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我對Ta的感覺是不是愛情?-吊橋效應「心理叔的故事1」

2020-12-22 愛講故事的心理叔

若有心事,便來找叔。

提個問題

我對Ta的感覺是不是愛情?

大家好,我是愛講故事的心理叔;

心理學上有相當多的問題都是和愛情相關的,所以我們的第一個故事就從愛情開始;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會有心動的感覺,比如:

食堂吃飯,同班小花給我夾了幾塊紅燒肉;感冒咳嗽,我在午休時跑出去給她買了藥;相處七年,男友包下當地最貴的餐廳求婚;

這時,我們往往會更容易做出一些決定;但心動過後,我們不可避免的也會自問:我們之間的感情是愛嗎?

講則故事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講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陳小春與應採兒;

一個是狂放不羈,「愛擺臭臉」的山雞哥,一個是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愛笑美女,兩個性格有極大反差的夫妻;

陳小春出生廣東,小小年紀就輟學到香港打工,後來出道娛樂圈,當年的《古惑仔》陪伴著很多人度過了青春期,霸氣側漏的山雞哥成為很多男生的崇拜對象,最想要的就是跟著山雞哥出街,威風凜凜滿是江湖義氣的兄弟,當時的陳小春,脾氣火爆,到哪兒都是一張臭臉,吃飯被狗仔偷拍,直接就爆粗口,拿汽水丟過去,錄節目惹毛自己立馬摔道具走人。

而應採兒出生臺灣,參加過選美比賽獲了獎,17歲就開始籤約公司成為很多影視的經典角色,被劉德華欽點為女二號等,跟許多的大咖合作過很多作品,從香港到內地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發展的很不錯。按理說,這兩個人是很難走到一起的,恐怕陳小春自己也弄不清當時的感情是什麼;但陳小春很清楚,他喜歡應採兒的笑,她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有一次在陳小春的演唱會上,他一直是面無表情的在唱歌,直到看到了突然出現在演唱會上的應採兒,陳小春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直到有一天,陳小春帶著兩人十多個好友來到應採兒的家裡求婚,可支支吾吾了半天,我們的山雞哥愣是說不出「嫁給我」三個字,旁邊的人都為他著急,陳小春可能也是被自己嘴笨急哭了,只好說「你知道我講什麼」,大家自行體驗下: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山雞哥說喜歡應採兒的愛笑與真實,應採兒卻說一開始很害怕這個脾氣火爆的公司大哥。直到陳小春雙膝跪地真切求婚的時候,應採兒哭的稀裡譁啦才明白這份感情的重量;兩人從熱戀好奇到無措質疑再到相知無畏。應採兒從大大咧咧到細心體貼,山雞哥從脾氣不好到懂得珍惜和寵溺。這個可愛的男人絲毫不掩飾心中滿滿愛意並且用不同的語言修飾。是的,你知道我講什麼,他們遇見彼此都是幸運的;

情感有這麼兩種,一種是愛你在心難開口;一種是口說愛你心不定;無論是哪一種,要想弄清楚自己真正的感情,都需要通過某種形式來得到明確的答案,即使這種形式是一場笨拙的求婚;

學點知識

聽到這裡,你覺得陳小春式的求婚是找到答案的好方法嗎,還是說有點無釐頭呢?

再比如,如果你們是正在熱戀的情侶,在約會的時候,可以帶對方去做一些刺激的事情。坐坐過山車,闖闖鬼屋和密室,或者爬爬山,去到什麼高的地方。在對方經歷了這些刺激,開始面色發紅,心跳加速的時候,就更容易對自己心動,產生「愛」的感覺。請問,這個秘籍是真的麼?」

其實啊,這個說法還真的是有心理學依據的。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吊橋效應」。那麼我們接下來,就看一看「心動」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呢?

「吊橋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在1960年左右提出的。他們認為,當某一種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對於這種情緒的感知和理解,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第一個因素是,我們在情緒出現的時刻,身體出現了什麼樣的生理反應。因為生理反應是真實發生的,所以這第一個因素是現實層面的。而第二個因素,是我們如何去解釋自己身上出現的生理反應。由於這個部分是發生在我們腦海中的,是虛擬的,所以屬於認知層面。

簡單來說,我們所意識到的「自己當下的情緒」,其實是對自己生理反應的解讀。比如還是以山雞哥應採兒來舉例子,平時兩個都很酷的人,在遇到特定情景時,會流露出與平常不同的情緒;就好比處在吊橋上的兩人,更容易將自己不常見的情緒表達出來一樣;這點在兩人參與某檔綜藝節目時,應採兒正好有個過吊橋的場景,兩人的真情流露,大家繼續體會下:

根據「吊橋效應」,在你感受到自己情緒之前,可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首先,你感受到了自己身體上的變化,比如,手心出汗,心跳明顯加快,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等等。這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第一個因素——現實層面的身體反應。接著,你會不由自主地去解釋這些生理反應。可能你會覺得,自己是因為害怕,所以身體才出現了心跳加速、發抖這些變化和反應。所以最終,你就得出了 「我現在非常害怕」這個結論,並因此感受到了「害怕」這個情緒。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在剛才的例子中,會用「害怕」去解釋生理反應,而不是用愉快、激動,或者是其他情緒去解釋呢?恭喜你,你算是問到重點了。

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也對這個做出了解釋。他們認為,人們往往會從周圍的環境裡,去尋找能夠解釋自己生理反應的線索。這也是為什麼,在情緒產生的時刻,你所處的環境是如此關鍵的原因。

讓我們聯想這樣的情景,時間是「半夜」,停車場是「昏暗的」,你是「獨自一個人」,突然出現和靠近的是一個「陌生的男子」。這些環境因素都在不自覺之間,促使你把自己的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這些反應和「害怕」聯繫在了一起。

假如說,時間是「下午1點」;停車場是露天的,陽光明媚;突然靠近你的是一個年輕的陽光男孩。試想一下,這時候,你還會把自己的生理反應解釋為「害怕」嗎?恐怕是不會的。反而,你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是因為動情了,緊張了,雀躍了。

所以說,你所身處的環境,是你解釋自己生理反應的來源,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緒。

聽到這兒,也許你已經在頻頻點頭了,覺得好像理解了這個問題。

那麼,我們就回到最初的問題,看看「吊橋效應」是如何讓「心動」產生的呢?

想像一下,當你和對方一起做比較刺激的事情的時候,比如坐著過山車從最高點衝下來,或者是走進鬼屋受到了各種驚嚇,是不是心臟會「噗通噗通」地加速跳動,呼吸也會急促。

這時候,雖然導致對方這些生理反應的真正原因是鬼屋,過山車,或者是其他刺激的事情本身。可是呢,就在ta無意識地尋找線索,去解釋自己生理變化、去理解自己情緒的時候,恰好,你就在ta身邊,而且你還可能是一個對ta有吸引力的人。那麼這個時候,對方就很容易誤會,是你讓ta出現了臉紅心跳的變化,從而讓ta覺得,自己好像對你感到「怦然心動」,你們之間,似乎產生了愛情的情愫。

這就是為什麼,兩個人一起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時,就更容易對對方產生心動的感覺了呢。

後來,心理學家阿瑟·阿倫在一座長130米,且僅靠2根粗麻繩懸掛在70米高空的吊橋上做的實驗,也證實了這個說法。在實驗中他發現,那些從驚險的吊橋上走過的人,大多數都覺得自己對站在對岸的異性有了心動的感覺。這就是廣為人知的「吊橋實驗」。

聊些實際

那麼在知道了這些之後,你應該如何在戀愛中、以及生活中,去運用「吊橋效應」呢?

一方面,你當然可以利用「吊橋效應」來推動兩個人的關係。就像之前提到的,帶你喜歡的人去做一些具有刺激性的事情。這樣確實有可能讓ta對你產生「心動」的好感。

只不過,如果你問我說,這樣就是愛情了麼?我卻無法給你「是」這個回答。因為,對方體驗到的心動,只是ta對於那一瞬間出現的生理反應的一種解釋而已,並且這種解釋,還是基於錯誤的線索——不是你本身,而是ta所處的環境。而一個人的情緒是不斷地在產生的。那麼在下一刻,在你們離開了刺激環境之後,ta就可能對自己的情緒有了其他的解釋。這時候ta可能就發現,心動的感覺,怎麼就不見了呢。

所以,你不妨把「吊橋效應」產生的心動,看成是提供了一個,讓兩個人拉近距離、彼此進一步接觸了解的機會。在基於這種「心動」所帶來的良好的、積極的感覺上,你們需要持續地去探索,那些真正代表了「喜歡」,甚至是「愛」的表現。比如,你們是如何看待對方的優缺點的,兩個人是不是願意為了對方而付出,等等。

你還可以在感情開始之後,利用「吊橋效應」去創造一個個積極的瞬間,成為長久的美好愛情的推動力。為什麼這麼說呢?近年來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愛其實並不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情感,而是由一個個瞬間組成的。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可能會在一些瞬間裡感到非常地愛對方,也可能在一些瞬間裡非常地討厭對方。網上有一陣子很流行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大多數時候,夫妻就是你在買槍的路上碰到了他愛吃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然後過了幾天,一想,不行,還得買槍......」。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呢。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愛的秘訣不就變成了「儘可能地多創造這些積極的瞬間」嗎?所以,你完全可以運用「吊橋效應」去不斷創造「心動」和「興奮」的體驗,讓這些體驗變成愛情中的一個個積極瞬間。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給對方製造一些小驚喜,在紀念日的時候給對方一些儀式感的感覺,又或者是定期地去陌生的地方旅遊,這些都是可以的。

那麼另一方面,你也需要運用「吊橋效應」去避免錯誤的歸因,學著去分辨和解釋自己情緒的真實來源。比如在你感受到心動的時候,請試著去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是真的遇到了愛情,還是可能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試著從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去尋找真實的線索,比如說,是不是因為你剛剛結束了一場跑步,心情還沒有平復下來,是不是因為你看了一場籃球賽而熱血沸騰,或者你正處在一個熱鬧的聚會當中。

當然,現實中的環境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從環境中,去尋找真正能夠解釋自己生理反應的線索,從而避免對自己的感覺產生誤解。已經有實驗證實,當你有意識地去分辨自己情緒來源的時候,那些迷惑性的線索就會大大降低對你的影響。

好了,以上就是本節課的全部內容,最後還是撒把山雞哥的狗糧,祝大家都找到真愛!

還有什麼感想或體驗,都可以找心理叔留言互動,我們下次再聊!

愛講故事的心理叔,點擊「關注」,我們聊聊。

相關焦點

  • 吊橋效應 | 你的「心動女生」從何而來?
    那很多人就會問了,那到底是ta真的適合我還是只是因為吊橋效應而讓我產生了心動?我們應不應該去辨別呢?當吊橋效應的神秘面紗被揭開,英雄救美的套路被解讀,可能就會有人問:因情境心動還是因人心動,是否要分清楚,怎樣分清楚?這個問題因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不同沒辦法給出具體的答案。我只能說,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無法找到真正原因的。
  • 心理學:提升印象的心理技巧,通過「鏡像效應」建立人際關係
    當你說「我想交朋友」或「我想影響別人」時,有一本書詳細說明了如何做到這一點。這是一種叫做「鏡像效應」(Mirrorring Effect)的方法。「鏡像效應」,是指無意識地模仿有好感的對象的表情和動作等的現象。我們能夠感受得到,當彼此的交流進行得很好時,鏡像效應就會變得特別活躍。
  • 心理學:「喜歡上一個人的心理」是?專家解說墜入愛河的步驟
    「幫我打開無法打開的東西,幫我拿重的東西,聽我發牢騷。」一想到某個人有魅力,就會從「肯定的角度」來看那個人,所以會不斷地發現他身上好的地方。在這段時間內就會覺得「這個人好棒」。還會想著「他有沒有可能對我有意思?」越是想著「我和他是有戲呢,還是沒戲?」,腦內就會浮現出對方,漸漸地喜歡上對方。
  • 這個夏令營裡,我見證了孩子的「偉大」與「卓越」
    ,一個事件的前因、經過、後果我好像都很難描述出來」說完之後,我想拼命地想出來一個故事,但是我發現自己會自動忽略、跳過很多的故事細節,我就心裡在想「講故事還真是一個需要訓練的事情」。我一直都在負責撰寫「蜂窩看日常」欄目,「看日常」的文章更多地是從多角度去「較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現象,例如鍾美美事件、繆可馨事件、「神獸」的濫用等,所以我更多地是在構建觀點和論述,而非故事。
  • 愛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揭秘那些與愛情有關的激素
    接下來,在這篇文章中,小程想給大家科普一些基本與愛情有關的激素,同時告訴我的小耳朵如何運用這些激素的原來在愛情中增進彼此的感情。(1)苯基乙胺(簡稱PEA)這種「苯基乙胺」激素,與愛情裡的「一見鍾情」、「墜入愛河」、「吊橋效應」有關,事實上PEA是一種神經興奮劑,它能讓人感到一種極度興奮的感覺,使人覺得更加有精力、信心和勇氣。
  • 「逃跑可恥,但很有用」津崎平匡將由星野源飾演,且新歌「戀」將...
    僱傭關係而契約結婚的美慄和平匡的愛情喜劇。 「第一次看拿到的故事的時候,對於它有趣的地方,我一邊「啊~」的叫著,一邊在床上咕嚕咕嚕的來回滾。之後,我看了野木寫的腳本,它的愉快之處讓我心裡很激動。
  • 拖垮你的不是「找不到興趣」,而是「不培養興趣」
    本文轉載自:重構自己(ID:gh_32f4561cab50)最近有不少朋友和我反饋,按照《從「迷茫」到「找到喜歡的事情
  • 中國人還在苦惱「離婚冷靜期」,法國人一輩子「只戀愛不結婚」!
    1月1號起,夫妻雙方申請協議離婚後,需要經過30天冷靜期才能離婚,期間如果有一方不願意,離婚申請都將被撤回。「離婚冷靜期」加重了離婚難度,這個政策的背後,也折射出中國人「勸和不勸分」的傳統思想。離婚第一救火梯隊是雙方的家人。
  • 戀愛喜劇「寵物情人」時隔13年再次TV日劇化
    戀愛喜劇「寵物情人」時隔13年再次TV日劇化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6
  • 大阪旺桃花的「阿初天神」,祈禱戀愛、締結良緣
    是一座大阪最知名的戀愛神社,不僅僅是主祭神明「大己貴大神(おおなむちノおおかみ)」是結緣的守護神,還因背後隱藏了一個悽美的戀愛故事!這個發生在1730年神社內真實的悲戀殉情事件,故事女主角「阿初(お初)」與男主角「德兵衛」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被當時的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以「曾根崎心中」為劇名,在文樂木偶劇上上演而大受歡迎,之後就吸引大批民眾造訪此神社。
  • 「爸爸,什麼是保險套?」這位父親的回答太妙了
    愛情裂痕危機測試:你們的關係存在哪些潛在的危機?你和 ta 真實的情感狀態是怎樣的?如何修復這段關係的裂痕?3. 獨處質量評估:你的獨處質量和獨處能力高嗎?你的「獨處模式」是怎樣的?你懂得如何通過獨處滋養自己嗎?
  • 井邊灣心理:大女主不拍「茶藝照」,不走「好嫁風」
    要說這個夏天的爆款電視劇,一定非「三十而已」莫屬。正如名字所言,這部劇以30歲都市女性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她們在「輕熟危機」中自我成長的故事。 井邊灣心理諮詢發現,這樣一部女性勵志劇,真正火出圈的卻是因為劇中那個「高級茶藝師」林有有。
  • 合理預期:讓你遇見「對」的人
    我們每個人進入戀愛前,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無論是主動尋找或者被動等待,我們都會對下一段感情,對那個即將和自己執手一生的人,懷有憧憬。這種憧憬也許是一個很模糊的想像,也許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當然也可能你對此有很清晰的要求和標準。可是,我要指出的是,這些憧憬和標準,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你收穫愛情。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有時,你會想「他怎麼知道這是喜歡?」「他怎麼知道這是愛?」的確,大多的人對於喜歡與愛都沒有一個標準,就是憑感覺。男人們講出「我喜歡你」的時候多半意思就是「我對你有好感」男女在喜歡與愛之間有相當大的差別,對於男生來說有好感就是喜歡,所以男生比較容易「喜歡」很多人。
  • 心理學:男生問「你有男朋友嗎」代表什麼,揭秘隱藏的男性心理
    在假裝冷靜的同時,內心也會忍不住地想「他是不是對我感興趣?」但其實男生問女生「你有男朋友嗎?」這種問題,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對這個女生感興趣。本文將分析「你有男朋友嗎?」這個問題中隱藏著的男性心理,和被問到的時候的標準答案。
  • 深度解讀「 鏈戀 Onlylovechain 」愛情上鏈
    在這款承載了愛情的美好期許和區塊鏈時代的新創意的特別產品中,用戶在註冊錢包後即共同創建愛情基金,需自定義投入OLC(區塊鏈中的通證,初始錨定1OLC=1CNY),並且輸入愛侶的戀愛編碼(註冊錢包後自動生成專屬個人的戀愛編碼和私鑰)就可以將自己與愛侶的信息及愛情承諾以智能合約的方式「載」入ONLYLOVECHAIN,永久保存,也向世人展示了區塊鏈的特性-不可篡改並可追溯的魅力。
  • 「男性後面高潮是什麼感覺???我對男友下手了...」
    電影《讓子彈飛》中出現了一個情節,兩個角色之間不存在「戀愛」的感覺,但是露骨的對話就能表現兩個角色的權力關係。    「我對肛交,愛恨交加」  性,是一種性別角色的博弈,因為它代表著權力的傳遞。這種想法可以追溯到早期父系社會。
  • 號稱全臺最長、最深的 「雙龍七彩吊橋」於2020年元旦開幕啦
    南投素有「天空之橋故鄉」的美稱,其中猴探井天空之橋、龍鳳瀑布空中步道、竹山天梯、坪瀨琉璃光之橋、東埔吊橋、高架景觀步道等都各具特色。而明年(2020)元旦,南投吊橋再增一座全長342米雙龍七彩吊橋,預計元旦開園,目前正積極趕工中。
  • 一個關於「死丫頭」和「茉莉」的故事 (上)
    於正從小就喜歡金庸,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金庸先生的鐵粉」。他曾省下一個月的早餐錢只為了去買一本《天龍八部》,也因為對金庸小說的痴迷和崇拜,向同學構建過自己「總有一天要做金庸的學生」的夢想。他偏科嚴重,數學一竅不通,語文作文卻尤其的好。小時候的於正就是你我記憶中班級裡那個總躲在角落不吭聲的「古怪」孩子,獨來獨往,不交朋友,唯獨愛看書。
  • 「まだ」與「また」的區別不僅僅是那「兩點」
    你是不是經常混淆「また」和「ま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