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學》:做的夢為啥老記不住?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答案

2020-12-16 騰訊網

《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產生夢境的睡眠階段,大腦MCH細胞活躍時期會抑制記憶的形成。這也就是為啥我們所做的夢,在醒來後往往都記不住。

▎學術經緯/報導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經歷:睡覺時,做了一個特別的夢,夢的劇情栩栩如生,仿佛是真實生活場景一般。可是一睜眼,夢的細節馬上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個大概。甚至有時候,我們都會忘記做過這個夢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可能找到了背後的原因——在做夢的時候,大腦會選擇主動「忘卻」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睡眠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不少科學家相信,睡眠能夠讓大腦記住更多東西,鞏固記憶。但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睡眠其實起到了「清除緩存」的作用,會清理掉那些多餘的信息,給大腦騰出空間。最近幾年裡,支持後面一派觀點的人找到了不少證據。比如在小鼠的睡眠快速動眼期(REM),大腦會選擇性地消除一些神經元突觸。

有意思的是,快速動眼期也正是哺乳動物和鳥類做夢的階段。對人類來說,大概在熟睡的90分鐘後,就會迎來睡眠中的第一個快速動眼期。在這個階段裡,就如同它的名字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眼睛會快速運動。此外,我們的腦電波也更接近清醒時的狀態。這個時候,人會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夢。

大約在睡下的90分鐘後,睡眠會進入快速動眼期(REM,紅色)(圖片來源:I, RazerM [CC BY-SA 3.0])

為了更好地了解睡眠期間的記憶調節機理,由日本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決定研究一類特殊的神經元的作用。這類神經元能夠分泌一種叫做「黑色素聚集激素」(MCH)的物質,它能夠促進食慾,也和睡眠的調節有關。更有趣的是,這類神經元與負責記憶的海馬區有著很緊密的關聯。

在研究中,科學家們確認了幾點:首先,這些MCH神經元能夠映射到海馬區這個記憶中心;其次,超過一半的MCH神經元會在快速動眼期展現出活性。接下來的問題,就很順理成章了——它們究竟對記憶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解碼小鼠神經元在不同睡眠階段的活性(圖片來源:Courtesy of Yamanaka lab,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這支團隊原本的猜測是「促進記憶」,但實驗結果與他們的預估截然相反。研究人員們發現,激活這些神經元,反而會對記憶產生抑制。在動物實驗中,小鼠也更不容易把新鮮學習到的事物轉變為長期的記憶。相反,如果抑制這些MCH神經元,就可以提高小鼠的記憶力。

後續的研究表明,這些能夠「抑制記憶」的MCH神經元,幾乎只在快速動眼期具有活性。也就是說,在產生夢境的睡眠階段,大腦恰巧會抑制記憶的形成。這也就是為啥我們所做的夢,在醒來後往往都記不住。

本研究的圖示(圖片來源:Akihiro Yamanaka, RIEM, Nagoya University)

「這些結果表明MCH神經元能積極主動地幫助大腦忘卻一些新產生,或是不那麼重要的信息,」本研究的負責人之一Thomas S. Kilduff教授說道:「因為做夢主要發生在快速動眼期,而這一階段又是MCH細胞活躍的時期,因此它們的激活會妨礙海馬區儲存我們的夢境。所以我們會很快忘掉自己的夢。」

本文題圖來自Pixabay

參考資料:

[1] Shuntaro Izawa et al., (2019), REM sleep–active MCH neurons are involved in forgetting hippocampus-dependent memories,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x9238

[2] The brain may actively forget during dream sleep,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9, from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brain-may-actively-forget-during-dream-sleep

相關焦點

  • 終於,科學家們找到了只有量子計算機才能解決的問題
    早在量子計算研究剛剛興起時,科學家們就知道這種未來主義的機器蘊含著某種無限的潛能。而在今年 5 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計算機科學家 Ran Raz(普林斯頓大學兼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教授) 和 Avishay Tal(史丹福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為「量子計算在能力上將遠超一切傳統計算」這一概念提供了科學證據。1993 年時,計算機學家將那些傳統計算望塵莫及,只有量子級計算才能解決的問題定義為 BQP 問題。
  • 一覺醒來,為什麼有的夢能記住?有的夢記不住?為啥會做噩夢?
    說到做夢,想來每個人都經歷過,或是讓自己愉悅的好夢,亦或是讓自己擔驚受怕的噩夢。有些人會說做夢是平時的所思所想的呈現,換言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然,也有一些人會說:我已經連續好長時間沒有做夢了。同樣,對於有些人來說:每天都做夢,並且還不止做一個夢。
  • 科學家們終於給出了答案
    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問題,不僅難倒了古人,而且還難倒了一大批現代的科學家。終於,經過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終於給出了答案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可能我們之前都錯了。一個英國的科學家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研究之後,發現雞蛋的形成是需要一種特別的蛋白質,這個特殊的蛋白質是在母雞們的身體中產生的,如果沒有這種特殊的蛋白質就不會形成雞蛋。
  • 今日《科學》封面:人類腫瘤裡發現大量細菌!它們究竟在做什麼?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癌症研究的最新論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發現,在人類的腫瘤裡,存在許多細菌。
  • 科學家通過探索,終於找到了答案
    有了科技的幫助,我們終於走出了地球,也看到了地球外面浩瀚的宇宙。那個時候我們才明白,地球屬於一個叫太陽系的星系,在這個星系的中心是燃燒的巨大太陽。太陽系是一個恆星系,中心是恆星太陽,質量佔到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正是依靠著質量的絕對優勢,才讓八大行星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種小天體圍繞太陽進行運動,從而形成了穩定的太陽系。
  • 人類史上十大科學未解之謎,黑洞理論僅排第七,科學家:太難了
    科學家估算宇宙是在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之後形成的,但是科學家們卻從來沒有揭示出大爆炸發生的原因。此外,生物學家仍然對第一批生物是如何從沒有生命物質的環境中生長而來感到困惑,那麼問題就來了,是否會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人,他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從而創造了我們的宇宙呢?9. 如何存儲和檢索記憶?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終於有科學答案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終於有科學答案了時間:2019-11-30 2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終於有科學答案了 一直以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都是在我們朋友圈直接被廣泛流傳的一個腦筋急轉彎問題,而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也被自己的家人刁難
  • 夢是連接另一個世界的通道嗎?科學家對夢的解釋讓人難以想像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人們在白天對一些事物思考過度或是對某些人物思念過甚,在入睡後便極其容易出現在夢境裡。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但是你是否深入思考過,人為什麼會做夢呢?
  •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答案!
    引力波的概念和應用前景令人無限遐想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之所以說牛頓的理論只能夠解釋人類的可感知範圍內的現象,是由於現代科學指出,牛頓力學在面對兩個極端世界(即宏觀和微觀世界時)就會失去解釋力。有趣的是,在牛頓理論失效的地方,正是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這兩門堪稱現代物理學支柱的學科能夠發揮所長的地方。
  • 科學家們終於能把熟雞蛋變回生雞蛋了!
    科學家們終於能把熟雞蛋變回生雞蛋了! 2015-08-31 08:27 來源:澎湃新聞 看到標題你大概會認為這又是一則無聊的科學新聞
  • 做「春夢」說明身體怎麼了?多夢、噩夢該咋辦?一文揭開夢與健康的秘密
    昨天,有個人讓小編繼承300億的遺產,條件是在一個月內要花光十億。
  • 科學家找到火山產生這情況的答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在地球上,火山大概是分為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活火山,還有一種就是死火山。活火山是處於一個持續噴發的情況,並且噴發的時間是無法進行精確預測的,而死火山在噴發一次之後將會停止噴發。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科學家傳記繪本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我深以為然,回首歷史,中國從近代發展到如今,那些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為科技創新而執著、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的科學家們,實在是令人尊敬。可以說,正是由於他們無私的獻身於科學才造就了今日的中國,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那麼,中國究竟有哪些科學家呢?他們的一生有何成就?
  • 這麼多人停車「姿勢」如此怪異,到底是為啥?老司機終於說了實話
    這麼多人停車「姿勢」如此怪異,到底是為啥?老司機終於說了實話!為啥這麼多車主停車「姿勢」如果奇怪?老司機終於說了實話!截至目前,國內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2億大關,汽車再也不是當年那樣稀罕,相反,越來越多的汽車卻成為現在一大麻煩。
  • 全宇宙的第一個化學反應產物,終於被科學家找到了!
    其實,這不賴化學老師,長期以來,連科學家們都不知道這個產物究竟藏在宇宙中的什麼地方。 但畢竟掛著「第一」的名號,這個產物尤為重要,因此,天文學家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茫茫宇宙中孜孜不倦地尋找著它的身影,直到最近,他們終於如願以償!
  • 科學家對夢的解釋讓人害怕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有的夢很悲傷,有的夢很美好,有的夢光怪陸離,有的夢又美輪美奐。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相信夢不是平白無故做的,但苦於當時的局限性,只能將夢賦予一定的神秘色彩。當然啦,在現在的科技時代,《周公解夢》中的大部分觀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部分解釋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多時代的局限性。另外,《周公解夢》中認為夢境可以預測未來,預測吉兇禍福,在今天看來,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麼,夢境究竟是什麼呢?今天的科學家給出這樣幾種解釋,一種是從心理學上來說,夢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欲望在作祟。
  • 終於明白了!華為只是企業,為啥卻有上千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
    終於明白了!華為只是企業,為啥卻有上千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華為,大家都很熟悉,作為咱們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華為的實力都很強悍,在通信行業更是處於「龍頭」地位,掌握的5G專利是全球最多的,而且是最為核心的。
  • 大黃魚為啥容易腐敗變質 科學家找到「元兇」
    【浙江基礎研究進行時】系列報導之一百二十一 大黃魚為啥容易腐敗變質 科學家找到「元兇」 2019-07-02 17:35:27
  • 愛做夢的科學家——科學史上3個著名的夢
    苯環 苯在1825年由英國科學家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首先發現。 此後幾十年間,人們一直不知道它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