一步聯繫患者,詢問其症狀、實驗室結果等情況,進行影像診斷與鑑別診斷。
特殊時期,這已是最好選擇和辦法,儘管充滿挑戰,我們都在盡力而為。
當微信傳來的圖片質量大致能接受時,我都會把圖像原圖下載,放大後認真觀察,謹慎思考,再給出會診意見;如果圖片質量實在太差、達不到診斷要求,便只能通過石永勇隊長再次與患者溝通,指導他/她如何拍出高清的圖片再重新發過來。
這個過程免不了來回折騰、浪費時間,石永勇隊長在這個時候發揮出了巨大能量,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地組織相關隊員參與討論,也與患者反覆溝通解釋,儘可能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在逐漸的了解與信任建立中,醫療隊成了他們最大的依靠。
其實,用手機拍影像圖片,可以用電腦屏幕當作背景觀片燈進行操作。先在電腦中新建一個空白的Word或PPT文檔,調亮電腦屏幕亮度後全屏打開文檔,把CT膠片緊貼在電腦屏幕前,就能達到較好的透光觀察效果(類似於醫院把影像膠片放在觀片燈前)。接著,用手機對準電腦屏幕前的膠片,每次選擇6-8幅CT斷面膠片依次拍照,就能得到很好的圖片。
得到照片後,可以在手機上放大已拍的影像照片,如果照片上顯示CT的檢查日期、相關檢查參數等數值、字母能晰,肺紋理與肺組織對比清晰,那就是很好的圖片。最後,用「原圖」模式在微信上發送照片,我接收後下載原圖就能看到相對高清的影像圖片。
今天,正好有一位距離駐地不遠的中國員工因發熱做了胸部CT檢查,他的同事拿了CT膠片送給我請幫忙會診。
我先試著用自己的手機按照上述方法拍照,得到的圖片比較清晰。CT斷面圖四周邊角的檢查日期、窗寬窗位及其它參數、字母都清晰可見。這樣的照片,不但能看清右肺大片高密度陰影灶的內部和邊緣細節,而且雙肺內其它比較細小的多發淡薄磨玻璃影也清晰可見(箭頭示,透過磨玻璃陰影,依然可以分辨血管紋理或含氣小支氣管影)。
如果微信會診能有這樣高清的影像照片,將大大提高醫生對新冠肺炎病灶和CT徵象的識別,增強診斷信心。
影像學雖然不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金標準,但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拿CT膠片來閱片、還是微信會診,我們始終不懼挑戰、全力以赴,只要找到我們中國醫療隊,我們都會想方設法幫助當地患者及在加華人華僑解決問題和困難,為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往期精彩回顧
援非日記 | 第333天,早出生了6周的艾文 援非日記 | 第334天,為同事的媽媽做手術
援非日記 | 第335天,多年的心結,終於被你解開了!援非日記 | 第336天,一波三折的第一臺超乳手術 援非日記 | 第337天,查房時被汗水浸透的隔離衣援非日記 | 第338天,有信心站好最後一班崗援非日記 | 第339天,讓男隊員們羨慕的禮物援非日記 | 第340天,一動不動盯著手機等待患者來電
附:11位隊員單位、姓名
廣東省中醫院(9名)
石永勇(臨時黨支部書記、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麻醉科主任
陳 鑫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張睿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黎旭光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外七科主治醫師
王榮飛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六科副主任醫師
袁 鋒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冀 傑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眼科主治醫師
劉晨柳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科主管護師
李 育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飯堂中級廚師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1名)
朱明慧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1名)
蔡學寧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隊員們
祝你們平安順利
期盼你們更多的精彩
指導 | 翟理祥
策劃 | 石永勇 王軍飛 尹蓉
文/圖 | 陳 鑫
音頻 | 於巧燕
審校/編輯 | 王軍飛
責編 | 宋莉萍
下方在看,為援加納醫療隊加油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