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個原本熱熱鬧鬧的家長群,
這兩天,突然靜悄悄了起來。
為什麼?
因為班主任一道特別的禁令。
春節臨近,不少微信群、QQ群裡迎來搶紅包的熱潮。
資料圖。
但一位學生家長卻在本地一家教育論壇上發帖表示,孩子班上的家長微信群原本很活躍,如今到了過節,反而變得冷清。
過去,家長們為了活躍群內氣氛,會在班級微信群中發些紅包。但最近班主任卻在班裡發布了一道「紅包禁令」,不僅讓紅包銷聲匿跡,家長們也不敢在群裡暢快發言了。
「紅包金額並不大,主要為了鼓勵大家發言。」該家長說,班主任突然發布公告——
嚴禁家長在群裡聊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且嚴禁發紅包等「低俗行為」。
家長們深感意外。後來,大家聽說—— 因為老師搶了群裡的紅包,被領導約談了。
家長們心裡都藏著一個疑惑:
「現在群裡冷清了很多,大家也不太交流了。有些可惜,難道班級群就只能很嚴肅很悶嗎?搶紅包很低俗嗎?這個紅包,到底能拆不能拆?
這個問題讓不少老師十分糾結——不搶吧,覺得學生不過是藉此形式表達祝福、金額又很小,拒絕了會不會顯得太過古板?搶吧,畢竟也是真金白銀,算不算有違師德?
央廣網做過一個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有超過三成的網友認為,身為人師,不該接受請客送禮,包括紅包。
武漢家長杜先生:我們的班級群一般是用來交流孩子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比較相敬如賓,不會涉及到錢,畢竟有師道尊嚴一說。
家長吳女士:有一次,班主任老師搶到一個20餘元的紅包,還發了一個微笑的表情。看到別的多家長都發,我也發了個50元的紅包,雖然錢不多,但總覺得有點彆扭。
▲也有人認為,搶紅包如果數額不大,娛樂一下未嘗不可。
江岸區一小學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群裡搶紅包不必上綱上線。作為老師,也會一起搶紅包,不過都會在當天把搶到的錢重新發到群裡去。
武漢學生家長劉先生:無傷大雅。但老師的引導作用很重要,要把握好度。這次期末考試以後,班主任倡議總分排前十的學生家長在群裡發個小紅包,讓其他家長搶。不僅增添節日氣氛,對孩子也是促進作用。我就和我孩子說,什麼時候考個全班前十,也讓我來發個紅包?
和老師們較為開放的態度相比,多所學校的管理人員卻表示搶紅包並不妥當。
井崗山小學科研主任趙金雁表示,在家長群搶紅包或給孩子們帶來不良示範。「班級群是用來家校溝通的,搶紅包這種功利性較強的行為,不太適合出現在班級群裡。」
「教育之義與紅包之利是斷然的否定關係。」新洲區張店中學德育副校長胡志峰認為,如果家長在群裡發微信紅包,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人都有搶的可能,而搶之前也並不知紅包的大小,這樣很容易形成變相的送禮。「若有的家長發了,面對群裡的老師,群裡其他家長發還是不發?不允許發微信紅包,也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家長群是為了家校互動,逢年過節搶搶紅包,正是關係融合的一種方式。」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梅志罡認為,如果是為了娛樂,大家在群裡發些小數額的紅包無傷大雅。「但要警惕家長向老師發送定向紅包,這就完全變味了。」
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快留言告訴長報君!
出品:長江日報全媒體
來源:長江日報記者陳曉彤 王剛 黃潔瑩 劉嘉
編輯:耿尕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