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毛澤東首次寫情詩:他的兒女情長,都和《詩經》有關

2020-12-27 詩經女孩

毛澤東詩詞豪邁奔放,充滿了一股英雄主義氣概,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等,讀來令人盪氣迴腸。但是毛主席也是凡人,也有柔情蜜意的一面。他雖然是一個在政治、軍事舞臺上叱吒風雲、千錘百鍊的巨人,但卻從來沒有失去一個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在毛主席少有的幾首婉約詞裡,都有著《詩經》的影子。詩經女孩帶你一起來看,《詩經》對毛主席詩詞的影響有多大。

青年毛澤東畫像

一、結交天下志士,毛澤東用《詩經·伐木》求友

毛澤東的詩歌創作最初頗受《詩經》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反映在他的日常談話、交往中。1915年秋,古城長沙街頭出現了這樣一張油印蠟版徵友啟事,名字見了報,署名「二十八畫生」。省立女子師範的校長看到之後,頓時怒氣衝衝,因為啟事中引用了《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伐木》中的句子: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這本是一首愛情詩,它的前後文是: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這段的意思是:

咚咚作響伐木聲,嚶嚶群鳥相和鳴。鳥兒出自深谷裡,飛往高高大樹頂。小鳥為何要鳴叫?只是為了求知音。仔細端詳那小鳥,尚且求友欲相親。何況我們這些人,豈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靈請聆聽,賜我和樂與寧靜。

可以看出,這首詩是詩人內心的人生理想在潛意識中迂迴曲折的表露。詩人最終希望藉助這首詩,「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號召人們起來改變現實,敘親情,篤友誼,一切從頭開始。毛澤東借這詩表達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心願,但顯然被當時的女子師範的校長誤解了。

毛澤東與母親

二、感念生母恩情,毛澤東用《詩經蓼莪》哀悼

1919年10月5日母親病逝,毛澤東趕回韶山,跪守慈母靈前,悲痛至極。1920年,毛澤東開始共產黨的籌建工作,3月14日他寫給周士釗的信中說:「這是人生一個痛苦之關,像吾等長日在外未能略盡奉養之力的人,尤其生發『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痛!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句詩出自《詩經小雅蓼莪》,原文是: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這段的翻譯如下: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餵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可以看出,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在外漂泊的人,陳述對父母恩情的思念,表述不能在家奉養父母的歉疚之情,這是一首悼念父母的祭歌,毛主席在書信中引用《詩經》的原文,放在這裡相當貼切,更加證明了他為了革命事業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精神。

毛澤東楊開慧畫像

三、思念新婚妻子,毛澤東用《詩經關雎》表達愛情

毛澤東曾經說:「詞有婉約、豪放兩派,應當兼讀。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主席的一句「不廢婉約」在運用《詩經》的過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眾所周知,《詩經》裡很多詩的風格,都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例如這首給新婚妻子楊開慧的詩: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虞美人》

這首詞用的是李後主詞牌名,表達了毛主席因為思念新婚妻子楊開慧而徹夜難眠,於是主席乾脆就披衣起床,在還有涼意的屋中,讓思緒無拘無束地馳騁。要知道毛澤東與楊開慧結婚時,正值湖南早期黨組織創建,是毛澤東最忙碌的時候。1921年春夏,毛澤東多次與新婚妻子楊開慧短暫別離,到嶽陽、華容、南縣、常德、湘陰等地考察,了解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廣大人民的生活狀況。

可以看出,這首詩很明顯地借鑑了《詩經周南關雎》的意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這句話翻譯正是:「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毛主席的《虞美人》上闋前兩句,『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正是借鑑了詩經裡「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意象。偉人也是人,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只不過為了革命,他把這份柔情隱藏在內心的最深處,從不輕易示人而已。

四、悼念犧牲將士,毛澤東用《詩經採薇》深切緬懷

1942年正值抗戰關鍵期間,愛國將領戴安瀾將軍奉命率軍出師緬甸,同英軍一道對日作戰。戴將軍與廣大將士英勇無畏,浴血奮戰,殲滅日軍5000餘人,譜寫了抗戰史上的光輝一頁。在組織全軍突圍時,戴安瀾身負重傷,以身殉國,終年38歲。在中華民族危難之時,毛澤東驚聞沙場殞將,深感惋惜和悲痛,於是特作《五律挽戴安瀾將軍》: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冬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首句「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就化用了《詩經小雅》中的《採薇》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我們知道《採薇》這首詩說的就是周文王時期,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周文王以天子之名,命將士們出徵戍役,守衛中國疆土的事情。具體解讀可以參考詩經女孩之前的文章:《詩經裡的《採薇》:綻放的棠棣之花,它讓我們的生命不再平庸》

毛主席用在這首詩裡非常恰當,將軍賦採薇一句,既體現了將軍和戰士們血戰沙場的豪邁之情,也體現了將士們思歸而不得還,戰死疆場的偉大之舉。

五、為服務員做媒,毛澤東用《詩經靜女》促成一段姻緣

解放後,1965年毛澤東乘專列去北戴河開會,這天是星期六,專列上的服務員姚淑賢因這次任務不能赴男朋友約會。毛澤東知曉這個情況後著急地說:「哎呀,糟糕。攪了你們的好事。你通知他了嗎?」 「沒有,」姚淑賢答道,「沒事的。他知道我常有任務,會理解的。」毛澤東當時深感愧疚, 用鉛筆在一張16開的白紙上寫了四句詩贈給姚淑賢:

這四句詩是《詩經鄭風靜女》句子:

靜女其妹,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躊踟。

詩經裡的這首詩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夥子在約會地等待情人的情態,贈給不能赴約的姚淑賢也很貼切。後來姚淑賢從北戴河回到北京,便把毛澤東手書的這首詩交給男朋友看,並講了失約的原因。她的男朋友很激動,囑咐她一定要好好為毛主席服務。

可以說,《詩經》是毛澤東一生喜愛的古典作品,從青年到晚年,他都能熟記成誦,靈活地引用。毛澤東已經成為《詩經》活學活用的典範

毛澤東與群眾在一起

六、詩經女孩說

毛澤東從8歲開始讀《詩經》,可以說這些語言已經根植在他思想的最深處,滋養和浸潤了他的人生,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歌風格。毛澤東曾說:「舊體詩詞源遠流長,不僅像我這樣的老年人喜歡,而且中年人也喜歡。我尖叫一聲,舊體詩詞要發展要改革,一萬年也打不倒。因為這種東西,最能反映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特性和風尚,可以興觀群怨嘛,怨而不傷,溫柔敦厚嘛……

這裡他引用了孔夫子對於《詩經》的評價「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觀點,可以說毛澤東的這種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不僅僅立足於文學作品的內容,還以作品形式、中國人的審美觀念、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發展等方面來闡述舊體詩詞的生命力,這非常有說服力。

毛澤東作為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同時成為偉大的詩人,是詩歌的幸事,也是中華文明根源滋養溫潤的結果。他的對朋友的感召,對母親的思念,對妻子的深情,對將士的痛悼,對群眾的關愛——他的所有用《詩經》裡的詩詞對於情感的傳達是非常準確的。

我們研讀毛主席詩詞,了解毛澤東詩詞的創作之源,欣賞毛澤東詩詞的豐富內涵,探索毛澤東詩詞蘊含的深邃思想,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揚魅力無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立文化之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相關焦點

  • 20歲的毛澤東讀《詩經》:從而走上革命道路,立志救民於水火
    要說寫的最大氣磅礴的詩詞,那非毛主席的莫屬。《沁園春雪》《七律長徵》等我們都耳熟能詳。毛主席博覽古籍,精通經、史、子、集,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那麼,從小熟讀《詩經》的毛澤東,他的思想的形成與《詩經》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毛澤東和《詩經》的那些事兒。
  • 聶魯達情詩全集首次正式授權出版
    日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著名作家、詩人巴勃魯·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愛情是聶魯達永恆的創作主題之一,「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他有很多被廣為流傳的愛情詩句,他的詩歌和回憶錄《我承認,我曾歷盡滄桑》在上世紀對很多中國讀者產生了影響,此次則是首次正式授權出版中文版聶魯達情詩全集,由中國臺灣詩人、翻譯家陳黎、張芬齡自西班牙語譯出。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他只比毛澤東大三歲,名為師生實為摯友,冒險保留和毛澤東的通信
    電影《恰同學少年》有一個情節,湖南第一師範招生考試是寫一篇文章,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參加了考試,學校在評論誰是第一名的時候,袁仲謙老師和黎錦熙老師爭論不止,黎錦熙主張毛澤東是第一名,他認為主席的文章寫的很深刻,從小處著眼直接引申到中國和世界,袁老師卻不喜歡毛澤東文章的風格,看出來學的是
  • 詩經中很美的10句情詩,句句委婉,卻道盡愛情中本該有的狀態!
    詩經中很美的10句情詩,句句委婉,卻道盡愛情中本該有的狀態!文|歷史歲月的故事作為中國第一部文化典籍,詩經中的情感,語言,每位作者寫的風格不是統一的,是多變的,沒學過或者第一次寫和讀《詩經》的小夥伴很難體會詩的味道,就像明明是一句簡易的字數,解析出來卻是感情無奈的一面。明明是一句風流男兒寫的情詩,賞析後卻發現是和喜歡女子告別的詩。
  • 毛澤東一生開27個書單都列有哪些書?
    因此,人們總是希望讀好書,讀大有益於人生境界和做事本領的「奇書」。這樣一來,何為奇書,怎樣擇書之事,便冒了出來。   毛澤東是22歲那年遭遇這個問題的。作為師範生,他當時潛心古籍,但汗牛充棟的古籍押上一生也讀不完。於是,他在給好友蕭子升的一封信中開列了77種經、史、子、集書目,直言:「中國應讀之書止乎此。」這是目前知道的毛澤東第一個擇書而讀的舉動。
  • 毛澤東第一次給妻子楊開慧寫情詩:虞美人·枕上
    後兩句『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應該是寫他無奈夜太長,相思太濃,於是乾脆就披衣起床,在還有涼意的屋中,讓思緒無拘無束地馳騁。這下闕的前兩句『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應該是潤之對你的思念和對你們愛情的波折的回憶,後兩句『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則寫的這種離別之愁和相思之情。唉,我說憑你霞姑這位才女的聰明才智,也就用不著我解釋了吧!」
  • 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這些詩文的作者雖然不知名,但往往都是箇中高手。而要說佚名作品最多的詩文集,當屬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它也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詩經》中的作品,因為很多都是採集當時各地的民歌編撰而成,所以作者大多已不可考。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歌正是出自《詩經》,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走進這首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的情詩。
  • 55年寫情詩 寫下的不止是愛情
    作者:郭元鵬  據報導,在和疾病抗爭了二十幾年後,2017年8月,79歲的南京老人胡顯銀安然去世。經歷了悲慟、絕望、沉寂,他77歲的老伴歐陽科諭,最終接受了現實。然而就在前段時間,大媽整理抽屜時,一個意外的發現,讓她瞬間淚如雨下。
  • 90歲浙大老學長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寫情詩
    90歲浙大老學長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寫情詩 2017-12-15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辛棄疾用24種藥材,寫一首情詩,妻子看後滿臉羞澀,回信更是絕妙
    23歲的時候,他率領50多人的隊伍深入敵營5萬人,生擒叛徒。然後他騎馬千裡護送漢奸到南宋所在地臨安,也吸引了五萬人重回南宋。「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憑藉這一壯舉,他成為了世人所知的偉大英雄。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故事
    毛澤東在吟詠唱和之間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明中國立場,不僅讓外國人了解了他的詩人才華和情感世界,而且向國際社會宣傳了中國革命和中國精神,塑造了新中國反對霸權、維護和平的大國形象。 衝破封鎖 主動發聲 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前,有關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報導與傳聞充斥著誣衊和謊言。
  • 毛澤東與他生命中的「二十七個書目」
    毛澤東在投身革命去奮力「創奇事」後,便把讀書、擇書、薦書當作必不可少的工作。根據他留下的文字或當事人的一些記載,可歸納出他閱讀、推薦和編擬的27個書目(名單附後)。這27個書目,少則3種,多則100種以上,涉及上千種書。這當然遠非毛澤東一生閱讀的全部。他逝世後,在中南海住地的藏書達9萬多冊,都是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他的需要陸續配置的。
  • 我寫偉人毛澤東
    原標題:我寫偉人毛澤東   昨天有很多故事數也數不清,每個故事都有一個顏色記在我心中。那潑墨是李白,金樽對月詠千裡江陵,山川大河映孤帆遠影。那綠色是杜甫,秋風入夜聽琵琶心曲,茅屋破處頌長歌之行。那黃色是廟宇,晨鐘暮鼓,一炷香火萬世太平。
  • 他是毛澤東點名肯定的「兩個小人物」之一,曾拒絕江青寫批判文章
    毛澤東點名的「小人物」李希凡的「名氣」,是因為他是毛澤東點名肯定的「兩個小人物」之一。1954年,27歲的李希凡和23歲的藍翎聯合完成了《關於〈紅樓夢簡論〉及其他》與《評〈紅樓夢研究〉》兩篇文章,對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在《紅樓夢》研究中的一些觀點提出批評。
  • 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 汪建新:有關毛澤東詩詞的若干「之最」
    此書除了從《亞細亞》雜誌上翻譯過來的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有關川陝蘇區的三篇見聞外,其餘內容都是斯諾的文章和訪談。在該書的封三上,以《毛澤東所作紅軍長徵詩一首》為標題,刊登了「長徵」一詩的手跡。在《毛澤東——蘇維埃的臺柱》部分,斯諾寫道:「關於這次長徵,他寫了一首古典的詩。」這是有關毛澤東詩詞最早的文字記載,「長徵」一詩也是最早非正式發表的毛澤東詩詞。
  • 跟著古人學表白,看看《詩經》中的經典詩句!
    咱們老祖先都比較含蓄,不會直白地說:我愛你。但擅長以酒會友,以詩傳情。遇到心動的情人,表達的情感比我們還熱烈。來看看《詩經》中的經典情詩吧,想表白的可以開始背了。不需要表白的,多讀讀,記下了,關鍵時候吟誦幾句,也是一種自我升華。
  • 因病大學肄業堅持文學創作,渴望愛情的她願為他寫一輩子情詩
    而同樣渴望愛情的她更是直言希望自己為心中那個未來的他寫一輩子情詩。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母親年邁,為了不給母親添麻煩,查群芳多半都是在家裡呆著多。當母親外出勞作時,她就會一個人安靜的坐在電腦前開始創作,一旦靈感來了,她說自己可以坐在電腦前寫上三天三夜。因為有了屬於自己的愛好,查群芳的人生也因此變得更加精彩起來。
  • 諸城: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27歲病逝,會寫詩,毛澤東稱他王大耳朵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黨的創建和早期革命活動中,做出了卓越貢獻。因長期積勞成疾,於1925年8月19日在青島逝世,時年27歲。紀念館西門為正門,上方是陳雲同志題寫的館名,進門迎面鑲嵌著董必武同志《憶王盡美同志》的詩篇。「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