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知識
1、奶茶建議少喝:高熱量不但沒有營養價值,長時間的飲用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
2、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
體檢不知道這些
等於白做!速看
為了早點發現隱藏疾病,保持健康,體檢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但體檢這個事,光知道做檢查還不夠,還得知道怎麼做。
各年齡段體檢應該查什麼?
很多人體檢往往是一個套餐「走天下」,20歲小夥和50歲大爺用的都是一個體檢套餐。
其實體檢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等,全面考慮來選擇。
各個年齡段的體檢項目選擇,有哪些不同?
20-30歲年齡段:傳染病是重點
除了常規項目,體檢重點關注一下傳染病、皮膚病、生殖系統疾病。
由於年輕人活動範圍廣,患傳染病的機率相對較大。比如B肝、肺結核、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這個年齡段進入育齡期,也要留意生殖系統疾病。
建議
1. 注重肝功能、血常規及胸部X光檢查。
2. 已婚或有性接觸的女性,每1~2年可進行一次宮頸、盆腔和乳腺檢查。
30-40歲年齡段:三高是重點
30歲人體各項機能都處於巔峰狀態,但這個年齡段的人普遍工作壓力大、應酬多,常常運動量不足,容易發胖。這一時期要重點關注血壓、血糖和血脂變化,若有異常馬上調整。
建議
1. 每半年檢查一下血壓、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則每3個月檢查一次。
2. 女性繼續保持婦科檢查、乳腺檢查項目。
3. 男性35歲以後每1~2年增加前列腺PSA檢查。
40-50歲年齡段:心血管、腫瘤是重點
這個年紀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猝死率高,必須關注心臟問題。四五十歲,癌症發病也逐漸增多。
建議
1. 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等檢查不可少。
2. 肺部CT不可少,可篩查肺癌。
3. 女性重點關注乳腺及婦科疾病(乳腺超聲或鉬靶檢查篩查乳腺癌,HPV+宮頸細胞學檢查篩查宮頸癌)。
4. 男性要關注胃腸疾病(胃腸鏡可根據需要選擇做,篩查胃癌、結直腸癌等)。
5. 有腫瘤家族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提早體檢。
50歲以上:骨密度、血管是重點
50歲開始,人體機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質疏鬆高發。如果出現渾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狀,就該考慮是骨質疏鬆了。另外,還要警惕胃腸道疾病、動脈粥樣硬化。
建議
1. 開始篩查骨密度。
2. 警惕萎縮性胃炎、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疾病癌變,這個年紀胃腸鏡檢查不能少。
3. 同時關注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如頸動脈超聲、心臟彩超、心電圖等。
4. 老年人是白內障等眼科疾病的高發人群,做好眼睛檢查。
體檢之前記得這9件事
體檢之前這9件事沒做到,體檢等於白做。
�� 體檢當天早晨需空腹。
�� 體檢前3-5天,飲食請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及飲酒,保證良好的睡眠,避免劇烈運動,確保體檢結果的準確性。
�� 體檢前一天晚上8點之後不要再進餐(可飲水)。
�� 糖尿病患者可與醫務人員溝通,請儘早採血,避免低血糖。
�� 參加CT/DR線檢查,請勿穿著帶有金屬飾物或配件的衣服,孕婦及備孕者勿做CT/DR檢查。
�� 如檢查盆腔的子宮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臟器時,檢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檢查前2小時飲水1000毫升左右,檢查前2-4小時內不要小便。
�� 女士注意,體檢不宜化妝、穿連衣裙、連褲襪等,月經期間不宜婦檢、尿檢、糞檢。婦檢前24-48小時避免性生活、盆浴、陰道衝洗及陰道用藥。
�� 抽血後請按壓穿刺點3-5分鐘,直至不出血。測量血壓及心電圖檢查要求安靜狀態下進行。為了保證尿液檢查的準確性,請務必採集中間段清潔尿液。
�� 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等慢性病者,晨起應照常服藥,可飲白開水50-100毫升,一是給體檢醫師評價降壓效果提供依據,二是避免在檢查過程中發生意外。但糖尿病患者降糖藥需攜帶至醫院,用餐前服用。
來源:養生中國
總 編:周良紅
責任編輯:諾 敏
原標題:《科學養生 ▏健康小知識;體檢不知道這些,等於白做!速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