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之後,我們無疑有了很大的手機使用自主權,被壓抑的屏幕時間開始解放出來。很多時候,往往自己還沒意識到,推送的屏幕使用時間周報就猝不及防地告訴了我們精確的數字。
小何同學考上大學後才擁有屬於自己的第一部智慧型手機,高中學習緊張,只是偶爾趁父母不注意刷手機過過癮。真正進入大學生活後,小何才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用手機的自由。
無論是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在食堂吃飯的間隙,甚至是深夜躺在床上休息之餘,小何都會習慣性地點亮手機屏幕,或是查看群裡的消息,或是翻看朋友圈動態,或是刷一刷短視頻。
一周下來,小何的日均屏幕使用時間通常都在6小時以上,一周下來解鎖統計達到將近600次,軟體使用排行裡社交類APP和視頻類APP總是高居榜首。一開始,小何不免驚訝於自己的「表現」,而到後來不降反升的屏幕時間數字反而讓小何有點「脫敏」,她默認了對手機的依賴。
因為她發現自己關掉手機卻惶恐不安,空虛感密密麻麻地爬上心頭,睡前躺床上在手機上刷視頻或看小說到深夜早已成為習慣······
可小何最近也發現沉浸在手機世界的很多困擾:課堂上手邊的手機總讓她無法專注學習,考試成績一塌糊塗;平時和同學吃飯,一直盯著手機的她好像和周圍的歡聲笑語格格不入;晚上玩手機報復性熬夜,第二天總是沒精神,身體也有點吃不消。
不自覺地成為「低頭族」的小何無法改變這樣依賴手機的生活,於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之中。
阿深最近正在嚴格實行自己制定的「防手機成癮計劃」,並充滿鬥志和信心。除了自我意志控制之外,他同時也邀請身邊的同學監督自己。
而這正是因為阿深對自己前段時間的屏幕使用周報驚訝不已,他發現上大學以來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這讓他一方面擔心手機影響視力危害健康,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玩手機上癮。
突然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向室友宣布:「兄弟們,我決定以後每天手機屏幕使用時間不超過半小時,請你們監督我!」為了彰顯自己的決心,阿深制定了詳細的手機使用計劃,這包括刷微博不超過5分鐘、朋友圈動態只看最新更新的內容、上課和自習時間非必要不看手機等詳細要求,並輔以專業的定時鎖屏軟體,只要超過規定的30分鐘,手機就會自動鎖屏。
剛開始,阿深按照計劃內容每天規定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為了保證不超過限定的時間,阿深開始了精打細算的屏幕使用時間分配。可計劃實施不久,阿深發現自己的「防成癮計劃」實施得愈發艱難。
總有些意外的「變故」:有時使用手機查找資料需要大量時間,又或者跟好久不見的朋友視頻聊天忘記了時間,這很容易導致不小心超過時限,其他的時間分配無法實現,甚至突如其來的鎖屏幹擾了正常的使用。最後,這份計劃還是不了了之,阿深又回到了不受限制的手機使用中。
欣欣的每日屏幕使用時間總是能被自己很好地掌控,但她卻沒有刻意地把每天的使用時間限定死,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使用模式。相較於毫無目的地刷手機,欣欣更多的時候是有著明確的使用動機,完成後就乾脆利落地結束。
課間她會看完群裡的通知信息,回復好微信、QQ的消息,以防長時間上課不看手機漏掉重要信息。當因學習必要需要利用手機查資料時,她儘量不在這段時間用手機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所以,欣欣的屏幕使用時間周報對她來說是靈活計劃和掌控下的結果,每次查看不是心生惶恐而是心有底氣。面對著使用的時間橫條和APP排行,她可以自豪地跟人家介紹:「這20分鐘我用來背單詞了,我還花了半小時在這個APP上查了資料,還有些零碎的時間刷刷動態聊聊天。」
手機變得越來越全能的同時,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它。而當手機變成大學生的分心因素、變成娛樂消遣的唯一寄託時,我們或許是時候讓手機回歸其「工具」意義,抬起頭做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END-
作者 | 田丹妃
編輯 | 朱雅玲
審發 | 王龍龍
本文系青小小微信(ID:zqwqxx)原創
轉載請留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