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產品需求優先級的方法

2020-12-14 書寫達人

在產品開發前期,即調研階段,我們的客戶對產品會提出各種不同的需求,同一款產品具有不同的功能,通常情況下,要滿足80%大眾功能需求,如果把所有的功能都加上,產品會變得極其複雜。

在日常生活中,處理任務的優先級有四種情況: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這四種情況是我們處理需求優先級的原則,那麼作為未上市的產品是否也同樣適合呢?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從產品角度來講,最基本的需求是必須要有的,若沒有,用戶基本上就使用不了產品。

當基本型需求被滿足之後,如果能達到客戶期望的需求,那麼客戶會繼續使用你的產品,興奮型需求是超出用戶預期的需求,若存在,可以給產品加分,沒有,並不會影響到用戶使用,興奮需求,可以讓用戶愛上你的產品。

以上明確了需求的層次,是不是就可以定產品的優先級了呢?這裡還需要加上一個因素,即緊迫性,基本需求的重要性最高,且最緊迫,所以基本型需求默認優先級是最高。

一般情況下,先做基本型需求,在研發基本型需求的同時,因運營、營銷、銷售等業務需求,同時研發一些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製造產品亮點和賣點,在市場上和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或者品牌區別。

產品利用相應的功能或內容來對應和滿足需求,可以根據使用的頻率、使用次數和重要性,作為需求判斷重要性的標準。

明確需求的重要性之後,還要按照先做重要且緊迫的需求,後做重要不緊急的需求,接著做緊迫不重要的需求,最後做不緊迫不重要的需求。

產品一切從用戶角度出發,作為研發人員會從設計角度考慮,這就需要從產品的使用頻率,應用場景多角度去思考。

相關焦點

  • 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排序方法
    「瘋狂學習四步曲」的第三期課程: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排序方法。本次分享邀請大家共同學習優先級排序的各類方法,以便於結合實際工作來確定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好比是先看見樹林、然後進去仔細再尋找符合自己的樹木。以下是課程回顧的具體內容:在NPDP及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中有很多需求收集的工具和技術(如下圖總結)。
  • 需求價值與優先級
    編輯導讀:產品經理通過各種渠道接到產品需求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對需求進行分析和處理,對需求的優先級進行評估。具體怎麼做?需要遵循哪些標準?用戶細分具體方法這裡沒給出,這裡只是一個用戶細分緯度參考,用戶識別實際上需要更大的篇幅討論,B端、C端用戶識別各有適用的方法。做好用戶細分後,然後可以進行核心用戶識別,這裡推薦使用價值表格能很好量化用戶權重,方便我們後續量化需求價值,以評估優先級。
  • 三種簡化產品優先級排序的簡單方法
    根據產品團隊的工作方式和需求,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解決優先級問題。一起來看看~技術的偉大之處在於一切皆有可能。但是,當一切皆有可能時,產品經理要決定該怎麼做很難,更重要的是,要決定什麼不能做更難,而大部分公司的產品經理都在選擇中掙扎。
  • 產品管理流程及規範1:產品需求來源、收集、管理、優先級確定及...
    優先級——記錄需求的優先級,a、一般用高中低;b、數字表達;c、需求的優先級是動態的,會隨著戰略、業務目標的變化而調整。提出時間——記錄需求被提出的時間提出人——提出這個需求的人及聯繫方式,有助於在需求詳細設計時追蹤到原始需求。
  • 產品經理方法論:通過卡諾模型進行需求分類和優先級排序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需求分類與優先級排序是日常工作中佔比非常大的一部分內容。不過面對用戶、客戶、老闆等人對需求的不同意見不同表態,產品經理又該如何做出科學的判斷呢?本文將為你帶來相關的思考。本文將向大家介紹一種科學的需求歸類和優先級排序方法——卡諾模型!並通過一步步的實操向大家展示怎樣卡諾模型怎樣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一、卡諾模型是什麼簡單通俗的講,卡諾模型是一種以調查問卷為手段,通過收集用戶對產品功能特點的雙向反饋、獲取用戶對產品功能的真實感受的的需求分類和優先級排序方法。
  • 產品優先級應該怎麼定?
    我理解產品經理要為以下幾點負責1.挖掘需求;2.排列優先級;3.產出產品化方案;4.推動需求上線,解決業務問題這4點,我認為排列優先級是最玄學的。一千個人排列優先級,就有一千種排列方式。那為什麼是玄學呢?
  • 實戰中,需求優先級怎麼定
    因為我這邊對接的需求方是好幾個相對獨立的方向,這就導致在每一個需求方眼裡,自己的需求都是P0優先級,而最後匯總到我這邊時,就會出現所有需求優先級都是高優,需求排期中的優先級因素基本相當於無效。這種情況很危險。原因在於,需求主次拎不清,不單單在於無法滿足需求方希望數據同學提供一些數據洞察的需求;同時,數據同學數據驅動的工作部分會被擠佔地越來越少,數據同學存在的價值在「降低」。
  • 騰訊產品法則:從需求分析到需求管理,做產品需求最全的方法都在這了
    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大家來到饅頭商學院聽我的分享,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題是需求是怎樣煉成的?通過接下來的課程大家可以了解到什麼是需求,如何獲取評估需求,如何定義需求的優先級,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我們的產品需求。在開始講網際網路產品需求分析與管理之前,我們要首先明確什麼是需求!
  • 產品思維:產品從需求到上線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與原則方法
    實際上,產品思維可以通過不斷地訓練、大量經驗積累培養出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通過一些成熟的思維模型,可以對我們早期的思維模型建立提供指導,也許最後我們都有自己的產品思維解讀方式,都培養了自己的思維模型,但是早期仍然需要有個大體的框架去給出產品生命周期中各種相關工作的管理思維切入點。以下是我總結的產品思維在產品從需求分析到產品上線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和原則方法。
  • 我的產品方法論之需求分析(上)
    2看到這裡,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你用「需要」而不是「需求」?這裡有必要將兩個概念完全理順。我們先從需求的定義開始分析: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經濟學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每個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網際網路產品大多數都為虛擬產品服務,運用經濟學分析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這必然與我們日常工作中遇見的需求南轅北轍。
  • 我的產品方法論之需求分析(下)
    在遇見海量需求時,要明確需求優先級排序原則,逐一運用四象限分析法來判斷,然後再結合公司產品發展階段與具體場景來思考。綜上所述,我在結合上述思考後為公司提出的需求反饋原則如下:向項目或產品負責人反饋問題,說清楚具體問題與反饋渠道。統一收集需求池,將反饋分為 Bug、改進與新增,Bug 提交禪道,直接交由相關人員處理並告知反饋者結果,改進和新增則進入下一版本需求,同時調整產品開發優先級。
  • 需求分析: 怎麼定義產品需求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面對同樣的用戶需求,不同的人,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從用戶需求到提供產品方案的過程,我們把它稱為定義產品需求的過程,很多人容易忽略這個過程,直接把用戶的需求當成產品的需求做出來,比如上面的例子,而且會美其名曰:「滿足用戶需求」。
  • 善用KANO模型,做需求分類與評估優先級
    產品設計過程中,各方都會提出對應的需求,那麼產品經理又該如何抉擇,對需求優先級進行排序呢?筆者認為使用KANO模型會是不錯的辦法。在項目中,設計需求從四面八方而來,你也許經歷過下面的某個場景:1. 競品調研PM:競品出了XX新功能,我們也不能落後,緊鑼密鼓跟上。2.
  • 優先級隊列與堆排序
    ,比如首先處理優先級最高的對象,然後處理次高的對象。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在手機上玩遊戲的時候,如果有來電,那麼系統應該優先處理打進來的電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數據結構應該提供兩個最基本的操作,一個是返回最高優先級對象,一個是添加新的對象。這種數據結構就是優先級隊列(Priority Queue) 。
  • 頂尖技術團隊是如何定義「產品經理」的?
    「識別、指定和產品特性和功能並且明確其優先級;制定市場需求文檔和產品需求文檔。為競爭性材料和產品文檔創建內容」 「與我們的客戶一起構建和評估未來的產品機會; 創建並維護一致且可衡量的路線圖,其範圍包括小一點的功能以及更雄心勃勃的想要塑造市場的行動計劃。
  • 產品經理:需求排序大法
    作為產品經理,每天都會面對一大堆需求,時間和人力有限,只能給每個需求排序,決定先後順序。本文從三個方面,用兩種方法決定需求的先後順序,希望對你有幫助。每個產品都有一堆永遠做不完的堆積如山的需求,每個團隊都感覺人不夠用。怎麼辦?產品經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決定優先級先後順序。決定需求的先後順序有兩種方法:定性評估法和定量計算法。
  • 如何定義B端產品的MVP(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定義B端產品MVP(上)》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裡面,我們談到了定義MVP產品的前面三個步驟,確定產品定位,找到種子用戶,確定產品路線
  • 需求優先級評估引爭議,我用卡諾模型做調研說服領導
    卡諾模型是需求管理中非常有用的一個工具。最近在和產品討論功能開發進度的時候,就某個需求的開發優先級有了爭議。這裡我們看到需求2雖然對產品核心指標貢獻大,但是預計開發時間較長;而需求1雖然對產品核心指標貢獻相比需求2要略小,但開發時間短。
  • 策略產品經理基礎知識:2.1需求挖掘之抽樣分析
    前兩篇帖子,我們分享了什麼是策略和策略產品經理是幹嘛的。從這篇起,我們開始進行工作方法的分享,第一步需求挖掘。月/季/年的周期性回顧:用以分析和歸總階段性的產品工作成果,為下一階段找方向。其他需要臨時進行回顧的情況:例如公司來了新領導,或是沒需求可做的時候等等。調研步驟:定義理想態;抽樣分析;判定優先級。接下來我們逐一詳解。
  • 如何確定產品待辦事項(Product Backlog)的優先級?
    導語:產品待辦事項(Product Backlog)是必不可少的產品管理工具:它捕獲詳細的產品決策並指導開發團隊的工作,後者要求對其進行優先級排序。但是,當所有事情似乎都同樣重要時,如何確定產品待辦事項的優先級呢? 本文作者建議採取四個步驟來獲得有效的優先產品積壓,並分別進行了梳理說明,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