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抑鬱症鬥智鬥勇多年,依然沒有辦法完全擺脫它,但是在鬥爭的路上,也習得了不少經驗。
比如抑鬱症患者不要活在想像的和理論的世界中,這是今年我通過讀書和偶爾的實際感受學到的。知道了這個道理,我趕緊去實踐,可是實踐的結果卻是非常失望的。
在我極度抑鬱的時候,我可能連床也不想起,臉也不想洗的,所以去觸及客觀現實當然是在自己情緒有所好轉的時候。可是每次觸及客觀現實,迎來的都是更大程度的抑鬱。
我去菜市場沾點菸火氣,我去廣場上跳廣場舞,我去健身器材鍛鍊身體,我也去遊樂場。
我看著眼前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我感覺和他們有很大的距離,我總覺得他們所有人都是有工作的,他們肯定不會像我這麼廢物,這個思想我控制不住,直接導致我的極度悲傷,我認為我和社會是有距離的,我無論如何也融入不進去。這些思想讓我不願意與人交流,因為我覺得自己實在太一無是處了,誰會理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啊。(重度抑鬱的時候就是這樣想的,怎麼想就怎麼記錄吧)
我也渴望跟他們交流,但是如果他們問我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又該手足無措,隨便編個嗎?在沒有抑鬱症之前,我還會「裝」,但是有了抑鬱症之後,我「裝」的能力嚴重下降。每次說假話,我都無法自圓其說,面紅耳赤,我脆弱到hold不住任何場面。
觸及現實之所以讓我更加抑鬱,可能是因為我一直懼怕真實,我一直都活在想像的世界中。觸及現實就意味著我必須看到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自己讓我恐懼、厭惡和排斥。真實的自己是這樣的:膽小、自卑、懦弱、社恐、敏感、無業等。
每次觸碰現實,都讓我驚慌失措,趕緊縮回來。我置身在現實的環境中,感覺主觀和客觀具有嚴重的衝突,實在忍受不了這種被撕裂的感覺,所以每次都會加重抑鬱。
但是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上面介紹的都是:當學會面對真實的自己的時候,病就好了。可能我還是不承認自己,不接納自己,缺乏面對真實的勇氣。
雖然每次面對真實的時候,都很抑鬱,都想逃離,自己呆在家裡會很舒服安心,但是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否則,永遠無法在真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永遠無法克服工作困難症。
在大的方面,我的方法是兩種。
一、用意志力頑強對抗。(嚴重錯誤,血淚教訓)
這可能是跟我的個性有關係。我從小就是個性格比較好強的人,不服輸。再加上從小接受的教育: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還有各種成功學的影響,當時得了抑鬱症(當時並不知),雖然我也很恐慌,但是我覺得我用強大的意志力就能克服了,沒什麼是做不到的事情。
現在想想很可笑,意志力再強大也很難改變客觀事實的。
當時我就一直給自己打雞血,提高意志力,繃緊腦袋(現在想想也很可笑,提高意志力是要在現實中磨練的,而不是繃緊腦袋集中注意力就能搞定的),我用意志力把所有的抑鬱、焦慮、恐懼的因素都驅逐在了我的意識之外,當時並不知道潛意識這種東西。
每天用很大腦力來驅逐不開心的事物,精力嚴重不夠。
我又犯了一個錯誤,我應該在現實中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可是我卻一直停留在大腦層面。
當時家裡不關心,情緒沒有出口,自己性格又內向,也無知,這種種的因素讓我把這個方法奉為了真理。
可是在沒多久,我就遭到了大腦的反噬,精神總是緊繃,明顯感覺大腦皮層就像揪在了一起。就是那種全副武裝應對危險的狀態。很傻,覺得思維的強勢可以驅逐不安的因素,沒想到大腦習慣了全副武裝。
一直到現在,影響還是很大。
現在只要稍微做一件活動量大的事情,或者是給自己定目標要做成什麼事,大腦就會自動識別為當年那種信號。有一次很消沉,去跑步,結果跑完之後強烈的防禦機制差點把我的腦子撐破。
這種影響很難消除,每當焦慮、抑鬱、恐懼來的時候,我都習慣性戒備,強力驅逐,大腦的習慣我掰都掰不回來。
所以,勸抑鬱焦慮的人不要像我這樣極力排斥痛苦,要接納自己。接納是痛苦一陣,不接納就會形成很嚴重的防禦機制,導致精神的嚴重內耗。
二、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正確的方法,需要一生來踐行)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但是由於上面所說的原因,我總是失敗。當看到同學一個個事業做的越來越好,我卻被耽誤在了抑鬱症上動彈不得,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還要考慮生存問題,怎麼能夠順其自然呢?
可是和別人的差距已經很大了,想想也是徒增焦慮,不如就找點適合自己做的事情,總之就是不能做個閒人。哪怕做做家務,讀書寫字也好。本來就價值感低,如果什麼都不做價值感會更低。
這種順其自然的思想我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踐行。
道家思想主張人要學會柔軟,這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太強硬反而容易受到損傷,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每當我承認自己的問題的時候,我就一下子鬆了一口氣,學會示弱讓我的壓力減輕了很多,不用再一直繃著,總想在別人面前呈現一個更好的自己。
每次用順其自然的方法都堅持不了多久,目前還沒找到方法,慢慢探索吧。
有時候想開點也好,我有時候也會自己開自己的玩笑。從小被打的太多,加上各種諷刺謾罵,終於在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恐懼焦慮爆發了。還好爆發的早,我提前感受到了痛苦的人生,我還來得及尋找各種方法來補救。如果中年危機的時候再爆發,可能我會一下子懷疑人生,這樣想想也就好多了,反正總有一天會爆發,不如讓暴風雨提前來臨。
骨子裡的不服輸也有好處,抑鬱症反反覆覆這麼多年,我還從未想過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