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有明:「畲鄉紅茶」鋪起共同致富康莊大道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這裡的農家別墅太漂亮了!環境也變美了!」8月22日,時隔數年再次走進柳城畲族鎮車門村,來自福建的茶葉客商吳曉麗驚嘆於這個畲族古村的巨變:明山秀水間,一棟棟農家別墅鱗次櫛比,處處透露出村民們生活的富足甜美。村前村後山上和田裡,茶葉滿目蒼翠——那是村民們的搖錢樹、聚寶盆。

車門村是個畲族人口佔70%以上的少數民族村,村民世世代代以種茶為業,全村有茶園面積2000多畝。充沛的雨水、適宜的氣溫、常年雲霧繚繞的獨特氣候,車門村盛產的茶葉品質上乘,然而因為「賣茶難」,茶農們種茶,經濟效益卻很低。「當時,我們車門村是十裡八鄉知名的貧困村。以前這一大片都是破舊的土房子。」村民鍾軍仙介紹說。

畲鄉巨變,村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離不開村裡的「車門春」茶葉合作社,離不開村裡的「能人」上門女婿藍有明。藍有明出生在松陽,受當地紅火的茶葉市場「薰陶」,他很早就與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1995年,他就懷揣著理想,遠上雲南、貴州等地「倒騰」茶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一位福建朋友的幫助下,在「紅茶」上獨闢蹊徑,在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挖到第一桶金後,藍有明首先想到的是第二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他深知車門村茶農的不易。為解決茶葉銷路問題,帶動當地茶農增收致富,2011年,他在車門村辦起了茶廠,成立了「車門春」茶葉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藍有明就以深厚的家鄉情懷為動力,秉承「同心同力、共進共贏」的合作理念,立志將傳統茶產業做大做強,帶領鄉親們擺脫貧困,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2014年,合作社在原基礎上成立「浙星」紅茶企業商標和銷售平臺並註冊了公司。

一杯好茶,從源頭做起。為了經營好茶葉合作社,促進村民增收,藍有明費盡了心神。他請來技術人員對茶農進行技術指導,統一收購茶葉,既解決了茶農茶葉銷售的難處,又確保了茶葉的數量和質量。他在茶葉中融入畲族文化元素,打造了「畲鄉」紅茶品牌,榮獲金華市科技創新獎。他還把茶葉做成精美的伴手禮,設計出具有花香和果香的新型袋泡茶。他還在每一份產品裡面都配備了信息介紹卡,實現「知根溯源」,讓消費者買得明白放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合作社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村民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如今,合作社每年可銷售幹茶150多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以前賣茶葉太難了。由於交通不方便,每天採的茶葉,都要送到很遠的茶青市場去賣,路上耗時不說,還常遭外地茶販壟斷壓價。要是去晚了,下午4點鐘後茶葉就沒人要,上好的新茶就糟蹋了。一年折騰下來,基本掙不到什麼錢。」回憶起往昔賣茶的艱辛,村民藍蘭水依然感慨不已。合作社成立後,藍有明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為茶農提供一條龍服務。採摘時間變長,茶農摘到天黑都可以直接到合作社把茶葉賣掉。賣茶變得容易,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通過採茶擁有一份可觀收入。

用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茶農們的「小手」,抱起團來興產業、謀增收,鄉親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嘗到了「共同富裕」的甜頭。現在,茶葉合作社社員已從最初的12戶發展到176戶。合作社每年除鮮葉收購時兌現1000多萬元茶款,每年還分紅數十萬元。每年年底,合作社還出錢舉辦「百家宴」,社員們袋裡裝著分紅,手裡捧著酒杯,推杯換盞說茶葉,滿面笑容話藍圖,喜笑顏開。「我家5畝茶山,一年就有2萬多元的收入,分紅款有6000多元。」一位71歲的村民高興地告訴記者。

如今的車門村,幾乎家家是社員,戶戶能增收,很多人都買上了轎車,更有近30%的社員蓋起了嶄新的樓房。物質富裕的同時,村民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讓畲鄉獨具特色的制茶文化如茶香飄得更遠……2019年下半年,位於武義縣城古街的畲茶體驗館開館,「我們還要向客人們敬上畲鄉的大碗茶,讓大家了解我們畲鄉的茶文化。」藍有明深情滿懷地說。

記者手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群雁齊飛,最重要的是領頭雁。領頭雁強,群雁就能「春風一夜到衡陽」;領頭雁弱,只會「萬裡寒雲雁陣遲」。「能人+農戶」,增收效應好。藍有明以自己的綿薄之力,走出了帶領村民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故事在武川大地湧現。

相關焦點

  • 漳浦頂壇村:畲鄉芭樂甜蜜蜜
    來源:臺海網今年57歲的漳浦縣湖西畲族鄉頂壇村人藍點木,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帶動了一方百姓發展芭樂種植並走上致富大道——畲鄉芭樂甜蜜蜜據藍點木介紹,湖西畲族鄉是一塊小盆地,土地肥沃,如何改變傳統落後的種植模式,是他一直探索的問題。十幾年來,藍點木摸著石頭過河,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出了一條致富的路子:種瓜種豆,不如種芭樂。從最初自家2畝地開始,他反覆試種,並初嘗甜頭。此後,藍點木通過流轉土地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於2016年建立了家庭農場,種植無公害珍珠芭樂,規模達到30餘畝。
  • 寧化治平:畲鄉筍竹香
    三明日報記者 賴全平文/圖7月18日,農曆六月初六,是寧化縣治平畲族鄉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當天上午,該鄉舉辦以「觀竹品筍、訪畲探源」為主題的第二屆文化旅遊節活動,弘揚和保護畲族文化,展示畲鄉新變化。周邊千餘名群眾齊聚於此,感受畲鄉筍竹香,領略竹海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
  • 泰順竹裡 浪漫畲鄉 因竹而美
    從228省道拐彎進入康莊公路,行進一公裡左右,被人們稱作「山中桃源」的竹裡,便向世人徐徐展開她的畫卷。 泰順縣竹裡畲族鄉負責人介紹,竹裡村有一座別具風情的建築、一個蘊含著濃厚竹文化的地方,這就是竹裡館。館內擁有展品近千件,包括名家字畫(竹雕)、浮雕、線刻、淺刻、竹簡、木雕、竹根雕刻等120多個品種。這些展品都出自泰順竹雕藝人之手,是千年來竹木文化的流傳。
  • 江西鉛山:這個夏天,就來太源畲鄉戲水、品畲鄉美食
    鉛山縣太源畲族鄉,是我們縣兩個畲鄉之一,人口不多,但風景不錯。水美村是該鄉代表作之一。顧名思義,水美村這裡肯定有水,水還很不錯,清澈見底,溪水環繞村莊而過。這裡不僅水美,還是一個古村落,水美古村落是太源畲族鄉境內最古老的村寨之一,有保護完好的清代建築30棟左右。2016年,水美自然村入選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趙潤民 | 大道康莊分水嶺
    趙潤明    在武鄉縣,人們只要說起分水嶺鄉,大多數人只知道它是處於武鄉縣西北部,是長治市的最北端,素有「長治市北大門」和「武鄉西部窗口」之稱。歷來武鄉人們認為西鄉閉塞、西鄉人傳統實在。這是由於你不了解西鄉的緣故,尤其是不了解分水嶺鄉,這次分水嶺鄉之行,我也才真正地對分水嶺鄉有了全新的認識,完全顛覆了過去對分水嶺鄉的片面印象。
  • 「詩畫畲鄉·和美景寧」浙江·景寧美好風景邀「寧」共賞
    中國江蘇網8月27日南京訊 8月27日,夏末初秋好時光,「詩畫畲鄉·和美景寧」2020浙江·景寧文化旅遊(江蘇)推介會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舉辦。本次推介會旨在拓寬景寧在江蘇市場的影響力,深化兩地交流合作。
  • 鉛山畲寨景好人富文化美
    鉛山訊 走進鉛山縣太源畲族鄉太源畲族村龍耕塢山寨,群山環繞,林木參天,一座座畲鄉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山間,畲鄉景致讓人心曠神怡。近年來,該鄉積極拓展集鎮規模,培育特色產業,弘揚畲族文化,全力打造中國最美麗的畲族村寨。
  • 桂林野生紅茶成致富「金葉子」
    村民依託紅茶資源,成立合作社建立茶廠,開闢出一條新的脫貧致富道路。宛田野生紅茶成為群眾致富的「金葉子」。由於野生茶樹分散在大山裡,採茶難度大,村民們只能兩三人一組去採茶。中江村制茶廠根據村民採回來的茶葉品質,以每公斤20到3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村民一天能採到幾公斤到幾十公斤不等的生茶,收入十分可觀。
  • 福建隆教鄉:幹部擔當引領畲鄉「綠色蝶變」
    隆教畲族鄉黨委書記陳玉生說,痛定思痛後,該鄉決定轉變發展思路,通過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利用白塘灣獨特的山海景觀,積極引入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進行開發建設,頂住重重壓力,做足做細群眾工作,確保白塘灣國際旅遊度假城順利落地。
  • 條條大道叩開山區致富門 湖北各地的農家樂都樂了
    答曰:一條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連日來,記者奔走在恩施、十堰、黃岡等地深山之中,領略一條條巨龍的蜿蜒逶迤,欣賞兩岸青山綠水的美景,聆聽農民朋友發自內心的歡笑,探訪背後的感人故事和驚人變化……條條大道,叩開山區致富門探訪點:羅田縣鳳山鎮祝家山村、駱駝坳鎮燕窩壪村
  • 江西師範大學初教學院三下鄉:心系畲鄉 用愛堅守
    8月11日,江西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2020年「牽手雲端 情暖畬鄉」社會實踐隊與畲鄉孩子們一同開啟了第四天的多彩課堂。 疫情當前 同舟共濟「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越是困難,全黨全國人民越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
  • 宜昌「美麗宜道」 ,鋪就康莊大道
    11月27日上午,宜昌「美麗宜道」 鋪就康莊大道新聞發布會在三峽日報社10樓宜昌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為老百姓鋪就了致富的康莊大道1堅持「三防共治」打造新常態下的「平安路網」尤其是「455」這項以「生命」命名的安防工程,累計爭取上級補助資金9.2億元,在全市公路的急彎、陡坡、懸崖處安裝防護設施,實現國省幹線、縣鄉道和通客運班車村道的安防工程全覆蓋。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底,在通行量激增的情況下,全市公路安防工程共避免500多起惡性交通事故、挽救了700多條生命。
  • 宜昌「美麗宜道」,鋪就康莊大道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最美的風景在遠方一條條連接城鄉,服務發展的美麗宜道已經在宜昌大地建成11月27日上午,宜昌「美麗宜道」 鋪就康莊大道交通區位特殊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視頻:宜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提供宜昌市公路網建設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通國道鄉鄉通油路通省道
  • [景寧]「畲鄉•雷法官工作室」 讓畲族群眾享受公正、高效、便捷...
    先來了解一下,「畲鄉•雷法官工作室」。  「畲鄉•雷法官工作室」是景寧縣人民法院的一個審判團隊,是一個化解糾紛的平臺,其主要職責是集中辦理少數民族糾紛案件,提供法律諮詢,為畲漢群眾提供雙語服務,方便群眾訴訟,自2016年成立以來,成功調處民間借貸、涉農承包經營等類型案件3000餘件。
  • 從泥土小路到康莊大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家的路已經加寬,並且鋪上了砂石,平整通暢許多,下雨天不再泥濘,路上車輛越來越多。回老家的時候,常是叔叔開著機動車來接我們。父母在感慨以前行路艱辛之餘,期盼道路越修越好。此後,好消息不斷傳來,連接鎮與村的路由砂石路變成水泥路,單行道變成雙行道,還通了公交車,從鎮裡坐公交車20分鐘就能到老家。
  • 康莊大道,為什麼解釋為美好光明的前途呢?
    是呀,它不會是指一個名叫「康莊」的人修的道路,或一條修在「康莊」這個村莊中的道路吧?「康莊大道」這個成語其解釋為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筆者研究驛站文化,此成語源於公元前21世紀堯舜禹時期,堯統治時期,很注意道路的修整,為了交通的通暢,他在都成平陽(今山西臨汾一帶)修了一條通衢大道,稱為「康衢」,後來此地改為「康莊」,所以說我們現在所說的康莊大道,指的就是這個地方。也有說康莊大道是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大有鎮康莊村,當年周總理來此視察,稱通往康莊村的道路為康莊大道。
  • 周六相約福安畲鄉千畝桃花
    周六相約福安畲鄉千畝桃花 4月11日下午2點 我們在水蜜桃之鄉——福安穆陽
  • 畲鄉最小吃——九層粿
    今天我要帶大家品嘗畲鄉最最最最最最小吃——九層粿那麼問題來了:九層粿真的有九層嗎?nonono~~九是個量詞,代表多的意思而不是單指九層有可能多也有可能少,但是層多層少都不影響它的美味說起九層粿它幾乎霸佔了我對家鄉小吃的全部印象好吃!吃不膩!當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