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資深抑鬱症患者的自我剖析:抑鬱症為什麼總是反反覆覆?

2020-10-03 瀟妤說

跟抑鬱症鬥智鬥勇多年,依然沒有辦法完全擺脫它,但是在鬥爭的路上,也習得了不少經驗。

每次觸及現實,都會加重抑鬱

比如抑鬱症患者不要活在想像的和理論的世界中,這是今年我通過讀書和偶爾的實際感受學到的。知道了這個道理,我趕緊去實踐,可是實踐的結果卻是非常失望的。

在我極度抑鬱的時候,我可能連床也不想起,臉也不想洗的,所以去觸及客觀現實當然是在自己情緒有所好轉的時候。可是每次觸及客觀現實,迎來的都是更大程度的抑鬱。

我去菜市場沾點菸火氣,我去廣場上跳廣場舞,我去健身器材鍛鍊身體,我也去遊樂場。

我看著眼前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我感覺和他們有很大的距離,我總覺得他們所有人都是有工作的,他們肯定不會像我這麼廢物,這個思想我控制不住,直接導致我的極度悲傷,我認為我和社會是有距離的,我無論如何也融入不進去。這些思想讓我不願意與人交流,因為我覺得自己實在太一無是處了,誰會理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啊。(重度抑鬱的時候就是這樣想的,怎麼想就怎麼記錄吧)

我也渴望跟他們交流,但是如果他們問我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又該手足無措,隨便編個嗎?在沒有抑鬱症之前,我還會「裝」,但是有了抑鬱症之後,我「裝」的能力嚴重下降。每次說假話,我都無法自圓其說,面紅耳赤,我脆弱到hold不住任何場面。

觸及現實之所以讓我更加抑鬱,可能是因為我一直懼怕真實,我一直都活在想像的世界中。觸及現實就意味著我必須看到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自己讓我恐懼、厭惡和排斥。真實的自己是這樣的:膽小、自卑、懦弱、社恐、敏感、無業等。

每次觸碰現實,都讓我驚慌失措,趕緊縮回來。我置身在現實的環境中,感覺主觀和客觀具有嚴重的衝突,實在忍受不了這種被撕裂的感覺,所以每次都會加重抑鬱。

但是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上面介紹的都是:當學會面對真實的自己的時候,病就好了。可能我還是不承認自己,不接納自己,缺乏面對真實的勇氣。

雖然每次面對真實的時候,都很抑鬱,都想逃離,自己呆在家裡會很舒服安心,但是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否則,永遠無法在真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永遠無法克服工作困難症。

方法總是用錯

在大的方面,我的方法是兩種。

一、用意志力頑強對抗。(嚴重錯誤,血淚教訓)

這可能是跟我的個性有關係。我從小就是個性格比較好強的人,不服輸。再加上從小接受的教育: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還有各種成功學的影響,當時得了抑鬱症(當時並不知),雖然我也很恐慌,但是我覺得我用強大的意志力就能克服了,沒什麼是做不到的事情。

現在想想很可笑,意志力再強大也很難改變客觀事實的。

當時我就一直給自己打雞血,提高意志力,繃緊腦袋(現在想想也很可笑,提高意志力是要在現實中磨練的,而不是繃緊腦袋集中注意力就能搞定的),我用意志力把所有的抑鬱、焦慮、恐懼的因素都驅逐在了我的意識之外,當時並不知道潛意識這種東西。

每天用很大腦力來驅逐不開心的事物,精力嚴重不夠。

我又犯了一個錯誤,我應該在現實中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可是我卻一直停留在大腦層面。

當時家裡不關心,情緒沒有出口,自己性格又內向,也無知,這種種的因素讓我把這個方法奉為了真理。

可是在沒多久,我就遭到了大腦的反噬,精神總是緊繃,明顯感覺大腦皮層就像揪在了一起。就是那種全副武裝應對危險的狀態。很傻,覺得思維的強勢可以驅逐不安的因素,沒想到大腦習慣了全副武裝。

一直到現在,影響還是很大。

現在只要稍微做一件活動量大的事情,或者是給自己定目標要做成什麼事,大腦就會自動識別為當年那種信號。有一次很消沉,去跑步,結果跑完之後強烈的防禦機制差點把我的腦子撐破。

這種影響很難消除,每當焦慮、抑鬱、恐懼來的時候,我都習慣性戒備,強力驅逐,大腦的習慣我掰都掰不回來。

所以,勸抑鬱焦慮的人不要像我這樣極力排斥痛苦,要接納自己。接納是痛苦一陣,不接納就會形成很嚴重的防禦機制,導致精神的嚴重內耗。

二、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正確的方法,需要一生來踐行)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但是由於上面所說的原因,我總是失敗。當看到同學一個個事業做的越來越好,我卻被耽誤在了抑鬱症上動彈不得,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還要考慮生存問題,怎麼能夠順其自然呢?

可是和別人的差距已經很大了,想想也是徒增焦慮,不如就找點適合自己做的事情,總之就是不能做個閒人。哪怕做做家務,讀書寫字也好。本來就價值感低,如果什麼都不做價值感會更低。

這種順其自然的思想我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踐行。

道家思想主張人要學會柔軟,這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太強硬反而容易受到損傷,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每當我承認自己的問題的時候,我就一下子鬆了一口氣,學會示弱讓我的壓力減輕了很多,不用再一直繃著,總想在別人面前呈現一個更好的自己。

每次用順其自然的方法都堅持不了多久,目前還沒找到方法,慢慢探索吧。

有時候想開點也好,我有時候也會自己開自己的玩笑。從小被打的太多,加上各種諷刺謾罵,終於在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恐懼焦慮爆發了。還好爆發的早,我提前感受到了痛苦的人生,我還來得及尋找各種方法來補救。如果中年危機的時候再爆發,可能我會一下子懷疑人生,這樣想想也就好多了,反正總有一天會爆發,不如讓暴風雨提前來臨。


骨子裡的不服輸也有好處,抑鬱症反反覆覆這麼多年,我還從未想過放棄。

相關焦點

  • 自我剖析:抑鬱症為什麼總是反反覆覆?
    跟抑鬱症鬥智鬥勇多年,依然沒有辦法完全擺脫它,但是在鬥爭的路上,也習得了不少經驗。每次觸及現實,都會加重抑鬱比如抑鬱症患者不要活在想像的和理論的世界中在沒有抑鬱症之前,我還會「裝」,但是有了抑鬱症之後,我「裝」的能力嚴重下降。每次說假話,我都無法自圓其說,面紅耳赤,我脆弱到hold不住任何場面。觸及現實之所以讓我更加抑鬱,可能是因為我一直懼怕真實,我一直都活在想像的世界中。觸及現實就意味著我必須看到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自己讓我恐懼、厭惡和排斥。真實的自己是這樣的:膽小、自卑、懦弱、社恐、敏感、無業等。
  • 為什麼大多抑鬱症患者諱疾忌醫?
    抑鬱症有什麼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  抑鬱症患者常感到反覆或持續出現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全身無力、心悸、胃納失常、體重減輕等軀體問題,當這些症狀出現後不能很好有效地得以解除,只會給抑鬱症患者帶來更多的精神壓力,從而加重抑鬱症。抑鬱症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很大,患上抑鬱症及時治療。
  • 一個面癱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救贖
    前言: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是我得了這個病。我曾經自問過很多很多遍,是因為孕期吐得昏天暗地還是因為剛生完孩子就得了面癱扎了五個月的針灸?是因為自小被重男輕女的原生環境壓抑過狠還是因為疫情期間一個人隔離在家鬱鬱寡歡?還是因為面癱終究留下了不可治癒的後遺症?
  • 論輕度抑鬱症患者自我調節的重要性
    首先抑鬱症是存在治癒的可能性的,尤其是輕度抑鬱症,是完全有可能治癒的,但是這個疾病,不光是服用藥物就可以達到治癒效果,自我調節同樣是重中之重。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壓力傾訴很關鍵患者如果能夠多結交一些朋友,抑鬱症患者而言是有幫助的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究竟是兩人結仇已久,還是抑鬱症殺人,我們都無從得知。 不過,抑鬱症患者的確具有一定攻擊行為。 抑鬱症患者的攻擊行為主要指的是對自我或者他人、他物身體上或者心理上,通過言語、行為或者情感等方式進行攻擊或者傷害,並造成非本人意願的具有很大傷害性的結果,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指向內(自我)和指向外(他人,他事以及他物)。
  • 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怎樣防止抑鬱症患者自殺?(下)
    (接上集)三、怎樣防止抑鬱症患者自殺?01 自我防範根據自己的親身感受,抑鬱症患者從理性上戰勝自殺念頭,應該比較難。到現在我都不明白,這麼重要的生死問題,這些醫生為什麼都熟視無睹,不告訴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產生自殺念頭,以及怎麼應對、避免與防範自殺衝動。如果醫生能給出專業解釋,並能告訴病人怎麼防範,那一定會對抑鬱症患者帶來巨大幫助,也避免了很多患者到處查資料、打聽與自己苦苦摸索等。
  • 抑鬱症患者最不願意聽的4句話,親朋好友卻總是掛在嘴上!傷人啊
    我曾經掉入到抑鬱的深淵,四處求救無果,自我封閉,不再想接觸任何人。幸運的是,我積極自救,掙扎了6個多月時間走出了抑鬱,用兩年半時間徹底戰勝抑鬱!那段時間裡,我不僅承受了抑鬱帶來的痛苦,同時也承受了親朋好友帶來的傷害。
  • 抑鬱症患者總是怨恨父母?這是患者共性嗎?
    但是,抑鬱症患者在重病期間,對以往事情,特別是年幼時期所發生的種種事情,確實是有比患病之前更深的理解,更不一樣的解讀。其實,在抑鬱症的範圍內,患者「怨恨父母」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為什麼呢?抑鬱症患者是如何怨恨父母的?
  • 微笑著的抑鬱症,測一測:陽光型抑鬱症的自我判定
    實際上,每年全球約有1000萬人有自殺意圖,其中50%~70%是抑鬱症患者。這不得不讓人對抑鬱症的為例感到害怕。 性格外向、開朗的演員喬任梁因為抑鬱症而自殺一事,讓我們了解了一類新的抑鬱症:陽光型抑鬱症(也稱微笑抑鬱症)。那麼, 什麼是陽光型抑鬱症呢? 首先,陽光型抑鬱症相較一般的抑鬱症而言更為複雜,也更難被發現。
  • 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怎樣防止抑鬱症患者自殺?(上)
    怎樣有效勸阻抑鬱症患者自殺?在生與死艱難的拉鋸戰中,為了破解自己想自殺的原因,找到自救方法,我曾經把網上能夠查看到的關於抑鬱症患者為什麼自殺以及怎樣防止自殺的文章,幾乎都研究了一遍,也曾與多個想自殺的病友深度交流探討,結果發現:第一,多數文章都是事實描述,感受分享,真正的自殺原因分析,卻很難讓自己信服、得到共鳴。主流觀點是:因為抑鬱症病人太痛苦了,為了得到解脫,才走上自殺道路。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得高血壓冠心病,吃東西總是要先考一下,這些都是一輩子的病,為何這我們就能接受它,甚至可以允許它們和我們相伴一生,抑鬱症就不行呢?所以接受抑鬱才是走出抑鬱的正確態度。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總是自稱一無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
  • 抑鬱症患者怎麼進行自我治療?
    (一)學會感覺由於抑鬱症患者以自損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感覺有心理學家認為,患者應該把每日發生的事情記在這本日記中:誰都幹了什麼?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我這一天有過什麼思考和會議?對於一些抑鬱症患者來說,記錄這些事情,一開始是很困難的,但只要他們能夠堅持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可能發現事件和抑鬱之間的關聯。
  • 為什麼我們正在對抑鬱症患者失去包容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現在對於「抑鬱症」的重視程度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都高。社會上也出現了一種讓人莫名其妙的風氣——自以為有抑鬱症!魯迅曾在《病中雜談》中寫到:「一位是願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個好看的姑娘,還有一個賣大餅的;另一位是願秋天薄暮,吐半口血,兩個侍兒扶著,懨懨的到階前去看秋海棠。
  • 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從7個方面來看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那麼,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大概是什麼樣的呢?情緒方面抑鬱症患者常常用一些無效的或自我攻擊的方式來處理情緒。一些人好像對所有的情緒都感到恐懼,並給人一種冷漠、理智和逃避與人接觸的感覺。憤怒的情緒對於很多抑鬱症患者來說特別成問題,我們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應該生氣,因此我們壓抑它,直至不能承受,然後爆發。而身邊的人當然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會突然發怒,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之前的種種細節。抑鬱的人會因為感覺失去控制而更加抑鬱。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拒絕出門?作為身邊的人如何幫助ta們?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位患者的自述:你們不知道大家都睡了之後我是怎麼強迫自己睜著眼睛熬到天亮的,你們不知道我抑鬱發作時是怎麼努力呼吸空氣的,你們沒發現我面前的電視只是白白開著,我的神思其實早已經飄遠在和自己鬥得精疲力竭,你們沒見過我看到別人一個個都上班上學開心充實的時候嫉妒紅了眼眶
  • 如何早期發現抑鬱症?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自救?醫生告訴你
    所以,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我國抑鬱症患者的人數也在數千萬規模。那為什麼我們還會有這麼多抑鬱症患者呢?因為在我國,抑鬱症患者接受系統治療的比率還不足20%。很多患者並沒有足夠重視抑鬱症,或是長時間患病,但一直沒有就診;或是在發病後經過醫生確診抑鬱症,但認為的拒絕了醫學系統治療的機會。很遺憾的是這樣的行為間接的導致了患者的病情大多遷延難愈的現狀。
  • 抑鬱症大多數是心病,自我療法與他人療法雙管齊下
    那麼這時,有些抑鬱症患者就認為自己已經好了。抑鬱症的自我治療不要貿然停藥,會引起病情反反覆覆或使病情逐漸加重,增加日後治療難度。禁談敏感話題這裡所說的敏感話題其實很泛泛。包括導致抑鬱症患者發病的一些事情,還包括要求患者做出的一些決策。
  • 無法去掉抑鬱源的抑鬱症,反反覆覆怎麼辦?
    無法去掉抑鬱源的抑鬱症,反反覆覆怎麼辦?幾乎所有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等等,說到底都是一個大腦裡自動運行的思維程序,這個思維程序不受人的控制,運行的過程實際就是發作的過程,發作的時候就會非常痛苦,但是發作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刺激點,就是題目說的抑鬱源。
  • 抑鬱症患者,你怎麼這樣不聽話?
    抑鬱症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疾病,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知道抑鬱症的這個共性,但是總是相信各種各樣的傳言、諮詢意見、廣告宣傳,甚至是一些巫言。對醫生的話卻半信半疑,不聽話。1不堅持服藥101首發的抑鬱症患者需要服藥半年以上,穩定了還要堅持服藥一段時間!「我都好了,你還要叫我服藥」,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想法。服藥一段時間之後情緒穩定了,很快就不聽話,停止了服藥。甚至還有人認為醫生叫他服藥,是想掙多一點他的藥費錢。認為醫生黑心,當病情復發的時候,又認為醫生的醫術不好。
  •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談戀愛
    故事的開始總是美好的。只是後來故事的發展不如人意。因為大多數和抑鬱症患者戀愛的結果都是被帶著變成了抑鬱症患者。因為情緒,是最容易傳染的。大家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那麼如何與抑鬱症患者正確地談戀愛呢?1.了解抑鬱症抑鬱症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是情緒低落,拒絕人際交往,對事物逐漸失去興趣,嗜睡,悲觀,無故落淚等,嚴重時會把死亡付諸行動。那麼,人為什麼會抑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