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再辦推介會促慈善募捐 目標對接金額3.5億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廣州再辦推介會促慈善募捐 目標對接金額3.5億

  廣州市今年3月至6月間舉辦第二屆慈善項目推介會。活動承辦方廣州市民政局9日向社會通報,今年推介會的目標對接金額比去年「加碼」,直指3.5億元。

  政府搭臺、社會組織唱戲,在沒有重大災害拉動的情況下,這3.5億元的捐款能募集到嗎?靠什麼募集?

  打破局限、回應期待

  近年來,廣州市在促進慈善募捐方面連出新舉,2012年5月實施《廣州市募捐條例》,在全國率先放開民間組織公募權,2013年首次舉辦「慈善項目推介會」,政府搭建平臺幫助458個慈善項目向社會公眾募得近3.35億元,比3億元的目標超額完成了一成多,顯示出「以項目找資金」的募款思路得到了捐款人認可。

  在此基礎上,今年推介會還將進一步突破地域和項目類別的局限。據廣州市民政局副局長易利華介紹,除本地註冊的慈善組織之外,登記住所地在廣州的公益慈善組織和外省市登記,但在廣州地區開展活動的公益慈善組織均可申報項目參與推介會,預計參會組織數量有望比去年翻番,達到200家,項目類別也不再限於傳統的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等類別,捐款人將有更大的選擇餘地。

  「隨著多元慈善發展理念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環保、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公益慈善活動,也願意捐贈資助這類項目的開展。我們希望這樣做能更好地回應民間慈善的期待,更好地實現慈善需求的對接。」廣州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解釋說。

  增加「有效」對接

  儘管去年的廣州首屆慈善項目推介會超額完成目標,也得到多方肯定,但仍然有一些遺憾,其中突出一點就是項目受捐情況冷熱不均,一些草根組織甚至沒有募得捐款。為了幫助儘可能多的參會項目實現與潛在捐款人的「有效」對接,組織方今年將採用更多創新手段。

  「今年除了徵集公益慈善組織的需求之外,我們還要同步徵求企業和基金會的公益慈善需求,再通過專場推介等活動,由慈善組織向企業、基金會進行面對面、點對點的項目推介。」易利華介紹說。

  據了解,今年推介會也已經與新浪公益、騰訊公益等較有影響力的平臺協商,將篩選部分優質項目通過這些平臺進行重點推介募捐。此外,推介會期間還將發布首本《廣州慈典》,放置於公共場所供公眾查詢,並同步上線具備在線查詢、捐贈、交流和社交分享等功能的《廣州慈典》APP(手機應用)。

  「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

  公眾的慈善捐贈意願與公益組織的公信力密切相關。廣州市民政局負責人還表示,當地有望在今年推介會期間組建公益慈善聯合會,發揮行業規範、自律自治、交流合作等作用,與政府監管、第三方監督一道,形成「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增強慈善組織公信力。

  莊悅群強調,聯合會的職能是「聯合慈善力量、溝通社會各方、促進行業自律、推動行業發展,擔當政府與公益慈善組織、公益慈善組織之間的橋梁紐帶」,其本身將不開展慈善募捐活動,不從事慈善項目運作,不充當慈善領域資源競爭主體。

  去年慈善項目推介會前夕,廣州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區域性的獨立第三方監督機構「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慈監委今年監督的重點是官辦慈善組織和承接政府購買服務規模比較大的慈善組織,慈善項目推介會的全部募捐項目也將納入其監督範圍。(記者賴雨晨)

相關焦點

  • 廣州發文規範重大節日慈善公開募捐活動
    央廣網廣州12月3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 廖培金 李國全)日前,廣州市民政局向全市有關政府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及各區民政局印發《廣州市民政局關於規範重大節日期間慈善公開募捐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進一步加強慈善公開募捐活動的監管,嚴格按照《慈善法》及其配套文件的各項規定
  • 稱3億善款不知去向,是慈善還是洗錢?
    因為當地紅十字會的混亂,大家紛紛把錢和物捐給韓紅慈善基金會,金額據說了10億,而且是每一筆都公開透明,贏得了公眾的信任。 毫無疑問,韓紅成為了這次疫情慈善中的先鋒人物。 然而,隨著關注的人越來越多,質疑也來了,或者說是想蹭流量的。2月13日,韓紅慈善基金會被微博大V實名舉報,被列出4大 「違法行為」,累計5億善款不知去向。韓紅這位實力派歌手,究竟是真慈善還是借慈善基金會之名洗錢?官方已收到舉辦,著手進行調查。
  • 個人不能在網絡公開募捐
    我國網際網路事業發達,網絡好像沒有什麼辦不了的事情,就是一些募捐活動也經常在朋友圈或者各大群裡見到
  • 廣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 創新慈善機制
    今年,廣州市還首次推出「廣州慈善榜」,褒揚善舉,宣傳典型,將於9月5日首個「中華慈善日」正式發布,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共同營造「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人人爭當慈善+」的良好社會氛圍。  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  今年4月開始,廣州慈善吉祥物經過精心設計、初步篩選、修改完善、徵求意見,選定了珠珠、麟麟、苞苞、洋洋、棉棉等5款慈善吉祥物作為入圍作品,並於5月16日至20日期間通過微信平臺公開展示,其中「珠珠」得票最高,被確定為廣州慈善吉祥物
  • 金山區召開2021年慈善聯合募捐活動協調會
    上海慈善網訊 11月13日下午,金山區召開2021年「藍天下的至愛」慈善聯合募捐活動協調會,就2021年「藍天下的至愛」金山區慈善聯合募捐活動進行部署,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責任。會上各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對各自工作範圍情況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廣州推出十項慈善活動,迎接第五個「中華慈善日」
    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圍繞「中華慈善日」標誌開發周邊產品,在開展宣傳活動時派發。各單位要維護標誌統一形象,積極引導各使用主體和社會各界遵守相關規範。三、開展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五個中華慈善日活動啟動儀式。9月3日,廣州市民政局將聯合廣東省民政廳組織開展第五個中華慈善日活動啟動儀式,倡導全省慈善組織參與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積極推動廣東省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 浙江慈善募捐25問,為你答疑解惑
    5、慈善組織對外發布的項目名稱及編號應當與其備案名稱、備案號保持一致。對於兩者不一致的情況,民政部門可以要求慈善組織變更對外發布的項目名稱。募得款物用途應當明確計劃募款金額、款物分配計劃、方案執行中可能產生的成本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有業務主管單位的慈善組織,還應當同時將募捐方案報送業務主管單位。 2、超過備案期限的,慈善組織應當提交公開募捐方案備案補正延期申請並說明延期的必要性。
  • 廣州首設「慈善為民月」
    據介紹,今年的「慈善為民月」將圍繞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暨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創建「慈善之城」和深入開展「文明廣州」主題月活動的總體目標,突出扶貧濟困和慈善進家庭理念,開展豐富多樣的家庭慈善活動,營造「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人人分享慈善」的良好社會風尚。
  • 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公開募捐?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市慈善會會長...
    9月5日我們迎來「中華慈善日」在大家踴躍行善獻愛之時你是否了解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開展公開募捐活動A: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其條件是必須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要制定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時間、地域、負責人姓名、地點、捐款方式、銀行帳戶等。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
  • 想要成為「慈善組織」或公開募捐,都需要有「身份證」
    去年12月,省民政廳為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5家慈善組織頒發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據悉,這是慈善法實施以來,浙江省根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認定的首批全省性慈善組織。同時,其中3家基金會獲頒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慈善組織」和「公開募捐資格」為何需要申請認定?現在的社會組織如果沒有通過民政部門的審批,還能向社會公開募捐嗎?對此,記者請教了專業人士,由他們進行詳細的解讀。
  • 廣州將建慈善大樓,愛心企業助力養老事業
    2.5萬平方米慈善大樓,全方位助力慈善事業據悉,廣州市慈善大樓總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5000平方米,大樓規劃設置慈善管理學院、國際慈善交流體驗中心、慈善博物館、慈善學院、慈善文化創意研發基地、慈善大數據中心等功能區。
  • 市慈善總會發布慈善募捐倡議書
    壽光市慈善總會關於開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慈善募捐的倡議書社會各界:為支持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慈善組織的作用,壽光市慈善總會發出募捐倡議:戶名:壽光市慈善總會,帳號:9070 1070 4784 2050 000436;開戶行:壽光農村商業銀行城區支行。捐贈資金請備註「疫情防控」字樣。二、說明(一)本次募捐活動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 「善城匯愛」來襲快來解鎖廣州慈善新玩法
    」,創建全國「慈善之城」,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指導,廣州市慈善會、廣州市廣益聯合募捐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善城匯愛」大型公益活動即將啟動。  搭建平臺,促進公益慈善組織「造血」增能  在今年的疫情中,除了醫護人員、社區防疫工作人員……許多公益機構也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投身抗疫工作中去。今年正月初一,廣州市慈善會迅速完成「新冠肺炎緊急馳援」項目在慈善中國的公開募捐備案,不到48小時完成500萬元籌款目標,共126763人次參與捐款。
  • 部分募捐平臺透明度不足 網絡慈善灰色地帶不容忽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國內新聞】;如何解除網絡慈善「成長的煩惱」 募捐平臺信息公開與透明度不足法律關係不明監管缺乏有效協同 ● 在網絡慈善高速發展的背後,慈善組織與募捐信息平臺、捐贈人、受益人之間法律關係不清晰,部分網絡慈善募捐平臺信息公開與透明度不足等問題隨之而來
  • 浙江省民政廳出臺指引規範慈善募捐事業
    為更好地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推進慈善事業專業化、規範化發展,省民政廳日前印發《浙江省慈善募捐管理指引(試行)》(下稱《指引》),引導慈善組織規範有序開展募捐活動。「在慈善法貫徹落實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公眾對慈善公開募捐的法定條件、程序和要求不是很熟悉,導致違規公開募捐現象時有發生。一些慈善組織對開展公開募捐備案、信息公開等程序不了解,因此存在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完整、有紕漏等問題。」
  • 佛山農行助力行通濟慈善募捐活動
    農行發行「金猴獻瑞」貴金屬產品 「大聖」陪我行通濟佛山農行助力行通濟慈善募捐活動昨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佛山又上演民俗盛事「行通濟」。行通濟現場,農行佛山分行組織金蘭、建國、金業、同濟東等四個網點布置的「大聖陪你行通濟3D留影區」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
  • 微博上講困難淘寶上搞募捐 這種慈善方式規範嗎
    楊飛募捐選擇了委託公益組織發起的方式,確保了規範性。網絡募捐要起到良好效果,還需要在公信力和專業性上繼續下功夫。   幾個月前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的西安科技大學大三學生楊飛,近日剛剛在天津血液病醫院做完檢查,正靜靜等待骨髓配型成功後開展手術。因為不用再為醫療費用發愁,楊飛可以安心一些。目前找到的移植骨髓還不夠完美,存在一定風險。
  • 工行「融e購」獲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資格
    紅網時刻5月25日訊(通訊員 唐海萍)5月24日,民政部發布了第二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公示,中國工商銀行電商平臺「融e購」旗下的「融e購公益」平臺成功入選,成為全國21家線上公募資質平臺之一,也是首家通過遴選的銀行系平臺。
  • 中慈聯發布《2019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 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來源...
    2019年度,我國慈善捐贈以現金為主,現金捐贈總量達1044.49億元,同比增長3.64%,佔捐贈總量的69.20%,再創歷史新高,現金捐贈已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  基金會  全年募捐677.14億元  2019年,全國基金會共接收捐贈677.14億元,比上年增長4.84%。在接收捐贈的規模上,非公募基金會正在快速增長。公募基金會數量相對較少,但募捐金額相對較多。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共有基金會7585家,同比增長7.83%,是慈善事業的中堅力量。
  • 吳花燕募捐風波調查
    2020年1月20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接到了民政部送達的責令改正通知書。民政部確認,中華兒慈會針對吳花燕發起的兩次網絡募捐,超出了募捐方案限定的救助範圍,中華兒慈會決定將善款1004977.28元,全部原路退回給捐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