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研學旅行活動課程。當然這不怪大家,因為它誕生才不過6年,是個10後。
經過了將近20年的教育改革,中國初等教育從一開始的唯分數論,發展到現在素質教育百花齊放,學生個個隨手一揮就能拿出嚇死你的技術技能來。
有人對這樣的教育保持審視的態度,但當我們把眼光放長,把視線放到這些孩子長大了之後的社會時,我們會發現,90後走入社會後,他們的大膽,創新的態度,無疑為現代中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他們,正是2000年新課改的第一代。
研學旅行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新載體,大家一定充滿了疑惑,快6年過去了,沒有經歷過研學旅行活動課程的大人們,都不大明白——這個課程到底是什麼?為各位家長透徹的講下!
研學旅行是一種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的實踐活動,同時,它也是具有針對性的主題式學習。因此,在進行研學課程設計時,要兼顧這兩個特點,讓學生在不斷生成的開放式體驗中進行主題式學習。
研學課程必須有明確的主題,讓學生在進行探究式有明確的對象。同時,旅行路線的選擇、方案的制定、組織實施、總結評估等等方面上依據主題來制定計劃並加以實施。只有這樣,才能讓研學旅行真正成為有效的學習活動,避免陷入「只遊不學」的誤區。
確定研學課程目標以後,首先需要對研學地點的特色資源進行分析,並對其進行整合,確定研學所需要的課程資源。此外,還要認真地研究這些資源該如何利用,用邏輯化的方式組織學習過程。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對課程的設計中,有效的學習方式要貫穿在整個旅行過程中,讓孩子持續地形成新的學習經驗,真正實現「一路行程,一路學程」。
落實到具體的學習方式,觀察訪問與探究體驗都是有效地開展探究體驗式學習的方式。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性地觀察,學生在體驗中發現一定的疑問,並帶著問題來看待周圍的事物,形成自己切身性的認知;而訪問則是以聽取、交談、對話等方式展開調查,收集所需資料和信息。
在研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考察社會,可以讓學生對觀察或考察的對象有鮮明、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積累下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這也可以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
研學中的探究是一種真實情境下思考與探索的學習活動。與發生在課堂裡的探究活動不一樣,它不局限於以體系化的學科知識,而更能接觸到接地氣的感性知識始終欠缺,從而對破解知識生活化的命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研學旅行將學生帶入到與學校教育不同的場景之中,面對現實的世界和真實的問題展開探究性學習,能很好地彌補理性知識與感性知識之間的縫隙。
研學旅行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為了完成研學的任務,就需要在研學課程設計上下功夫,選取適合於學生探究的問題,組織學生開展探究體驗式學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君和永信教育快樂引領,專注校外教育,中小學生體驗式教育產品研發和接待服務;讓學生在旅行中探索知識為品牌價值,秉著教育活動化,活動教育化,把教育元素鑲嵌在旅行的每個環節為產品設計理念。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匯集了國內外諸多體驗式教育專家、戶外教育專家、營地教育專家、心理學等專家。所有活動課程均為自主研發,幫助中小學生進一步開闊視野、增進友誼、增長知識,體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提高學習興趣,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君和永信教育是目前國內專業、科學且具有系列課程體系的體驗式教育遊學&研學服務機構,深受教育部門、家長、中小學生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