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書店還在!後天上海50餘家實體書店聯展100種好書打折

2020-12-19 新民晚報

春日已至,那些熟悉的書店還在原地等待我們。從後天起到4月3日,全市包括新華書店、上海書城、朵雲書院、鍾書閣、思南書局、言幾右等等讀者們耳熟能詳的書店在內的50餘家實體書店將聯手推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特別活動,參加聯展的100種圖書以社科文藝少兒為主,最近半年在各類別裡面銷售排名行榜前列的、去年年底至今的新書都能在聯展當中尋覓到它們的影子。參加聯展的書店可以有20%的書目調整,按照自身特色,擬定不同的主題。

讀者是書店最好的朋友,為了重新連結讀者與書店的聯繫,讓讀者重拾往日的閱讀和消費習慣,上海使實體書店切實有序有力有效地恢復經營,新華傳媒旗下16家門店推出「主題圖書專櫃8折銷售」活動,讓這個春天多一份書香。

圖說:50餘家實體書店將聯手推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特別活動 官方圖

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利透露,新華傳媒作為滬上文化戰線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疫情面前勇於履行社會責任、承擔文化責任,為宅在家中卻有廣泛文化需求的市民朋友們推出了一系列雲直播活動。「海上名醫」健康講堂直播自2月下旬起已完成30餘場,目前還有「疫情當下,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怎麼辦?」等7場直播待播。「虎爸虎媽」員工直播第一季已圓滿收官,第二季「虎爸虎媽的寶藏新書」正在緊鑼密鼓地策劃中,活動預計將以優秀的新華一線員工視角為廣大市民推薦新書、好書,於4月初重磅回歸。「書集訪談」直播活動即將於3月26日14:00在「上海書城旗艦店」京東直播間推出,活動將由新華傳媒的主播帶領鏡頭後的讀者們走進出版社,由出版社的編輯老師介紹出版社的歷史文化,並推薦講解一些值得閱讀的圖書。直播結束後,精剪版視頻也會在各大視頻網站同步上線,供觀眾和讀者收看。

圖說: 上海書城已經恢復營業 官方圖

同時,逛書店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防疫。進入上海書城的顧客除了戴口罩、測體溫之外,還需要出示隨申碼或近14天活動軌跡,上海書城福州路店1樓至7樓的中央空調全部關閉,關閉東、西兩個賣場的進出通道,採用隨申碼進行讀者驗證,或登記身份證加手機號碼方可進門購書。門口臺階處、收銀臺等都設置了一米線,確保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米距離。書城內7樓演講廳、報告廳不對外開放。江利說:「希望大家能夠在春光裡收穫一份書香,也同時保證健康,注意防疫。今年的春天來得晚了些,但一定會來。」(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相關焦點

  • 100元買一袋書!魔都網紅書店組團打折啦!
    周末做啥,上海100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 相信許多愛書之人最近都被幾封來自實體書店的求救信刷屏了,信中透露一個重點信息 另一封信來自位於上海湖南路的10年老店——1984bookstore。3月14日,書店發布求救微博,宣布書店數千藏書及物品全部打折銷售,甚至店裡的民國老家具,所見的一切均可銷售。若不儘早籌集房租,將不再擁有開啟下一個十年的可能。
  • 去年上海開20餘家實體書店,今年除了思南書局還有更多驚喜
    近年來,上海持續深化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上海文創50條」和《關於上海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頒布,為進一步夯實實體書店良性生態發展環境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政策和環境保障。繼2017年上海新開設20餘家具有一定規模、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的實體書店後,2018上海實體書店乘勢而上、再添新力。
  • 實體書店遭遇寒流
    實體書店家家舉步維艱  記者從省新聞出版局了解到,全省有130餘家圖書報刊批發零售企業,其中有一半是民營書店,學府書城、中央書店、匯文書店等屬於規模比較大的民營書店,因為是銷售末端,經營狀況並不理想,2010年我省新華書店系統的銷售額也出現了下滑的態勢。
  • 實體書店如何化危為機?
    隨著復工復市的號角吹響,近日國內多家書店相繼恢復了營業。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書店客流量仍比較低,另有不少書店發出「告急信」。面對疫情的影響,如何化危為機,成為擺在實體書店面前的重要考驗。實體書店「戴著口罩」復店口罩和消毒水雖未遠去,滬上各實體書店已在春風中相繼打開了店門。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原標題: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資料圖: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 實體書店只是網上書店的附屬物?
    亞馬遜副總裁詹妮弗·卡斯特(Jennifer Cast)說:「我們就是要用這種方法提醒讀者可能錯過了哪些好書。另外,店內只夠放五六千本圖書,因此此舉也有利於有限空間中的圖書精簡。」儘管有批評者認為快速消費模式不適合傳統實體書店的氣質,亞馬遜此舉會因過分聽從市場而不利於書市的健康發展,從而威脅優質圖書的地位,但為其辯護的人相信實體書店只有通過做出類似的妥協才能贏回繼續生存下去的空間。
  • 58家實體書店設八折購書專櫃!外文書店還有圖書外賣...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階段性好轉,包括實體書店在內的文化場所正有序開放,愛在書店閱讀選購的「書蟲們」不再「鬧饑荒」!一邊滬上58家實體書店聯合推出春季圖書大聯展八折購書優惠,另一邊實體書店+外賣平臺的組合模式也正在拓寬圖書銷售的渠道。
  • 新華書店網上商城探索「未來書業模式」 全國新華書店全渠道融合新...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8月12日如期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活動將持續至8月18日。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聯合上海新華書店線上電商平臺及線下門店,共同做好書展線上線下聯展和圖書銷售,開創新華書店全渠道與上海書展融合互動的新模式,助力上海書展,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 再造「實體書店」
    再造「實體書店」——張家界「實體書店」生存與發展觀察一場大棋局,正在張家界書店行業悄悄落子:2019年1月,永定區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正式開放;2019年4月,市城區5家自助圖書館對市民開放;在「後疫情時期」及今後的市場變局中,我市實體書店現狀究竟如何,正發生哪些變化?新一代書店應如何重塑核心競爭力?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多家實體書店,力圖從第三方角度勾勒出其生存現狀和發展模式「全景圖」。
  • 幫扶實體書店 如何因時而變
    程三國有一位從事書店軟體服務的朋友,近兩年業務量陡升,增量主要來源於中小書店的開張。「像西西弗這樣的書店,幾乎每個月都會開一兩家新店。」  回暖的背後,離不開政府的財政支持。上海、天津、武漢、杭州、蘇州……程三國一口氣報出了十幾個對實體書店給予財政支持的城市,「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對於實體書店的支持力度也是巨大的。」
  • 提醒書店朋友:暑期備貨別忘了這3種多元產品|新華書店|書店|實體...
    暑期的多元產品銷售,是實體書店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儘管今年面臨著種種不利因素,實體書店仍然增加了多元產品備貨力度,如廣東江門新華書店暑期文體用品、文創等多元產品備貨同比預增10%~15%,並聯合廠商加大力度開拓數字平板、智能音箱等電子產品的銷售。
  • 2020北京書市「書店之夜」:名家帶貨,守望北京實體書店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實體書店業受到重創。二月,「書店行」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超九成書店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三成左右的書店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與之關聯的整個圖書行業都舉步維艱。
  • 讓全國500家書店選一本書,會有什麼結果?
    2019年,北京蠹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蠹魚閱讀」)策劃推出的國內首個由書店從業人員評選年度新書的「全國書店之選」活動首次亮相,就有全國500多家書店參與投票,並有超過800家書店參與了入圍圖書的全國聯展,得到了業內及讀者的一致好評。
  •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實體書店 有了「顏值」後如何更具互動性
    如今的實體書店,不僅越來越美麗,也越來越「聰明」。實體書店普遍回暖後,人們開始關心未來的書店會怎樣:它會存在於智慧型手機裡,隨時被「添加」或「刪除」;還是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今年上海書展期間,第二屆「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匯聚了近百位全國各地業內人士,其中不少書店掌門人分享了最新的書店轉型升級案例。在業內看來,實體書店已愈發頻繁「嫁接」在多種業態當中,既融合了網際網路探索智能創新,也帶著溫度更多地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之中。
  • 上海獨立書店探訪:一大波實體書店回來了,他們靠什麼活著?
    2015年,對於實體書店來說,是回暖的一年,光上海,就開出了半層、詩·集、衡山·和集、MUJI Books、言幾又、西西弗、犀牛、Mephisto等近十家書店。其中,有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有小眾獨立書店;有新開的,也有幾年前關門又重新開業的。而2016年,還有一波新書店將在上海開業。
  • 新春走基層|實體書店轉型文化地標 「年味」裡的書香越來越濃
    隨著我省各地實體書店加速轉型可看、可交流、可輕食、可悅目的文化消費空間,春節期間,全省各地實體書店紛紛成為市民閱讀充電、同學聚會、親子學習、文化薰陶的好去處,他們徜徉在文化的海洋,感受春天的氣息。大年初一開始,全省各地的新華書店迎來了第一波讀者高峰。
  • 上海季風書園只剩總店在支撐 實體書店該何去何從?
    這家人文社科類民營書店,創始於1997年。創始人嚴搏非,是文革後第一屆本科生,80年代哲學碩士。他憑藉自己獨特的選書能力,出售相對小眾的人文社科類圖書,迅速聚攏了一批高校師生和白領精英。十幾年內,季風書園從初創時剛滿40平方米的小店,發展到鼎盛時期的8家門店。那時,上海季風書園和北京萬聖書園、南京先鋒書店、廣州方所書店一樣,都是全國知名的民營獨立書店。
  • 上海實體書店迎來新一輪發展期,2019年新開店近30家
    2019年12月,隨著西西弗書店·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定製店、上海體育學院綠瓦體育書店、中版書房上海交大店等先後開業,上海實體書店迎來新一輪發展期。盤點2019年上海圖書市場,新開實體書店近30家,其特點是高顏值、高體驗感、高附加值,融合式複合經營,一經開業,往往成為申城網紅店或地標式書店。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2012年1月9日 20:18來源:東方網 作者:魯琳 選稿:楊洋   東方網記者魯琳1月9日報導:近來,實體書店生存狀態更是每況愈下
  • 深夜書店節,上海8家書店周末營業時間將延長至23時
    實體書店希望發揮品牌文化特色和線上線下多渠道優勢,以多種文化惠民舉措,倡導健康生活,為夜上海增添一道別樣的風景。思南書局舉辦「深夜書桌」夜讀活動,部分圖書和文創7折優惠;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部分圖書66折優惠,上海古籍書店舉辦「千古聖卷——全國文史精品圖書大聯展」,藝術書坊舉辦「字間風骨——金石碑帖拓片主題書展」;上海外文書店全場圖書6.6折,所有飲品6.6折,百新文具部分文創產品6.6折,舉辦「深夜美食匯」專題原版書籍展;上海新華傳媒聯合全國知名童書出版機構,精選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