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患有近視眼的人眼中的世界是模糊朦朧的,那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
似乎一切都與我無關,七情六慾幾乎為零,仿佛是整個世界的旁觀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存在。看到別人高興、激動、悲傷跟看石頭沒什麼兩樣。時間似乎不存在了,你毫無期待,感覺自己不像人一樣,但是又要去扮演自己是一個人的角色……
「你只是太敏感了。」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卻是很敏感,但這也不是他們願意的,他們最大的恐懼就是怕被別人看穿。擔心人們會因此批判他們,無論在家還是在外,他們都時刻偽裝,欺騙所有人。可要知道,一直感情充沛地去維繫這樣一個謊言,會消耗令人難以置信的精力。這就好像是你要掩蓋自己得了癌症一樣,極其困難。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也會說「夠了」,然後用盡所有自己認為可以趕走它的方式攻擊它,但往往總會甘拜下風。
後來,他們變得善於「自我治療」,但真的管用嗎?……就這樣,他們屈服了,就連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都離我而去,消失殆盡了……
到最後,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冷漠旁觀,就會成為那根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抑鬱症的症狀是什麼?
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活著沒意思,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常有無望感、無助感和無用感。
意志活動減退:活動少動作慢、周末或者木僵。
思維遲緩: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慢、聲音低、應答及交流出現困難等。
負面情感體驗:度日如年、生不如死、自我評價低及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自責自罪感,或煩躁、擔心、緊張、胡思亂想等。
失眠:以早醒、醒後難入眠為主。
軀體不適:乏力、食慾下降、體重明顯下降、便秘、疼痛、性慾減退、陽痿、月經紊亂、閉經等。
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悲觀絕望,自殺觀念頻繁,自傷或自殺等行為。
抑鬱發作的病因是什麼?
遺傳因素:直系親屬中有人有抑鬱症史,此類人群抑鬱的患病率比別人高。
社會心理因素:家庭關係、人際關係、經濟壓力,生活方式改變等,首次發病的抑鬱患者半數以上可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
性格因素:性格優柔寡斷、內向悲觀及心理承受力弱的人容易產生抑鬱發作。
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異常,腦部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胺基酸等的失衡是抑鬱發作的重要因素。
軀體疾病:一些嚴重的軀體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發作、不孕不育等常常引發抑鬱發作,並使原來的疾病加重。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您多關心,多陪伴,多理解,帶他們來看醫生,不要簡單粗暴地認為他們「瞎矯情、太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