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有很多愛吃的人,為了吃什麼都能做,而且特別會吃,有的人甚至怎麼吃都不長胖,這讓大家羨慕不已,不過你知道嗎?古代也有很多愛吃的美食家,吃起來跟現代人沒有什麼差別,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蘇軾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其在中國文壇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蘇東坡除了詩詞了得外,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食家,有詩為證,比如《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而他在晚年作的《老饕賦》更是將他自己吃貨的本色展現的淋漓盡致。他不僅飲食品味極佳,而且熱愛下廚烹飪;既能寫下很多妙筆生花的詩句評點讚頌美食,又能創造摸索獨特的烹飪方法,使得很多宋代的美食能流芳千古,為我們所了解和熟知。另外以「東坡」為名的菜品還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等等名目,雖然其中不乏有一些是後人的附會,但還是說明了蘇軾作為一位美食家,對後世飲食的影響之深遠。
2.袁枚
袁枚袁大才子可是清代響噹噹的人物,也是美食界的良心代表。他不僅自己吃,而且還帶動身邊的人吃;不僅吃了,而且還寫了下來。他的《隨園食單》一直是廚藝界的經典,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遠播海外。一本《隨園食單》獨步吃林!古代中國烹飪巨製。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頗豐。作為一位美食家,《隨園食單》是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用大量的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餚飯點,也介紹了當時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飲食名著。袁枚是有多麼愛吃,能夠寫出一部關於飲食的巨作。
3.乾隆
乾隆嘗盡天下美食,代言了無數江南小吃。在眾多的傳說裡,乾隆是出了名的喜歡微服私訪,既然皇上大老遠地體察民情,又怎能不順便遊山玩水一番呢?雖然貴為天子,畢竟也是肉長的,旅遊也不過就是逛吃逛吃。乾隆所訪之處,基本也就被他吃了個遍,跟乾隆有關的美食故事也不勝枚舉。像什麼乾隆和鯽魚湯啊,乾隆和松鼠桂魚啊,乾隆和魚頭豆腐啊,全都講出來恐怕要出本書了。
4.公子宋
春秋鄭國有位公子宋,可以說是天賦異稟的千古美食家。傳說他有一個特異功能,那就是每每食指亂動,過會準能吃到好吃的。一天,公子宋與好友拜見鄭王,走到宮門口的時候恰逢公子宋食指亂動,公子宋就跟朋友說,你看著,待會咱們肯定有好吃的。進殿一看,果然鄭靈公,正在燉甲魚湯呢,正要大宴群臣。兩人聽到這番話,不禁笑了起來。鄭靈公問他們什麼事情如此開心,子家趕緊向鄭靈公說明公子宋食指挑動果然靈驗之事。鄭靈公聽完後,也笑了笑說:"公子宋的食指靈不靈,還得通過我這一關呢!"兩人就槓上了。鄭王說:「你不是有特異功能麼」我偏不給你吃,你這特異功能它就不靈了。沒有吃到美味的公子宋,很是惱火、竟然走到鄭靈公的座位前,把食指伸到鼎裡,沾湯來嘗一下,並說:"誰說我的食指不靈,我不是嘗到美食了嗎?"後來公子宋一想,覺得大王很可能會因為這件事治他的罪於是先下手為強,把鄭靈公給殺了。為了口吃的居然弒君,因為美食而殺了一位君王,這境界也是沒誰了。
中國歷史如浩瀚銀河,幾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故事,關於名人與美食的故事,更是多如星鬥。如果還有更多的名人美食故事,小夥伴們可以在評論裡給我們留言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