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一級致癌物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還蒙在鼓裡!

2021-01-12 上海普陀發布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

癌症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變,而生活中也存在一些能誘發細胞癌變的外部因素——致癌物。

01 致癌物的分級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機構將已進行致癌研究的化學物分為四級:

一級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作用,動物試驗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都已確認。

二級致癌物:根據其可能性的高低分為2A和2B兩類。2A類致癌物對人體很可能致癌,即對動物為確定致癌物,但對人體致癌性證據有限;2B類致癌物可能致癌,即對人體和動物的致癌性證據都不充分。

三級致癌物:對人體致癌性尚無法分類,即可疑致癌。

四級致癌物:對人體可能不致癌。

明確致癌的一級致癌物名單上包括黃麴黴素、甲醛、尼古丁、苯並芘等。更可怕的是,這些物質很可能藏在日常生活中。

02 黃麴黴素:最強致癌物之一

1、黃麴黴素的危害

黃麴黴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1mg黃麴黴素即可致癌,如果一次性攝入20mg甚至可以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

有研究發現,黃麴黴素能改變DNA的組成成分,讓DNA鹼基中的鳥嘌呤(G)轉化為胸腺嘧啶(T),從而主要誘發肝癌。

更關鍵的是,28-38℃的潮溼環境中,很容易滋生黃麴黴素,但要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普通的煮沸消毒法對它幾乎不起作用。

2、黃麴黴素的藏身之處

黃麴黴素最喜歡藏在發黴的食物裡,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花生、玉米、豆類、堅果等。

吃到發黴、發苦的堅果,一定要及時吐出來並漱口。如果一顆花生發黴,最好將整包都丟掉,因為黃麴黴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食物極易牽連黴變。

此外,開裂的筷子、刮痕多而深的木砧板容易隱藏食物殘渣,給黃麴黴菌有機可趁。

3、怎樣減少黃麴黴素的危害?

◎ 控好源頭。花生、玉米、豆類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宜在低溫乾燥處儲存;餐具注意乾燥及更換;衛生間等潮溼的地方多通風等。

◎ 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蔬菜中的葉綠素能抑制人體對黃麴黴素的吸收,降低黃麴黴素中毒的風險。

03 苯並芘:高活性間接致癌物

1、苯並芘的危害

苯並芘是多環芳烴中毒性最大的一種強烈致癌物。它可以通過吸入、食入、經皮吸收的方法進入機體。

其中,少部分苯並芘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大部分經肝、肺細胞的氧化酶激活而轉化為數十種代謝產物,繼而對基因造成損傷。如果基因損傷不能及時修復,細胞就可能發生癌變。

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芘較高的食物容易誘發肺癌、肝癌、腸癌、胃癌等多種癌症。

2、苯並芘的藏身之處

生活中常見的苯並芘來源主要有香菸煙霧、汽車尾氣、燻烤、高溫烹調食品等。

當炒菜的油溫超過270℃時,就會產生苯並芘。燒烤也能產生苯並芘,尤其是燒烤肥肉、雞皮、羊排等油脂較高的食物,特別要注意烤焦的部分,更是苯並芘的聚集地,其含量可高達普通食物的10~20倍。

炒完菜後的鍋垢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每炒一次菜都要記得刷鍋。

3、怎樣減少苯並芘?

◎ 多蒸煮少煎炸。儘可能多地選擇蒸煮的烹飪方式,炒菜時也不要等到油冒煙了再下菜,儘量熱鍋冷油。

◎ 選擇不粘鍋。實驗證明,相同烹飪條件下,不粘鍋比不鏽鋼鍋和鐵鍋用油更少,產生的苯並芘也相對更少。

◎ 用對食用油。好的食用油能從源頭上幫助減少苯並芘,其挑選方法為:選冷榨、高等級(特級、一級)、少添加、選種類(首選橄欖油、茶籽油、亞麻籽油等)。

04 亞硝胺:四大食品汙染物之一

1、亞硝胺的來源與危害

亞硝胺,大家可能了解較少,但其前體物質一定知道——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它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尤其是食物,如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大約為4mg/kg,肉類約為3mg/kg,蛋類約為5mg/kg等。

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絕大部分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如果長期大量攝入亞硝酸鹽高的食物,如鹹菜、燻制食品等,就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亞硝胺,可誘發胃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

此外,啤酒、火鍋湯、香菸中都可能含有亞硝胺,如果大量攝入,對人體的危害更是會成倍增加。

2、怎樣減少亞硝胺的危害?

◎ 少吃醃燻食品。醃燻食品中含有亞硝酸鹽,可以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質亞硝胺。吃自家做的鹹菜,一定要避開亞硝酸鹽的高峰時期(第3~8天),19天後較為安全。

◎ 避免過熱飲食。65℃以上的高溫飲食足以對食管黏膜造成灼傷。長期如此,易引發炎症,促使大量活性氮生成,合成亞硝胺,誘發細胞癌變。

◎ 適當多吃富含VC的食物。有研究證明,維生素C能抑制亞硝胺的合成。

除以上3種物質以外

常見的一級致癌物還包括

尼古丁、甲醛、乙醇等

應儘量避免

資料:科普中國

編輯:姜天澍

相關焦點

  • 這4種一級致癌物,就藏在你日常飲食中!很多人還不知道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就暗藏了很多致癌物。國際癌症中心將致癌物從高到低分為了四個等級。已經確定一級致癌物對人類確定致癌。這些一級致癌物中,很多都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常見。這4種一級致癌食物,就藏在你家飯桌上!鹹魚——易致鼻咽癌八年前,世界衛生組織把鹹魚列入了一類致癌物中。
  • 注意!這些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原標題:注意!這些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現在看還不晚致癌,讓很多人害怕!那,哪些東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離你最近的致癌物是什麼?致癌物的分類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關於致癌物的分類: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類。
  • 6種一級致癌物,這些食物中可能存在,每種都可避免!
    就從吃的方面來說,很多人每天就在和一些一級致癌物打交道!只不過這些致癌物善於隱藏,常「隱身」於大家最愛的食物之中。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扒一扒這些隱藏在食物中的致癌物~6種一級致癌物,竟藏在你最愛的食物中苯並芘、多環芳烴:燒烤、燻制食物夏天的必做事之一,就是和一幫好友相聚於燒烤攤喝酒、擼串。
  • 一級致癌物有哪些?
    一級致癌物有哪些?有媒體報導,檳榔屬於一級致癌物。一級致癌物究竟是什麼概念?致癌物如何分級?記者採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主任李槐。她認為,致癌物嚴格地說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遠離癌症。食物為何會致癌食物本身含不含有致癌物?
  • 一級致癌物就真的很可怕嗎?
    核心提示:只要「xx食品致癌」的類似報導一出現,大家內心就會一陣恐慌,這些東西真的一定就會致癌嗎,被定義為一級致癌物的東西就真的是最可怕的嗎?其實致癌物等級和致癌強度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只要「xx食品致癌」的類似報導一出現,大家內心就會一陣恐慌,於是開始拼命回憶自己是否曾經吃過這種食物或是統計起自己的攝入量,更甚者則乾脆將這原本買回來想細細品味的「致癌物」打包扔掉。這些東西真的一定就會致癌嗎,被定義為一級致癌物的東西就真的是最可怕的嗎?
  • 注意!這些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現在看還不晚
    致癌,讓很多人害怕!那,哪些東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離你最近的致癌物是什麼?想知道答案,仔細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隸屬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我們先來看看它對致癌物的分類!接下來,我們逐一看看黃麴黴素、甲醛、尼古丁、亞硝酸鹽、苯並芘這五種一級致癌物!一、黃麴黴素:最強的生物致癌劑之一很少劑量的黃麴黴素,就有可能致癌!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之一。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被評上「一級致癌物」的東西,很多就藏在家中,找一下你家有嗎?
    癌症的出現往往是複雜的物理環境,不良的生活作息以及最重要的日常飲食不當引起的。很多致癌物質才是癌症的元兇,而近期有研究報告就曝光了一級致癌物,很多就藏在家裡,大家可以對照找一下,如果有儘早扔掉,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 身邊的一級致癌物趕緊躲開
    身邊的一級致癌物 趕緊躲開致癌物分4個等級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它的範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1965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開始了確定致癌物的工作,並於每年發布更新致癌因素的信息,最終,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其中不少與食物相關。
  • 3種食物內含一級致癌物,最好別碰,以免病從口入
    俗話說病從口入,有時候我們不知不覺之就把一些致癌物給吃進嘴裡,所以可以說大部分癌症都是因為我們這不注意自己的飲食,醫生告訴大家,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食物就含有一級致癌物,假如我們平時吃的時候不注意的話,可能就會導致癌從口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食物吧!
  • 三類非常常見的致癌物,其中還有些人幾乎天天吃,求求你注意點吧
    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已經將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因為檳榔裡面含有的生物鹼有一定的細胞毒性,咀嚼以後就可能出現癌症。而最常見的就是口腔癌。3. 加工肉:常見的加工肉有火腿、肉類罐頭、臘肉、培根等。據研究,如果每天食用50g的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癌的風險則會增加18%。4.
  • 這些美食裡竟含有一級致癌物!寶寶一定要少吃
    」外衣的食物可真不是「等閒之輩」啊,很多甚至還藏匿著一級致癌物,是真不能給孩子多吃!甚至很多人會把培根或者火腿煎得焦脆給娃當早餐吃。但小編要告訴你,烤肉裡含有高致癌物——苯並芘。這種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
  • 不能吃的5種蔬菜「一級致癌物」
    被醫生列為「一級致癌物」的5種蔬菜,醫生從不吃大家好,我是墨凡,今天給大家講講有五種蔬菜在日常中經常見到,有會誤食之後造成的後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養生常識需求越來越高,養生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多吃一些綠色新鮮的蔬菜,認為營養價值豐富,多吃還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今天墨凡要提醒大家啦,有五種蔬菜醫生從來都不吃,被醫生列為「一級致癌物」。很多人對它卻愛不釋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不少人家裡有的東西,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為了健康,找找看
    為了避免患上癌症,現在很多人都開始養生,但你不知道的是,有些一級的致癌物就藏在你家裡,長期接觸可能會患癌。這些「一級致癌物」很常見,且藏在你家裡,看看你家有沒有使用時間太長的筷子和砧板這兩樣東西是家庭必備之物,幾乎每頓飯都要用到它們。在很多人的心理,筷子和砧板這些物品都是可以不更換的,只要它不壞掉,那麼就能用一輩子。
  • 世界衛生組織:這些都是一級致癌物,「黑名單」請收好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說平時一點治癌物質都沒有接觸過的話,那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是大家並不是特別的清楚致癌物究竟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這些都是一級致癌物,「黑名單」請收好所謂的致癌物,其實就是能夠誘使人患上癌症的物質,有的致癌物質,風險非常的高,有的則比較的低,而世界衛生組織也把致癌物質進行了一個劃分,大致分為了4級。
  • 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鹹魚,吃了會致癌?還能不能吃了?
    而經過醃製的魚,裡面含有的成分就發生的變化,鹽分的增多,裡面的亞硝酸鹽會增多,這是一級致癌物,攝入過多,對腸胃以及肝腎有直接的損害,會加重癌症上身的機率。雖然說鹹魚中的亞硝酸鹽高,但還沒有到致癌的地步,偶爾的食用,還不至於出現癌症,以前的人,吃了以後,也沒見有幾個患癌的,所以還是可以吃的。
  • 被評為「一級致癌物」的食物,很多人家裡天天吃,最好早點扔
    而最近幾年當中,醫學上共同得出這樣的一個重要的結論,很多癌症的發生都與我們的飲食以及生活當中接觸的一些東西有很大關係。就比如家裡常見的這幾種食物可能會有很強的致癌性,很多人卻一直都在吃。一、被評為「一級致癌物」的食物,很多人家裡天天吃,最好早點扔1、瓜子在平時很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嗑瓜子,尤其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愉悅的日氣氛當中必然都少不了它。
  • 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哪些食物容易有?危害到底有多大?要重視
    聞癌色變的今天,癌症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可能你的身邊也有一些人確診為癌症。癌症種類多、治癒率低也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有些時候,癌症是身體器官突變引起的,當然,導致癌症的出現,吃是大家不得不重視的因素,尤其是一種被稱作一級致癌物的黃麴黴素,更加的危險。
  • 世衛組織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很多人依舊當成寶,成天往家搬
    醫生忠告:這種水果含有"一級致癌物",再不忌口就晚了水果腐爛、變質後,容易存有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是世衛組織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其若在身體內存有量高於1毫克,可能會造成細胞失活,機體免疫功能損失,誘發疾病,甚至癌症產生。
  • 老廣餐桌上的常見菜,竟是一級致癌物?國家食藥監局發布最全致癌物...
    特別注意的是: 「肯定致癌」指的是確認含有引發癌症物質,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風險性而已。看了比較鬱悶,鹹魚是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菜,怎麼就致癌了呢?其實,中國式鹹魚並非首次上榜,早在2012年它就已經被確定為一類致癌物▼▼▼這份致癌清單公布後,網友們開玩笑說,「這下鹹魚再也翻不了身了。」
  • 這些傳言中的養胃食物,其實比辣椒更傷胃,很多人都被蒙在鼓裡
    這些傳言中的養胃食物,其實比辣椒更傷胃,很多人都被蒙在鼓裡不管到什麼時候,吃都是人生大事,只有吃得好,身體健康才有保障,因為我們身體各器官運行過程中以及血液循環的過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及營養,而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飲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