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發現媽媽(ID:vipfx77)
牛奶營養成分高,既能補鈣、蛋白質,又能促進睡眠、飽腹充飢,成了許多家長的心頭好。
但很多大人都不知道的是,如果飲用的方式不對,牛奶中的營養不僅會被浪費,甚至會對寶寶有害!
據《每日郵報》11月13日報導,一位加拿大的媽媽由於每天給兩歲的女兒喝太多牛奶,結果造成孩子嚴重缺鐵和嚴重的內出血,差點因此喪命。
(米婭)
據了解,這名可憐的孩子名叫米婭。
在月初的時候,米婭沒有食慾,而且臉色蒼白、昏昏欲睡,還呼吸困難。
根據米婭的症狀,醫生認為她是感染了,所以給她開了些抗生素。
但是一周後,藥物不僅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讓米婭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了。
米婭的媽媽安娜塔西亞十分著急,於是她又一次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這一次,經過診斷,醫生發現孩子患有缺鐵性貧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會患上這種病呢?
醫生在仔細了解之後發現,原來米婭每天要喝4到6瓶牛奶!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牛奶其實會阻礙礦物質的吸收,喝太多會引起缺鐵。
鐵在血紅蛋白的形成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紅蛋白負責在血液中運輸氧氣,當缺乏礦物質時,血紅蛋白水平下降,就會導致疲勞和虛弱。如果不及時治療,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會危及生命!
醫生透露,米婭由於器官受損失去了體內四分之三的血液,所以她需要接受一次全身輸血,同時要吃補鐵的藥來恢復她體內的礦物質水平。
醫生還告訴安娜塔西亞,一定要限制孩子每天只能喝兩瓶牛奶!
米婭的遭遇令人心痛,但過度飲用牛奶不止會導致缺鐵性貧血,還有可能引發癌症!
《北京科技報》報導,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已經有多項研究宣稱,過多飲用牛奶可能誘發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
2004年10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牛奶可能是女性乳腺癌的重要誘導因素。
來自丹麥的研究人員對117000名婦女的調查發現,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人體中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子(IGF-I)的水平,而IGF-I則是一種促使癌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性因素!
另外,對於牛奶可以補鈣,從而防治骨折和骨質疏鬆的觀點,一些研究也提出質疑。
一項為期12年、涉及78000名婦女的哈佛大學的護士健康研究表明,大量飲用牛奶的婦女比那些少量飲用或者不飲用牛奶的婦女骨折的比例高兩倍!
牛奶除了不能過量飲用之外,這些事情家長們必須也要明白!
1、喝牛奶要注意時機
通常說來,在1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喝牛奶。
此時牛奶中的大量營養成分不容易被孩子細嫩的腸道所消化、吸收,不利於生長發育。
此外,牛奶還可能是奶蛋白過敏的誘因。當孩子2歲的時候,便可以定期給他吃牛奶和奶製品了,一天大約300~350克。
2、不要空腹喝牛奶
空腹時,牛奶在腸胃內停留時間短,營養成分往往來不及被人體吸收。另外,空腹喝牛奶,也會增加乳糖不耐的發生機率。
3、不要去奶皮,不要加糖
牛奶一般加熱到60-70℃即可,過熱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如防止嬰兒腹瀉作用的輪狀病毒抗體等)便會遭到破壞。
而在煮牛奶的過程中,表面上會產生一層奶油皮,通常大人都喜歡將這層皮去掉,但事實上這層皮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對寶寶的眼睛發育和抵抗致病菌很有益處。
另外,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喝一些牛奶,習慣加一些糖來為提升牛奶口味,然而牛奶中的賴氨酸與果糖在高溫下會生成一種有毒物質一果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能被孩子消化吸收,還會產生危害作用!
4、牛奶中無需再加鈣
鈣在孩子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少家長覺得需要額外給寶寶補充鈣,就會選擇高鈣奶,或在牛奶中添加鈣粉。
其實,人體對鈣的吸收能力有限,高鈣奶中多添加的鈣不一定能吸收,過量補鈣有時反而適得其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對蛋白質和鈣的吸收。
5、牛奶不能與這些東西同食
牛奶不能與水果、蔬菜能含酸量比較高的食物同食,因為這會造成牛奶中蛋白與酸質形成凝膠物質,從而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此外,對於孩子敏感的腸胃系統而言,牛奶和雞蛋也不宜同食,二者都是高蛋白質食物,一旦蛋白質過量,人體不可能照單全收,對蛋白質的吸收率就會降低。
更重要的是,高蛋白飲食不利於補鈣,會使更多體內的鈣隨著尿液排出,這就違背了父母希望依靠牛奶給孩子補充成長所需鈣質的初衷。
6、不要把牛奶長期間儲存在保溫杯中
牛奶煮沸後放在保暖杯中,時間一長,溫度會逐漸下降,牛奶中的蛋白質及糖分是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在適宜的溼度下,細菌就會生長,繁殖,使牛奶中微量的維生素全部破壞掉,長期食用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孩子是家長的寶貝,是家庭的延續,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做孩子的守護神,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最後,願天下所有孩子都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都能有一個璀璨美好的未來!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依依
原標題:《兩歲女孩喝牛奶險喪命,這些事情,家長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