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信,並不是孩子「怯弱」,真正的原因在於家庭

2020-12-13 兩口育兒

文 | 齊麗娟

一個人的性格可能就會決定他的命運,而性格的形成往往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很多人的性格都很好,但有的人的性格卻非常的怯弱,有的人一生都非常的自信,而有的人卻一直低頭做人,所以自信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一個人的不自信,可能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性格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而很多的家庭可能都會存在下面提到的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就是導致孩子沒有自信的罪魁禍首。

一、孩子不聽話,總是用暴力解決

犯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有的父母沒有耐心,只要孩子一不聽話就選擇使用暴力,讓孩子知道犯錯的後果,然而這對於孩子心理的傷害非常之大,非常容易形成一種叛逆的心理,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父母這樣做,只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樣就會導致內心的自卑,孩子也沒有任何安全感。

二、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家庭中能有一定的地位,然而有的父母卻比較強勢,認為孩子還小,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決定,就算到了畢業填報大學志願的時候,孩子也必須遵從父母的意見,慢慢的孩子就會缺失主見,孩子的一生都沒有得到尊重,自然而然,自信心也會隨之消失。

三、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叫「窮」

對於很多家庭可能都存在著這種現象,孩子每當需要一個東西的時候,父母就會告訴孩子,他們家庭條件不好,這個東西也沒有什麼用,告訴孩子不要買了,平時也總是在孩子面前說自己的家庭很窮。其實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的自信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父母一直抱怨窮,就會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就會缺乏自信。

作為家長,其實就算家庭條件不好,也可以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改變現狀,讓孩子知道貧窮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奮鬥改變的,平時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富有,這便是最大的財富。

自信的培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作為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在傷害著孩子,要及時的去糾正錯誤的教育觀念。

相關焦點

  • 吳一鈳:孩子缺乏自信怎麼做才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妙招有哪些
    有一天我們小區跟孩子同班的一個同學來還他文具順便找他玩,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他一直沒有跟同學目光對視,玩得開心時也是低著頭笑的,說話時跟蚊子的聲音有得比,如果不是跟他緊緊挨著,根本就聽不到他在說啥。後來向同學了解,原來我兒子在班上也是這樣的。我開始苦惱,孩子平常跟我們在一起不是這樣的,怎麼在外面就這麼不自信呢?很讓我費解。」問吳一鈳「孩子缺乏自信膽小怎麼辦?」這是一家長向吳一鈳諮詢的情況。
  • 如何培養孩子真正的自信?好勝心強的孩子絕不是自信的表現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自信?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我們已經寫了很多篇這樣的文章,但什麼才算是真正的自信呢,他表現是一種骨子裡的自信,能體驗到自己擁有真正的權力,做決策的時候有人無條件的支持,這就是真正的自信。
  • 不自信的孩子,普遍都缺乏這種心理需求
    安全感能得到滿足的孩子,大多會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勇敢,自信,專注地做事情,也敢於探索陌生環境,善於與人相處。 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會表現出很強的依賴性,膽小,不自信,患得患失,不願嘗試新的事物,人際關係差。
  • 孩子缺乏自信,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入手,幫助孩子有效改善
    孩子缺乏自信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積極快樂的成長,讓孩子具備強大的自信心。可往往自信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然而自己的孩子卻總是非常膽怯、內向,這就讓很多家長非常苦惱。那麼,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呢?文文是個非常乖巧的小女孩,平常不愛多說話,在學校也沒有太多的朋友,經常都是別人來找她玩,她也從來沒有主動找別人去玩過。
  • 從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是怎樣的?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為自信的人, 自信的孩子願意學習新的技能,面對新的挑戰。 但現實是,有相當多孩子缺乏自信。 網絡上曾經有個熱帖, 叫做:「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
  • 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自信,是一個孩子朝著未來前進的資本。而自信的孩子背後也一定是站著懂得欣賞孩子,懂得付出愛的父母。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根本,要讓孩子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孩子的學習成績的確很重要,但成績不是一切,家長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
  • 孩子暴躁易怒,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要教育孩子有自信、能擔當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開心果,是父母懷中的寶,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衣食無憂,開心健康地成長。但對於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來說就不一樣了,陌生的環境會很大程度上加重不安的情緒,從而變得過度害羞。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其內心往往非常敏感,容易自卑不自信,在人多的環境中就會表現出極度不適的感覺,行為無法落落大方,言語總是支支吾吾,甚至可能會哭鬧起來。
  • 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是他們!
    有些孩子在學習上特別沒有自信,不敢探索,不敢表達。很多事情還沒有嘗試就認定自己肯定做不好,結果就真的影響了表現,反過來就更加沒有自信了。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鼓勵他,幫助他樹立自信呢?孩子沒有自信其實是家長造成的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學習自信心差呢?就是家長自身是自卑的,不足的。這種心態投射到孩子身上,總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對自己是很高的期望,並且對自己的現狀十分不滿意。
  • 長大後缺乏自信的孩子,一般出自這3種家庭,希望你家不是
    一般來說,長大後缺乏自信的孩子,一般因為這下面這3種父母,希望你家不是——圖片來源網絡家長只是一味的想「拔苗助長」,不懂得因材施教,結果,不管家長如何的施壓,孩子始終不能讓他如意。這樣會給孩子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孩子也會越來越不自信,很容易影響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
  • 總是低頭不自信?是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原因家長難辭其責
    在生活中,一些孩子總是低頭不自信、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是缺乏「自我認同感」的表現,對此家長難辭其咎。如果孩子現在已經有些類似傾向了,家長千萬別忽略了。孩子的不自信源於家庭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低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源自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
  • 孩子被老師當眾批評,導致缺乏自信,家長要從這些地方找原因
    我覺得孩子經常被老師當眾批評,影響孩子的一個自信心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去了解孩子究竟為什麼讓老師來批評。孩子肯定在某些地方做的不是特別好,我們來跟孩子好好的梳理一下。
  • 孩子的起跑線在哪裡?孫紅雷道出心裡話,孩子建立自信從家庭開始
    這位媽媽不知道,孩子是缺乏自信,然而,她的言行正在一點點吞噬著孩子的自信心。01 孩子的自信來源於哪裡?根源是什麼?自信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信心是人對自身行為能力的客觀認識和充分估價,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的自信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感的認同,從根本上來講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 孩子缺乏自信,了解「低自尊」,培養自信的孩子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幼年和童年時期的自尊心如果沒有得到積極的引導,孩子長大以後有可能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最終影響孩子的個性成長。 孩子缺乏自尊,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今天咘媽為大家分享什麼是「低自尊」,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的原因是什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
  • 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什麼原因造成幼兒缺乏自信心呢?發現了以下原因是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的根本。1,成人對幼兒的過度溺愛、包辦代替 現在社會的家庭裡,大多數幼兒是「小皇帝」、「小太陽」,更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長輩樣樣都捨不得他們幹,視幼兒柔弱的個體,總是煞費心思的為孩子解決各種困難。
  • 李玫瑾: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特別是注重培養孩子這 4 個方面的家庭,會更容易養出優秀且樂觀自信的孩子。 善於鼓勵孩子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13 歲少年張瀟藝跳樓自殺,留下一紙遺書: 我是個垃圾,真正的垃圾,什麼都幹不好的垃圾。
  • 孩子缺乏自信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父母習以為常的教育方式
    無法評判這是否是孩子的性格使然,但是每個人都能從孩子身上,看見其父母和家庭教育的狀況。一個能接納孩子所有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必然樂觀自信、能夠正視自己的不完美,也有能夠與自己缺點和解的能力;而一個不被父母接納的孩子,所形成的創傷會形成自己的「內在小孩」,缺乏接納自己的勇氣和能力。
  • 成功源於自信,不是孩子不自信,是你沒給孩子自信的機會
    儘管鄭爽無論是在外在形象還是學習成績都如此優秀,但她卻極度缺乏自信,讓人們大跌眼鏡。現在我們長大成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兒女。可是,每每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心中難免會產生對比心。身為過來人,我們深知孩子對於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的那種厭噁心理,卻偏偏還要不自覺的重走以前的老路。
  • 孩子驕傲自大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很多孩子不服管、不聽話、不學習別人優點,因此被戴上「驕傲」的高帽,遭到父母和老師的雙重打壓真正的驕傲是一種內心的感受,發自內心的快樂和自信,而非外表所能看得出來。家長、老師想要打擊的究竟是什麼?他們的回答擲地有聲,「謙虛使人進步!」實際上這裡面的教育思路是混亂的。表面上看起來自高自大、驕傲自滿的孩子,本質裡說明了他們自卑、內心缺乏安全感、無能為力。
  •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家長務必讀一讀)
    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極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哭窮的家庭很多愛哭窮的父母,並不是家裡有多窮,而是為了避免讓孩子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故意讓孩子誤以為家裡很窮,讓孩子的物質欲望無法得到滿足。
  • 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問題在這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教育方式的不當。或者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沒有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幹涉。那麼在孩子生活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有鍛鍊自信意識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