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優先級應該怎麼定?

2021-02-15 什麼值得侃

先說下產品經理的職責是什麼?

我理解產品經理要為以下幾點負責

1.挖掘需求;

2.排列優先級;

3.產出產品化方案;

4.推動需求上線,解決業務問題

這4點,我認為排列優先級是最玄學的。一千個人排列優先級,就有一千種排列方式。那為什麼是玄學呢?或者說為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先級排列方式,因為這是一個程度判斷,且影響因素太多,例如項目階段、實現成本、提出人、收益情況、緊急情況、重要與否,每個人對於這些維度的感受程度是不一樣的。

拿我之前做的一款內容產品來講,當時我負責一塊科普模塊內容,當時我判斷的優先級是持續產出優質的內容,所以會把焦點放在秩序持續的放在輸出的內容品質,與輸出內容的人身上。雖然項目剛開始啟動的時候,這麼做沒有問題,但是當我們有了部分內容的累積,重要是擴大影響力,通過相同類型的內容平臺,投放我們的內容,曝光在更多的用戶面前,獲取更多的影響力,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源,幫助優質內容的輸出,形成良性循環。

因為錯誤的判斷,錯過時間窗口,產品影響力沒有做起來。

所以為什麼要有優先級?

優先級其實是聚焦目標,有了目標再去拆解實現方法,沒有目標,就不知道終點是哪裡,不具體也不可衡量。

排優先級,我們在排什麼?

我之前的理解是產品需求的優先級,例如我現在手上有幾個需求,根據現在的業務訴求,階段目標,來排下序。

最近通過實際做業務和閱讀一些大佬的文章,有了一些新的認知。

1.對產品目標進行排序,而不是需求排序。

我現在在做TOb產品,所以簡要以TOb產品的工作方式,進行舉例。需求的主要來源方為三個渠道,業務方提出的需求,產品自己提出的需求,來自老闆提出的需求。

需求疊加在一起,我們到底應該優先實現哪個?

為自己的業務目標、產品目標建立一個清單,例如:線索量、交易轉化率、完成最小交易閉環、解決列印能力,根據業務目標倒推我要實現的產品需求。

這個有點像制定OKR,有了O才有KR,即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成果法。

所以我們有了第一個判斷維度,也就是底層判斷。當前的業務目標是什麼?

2.評估每一個需求的潛在收益

這個模塊應該是大多數運營同學的夢魘,因為運營提需求給產品,產品必然會靈魂一問:這個需求的收益是什麼?當然收益是判斷產品從立項到上線後,投入使用的全流程,項目初期只是表達收益、然後論證收益、最後產品上線需要追蹤收益。

這個模塊,核心關注的是量化收益,例如可以提高xx轉化、節省xx小時、打通xx業務流程、降低xx出錯率。這些數據量化,我們按照邏輯閉環表達即可,並不是非常精確,不允許出現偏差。

那第二個判斷維度:需求收益是什麼?

因為需求收益大概率是產品要不要現在做的主要決策,所以這裡列舉一些方法,幫助大家量化收益。

a.是否阻礙業務發展

▪️此類需求主要存在於業務初期,搭建產品能力階段。簡單說就是是否這個功能不滿足,業務就推進不下去。此類需求等同於線上BUG,應該為最優級項目,具體描述清楚業務問題,及緊迫程度即可。

b.影響面

▪️功能預計影響用戶量,越多的用戶使用,意味著功能越重要,也應該更早的優化或被解決。

▪️當然有一個重要點不能被忽略,就是頻次。化學界有一個順口溜:不談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產品功能也是,不談頻次談影響面,也是耍流氓,一個功能一天用十次和十天用一次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計算公式:影響用戶量 x 用戶日使用頻次

c.效率/體驗提升百分之**

▪️此類需求重點解決業務相關方的提升效率訴求,在業務模式跑通後,業務開始進入增長期,業務對於「降本提效」的訴求會越來越迫切。

▪️通常採用對比的方式,原業務流程需耗費時間xx小時,新的功能投入使用可減少xx小時,相對提效百分之x。

▪️我們常忽略的點,聚焦功能本身的提效,忽略的新的功能/事物,需求業務相關方新增的其他成本,例如學習成本、培訓推廣成本、額外付出的金錢成本。

舉例說明,為了讓商家/騎手/用戶便捷的分辨外賣信息,推出小票印表機,商家可將小票印表機貼在外賣包裝袋上。

但是帶來了幾個成本,商家如何在電腦上操作小票列印功能?(學習成本);印表機的購買(額外付出的金錢成本);業務方在全國推廣使用(培訓推廣成本)的等等

3.產出實現需求的產品方案

具體的需求摸清楚了,下一步要產出可以實現需求的產品方案,實現目需求可能對應多套的產品方案,一個主需求裡面可能存在多個支線任務,這時候也要考驗產品經理的優先級排序能力。我比較推薦的是加強與業務方和研發同學的溝通頻次,產出初版的產品需求後,優先與業務方溝通一輪,確定產品方案是否滿足預期。同時與研發同學溝通實現成本,根據研發成本,有的放矢的迭代產品方案,然後進入需求評審,技術評審,測試用例評審,產品驗收、線上回測等環節。

因為有時候,確實沒有成型的產品方案能夠滿足需求,這個時候,就要判斷,是否前期使用人工跑通,或者其他技巧性動作滿足需求。

所以,第三個判斷維度:確定可實現產品方案

4.預估每個項目的成本

這個模塊是經常被我忽略的,最近半年才慢慢有意識到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模塊。我的領導經常說:產品是業務的錢包,在一個周期內是限額的,要精打細算的花。

首先為什麼會被忽略?主要原因在於不同階段資源調動的能力。

之前在產業公司,找到一個快速增長的賽道與匹配的業務模式,所以產品做出來,均會有較大的收益,所以唯一的目標就是,產品上線快些、再快些。

現在在美團,由之前負責外賣的一個成型業務的產品,業務模式已經跑通,需要的是提效,且在大的業務部門下,也不會太有資源的控制。

現在在孵化業務中,負責一塊業務的產品,孵化業務,需要考慮的是投入最小的成本,驗證業務可行性。所以就需要主要成本的投入情況。

這裡的成本主要表達的是產研成本(產品+研發),部分項目涉及運營&維護成本,這些統稱人力成本,部分還有硬體成本、資金成本等。所以成本也囊括這些。

那第四個判斷維度也出來了,項目成本是多少?


5.給每一個產品目標排列優先級

優先找到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需求,快速、高質量的實現產品上線。然後切換到下一個項目。

也可利用成本&收益四象限來幫助判斷,高收益且低成本、高收益且高投入、低收益且低成本、低收益且高成本。

高收益且低成本:這個需求有多少,就做多少,越快實現越好。高收益且高投入:需要考慮業務階段級和團隊人員配置,主管和HR需要重點判斷,重點解決低收益且高成本:我們要做的就是識別此類需求,然後盡力的避免。

到這裡,我整理了我目前的處理優先級的理解,分享給大家。可能有的地方大家還有疑惑,這也可能是我沒想明白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聊聊。

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個人微信:zw88667

——End——

相關焦點

  • 定義產品需求優先級的方法
    在產品開發前期,即調研階段,我們的客戶對產品會提出各種不同的需求,同一款產品具有不同的功能,通常情況下,要滿足80%大眾功能需求,如果把所有的功能都加上,產品會變得極其複雜。在日常生活中,處理任務的優先級有四種情況: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這四種情況是我們處理需求優先級的原則,那麼作為未上市的產品是否也同樣適合呢?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實戰中,需求優先級怎麼定
    因為我這邊對接的需求方是好幾個相對獨立的方向,這就導致在每一個需求方眼裡,自己的需求都是P0優先級,而最後匯總到我這邊時,就會出現所有需求優先級都是高優,需求排期中的優先級因素基本相當於無效。這種情況很危險。原因在於,需求主次拎不清,不單單在於無法滿足需求方希望數據同學提供一些數據洞察的需求;同時,數據同學數據驅動的工作部分會被擠佔地越來越少,數據同學存在的價值在「降低」。
  • 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排序方法
    「瘋狂學習四步曲」的第三期課程: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排序方法。然而關於需求優先級排序的內容卻很少見,在NPDP組合管理這一章可以知道:需求優先級排序在新產品開發中非常重要,是有效管理的核心原則之一。希望通過本次分享可以讓大家對這部分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首先,讓我們通過兩幅圖來理解一下優先級排序的重要性。
  • 如何確定產品待辦事項(Product Backlog)的優先級?
    導語:產品待辦事項(Product Backlog)是必不可少的產品管理工具:它捕獲詳細的產品決策並指導開發團隊的工作,後者要求對其進行優先級排序。但是,當所有事情似乎都同樣重要時,如何確定產品待辦事項的優先級呢? 本文作者建議採取四個步驟來獲得有效的優先產品積壓,並分別進行了梳理說明,與大家分享。
  • 三種簡化產品優先級排序的簡單方法
    根據產品團隊的工作方式和需求,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解決優先級問題。一起來看看~技術的偉大之處在於一切皆有可能。但是,當一切皆有可能時,產品經理要決定該怎麼做很難,更重要的是,要決定什麼不能做更難,而大部分公司的產品經理都在選擇中掙扎。
  • 需求價值與優先級
    編輯導讀:產品經理通過各種渠道接到產品需求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對需求進行分析和處理,對需求的優先級進行評估。具體怎麼做?需要遵循哪些標準?收到原始需求之後,我們怎麼知道哪些需求要做?哪些需求要優先做,哪些可以往後排?或者在需要澄清需求價值時,我們要回答哪些問題後,才算講清楚了需求價值,又如何做需求的優先級排序。首先,我們需要對原始需求進行分析,明確該需求解決了誰的什麼問題。即目標用戶是誰,提出需求的動機是什麼,該需求能解決目標用戶的什麼問題。
  • 產品管理流程及規範1:產品需求來源、收集、管理、優先級確定及...
    戰略性需求為產品定基調,定方向的需求,比如說,我們要做一個母嬰方向的垂直電商平臺。需求來源——記錄需求的來源方,例如產品、市場、運營。類型——記錄當前需求的類型,a、新功能;b、功能優化;c、bug修復。優先級——記錄需求的優先級,a、一般用高中低;b、數字表達;c、需求的優先級是動態的,會隨著戰略、業務目標的變化而調整。
  • 產品經理方法論:通過卡諾模型進行需求分類和優先級排序
    本文將向大家介紹一種科學的需求歸類和優先級排序方法——卡諾模型!並通過一步步的實操向大家展示怎樣卡諾模型怎樣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一、卡諾模型是什麼簡單通俗的講,卡諾模型是一種以調查問卷為手段,通過收集用戶對產品功能特點的雙向反饋、獲取用戶對產品功能的真實感受的的需求分類和優先級排序方法。
  • 結構化定增產品被叫停 具體文件近期將下發
    證監會表示暫時不對高管借道槓桿產品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事項做批准,但其他結構化產品能否參與仍留想像空間。  昨日,記者從國內知名券商資管部門人士口中證實,券商已陸續暫停涉及定增的結構化產品發行和募集,「應該很快就會有具體的文件下發下來。」  傳聞已久  「證監會暫停結構化產品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事項」傳聞已久。
  • 善用KANO模型,做需求分類與評估優先級
    產品設計過程中,各方都會提出對應的需求,那麼產品經理又該如何抉擇,對需求優先級進行排序呢?筆者認為使用KANO模型會是不錯的辦法。在項目中,設計需求從四面八方而來,你也許經歷過下面的某個場景:1. 競品調研PM:競品出了XX新功能,我們也不能落後,緊鑼密鼓跟上。2.
  • 華泰紫金月月發優先級
    名額限制:不限人數 *業績基準(年化),表示產品可能達到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不構成最低收益保證,也不代表一定盈利。
  • 私募股權基金有優先級與劣後級嗎?
    二、優先級、劣後級私募股權基金,是有分「優先級」與「劣後級」的。1、定義優先級與劣後級的「優先」和「劣後」指的是分配收益的順序。一般而言,優先級先取得較低的固定回報,劣後級之後才取得剩下的收益。舉個慄子,一隻私募基金的規模為1000萬,即份額為1000萬份,其中優先級和劣後級的份額各500萬,優先級要求固定的年化10%回報,剩餘的盈虧由劣後級來承擔。
  • 優先級隊列與堆排序
    ,比如首先處理優先級最高的對象,然後處理次高的對象。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在手機上玩遊戲的時候,如果有來電,那麼系統應該優先處理打進來的電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數據結構應該提供兩個最基本的操作,一個是返回最高優先級對象,一個是添加新的對象。這種數據結構就是優先級隊列(Priority Queue) 。
  • 更好的教育效果是唯一優先級
    吳昊先生在會上與大家分享了鯨魚外教培優對少兒英語教育產品的設計理念及行業領先的發展經驗。2020教育科技論壇是教育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在會上,教育行業的領先者、專家及從業者們分享了對教育的理解與實踐,多角度剖析教育的發展和未來可能。
  • 魔獸世界9.0射擊獵輸出怎麼打 輸出技能優先級介紹
    魔獸世界9.0射擊獵輸出怎麼打 輸出技能優先級介紹 發布時間:20-12-16 15:45 來源:遊民星空
  • SpringBoot配置文件的加載優先級順序
    01application.properties加載Spring Boot啟動會掃描以下位置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或者application.yml文件作為Spring Boot的默認配置文件file:/config/file:/classpath:/config/classpath:/以上順序按照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
  • STM32(Cortex-M3)中的優先級理解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有必要先解釋兩個概念:搶佔式優先級/響應優先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2703.htmSTM32(Cortex-M3)中有兩個優先級的概念——搶佔式優先級和響應優先級,有人把響應優先級稱作亞優先級或副優先級
  • 《爐石傳說》暗月獎品優先級一覽
    暗月獎品怎麼選?每過四個回合都能發現一個暗月獎品,一共有四個檔次的獎品。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爐石傳說暗月獎品優先級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爐石傳說》暗月獎品優先級一覽爐石傳說暗月獎品優先級介紹一、獎勵優先級第一個獎勵回合:
  • 軍轉安置優先,為什麼沒有連級主官?
    而優先安置的範圍中,擔任作戰部隊的師旅團營單位主官,是屬於優先安置範圍的,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連級主官卻沒有在優先之列。是無意忘記了還是有意為之?還是連級主官說起來重要優先起來不重要呢?所以,不優先本身代表著不提倡,不建議作戰部隊的連級主官在連級崗位就轉業退役,而是要繼續努力幹完幹好,提升到營級以上後再考慮這件事。畢竟這個時候,職務高了,還能優先。二是對接軍人職業化建設的需要。
  • 優先級隊列(頭條面試題)
    優先級隊列,不同於先進先出隊列,其對每一個元素指定了優先級,一般情況下,出隊時,優先級越高的元素越先出隊。其中enqueue(val,prior)第一個參數val為值,第二個參數prior為優先級(prior越大,優先級越高),優先級越高越先出隊dequeue()出隊操作,每調用一次從隊列中找到一個優先級最高的元素出隊,並返回此元素的值(val)要求:在O(logn)時間複雜度內完成兩種操作思考三分鐘再往下看效果更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