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座偏僻小村莊,建在山腳下,門前小山丘像烏龜遊水

2020-12-17 雪靈谷動物地理

四川是天府之國,位於中國西南腹地,這裡是大熊貓的故鄉,這裡有絕美的九寨溝,這裡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四川的自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座偏僻小村莊,周圍群山環繞,房子建在山腳下,門前的小山丘像烏龜遊水。

這裡的坐標是宜賓高縣慶鈴鄉,一座座清秀的小山矗立在大地上,蒼翠欲滴。有一條道路,在山間延伸,小村莊的房子,圍著山峰建在山腳下,一幢幢小平樓,隨意分布在路邊。

這裡的風景好,空氣清新,一座座山丘,呈圍合狀,護衛著這座偏僻的小村莊。令人稱奇的是,村莊前面有一座小山丘,山丘前面是一面水塘。遠遠看去,圓鼓鼓的小山丘,就像是一隻烏龜在慢慢爬向水塘。村中的老人說,背靠青山,屋前有靈龜落水,是一種很好的景象。

也許這座村莊建立之初,村民是看中了這裡的好風水,既有道路通到,出行方便,所以才會選擇在這裡建房子吧!只見一幢幢房子,相互獨立,卻又相隔不遠,鄰裡之間友好相處,技能互幫互助,又不會干擾到彼此的生活。

村莊附近有農田,栽種著莊稼,村民們男耕女織,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樣的景色。附近還有竹林,閒時聽著流水潺潺,風吹過竹林,發出的清脆響聲,像一首歌。

這裡有青山,有綠水,也有通向繁華都市的道路,在這樣的地方居住,幸福指數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你願意放棄城市繁華,在鄉村隱居嗎?

相關焦點

  • 為了高高的小山丘(圖)
    (原標題:為了高高的小山丘(圖)) 《山丘上的情人》
  • 藏語「熱索」的含義是山腳下的村莊
    特殊的亞熱帶風藏語「熱索」的含義是山腳下的村莊。吉隆鎮熱索村位於中尼邊境,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85公裡。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沿山谷一路吹來,給吉隆溝帶來溫暖和溼潤,位於溝谷前端的熱索自然得到更多的偏愛。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造就了這裡特殊的亞熱帶風光和獨有的民俗風情。
  • 成都北郊鄉村古寺,為紀念蜀中「花木蘭」而建,其廟會遠近聞名
    基本上每個寺廟都有歷史的淵源,在距離成都15公裡的北郊鄉下的小山上,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寺廟,這座寺廟的由來是新的感覺,位於新都區木蘭町的木蘭鄉,成都北郊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位於被稱為「木蘭山」的山腳下,城市因山而得名,木蘭山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小山丘,山頂上有寺廟。
  • 為了參加晚宴的小烏龜
    一個小烏龜,十分地想參加這個宴會,可是自己只有4斤5兩,這可怎麼辦呢?焦急的它像熱鍋鍋上的螞蟻走來走去,就是想不出一個辦法來。很快,除夕到了,人們都穿著過年的新衣服,興高採烈地來到龍宮門前。龍宮門前,戒備森嚴,蝦兵蟹將手持刀槍,嚴格監視水族們稱體重。
  • 三明這個偏僻小鄉村,卻藏一座鮮為人知的建築瑰寶,距今已有200多年!
    福建省尤溪縣八字橋鄉下畲村,與大田縣廣平鎮交界,是八字橋鄉最偏僻的村莊。然而,就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有一座鮮為人知、精緻典雅的古建築。  下畲雖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但清朝年間植被十分茂密、藥材儲量豐富,野生厚樸、杜仲等中藥材遍布崇山峻岭之中。加之下畲村毗鄰大田縣廣平鎮,採收的中草藥可以通過廣平運往大田,最後抵達下府(今泉州)。  據下畲村鄭氏家譜記載,鄭輝秀生於乾隆戊寅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二十日,卒於鹹豐元年(1851年)十一月十八日,享年七十四歲。
  • 小山丘
    2013年,李宗盛推出新歌《山丘》,據說這首歌是自傳性的,是對自己生命的回顧,再一次打動了很多人,很值得一聽。我聽了聽,沒什麼感覺,卻突然間作出一個自己情感上很難接受的判斷:自己曾經如此迷戀的,被大眾媒體譽為「情歌聖手,華語流行樂壇一代宗師」的李宗盛,其實也只是小小的一座山丘而已。在音樂方面,他和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怎麼比?
  • 太原唯一一座汾河邊上的村莊!自駕1.5h!野釣、燒烤好去處!
    這裡是太原唯一一座在汾河邊上的村莊 質樸不蕭條,閒適不喧鬧 這裡,沒有千篇一律的景觀大道 卻美的淳樸自然 這裡,你可以徒步、騎行; 也可以燒烤、野釣
  • 他為什麼學了好幾個夏天也沒有學會遊水
    是因為只要夏天,我們的村莊必須都要淹死一個或者兩個孩子。這裡的必須是宿命,太多的水,太多的孩子,貧窮的日子裡,大人們忙著生計,孩子們就這樣在水中浮沉,有些孩子沉下去了,再也沒有浮上來。長大後才知道水獺僅僅像貓樣小。因為村莊四處環水,在我沒有學會遊水之前母親是很不放心的。我的一個姐姐就是在6歲時淹死的。到了7歲,母親就逼著脾氣不好的父親教我學遊水。我父親教我學遊水的方式非常簡單,他把我帶到河心,然後把我扔到了水裡,他認為我會在本能中學會遊水,他說爺爺就這麼教他的。可是我一直往下沉就是不划水。
  • 移走小山丘,建成平坦路 雨花區兩條道路通車
    4日,記者在長沙市稻田特立中學前看到,隨著雨花區高升路(杉木衝路—桂花坪路)、桂花坪路(萬芙路—高升路)兩條道路的通車投用,學校門前有了平闊的大馬路,附近小區居民出行也更為方便。 據悉,高升路(杉木衝路—桂花坪路)全長292米、寬33米,為雙向4車道;桂花坪路(萬芙路—高升路)全長330米、寬26米,為雙向4車道,兩條路圍繞稻田特立中學成「7」字形布列。
  • 山西這個古桃園村,建村至今六百年歷史:遠看像一座小布達拉宮
    山西是我國文物第一大省,由此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蹟、歷史文化名村,在山西臨汾翼城50公裡以外的歷山腳下有一個600年歷史的村子,叫古桃園村,這個村歷史悠久,村裡至今保存著原始風貌,村裡眾多古建築都是明清建築,因為遠離鬧市,地理位置偏僻,所以沒有被商業化,也沒有被開發成景區。
  • 魚城鎮卜橋:這個小村莊,藏著四川麻辣火鍋的底料
    其實卜橋只是一個不足千人的小村莊,地處魚城西南,與金鄉縣接壤了,在地理位置上相對偏遠,唯一的優勢,緊鄰著348省道,這條省道,成了了卜橋村通往全國各地的紐帶。這30多年,正是卜橋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走經濟發展、產業興村之路,一步步做大做強的過程。所以,卜書記的「治村經」,就是一部村民們的「致富經」。說起辣椒產業的發展,卜書記首先把功勞歸功於村民,這就是民間「初創精神」。80年代的卜橋村,以棉花種植為主,村裡先後興起多家棉花加工企業,但是隨著後來棉花種植面積的減少,棉花加工也難以發展壯大。
  • 西班牙小村莊,景色不錯,獨具特色
    然而,在這個國家除了那些大城市是遊客們最常去的景點之外,坐落在城市間、海岸邊或者山區的小村莊也是獨具特色的。在貝尼多爾姆的海邊是一座會在陽光下發出光芒的小村莊,叫做阿爾特亞。在黃昏的時候,開著車從海灘回來,沿著山路到達這個村莊。村莊的房子外貌非常相似,都是白色的外牆和黃褐色的屋頂,在落日的襯託下顯得安寧平靜。
  • 廣東一個山丘上的古城堡,被稱為「小拉薩」,有點像布達拉宮
    廣東有很多低調的歷史古蹟,等待著遊客去發現,例如廣東一個山丘上的古城堡,被稱為「小拉薩」,有點像布達拉宮。彭家祠位於廣東清遠英德市,建在35米左右的小山丘上,聽說以前一個彭氏鹽商來到這裡,在這個地方安定了下來。這個鹽商的後代為了能夠抵抗土匪的侵入,就建立了這個固若金湯的城堡,彭家祠也守護著鹽商這一代又一代人的平安。
  • 山西偏僻的小山村,74歲大爺餵驢吃鹹鹽,兩小毛驢瞪大眼望著你
    不久之前,到山西省山陰縣張家莊鄉天圪老村周邊採風,村子位於翠微山上,翻過一座山就到了臨近不遠的代縣。進村之路為蜿蜒崎嶇的山路,汽車行駛有些顛簸。沿途村莊掠過,偶爾也有不知名的美景入鏡,再加上一望無際的田野,心情甚是極好。天圪老村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子,之前再此生活的有200多口人,但如今只剩下20多為老人。
  • 南靖:一座小山丘引發的故意傷害案
    經查,2019年12月6日,陳某所屬的施工隊在南靖縣山城鎮小山城村水庫附近的小山丘正常施工,準備修路,遭到犯罪嫌疑人賴某及其妻子等人的阻擾,因為施工隊在施工時的小山丘路段有使用權的爭議,賴某堅持稱該小山丘路段的使用權是屬於自己家所有,該地段的石頭也是自家所有,村幹部和賴某還未協商好該小山丘的石頭賠償問題,所以賴某堅持不讓陳某所屬的施工隊搬走石頭,因此爭執不斷,
  • 微熱山丘藉「小金磚」闖世界
    圖:微熱山丘香港總經理李順安表示,集團的策略是要反璞歸真  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以鳳梨酥打響名堂的臺灣「微熱山丘」,一直專注於製造舌尖上的「小金磚」,創辦人並沒有大肆橫向擴充產品線微熱山丘採用的,是與一般鳳梨不同的土鳳梨,它酸味重、纖維粗,幾乎沒被看成鳳梨酥餡料之列。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許勝銘兄弟眼見土鳳梨乏人問津,夥拍親戚藍宏仁、藍沙鍾二人,向農民收購當時一文不值的土鳳梨。  微熱山丘總經理李順安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土鳳梨當時每臺斤市值價只3臺幣,微熱山丘出價10元臺幣向農民收購,既讓農民可以從中獲利,公司亦可確保土鳳梨的供應。
  • 貴州山頂上的村莊,一棟棟別墅依山而建,旁邊就是幽深大峽谷
    貴州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土吸引了很多遊客,貴州山川大峽谷,貴州自然美,貴州淳樸風俗,但回首貴州後,最美麗的景色隱匿在深山中,最令人難忘的是隱藏在深山中的村莊,人們臉上洋溢著明朗的笑容,貴州,你最迷人的地方是什麼。
  • 重慶偏僻鄉村變熱門景點,《親愛的客棧》在這建民宿,景美人少
    這原本是一個高山上的小村莊,不為外人所知,許多本地人早已搬遷,留下老房子逐漸衰落,成了空房。村子四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山環繞、林木蒼翠、空氣清爽,鄉下人淳樸善良。後來人們把村民的房子經過重建、翻新,偏僻破舊的土屋鄉村,竟然變成了富有情調的民宿群。
  • 小山丘上從不積雪,村民看到都繞著走,專家:下面埋著千年大工程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當中,如果下大雪的話,整個世界都會變成銀白色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樣漂亮的風景,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無論下多大的雪,在這個小土堆上面也不會有積雪的存在,也因為如此當地的居民都不敢靠近。但是有考古學家過來考證之後卻非常的興奮,你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嗎?
  • 長坑古村:把村莊還給大地,把鄉愁留給自己
    彎彎曲曲的入山小路的終點,是一座緊鎖的小廟。放飛無人機俯瞰四遭八方,大吃一驚。但見綠野茂林縱恣夕照,何曾有村莊和人煙的痕跡。狐疑地問消息來源:「你啥時候聽別人說這裡風光好的?」答曰:「6年前。」6年時光,不長不短,卻足以漫漶人們創造和消費的一切存在,讓大音稀聲的天地自然體現力量。這是無人機視角下村莊僅存的地面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