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熱索」的含義是山腳下的村莊

2020-12-15 小紅帶你放鬆心情

特殊的亞熱帶風

藏語「熱索」的含義是山腳下的村莊。吉隆鎮熱索村位於中尼邊境,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85公裡。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沿山谷一路吹來,給吉隆溝帶來溫暖和溼潤,位於溝谷前端的熱索自然得到更多的偏愛。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造就了這裡特殊的亞熱帶風光和獨有的民俗風情。諸多歷史故事在這裡演繹,也有太多發展的希望在這裡升騰。

從吉隆鎮出發,翻過橫亙在吉隆藏布溝谷中的姆拉山,沿峽谷東側陡峭的山坡和懸崖一路曲折盤旋向下,穿過江村珠峰核心保護區,就進入了熱索村地界。從吉隆鎮到熱索村25公裡的路程,海拔從2800米降到了1800米。這裡的峽谷明顯變窄,兩側山峰更顯陡峭險峻,山崖上飛瀑跌宕,山谷中濤聲隆,雲霧升騰,山路邊毛竹叢生,古樹參天藤蘿纏繞。西藏長葉松、喜馬拉雅雲杉、紅豆杉等珍稀樹木隨處可見,高大的杜鵑樹點綴其中。每年3~5月份,一團團火紅的杜鵑花掛滿枝頭,把滿世界的青山碧水裝扮得更加靚麗迷人。

隨著海拔的下降,氣候越來越溼潤炎熱,植被越來越繁茂,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經常能看到成群的長尾葉猴在叢林中攀爬跳躍,有時甚至能看到狼或金錢豹在公路上驚慌奔跑。一路在動植物王國中穿行,不僅能欣賞美景,也能滿足那種回歸大自然的渴望。熱索村背依大山,坐北朝南,東、北、西三面都是壁立幹仞、直插雲霄的高山懸崖。村西的吉隆藏布和村東的東林藏布在村南交匯後,一路浪花翻滾,流入尼泊爾境內。河床上,一塊塊或大或小的卵石光潤如玉,色彩斑斕。這裡年四季溫暖溼潤,山崖上、溝谷裡長滿了亞熱帶植物,一叢叢棕櫚伸展著寬大的葉片,株株高大的霸王鞭(仙人掌科植物)長成了巨樹,五彩繽紛、形態各異的野花爭奇鬥豔。

村民們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於兩河交匯的三角平壩上靠北面山崖建起了一排二層藏式民居,二樓住人,一樓開了幾間門市,茶館、飯店、小商店,一應俱全。商店裡既有中國製造的日常用品,也有尼泊爾產的小商品。這裡的村民除了從事小規模的農牧業,還經常和尼泊爾方面開展小額民間貿易。雙方邊民不僅在邊貿上互有來往,也有相互通婚的現象,衣著服飾和飲食習慣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由於氣候溫暖溼潤,村民們皮膚比較細膩,長得也很俊俏,年輕姑娘們喜歡穿顏色鮮豔的紗質長裙,大多數人一年四季穿拖鞋,天涼的時候也只是多了雙襪子。

時常看到年長的婦女們坐在自家的門庭前,用古老的自製工具悠然地紡紗織布。在這裡可以品嘗尼泊爾風格的味道純正的咖喱拌飯,呷幾口尼泊爾產的瓶裝啤酒,感受那種中尼融合的特殊的風俗民情。村南河對岸就是尼泊爾,依然是群山疊嶂,崖壁危立、滿谷蒼翠。河對岸殘存的掩體工事赫然聳立,灰黑色的石牆雜草叢生。歷史上,這裡曾經發生過3次廓爾喀人入侵西藏的戰爭,清政府曾派遣大將福康安統帥由多民族戰士組成的反擊部隊,從這裡把侵略者趕回了老家,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歷史揮散了戰火硝煙,歲月淹沒了廝殺吶喊,只有那些空洞洞的射擊孔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過去,期盼著和平與發展。

這裡的邊境是以河道中心為界,村南兩河交匯處的河畔上,矗立著我國的第48號界碑。東林藏布上,間距不過50米的三座橋梁橫跨兩岸,橋下波浪滾滾濤聲如雷。靠上遊的是一座鋼索木質吊橋,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現在已經廢棄,殘存的鋼索和黑色的木方在河谷上空隨風飄搖;中間是一座鋼索鐵橋板鐵護網的鋼鐵吊橋,是現在兩岸邊民往來的主要通道;下遊是正在建設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路橋,是中尼兩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三座橋梁代表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成為中尼友好往來的重要見證。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正在集中各方面力量,努力把吉隆熱索口岸建設成我國通向南亞地區最大的陸路通商口岸。現在,連接318國道和吉隆縣城的通縣油路正在施工,吉隆口岸公路已經立項,我國援建的沙拉公路即將竣工,可直接通向加德滿都,一條通商口岸的綠色通道即將全線貫通,口岸貿易區、功能區建設全面啟動,幹年吉隆已經邁進了一個開放發展的春天。熱索,這個位于吉隆開發開放最前沿的小山村,將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作用,以它特殊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引起世人更多的關注和嚮往。

相關焦點

  • 昌都管轄的小縣 人口才3萬多 縣名翻譯過來是勇士山腳下的村莊
    「八宿」藏語意為「勇士山腳下的村莊」。 清雍正三年(1725年)劃歸西藏後,由拉薩功德林寺派人管理。清末,改土歸流時併入恩達縣。
  • 四川一座偏僻小村莊,建在山腳下,門前小山丘像烏龜遊水
    四川的自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座偏僻小村莊,周圍群山環繞,房子建在山腳下,門前的小山丘像烏龜遊水。這裡的坐標是宜賓高縣慶鈴鄉,一座座清秀的小山矗立在大地上,蒼翠欲滴。有一條道路,在山間延伸,小村莊的房子,圍著山峰建在山腳下,一幢幢小平樓,隨意分布在路邊。
  • 藏語譯製影視劇成為藏語傳播「捷徑」
    新華社拉薩1月3日電(記者黎華玲、魏聖曜)「作為進藏工作的大學生,至少應該懂一些藏語日常用語,這樣能增進和藏族同胞的感情,容易交到朋友。」2014年作為引進人才來到西藏工作的四川籍大學生江琴說。為學好藏語,江琴最初在拉薩的民辦語言學校學習。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後,她發現通過看藏語譯製片學習更輕鬆、更方便。
  • 班禪和達賴在藏語中是什麼含義,在明末他們是怎樣成為西藏領袖的
    班禪和達賴在藏語中是什麼含義,在明朝末年班禪和達賴是怎樣成為西藏政教最高領袖的?達賴與班禪是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格魯派(黃教)教派的兩大領袖。賴是蒙古語,是指受封者堅強、剛正,學知識博大精深、無所不知;喇嘛是藏語,意為「上人」,與漢語稱佛教僧人「和尚」的意義相同。「班」是梵文「班智達」,漢語意思為「學者」;「禪」是藏語「鐵波」漢語意為「大」,合起來是「大學者」的意思。
  • 國內名字最複雜的村莊,首字拼音不會拼,手寫要30筆,還是4A景區
    一些農村也看到了致富的機會,特別是一些有文化底蘊風景又靚麗的村正更是直接被評為國家級景區,吸引來了大量遊客,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國內名字最複雜的村莊。說到村名,其實每個村子的名字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就像人名一樣,一些普通的村子村名所代表的意義就十分好理解,比如李家村、羅家村這樣的,而爨底下村,你們知道其中的含義嗎?
  • 藏語詞彙結構
    藏語的詞彙基本上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藏語的固有詞,比重最大;第二是借詞;第三是用固有詞作為語素構造的新詞。借詞和新詞豐富了藏語的表達力,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有許多已成為藏語的基本詞彙。(一)固有詞中的敬語與非敬語藏語固有詞中有敬語與非敬語之別。
  • 看圖:萊陽沐浴店鎮三個村莊的實景,名稱都帶一個「旺」字
    這組圖片要給大家介紹煙臺萊陽市的三個村莊,它們都在沐浴店鎮境內,南北中一字排開,名稱都帶一個「旺」字,分別叫做南旺、中旺和北旺。這三個村莊位於沐浴店駐地的東南方向,從新修的204國道向南有一個小路口,沿著路上坡,翻過一座小山,遠處就能看到北旺村。而從北旺村穿過,就依次是中旺和南旺村。很多朋友可能都想問:「村莊名字中的旺,指的是什麼?」關於它的含義,當地民間有兩種說法。
  • 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
    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作者 李晗雪 楊程晨沿318國道進藏,遊客們時常對藏族百姓的名字產生疑惑:從康定到拉薩,相同藏語寫法的名字譯成漢語卻有了「兩副面孔」,次仁變為澤仁、索朗成了斯郎、強巴改為向巴。圖為記者在北京拍攝的現已出版的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成果。
  • 社會科學論壇2019第2期發表了我的語言學論文《藏語屬於阿爾泰語》
    ,詞根詞(中心詞)後面總黏著一個虛詞,詞根有明確的含義,虛詞則沒有明確,它只有構詞的作用,而這正是阿爾泰語詞彙共有的特徵。但漢語詞彙不是這樣的,現代普通話詞彙雖大多有兩個音節,例如,「保留」、「春天」、「木碗」等等,這兩個都有實在的含義,可以分開的,可以單獨存在的。因此漢語詞彙不是「黏著型」構造,這就是兩者的根本性的區別。阿爾泰語虛詞不可搭錯。藏語虛詞也是如影隨形地黏在詞根前或後。
  • 你知道「嘉居」在藏語中什麼意思嗎?這個村子太有寓意了,真可愛
    嘉居在藏語中的意思是100戶人家的意思。顧名思義,這裡居住的家庭只有100戶左右,而且大多的藏寨建築,全部是在大金河谷層層往上的破壁之上,隨著卡帕瑪群峰的綿延山勢,一直延續到山腳下。看著落差近千米口的山坡,處處散落著藏式特色的房屋,像藍天上的星星,或三三兩兩,或密集集中,或在懸崖峭壁上,或在湖邊。
  • 【滇西北藏語地名之奧秘】文獻中的「茶畦隴」在西藏察隅與雲南...
    其中,藏語地名又獨領風騷,是打造旅遊文化升級板的資源寶庫。  藏語地名是「活化石」,凝聚著古往今來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大地滄桑的密碼,承載了滇西北藏族、納西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各族人民開發邊疆、保衛邊防、生存繁衍、創造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的信息,積蓄了耐人尋味、引人入勝的奧秘。  研究藏語地名,可以糾正以往文獻記載的訛誤。
  • 新中國漢藏語研究70年
    一、漢藏語概論與同源詞研究在漢藏語調查研究基礎上,出版了漢藏語及其下屬語族一些概論性著作,包括馬學良主編的《漢藏語概論》(1991年)、《漢藏語概論(第二版)》(2003年)是第一部漢藏語言概論性重要著作,除此之外,還有高華年的《漢藏系語言概要》(1992年)。
  • 跟著乃寶學藏語丨你知道西藏的情人節用藏語怎麼說嗎?(內附音頻)
    上周五的藏語教學視頻,著實讓乃寶受寵若驚,很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魅力乃東」為了推出更好玩的藏語教學視頻正在籌備當中,下周我們就可以視頻見面啦!(這周暫時音頻哈)西藏是一個節日非常多的民族,我們推薦的這些節日也是私藏的,今天就給大家安利一下,順道學點藏語。以下就是乃寶這周的藏語教學系列第十四節課。
  • 《杭州學刊》發表了我的論文:簡論英語「龍」的讀音來自古藏語
    龍在東西方文化中有完全不同的含義,這是由東西方地緣環境、人文歷史的巨大不同造成的。關鍵詞:藏語「龍」的讀音  古藏語  古羌的東擴西遷作者簡介:徐江偉,獨立學者,從事文明起源研究(郵政編碼  312500)   「龍」無疑是華夏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符號之一。中國有「龍的國度」之稱,中國人有「龍的傳人」之說。
  • 香格裡拉:藏語裡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這裡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香格裡拉是位於雲南省,當地有著佛教文化,這個是當地的文化建築當地的民居,很有少數民族的特色,他們生活在夢幻中的景色下,景色讓人留戀香格裡拉的標誌性文化建築,兩隻長頸鹿,一大一小,表明了什麼含義不得而知當地的一所民居,一個少數民族的房子,從這裡可以看到幾千年來
  • 草原上有了說著藏語的孫悟空
    」,永巴回想起剛參加工作時自己為電影《開國大典》進行藏語配音時的情景不禁莞爾,他說,當時的劇情是幾個首長坐在一起討論局勢,說著說著就開懷大笑起來,「我笑了幾遍都沒表達出那種情感,都沒通過,就更笑不出來了。」
  • 青海卡力崗:說藏語的穆斯林族群
    中新社西寧5月29日電 題:青海卡力崗:說藏語的穆斯林族群  作者 胡友軍  卡力崗,藏語的意思高高的山,地處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西南,距省會西寧約150公裡,這裡分布著德恒隆、沙連堡、阿什努3個行政鄉。  化隆縣是中國國家級貧困縣。
  • 中國發布近1500條藏語新詞術語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換屆暨十八大以來藏語新詞術語發布會
  • 四川阿壩:學習藏語成為年輕公務員的必修課
    新華社成都4月18日電(記者海明威 任珂 趙博)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局的漢族公務員張君華,現在每周六都要參加藏語培訓班學習。    「我常常在草原上幫助牧民規劃和修建公路,但是因為我不懂藏語,交流起來非常困難,常常影響工期。」張君華這樣解釋他來學習藏語的好處。他說,過去,下鄉工作時必須要藉助藏語翻譯才行。
  • 西藏首部現代綜合性藏語詞典出版
    歷時8年編纂、總字數達240萬字的《現代藏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