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沒有及時提供證據證明房屋合法 就被以違建強拆

2020-09-05 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

拆遷中,拆遷方在認定違建中的一個常規做法就是,要求你提供相關證件,證明自己的房屋合法,如果沒有按期提交,就會下達違建認定通知書和限期拆除通知書。但是,實踐中,老百姓的法律意識不強,認為自己只要佔有房屋,房屋就是自己的,再加之居住使用多年,也沒有出問題,自然對於一些權屬證明不放在心上,沒有及時辦理。而拆遷方,也就以此為突破,達到以拆違代拆遷,壓低補償的目的。

在下面這個案例中,被拆遷人就是因為沒有按照拆遷方的要求按時提供相關材料,從而被認定違建,強制拆除。

何先生是昆明市的一戶普通居民,在風景秀麗、號稱春城的昆明擁有一處頒發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房屋,本來在2018年房屋已經裝修完畢,即將經營賓館使用。但是還沒開始營業,就得知這裡要拆遷,而剛剛裝修好的房屋就在該徵收範圍內。何先生覺得自己的房屋屬於剛剛裝修好的賓館,雖然還未營業,但是自己畢竟投入了巨資,希望拆遷方看在這一點上能夠給予合理的補償。但拆遷方卻告知他,該房屋涉嫌搶建搶修,在法律上屬於違法建築,沒有補償。於是就補償問題始終達不成共識。之後,拆遷方要求何先生提供相應的手續,證明房屋合法,不然到期後果自負。何先生對此沒有搭理,認為對方不敢採取強制手段。但最終還是收到了一份違建整治通知,緊接著就下達了限期拆除通知書。

何先生見狀,見對方動真格的,於是委託冠領律師代理自己維權,律師在接手案件後。先是請求法院撤銷該限期拆除通知書,目的在於,一旦撤銷就意味著該通知書無效,而不這麼做過了起訴期,該行政行為就具有既定力,就得接受拆除的事實還沒有救濟的可能。而撤銷相當於給房子罩上一個保護罩,如果對方強拆,強拆行為會因喪失合法依據,從而是違法的。

在限期拆除通知書被撤銷後,拆遷方趁何先生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將該房屋強制拆除。於是何先生再次提起訴訟,起訴強拆行為違法。

//庭審中

///

被告拆遷方辯稱:何先生不具備提起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因為拆遷方在對違法建築的調查過程中,何先生不配合調查詢問、不提交建築物建蓋手續以及權屬證明,由此可見,何先生是否是被拆除房屋的權利人存疑。此外,被拆除房屋應當認定為違法建築,因為該房屋不具備房屋所有權證,原告何先生對被拆除房屋不具備合法權利。

我方律師反駁道:事實上,2006年8月17日,昆明市政府針對何先生房屋所佔用的地塊,面積為911.578平米的出讓商業用地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該地最後被何先生承租下來作為賓館用地,用地合法。欠缺的所有權證手續與房屋是否構成違建沒有關係,不是認定違建的標準。現在拆遷方以沒有提供相關證件為由不認可何先生房屋所有人的身份,還以此為由認定違建並強制拆除,之前下達的限期拆除通知書已經喪失合法依據,故強拆行為是違法的。

最終法院支持冠領律師的代理意見,判決確認強拆行為違法。

違建認定因為涉及到房屋所有人的重大利益,在認定上有著嚴格的程序,不是簡單的沒有提供相應的證件,就可以在程序上認定為違建,如果假借違建之名行快速拆遷之實,必然是法律所不容許的。遇到此種情況,要善用法律維權。

相關焦點

  • 徵收中房屋成「違建」冠領代理廣州強拆案勝訴維權
    因城軌項目建設,廣州的陳女士在村裡宅基地上的房屋被劃入徵收範圍。但陳女士認為補償不合理,沒有籤訂安置補償協議。不料沒過多久,房屋就被相關部門當成違建拆除。陳女士不服,委託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向法院提起強拆違法之訴。今年9月,該案迎來勝訴判決。
  • 強拆房屋還有合法的?做到這五點的就合法
    導讀: 建築是否屬於違建,是否應該強制拆除,是需要綜合考慮的複雜問題,行政機關在行使違建房屋的拆除權力和其他涉及公民利益的事項時,應當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合理,合法地判斷和處理。2020年行政機關再查處違建,應要全面停止粗暴式強拆,國家禁止違法強拆,違法強拆要承擔刑事責任,強拆涉及搬遷戶的利益,強拆的實施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
  • 一拆遷就變違建?村民300多平米房屋被強拆該如何維權
    徵收拆遷中,很多被徵收人可能會遇到「違法建築」這個提法,進而擔心自己的房屋被認定違建後白白被拆掉。其實很多情況下所謂的「違建不補」是一個偽命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據理力爭。今天京平律師和大家一起看一個真實的案例,周先生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被認定為違法建築並被強拆,他第一時間委託律師維權,不料起訴後,拆除方又提出周先生的房產證是虛假的,強拆合法。那麼周先生如何維權呢?
  • 自己房屋被強制拆除該怎麼辦?房屋被強拆如何向徵收方申請賠償?
    老胡最近經常收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家的房子明明是合法房屋,房產證和相關證件都齊全,但是被當地的徵收方當做「違建」強拆了,房子被強拆以後該怎麼向徵收方索取賠償?房屋的賠償標準又是怎樣的?下面老胡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 房屋被強拆卻不知道誰幹的或沒有證據證明強拆主體,該如何維權?
    房屋被強拆卻不知道誰幹的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強拆主體,該如何維權?導讀:在拆遷過程中,由於徵收方與被徵收方就補償沒有達成一致,會出現被徵收方房屋被「偷拆」這一情形,還有就是被下發了限期拆除決定後,一些機關為了加快進程,也會在沒有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形下強拆當事人的房屋,那遇到上述情況該如何維權呢?
  • 房屋被違反強拆了,如何救濟?
    我國法律有明確規定公民合法財產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但是強拆的案例在社會中屢有發生小則斷水斷電逼迫拆遷。大則使用武力,或不聲不響直接拆遷,因此造成被拆遷人的經濟損失,人身傷害。所以強拆事件也備受關注,我們在房屋拆遷中為妨害自己利益受損,首先拆遷前注意房屋價值評估、雙方當事人協議、合同內容是否存在風險。
  • 面臨強拆,究竟什麼樣的建築會被強拆?違建就一定要被強拆嗎?
    部分地方的行政機關為了在徵收土地中提高拆遷效率、降低拆遷成本,將當事人的房屋認定為「違章建築」。隨之「以拆違代拆遷」的模式就成了徵收拆遷中最常見的方式,用較低的補償費用甚至是零補償迫使當事人妥協,被拆遷人房屋「被違建」,面臨強拆,究竟什麼樣的建築屬於違建?違建就一定要被強拆嗎?
  • 最高院:違反「比例原則」,強拆違建也要承擔賠償責任
    七、本案是國家賠償案件,義烏市政府的強拆行為已經被生效判決確認違法,其有權對強拆行為造成的損失要求賠償,並且已經進行了力所能及的舉證,義烏市政府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對被強拆的物品進行了清點和妥善保管,應當承擔不利的舉證責任。
  • 有人要夜間強拆房屋?不合法!情節嚴重的可判刑
    許多拆遷方都習慣採用夜間強拆的手段,其原因多半都是因為雙方沒有談妥徵地補償標準、尚未籤署補償協議,在被拆遷人毫不知情或者無力反抗的情況下,拆遷方趁深夜將房屋強行拆除。由於拆遷行動有較強的預備性,實施的也比較突然,導致拆遷戶的利益受到了極大損害。
  • 違建被強拆,能否獲得補償?
    違建被強拆,能否獲得補償?有位網友在知乎上提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房子違建,現在下令拆除,這個應該有些補償才能拆除吧,不能強拆吧,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首先,我們得確定違建是事實上的違建,還是行政機關「口中」的違建,所以何為違建就很重要。
  • 房屋可能被強拆?你該採取有效行動了
    程序合法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強制拆除房屋必須達到法律規定被強制拆除的條件,符合程序才可以進行。【切勿以暴制暴】大多數人面對暴力強拆以死抵抗,使出渾身解數與拆遷方鬥爭到底,但是效果往往事與願違,以暴制暴的做法,一旦引發公共事件,可能身陷囹圄招致牢獄之災。
  • 麗美路C2房主仍違建390多平方米
    方女士在電話中說,城管、規劃等相關部門多次給麗美路C2號的房主下發了停工、自拆通知書,要求其停止搞違建,恢復住宅原貌。可他置之不理,加緊搶建,於近日將違建房封頂。2月6日,記者來到麗斯花園小區,找到了房女士舉報的有違建行為的麗美路C2號。只見這棟兩層的建築已經封頂,部分門窗已經安好,一層經過改造擴大的大廳正在搞室內裝修。
  • 誰強拆了我的房屋?房屋被強拆了沒人承認實施的強拆應該找誰負責
    在房屋拆遷中,有不少被徵拆人在沒有籤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時候,房屋就直接被強拆了。就近幾年來說,沒有任何手續,強制拆除案件屢禁不止,近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又掀起了狠抓『強拆』的浪潮,違法強拆給房屋所有權人和利害關係人確認強制拆除主體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給司法審判帶來了不少壓力。
  • 強拆不一定違法!維護合法權益,被拆遷人需把握2個重要時間節點
    當面臨強拆時,我們要先確定這種強拆行為是不是違法?在這裡,律師提示:不是所有的強拆都一定違法!法院批准的司法強拆;行政機關對違法建築的拆除。這兩種針對房屋、地上附著物的強拆是合法的。實際上所謂「誤拆」,就是變相的強拆行為。所以,被徵收拆遷人在面臨即將拆除的房屋時要儘量做到家中留人,便於及時阻止誤拆發生,來不及阻止的要及時提起法律程序,要求徵收方對房屋恢復原狀,不能恢復的也要及時提起補償和賠償。2、偷拆指行政機關違反法律規定的強拆程序,在被徵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房屋拆除的行為。
  • 違建房屋兩年沒被處罰,就會變成合法建築嗎?
    經常有網友在網上諮詢:聽說房子是違建,兩年沒被發現沒被處罰就會變成合法建築,這是真的嗎?網上說違建兩年沒被發現就不會被強拆,是不是真的哦?很多人看了法條的前半句,就以為只要違建房子竣工後兩年沒有被執法部門發現,就萬事大吉了,不用接受任何行政處罰。然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他們忽視了違法行為處於連續繼續狀態下,2年的計算時間是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開始計算的。違章建築在沒有被依法改正變為合法建築之前,這個違法行為就是處於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
  • 掌握這4條黃金應對法則,強拆襲來心不慌
    如果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強拆的前提是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區、縣人民政府針對房主作出了徵收補償決定,且補償決定已經經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確認合法有效,或者六個月內未經複議、訴訟而具有執行力。如果是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強拆的前提是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針對房屋作出了責令交地決定。同樣責令交地決定已經經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確認合法有效,或滿6個月非訴確定執行力。只有前述兩種情形下的強拆,才是合法強拆。反之,則屬於非法強拆,被現行法律規範、國家政策明確禁止。強拆行為人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為其違法行為埋單。
  • 未經批准翻建宅基地房屋,是違建嗎?會被強拆嗎?
    ,這類房屋就一定是違建嗎?會被強拆嗎?就以上問題,我們分別來討論。翻建房屋就一定是違建嗎?農村宅基地房屋建設要合法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這部法就是2008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該類房屋一般不能認定為違建。
  • 被強拆人無法舉證證明具體強拆人員時,誰來承擔強拆責任?
    ■本文作者:黃小仙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導讀:對於徵地拆遷,最讓被徵收人痛恨的莫過於強拆、偷拆等行為。強拆行徑不僅僅是情感上讓人難以接受,更為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強拆房屋的人員一般都是社會人員、臨時工、流氓地痞等人員,拆完房後一鬨而散,被強拆人根本來不及保存證據,更找不到具體的強拆主體。
  • 房屋遭遇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被拆遷人與拆遷人之間由於拆遷補償沒有達成一致而產生糾紛,拆遷人有可能為了儘快完成拆遷工作及自身利益,在沒有徵得被拆遷人同意的情況下對房屋進行強拆。而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了被拆遷人的利益。面對強拆的行為,很多被拆遷人往往束手無措。如果被拆遷人遭遇了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針對強拆問題,律師為您解答。
  • 房屋遭到違法強拆?留好這些證據,申請國家賠償很關鍵
    這主要呈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實施強拆的主體是誰;二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因強拆遭受的具體損失。但是,在律師代理的此類案件中,眾多案例壓根沒辦法取得國家賠償,因為是國家賠償的申請人要對自己的賠償提供證據證明,也就是說你要有證據證明自己由於強拆受到了哪些損害,如若沒有證據證明就不能夠取得法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