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1月3日電(記者黎華玲、魏聖曜)「作為進藏工作的大學生,至少應該懂一些藏語日常用語,這樣能增進和藏族同胞的感情,容易交到朋友。」2014年作為引進人才來到西藏工作的四川籍大學生江琴說。
為學好藏語,江琴最初在拉薩的民辦語言學校學習。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後,她發現通過看藏語譯製片學習更輕鬆、更方便。於是,她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守在電視機前觀看西藏衛視藏語頻道。最近,她正在觀看藏語譯製動畫片《海爾兄弟》。
1999年,西藏電視臺藏語衛視開播;2007年9月,該衛視實現24小時全天候播出;2010年,西藏廣播電影電視藏語節目譯製大樓正式投入使用。如今,西藏實現每年廣播節目譯製10000小時、電視節目自製900小時、電視劇譯製1000小時,電影譯製故事片60部、科教片20部。
江琴告訴記者,西藏近年來大力普及義務教育,年輕人基本都能聽、說漢語,但是年邁的老人、廣大農牧民的漢語聽說能力還是很差。「如果我能用一句藏語『宮康桑』向當地人打招呼,他們會從心裡認同我。我到農牧區宣傳富農政策、推行農業新技術時,就更容易被接受。」她說。
作為西藏自治區首府的拉薩市,近年來不斷組織漢族幹部學藏語、藏族幹部學漢語活動。拉薩市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蘇冬梅告訴記者,學習一些基本藏語以及常用婦產科藏語詞彙很有必要,「患者一聽你說藏語,就不那麼緊張了」。
同樣是來自四川的張民敏,每年都會到西藏各地採風寫生。西藏的風光、人文歷史深深地吸引了他。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他決定學習藏語,方法也是看藏語譯製影視劇。
張民敏說,平日在拉薩街頭經常聽到藏語,如打招呼、詢問、買賣等基礎會話。而在影視劇裡聽到相關語句,他就會用拼音記在本子上,並用漢字註上含義。
學藏語跟學其他語言的方式都差不多,最重要就是聽和說。「我們可以通過看好萊塢大片、美劇來學習英語,當然也可以通過藏語譯製劇來學習藏語,每天跟著臺詞背上一句,一年下來就不少了。」張民敏說。
西藏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明珍告訴記者,自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累計譯製各類影片2000多部、電視劇50多部,已建成6家城市數字影院、年票房近5000萬元。
據介紹,如今,「藏語譯製」涵蓋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新聞節目等多個類型,不僅極大豐富了藏族群眾的業餘生活,也為一批進藏人士和藏語愛好者提供了學習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