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從7個方面來看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2020-12-17 鋼鐵防彈玻璃心

一些壓力將我們推入第一次真正的抑鬱。一旦跨過那條線,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們「有」了抑鬱症。

我們可以從一次次發作中恢復過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預防或調節以後的發作,但我們依然「有」著抑鬱症。

除了少部分非常幸運的、在最初就得到了有效治療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輕度的心境惡劣還是會一直存在,除非我們接受嚴格的康復訓練。

那麼,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大概是什麼樣的呢?

情緒方面

抑鬱症患者常常用一些無效的或自我攻擊的方式來處理情緒。一些人好像對所有的情緒都感到恐懼,並給人一種冷漠、理智和逃避與人接觸的感覺。他有所好轉並認識到這個問題後,便喜歡以此開玩笑,說自己在「情感上受到挑戰"。

相反,其他人因為感覺自己已經瀕臨抑鬱的邊緣,以至於害怕會當眾忍不住哭泣。憤怒的情緒對於很多抑鬱症患者來說特別成問題,我們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應該生氣,因此我們壓抑它,直至不能承受,然後爆發。

而身邊的人當然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會突然發怒,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之前的種種細節。抑鬱的人會因為感覺失去控制而更加抑鬱。

行為方面

患者常常需要改變那些導致抑鬱生活的行為模式。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如果我們不能把工作做到完美,我們的整個自尊就岌岌可危。

這常導致拖延,因而工作從來沒有真正開始過;雖然徹底的失敗是避免了,但患者明白他令自己失望了。

我們的完美主義使我們想要徹底改變自己—我們想一下瘦14公斤,每天跑8公裡,戒掉菸酒,徹底重整我們的工作,有時間就去做放鬆和冥想……看上去有這麼多應該做的事,但我們從未開始行動;

或者突然有一天我們精力迸發,開始嘗試每一件事,但沒有一件可以真正完成的,之後我們就會再次確信嘗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思維過程方面

我們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一些觀念,並在成長的過程中發展出另外一些觀念,到成年和老年時也在不斷增加或改變我們關於生活的觀念。

抑鬱症患者往往有一些類似的假設,但這些假設是自我延續的、不正確的:

我們認為自己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好的事情負有責任,而好事則是有偶然性的;

我們是悲觀主義者,認為如果聽之任之,事情常會變糟,而不會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認為自己必須隨時掌控一切,若非如此,災難就會發生。

這類思維習慣大都是無意識的,它們必須被指出來,被挑戰,被改變,這樣康復才能開始。

壓力方面

21世紀的生活條件使我們經常處於鬥爭或逃跑的反應中,分泌大量的壓力激素:腎上腺素和皮質醇。這些在緊急情況中很有用,但時間長了就會對身體、大腦、精神產生毀壞作用,出現包括抑鬱症在內的各種症狀。

唯一能夠應對這種壓力的方法就是學著變得更警覺。經證實,警覺(清醒、明白地面對當下)是從壓力、焦慮和抑鬱中恢復過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同樣具有預防的價值。

警覺表示對於自身的經歷非常清醒,但能稍稍從自身經歷中分離;帶著更大的客觀性和接受度,學著像疼愛著你的父母一樣照看自己。

有意識的冥想對於很多情緒及身體問題都很有效。一項振奮人心的新研究表明:冥想訓練確實能夠修復一些由抑鬱症所致的大腦損傷。

人際關係方面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處理好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困難的。

我們帶著巨大的內心傷痛前行,希望有人能夠治癒我們。但同時,我們也因有這樣的感受而羞愧,因此我們將它隱藏,不讓任何人知道。

對於他人的感受和看法我們過於在意,但我們又害怕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意,因此,我們幾乎總是失望。總是擔心被排斥,我們可能會先排斥別人以作為防禦手段。

在人際關係的界限上,我們沒有什麼概念,因此,我們常以為其他人知道我們的感受,我們也知道他們的感受,然而事實常常並非如此,而我們不能夠從經驗中獲得教訓並停止做這類假設。

身體方面

抑鬱的人對於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常常不敏感。

我們常常工作過度,然後因疲勞而衰竭,卻沒有意識到這種循環是非常有害的。

諸如吃飯這樣的簡單的事情都會變成負擔,因此吃不好,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或營養不良或兩者兼之。

我們忘記了該如何睡覺;也不做運動;為調整我們的精神和身體而染上酒癮或藥癮。

自我方面

抑鬱的人缺乏提供自尊的內部資源,以幫助自己度過難捱的時光。

我們指望以他人來代替那些資源;但我們知道這樣的願望是不公平、不現實的,且因此充滿羞愧和內疚。

我們極度渴望被愛,卻又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

我們不能夠決定自己的原則和價值,也不能通過合理地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掌控生活,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判斷缺乏信心。

當我們實現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時,我們也不會感覺很好,因為對我們來說,所有的目標都是一樣的:燒焦了晚飯的感覺就可能抵消我們從大學畢業的驕傲感。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抑鬱症的患病人數在我們國家已經達到了9500萬,也就說明這種疾病的常見性並不是說說而已,同時也說明我們國家對於這種疾病慢慢的已經開始有所重視,這片文章並不給大家講病種知識,而是給大家講講關於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以及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這兩個話題展開,下面我們就進入正文。
  •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什麼樣?攝影師的12張「自拍」告訴你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什麼樣?攝影師的12張「自拍」告訴你 每個人抒發內心壓力的方式都不同。21歲的美國攝影師Edward Honaker2年前患上抑鬱症,他將鏡頭對準自己,拍攝了一系列表現內心真實感受的照片。這些照片被他發上網後,也引起了許多病友的共鳴。
  • 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世界
    首先要說明這個展子真的不適合擺拍出片,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拍照(可以看我主頁發布的以花之名展)但是對於這個展子的作品我們應該是感到悲傷和尊敬的,他們都來自於各種各樣的抑鬱症患者的真實案例,背後都是無法想像的痛苦和掙扎。這個展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黑暗的世界,通過展品,通過抑鬱症患者們的畫作攝影作品以及文章還有故事,讓健康的人可以深入了解,讓不健康的人可以產生共鳴。
  • 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世界,科學抗抑鬱
    有些人可能無法理解抑鬱症,覺得得抑鬱症是因為對方你心理太脆弱,不堅強,甚至覺得是作出來的。抑鬱症的家人或朋友會經常鼓勵抑鬱症患者,希望給與他們正能量,將他們帶出抑鬱的情緒。但專科醫生卻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認為一旦確診為抑鬱症,請不要試圖對抑鬱症患者說激勵類的話語,因為這些話語可能並不能起到正面作用,甚至可能導致抑鬱症患者壓力增大,病情惡化。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好奇的你快來看看吧!
    很多網友好奇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以及最近有很多的網友向我提問,因為線下比較繁忙,沒有時間回答與大家不好意思,對此我深表歉意,下面我們就進入正題。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看完我哭了
    知乎上「在抑鬱症患者眼中世界是什麼樣的?」問題下面,最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抑鬱症就像一個提著刀的陌生人,每天捅你一刀,周而復始,天天如此。抑鬱症患者無疑是孤獨的,抑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面對抑鬱症患者時,人們說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想開點,沒什麼大不了的。」「多出去走走,多交朋友,慢慢會好的。」「現在正在發作中的我感覺這個世界都是黑暗的,很想哭卻哭不出來,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人喜歡我,也沒有人願意和我說話,無助痛苦,想死又不敢死,渾身顫抖,沒關係,我要繼續好好活著了。」
  • 抑鬱症患者眼中世界是什麼樣的?
    你說抑鬱症患者看淡生死,我倒覺得未必。抑鬱症,無非是把恐高的人放在塔尖,暈血的人放在屠宰場,密恐的塞給他一隻爬滿蜱蟲的狗,幽閉的扔進枯井的一個魔鬼。然後就這麼放著。你噁心,你戰慄。這個世界不認識你,而你,也不認識這個世界。你仿佛被扔進了異次元,又好像穿越到了史前。你所能做的,只有躲在荒野上的巨石背後,淌著汗水,喘著粗氣,極力搜刮片刻的安寧。然後空中響起一個聲音:「親愛的,我可以幫你結束這一切,馬上。」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患病原因以及症狀又是什麼?
    如果說在患有近視眼的人眼中的世界是模糊朦朧的,那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似乎一切都與我無關,七情六慾幾乎為零,仿佛是整個世界的旁觀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存在。看到別人高興、激動、悲傷跟看石頭沒什麼兩樣。
  • 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兩倍
    抑鬱症發病率很高,幾乎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抑鬱症患者,因此它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識,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
  • 看見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
    但對於一位瑞典的攝影藝術家Gabriel Isak來說,抑鬱症成就了他的藝術,藝術也幫他走出了抑鬱。在Gabriel Isak 創造的這個世界中,藍色就是他的主視覺,他生活在自我創造的這個藍色世界中,也從中找到了很多的靈感。
  • 普通人眼中的抑鬱症患者
    這裡的「普通人」只是作為抑鬱症患者的相對面來進行描述,即沒有患上抑鬱症的人、準確的說是不具有抑鬱症典型特徵的人群。畢竟,有些人可能已經步入絕境了,自己還不知道的,是大有人在。在這些人眼中,看到抑鬱症患者的第一句心裡話,可能是:「多大點事兒,把你刺激的。」我們除去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那一種,這暴露了人的過度理解。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其實我們有時候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自己,很多人患上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攻擊自己,比如在人群中出現問題之後總是先找自己的問題,要不你看心理學有個理論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善良的人,其實說更準確一些就是不敢表達攻擊性的人。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對於服用抗抑鬱藥的患者來說,毒品、酒精與抗抑鬱藥的相互作用也會加重抑鬱症狀,並加大抑鬱症的治療難度。幫他睡個好覺
  • 抑鬱症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能想像抑鬱症的人群每天或者怎樣的生活嗎?他們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子呢?他們的生活和沒有抑鬱症的人有什麼不同呢?可是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的內心跟現實的世界仿佛隔了一層牆,外面的光亮很難照進來,這群人就是抑鬱症人群。朋友曉清就是這樣人群中小小的一個。她說:「我就像被困在一個白色的四面全封閉的房子,小小的我蜷縮在角落,像小時候的那種我,周圍一片死白,頭頂上時不時的有沒有光源和生氣的白光打下來,如果抑鬱嚴重的時候,頭頂連光源都沒有。
  • 抑鬱症患者家屬,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決定患者得到幫助還是毀滅
    一個抑鬱症患者能不能走出抑鬱,戰勝抑鬱,和他的家人在抗擊抑鬱症的鬥爭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家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患者從家人那裡得到的是更多的幫助還是更多的傷害!大多數家屬因為對抑鬱症不了解,所以在生活中經常是給到患者更多的傷害,而不是更多的幫助!家人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關係到抑鬱症患者能夠得到的是幫助還是毀滅。02 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中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抑鬱症患者人數乃世界之最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抑鬱症吧,它簡直就是一個沉默的殺手,每年大約有100萬人因為抑鬱症自殺, 張國榮、陳琳、喬任梁……皆因抑鬱症而選擇結束了生命!居然成為了當前世界上,抑鬱症最多的國家!!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約每14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抑鬱症患者。
  • 同樣是抑鬱症,到底是男性患者多些,還是女性患者多?
    曾有幾次,粉絲後臺發問:「抑鬱症患者是男性多些呢?還是女性多些呢?」「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女性比較多嗎?為什麼我接觸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比較情緒化,按理應該更容易得抑鬱症吧?為什麼我遇到的都是男性抑鬱症患者?」
  • 如何分辨抑鬱症患者?
    9月21日,廣州一幼兒園發生一起抑鬱症患者傷人事件,事件共5人受傷,其中2人送院搶救後不治;至於王某事後以刀自殘,搶救無效死亡。兇手據傳為長期嚴重抑鬱症患者,抑鬱症這麼可怕,而且隱蔽,先看下中國有多少抑鬱症患者:根據資料統計,截止2019年年底,中國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當前我國每年自殺的30萬人中,有24萬人,即80%是抑鬱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