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造句是同學們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要想學好這類知識點,同學們平時就需要多看例子,多加學習。
句子是由詞語構成的,一個句子是由若干個有特定意義的詞語組成。因此,要想寫出好句子,必須要理解自己所運用的詞語,能夠準確理解所要運用詞語的含義。
1、多辨析,勤模仿
造句這個技能在訓練上,需要三個多,即:多聽、多思、多模仿。
在平時學習時應該充分抓住這個句子中的三個要素:誰,在哪裡,幹什麼。這三個要素是組成一個完整句子的必要要素,缺一不可。所以,讓孩子充分認識到這三個要素構成完整句,是必要做的功課。
下面寫的是一位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孩子說好一個完整的句子的過程,家長朋友們可以在家裡模擬指導孩子造句,應該會有借鑑意義。
步驟一:熟讀句子
清晨,蜘蛛從身上抽出銀閃閃的絲,在農莊的籬笆上織起網來。
步驟二:依次提問
(1)句子裡有」誰「?
(2)它在哪裡?
(3)它在幹什麼?
經過這三個問題,孩子們明白了:誰——蜘蛛;在哪裡——農莊的籬笆上;幹什麼——織網。
2、多理解詞語,多積累詞語
作為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注意從小處著眼,從根本入手,引導孩子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注意文本的遣詞造句,和精彩片段。低年級孩子尤其要在對好的詞語的積累上下功夫。
一般來說的好詞語,都是在造句中充當著華彩意義的詞語,就像是一首好的曲子的高潮部分一樣,缺少了好詞的修飾,句子再長再含義豐富那也無異於一杯白開水一般毫無味道。
《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中,有一個句子「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解釋「連忙」這個詞語,可以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擴大孩子的詞彙量。
下面,老師對這個詞的教學方法給大家參考一下,平時家長們可以這樣幫孩子拓展詞語、積累詞語。
步驟一:找到帶有「連忙」這個詞語的句子,孩子們用直線劃出。
步驟二:提示「連忙」是什麼意思?
生答:就是很快的意思。
老師問:很快,對,是很快。小蝌蚪找了鯉魚媽媽,發現不是自己媽媽,這次看到烏龜了,他們心急地遊過去。所以速度要快。連忙就是表示速度快動作快。那你們覺得這裡還能換成什麼詞?
生答:趕快,趕忙,急忙……
老師肯定:太好了,咱們班的娃娃都是詞彙豐富的好寶寶!
老師感悟:實際上不是孩子們不知道詞語,也不是不理解詞語,而是家長們沒有用上恰當的方法啟發孩子把積累在腦海深處的詞彙調去出來使用。
家長要耐心啟發,並於同時拓展孩子對同義詞和反義詞的積累,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當中的理解是比單獨的詞對詞的認識理解要容易得多的。
所以,建議您平時在跟孩子在進行親子閱讀時,需要多提示孩子對某個詞語的理解,並指導孩子換一個詞再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運用,那麼我想這樣日積月累的,就會這正的把書讀「厚」了。
家長在家中指導孩子寫話和說話(造句)時,可以用幾個語境相關的詞語引導孩子造句。
例如」湖水、倒映、高山「,這三個詞都在一個語境中,就可以啟發孩子寫」一座高山的影子倒映在湖水中「。
然後家長再進一步啟發,湖水是什麼顏色?(碧綠)湖水是什麼樣子?(平靜),啟發孩子把這些描繪湖水的詞用進句子,那麼這個句子就既完整又優美了:一座高山的影子倒映在碧綠的湖水中。
運用複句表達,一般會給句子贈色不少,會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效力。實際上說複雜句,也沒啥難的。就是平時多引導孩子在閱讀中去體驗和感悟,並逐步結合自己的生活和經驗去運用。
下面提供幾個小學低年級段常用的關聯詞及例句:
條件關係
只要……就……
只要我們努力讀書,將來就有機會成為祖國的棟梁。
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穫。
只要你需要,我就幫助你。
只有……才……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只有我們平時打好基礎,測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只有平時積累好詞好句,才能寫出生動活潑的作文。
只有認真觀察身邊事物,才能寫出意真情切的作文。
一…就…造句
我一想到這件事就發抖。
她一聽到這消息就立即離開了。
用這種快速膠捲,照片僅用一分鐘就會顯影。
一提到那隻狗,她就嚇得畏畏縮縮。
他們一聽到這個好消息就非常高興。
他一聽到這個消息就逃跑了。
並列關係
一邊……一邊……
我一邊在一家工藝美術的小廠工作,一邊進行自學。
我一邊聽音樂,一邊寫字。
中午,我一邊吃飯一邊聽歌曲。
是……是……
我們是少先隊員,也是優秀的小學生。
回憶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
父母是我們的啟蒙老師,也是我們的朋友。
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也是為了自己的未來。
既……又……
春天既美麗又可愛,既溫馨又多彩。
對未來我們總是既畏懼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這種文具既美觀,又實用;既省錢,又環保,真是一個不錯的創意。
樹木既能綠化環境,又能製造出新鮮空氣,既能平衡生態環境,又能保護地球。
因果關係
因為……所以……
因為明天下雨,所以郊遊取消。
因為他病了,所以沒有上學!
因為我們要找個好工作,所以要好好學習。
之所以……是因為……
之所以我回家晚了,是因為被老師留下寫黑板報了。
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他努力的奮鬥過。
之所以我成績好,是因為我認真學習。
既然……就……
既然你認識到自己錯了,就應該立即改正!
既然外面風這麼大,那麼我們就別出去了。
既然你來到了學校,就要認真的去學習!
轉折關係
儘管……可是……
儘管生病了,可是他還是堅持工作。
儘管學習很累,可是我仍舊堅持著。
儘管今天下雨了,可是我還是堅持上學。
儘管天氣很熱,可我們為節省能源堅持不開空調。
雖然……但是……
雖然小明今天生病了,但仍然堅持來上學。
雖然天氣很熱,但是農民伯伯依然到田裡幹活。
雖然天氣很冷,但是他還是堅持鍛鍊身體。
雖然下了大雨,但是他仍然遵守約定。
……卻……
玩遊戲是非常容易上癮的,小明卻能抵制這種誘惑。
……然而……
我們都認為這一支球隊會贏,然而他們輸了。
……可是……
初春天氣還是那麼冷,可是小草已經露出了頭。
……但是……
天陰的很厚,但是他仍堅持出去送信。
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多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可以引導孩子,在課文裡出現的帶有問號的句子,一般就是疑問句,如果帶有疑問詞或者反問語氣的,就是反問句。帶有感嘆號的句子就是感嘆句。通過熟讀體會不同的句式語氣,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大有幫助。
附:提升造句能力的小技巧
1、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抬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針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描寫。如」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裡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話嬉戲了,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樣就把」鴉雀無聲「說清楚,也把句子說完整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藉助聯想、想像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颳在臉上仿佛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