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過後,氣溫會逐步降溫,所以早晚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入冬後,廣東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碗湯,飯前喝湯,能讓口腔、胃食道潤滑一下,有利於食物在消化道裡被稀釋,促進消化、吸收。
冬天天氣本來就乾燥,口乾眼乾,皮膚幹癢也很常見,而且這也是脾虛的表現。老人家都說,脾能產生津液,潤澤全身,脾虛可以常喝湯來補充。家裡有老少幼兒的,媽媽們會更加操心,我的母親也不例外,天冷降溫,經常讓我們多注意,老人家愛操心,但都是為子女操心。
以前冬日進補,比較講究的會用老母雞熬雞湯,小火慢煨2-3小時,濃濃的雞湯一下就驅走了身體的寒氣,後來再講究一點,用人參和老母雞搭配,但那時候人參還是比較少見的,而且也是野生居多,特別珍貴。可是現在,人工培植的人參在超市就能買到,不管它有用沒用,是不是大補吧,總歸還是有非常豐富的各種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的。
人參,以前是真的吃不起,但現在沒有特別講究的、普通人工種植的人參的價格倒還是特別親民的。人工種植的人參同樣含有人參皂甙,主補五臟,安精神,冬天降溫,煲老母雞湯的時候放上幾根,滋補整個冬天,家人很喜歡。
【人參煲雞】
食材:新鮮人參2-3條,鮮雞一隻,紅棗幾顆,鹽適量,生薑1塊。
做法:
1.新鮮人參帶著許多泥,用小毛刷刷洗乾淨表面的泥,這3根小人參花了19塊9,個頭不大,也很實惠。
2.鮮雞或者老母雞一直,洗乾淨雜毛,去掉內臟。煲雞湯最好用老母雞,養足了天數的老母雞骨頭也會更硬,適合用來燉湯,小火慢煨,另外老母雞的肉肉質纖維也很足。
3.我買的老母雞比較大,所以把它剁成了大塊,放入清水中,加入適量的薑片,大火煮沸去去腥味。
4.把汆燙過的雞肉塊放入燉盅裡,洗乾淨的小人參和紅棗以及適量薑片放入燉盅裡,用小砂鍋直接燉也可以,用燉盅隔水蒸燉也能更好地保留雞湯的原味,容器可以按照家裡現有的選擇。用煲湯的方式,清水要多放一些,用燉湯的方式,雞湯味道較濃。
經過2小時的小火慢燉後,一碗特別營養豐富的人參雞湯就出鍋了,趁熱撒少許鹽,這小人參雖然是人工培植的,但也有淡淡的苦味,紅棗微甜,這雞湯燉足了時間,濃鬱、滋補,趕緊試試吧!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