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進入戀愛前,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無論是主動尋找或者被動等待,我們都會對下一段感情,對那個即將和自己執手一生的人,懷有憧憬。這種憧憬也許是一個很模糊的想像,也許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當然也可能你對此有很清晰的要求和標準。可是,我要指出的是,這些憧憬和標準,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你收穫愛情。
對另一半不正確,不切合實際的期望,一方面會讓你承受負面的心理負擔,讓你遲遲開始不了一段感情。比如說,因為對感情充滿執念,寧缺毋濫,從而拒絕開始一段感情。另一方面,當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符合預期的人,很高興地進入戀愛之後,不現實的預期也有可能阻礙你們關係的發展。比如說,如果 Ta 出現一些讓你不滿的地方,你可能很容易感到失望和不滿,開始懷疑對方是不是那個「對的人」。動不動就輕易說分手,也是這種錯誤預期的後果之一。
所以,對感情,對你未來的另一邊抱有合理的期望是多麼重要啊。
那麼,什麼才是合理的預期呢?主要有三個特徵,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合理預期的第一個特徵是「足夠好」。「足夠好」是心理學裡約定俗成的一個翻譯,英文是 good enough ,表示恰當合適的好。你注意哦,這裡的「足夠好」和追求完美的 perfect 和 optimal 是不同的意思。當你認為感情的事,就像那部叫做《命中注定我愛你》的電視劇裡演的一樣,是受命運主宰的,那麼你很容易陷入「完美契合」的錯誤期待,認為世界上存在一個和你各個方面都相似的人。這些方面可以大到性格,三觀,家庭背景,小到喜歡吃的東西,周末喜歡做的事情等等。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我要勸你,醒一醒吧,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完美契合的兩個人。
確實有可能兩個人一見如故,在某個,或者某幾個方面很相似,但是差異和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契合不是一個船錨,落下去了就不變了。兩個人之間的契合應該是流動的狀態。想一想,你自己其實也一直在發生變化。隨著周圍環境和經歷的變化,你的價值觀,性格,愛好或者其他方面都可能改變。既然如此,你怎麼能期望有一個素未謀面的 Ta 和你完全契合呢?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我們就要解釋一下什麼叫足夠好。足夠好的意思是:你不能預期一個人和自己方方面面都契合,但你完全可以期待未來的另一半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和自己志趣相投。這些特定的方面,就是你在感情中最最看重的東西。比如你很看重人生觀,認為你要找的 Ta 一定要和自己有相似的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的視角和見解。那麼人生觀就是你需要設定下必須要契合的部分。反過來說,當你什麼都想要的時候,其實往往代表你看不清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也許你會說,我真的不知道我最看重哪些方面。那我再告訴你一個新的思路。那就是反過來想,明確哪些「不夠好」的部分是你不能接受的。你需要想一想,對方的哪些特質,哪些情況,是會讓你產生「這肯定不行」,「這不是我想要攜手共度的人」這些想法的。比如說, 「 Ta 不能抽菸」、「 Ta 不能是一個對我父母不好的人」、「Ta 不可以不尊重女性」,等等。
明確這些「不夠好」的部分,會幫你找到「足夠好」的人。相比起「想要什麼」,「絕對不要」的東西可能更是那些在關係中不可觸碰的原則與底線。總之,要記住,關於 Ta 的預期應該是一個「足夠好」,而不是和自己「完美契合」的人。
好,那麼我們繼續說。合理預期的第二個特徵是「合伙人視角」。很多人都會在憧憬另一半的時候下意識的使用「拯救者視角」,想著「 Ta 一出現,就能夠滿足我的所有需求,實現所有的願望,讓我的人生從此沒有煩惱」。但我要說的是,如果你有這種期望,也最好趕緊打住。這種「拯救者視角」在現實面前是很脆弱的。沒有人能夠拯救你,讓你的生活忽然幸福美滿起來。一旦你們發生矛盾,「拯救者視角」就會破滅,你會覺得 Ta 做的不好,不能給你帶來幸福,不是對的人。並且,如果有一個人跟你說,「我會替你承擔所有的困難」,這也不一定作數,這反而更可能是一種塑料樂觀。Ta 可能沒有思考過感情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當困難和矛盾出現時,Ta 可能跑得更快,或者更不願意面對。
相對的,「合伙人視角」才是你應該有的合理期待。你應該期待 Ta 是一個可以和你肩並肩的拍檔,一個可以在彼此難過的時候相互鼓勵,陪伴的人,一個在面對困難時願意和你一起溝通努力解決問題的人,一個願意和你共同承擔感情好壞的人。就像我曾經在聽到一個相親節目裡嘉賓說的,「感情不僅僅是甜蜜的蛋糕,會遇到很多問題,沒有人可以一直替另外一個人遮風擋雨。兩個人應該像是戰友,一起對抗世界。」 並且,當你用「合伙人視角」去期待另一半時,你遇到的 Ta 更可能也是用這個視角看待感情的。當你們彼此都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對感情有過認真的思考,知道未來生活會面臨什麼的時候,之後的感情也更容易長久的發展下去。
好了,合理預期的最後一個特徵是「成長的信心」。也就是說,在你對對方,對彼此的預期裡,是充滿成長的信心的——這可以稱得上是「感情觀的發展視角」。當你在期待一段戀情的時候,你就要抱著自己和一個不完全契合但足夠好的人,可以在戀愛的過程中通過磨合共同成長 ,相互將對方塑造成了「對的人」。
也許你還沒有意識到,這種發展視角在預期中的重要作用。它其實是對感情,和對另一半預期的基石。如果你沒有這種成長的信心,那麼你就會認為雙方是不變的,兩個人只有匹配和不匹配的兩種可能,這樣的感情觀是非黑即白的。你也就很容易認為感情裡出現的問題是不能解決的,有問題就代表了不合適,非常容易下絕對化的結論。
但是,如果你的預期中就存在「成長」這個詞,就意味著你更容易去探索和認識對方,而不是一直用「 Ta 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去要求對方。特別是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會把問題看成是關係和愛情成長的機會。
看出其中的區別了麼?你是不是能夠憧憬愛情的時候,對感情抱有「成長的信心」,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你會遇上什麼樣的人,開始一段什麼樣的感情,以及感情是不是可以順利的發展。
好了,我們這就說完了對感情,對另一半合理預期的三個特徵,分別是足夠好,合伙人視角,以及成長的信心。
在結束內容前,我還要強調一點。在我說你不要對感情,對另一半抱有不切實際期望的同時,你也不能一點兒要求都沒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們之間要有化學反應。經常看到這種情況,「哎呀,反正我也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人。Ta 喜歡我,我也想談戀愛,那就在談談唄」。這種想法特別容易發生在周圍人全在談戀愛,就自己天天被塞狗糧,或者是年紀到了主流文化認為應該要談戀愛的時候。
但是,這種「和誰在一起都無妨」的想法也是一種錯誤期待。這會讓你過於草率地開始新的感情,而這種草率的開始很有可能又會帶來新一輪的痛苦和失望。由此循環往復,會惡化你對感情和對自己的信任呢。所以說,Ta 有沒有讓你心跳加速小鹿亂撞,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