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暴恐事件頻發,恐怖主義勢力不斷興風作浪。恐怖活動已跨越局勢不穩、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歐美發達國家亦成為恐怖組織的重點「關照」對象。
4月21日,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等地發生系列爆炸事件,據報導,針對教堂、酒店和住宅區的襲擊造成200餘人死亡。而不久前的3月份,據英國倫敦警方反恐部門發布的消息稱,在首都三處交通樞紐查獲自製爆炸裝置,此事件公布後再次觸發英國民眾的敏感神經。近年來,暴恐事件頻發,恐怖主義勢力不斷興風作浪。「伊斯蘭國」在西亞北非等地橫空出世、蓋達組織持續在中南亞地區作亂等都是重要表徵。恐怖活動已跨越局勢不穩、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歐美發達國家亦成為恐怖組織的重點「關照」對象。
新時期恐怖主義活動的主要特點
與以往相比,近年來恐怖主義既有相似之處,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新時期恐怖分子的個體化傾向正在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出來。近年來,恐怖分子的個體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此類新攻擊形式又稱之為「獨狼」。尤其是隨著「伊斯蘭國」面臨的外部壓力不斷增大及反恐聯盟加強邊境管理,「伊斯蘭國」改變招募策略,明確鼓勵成員在西方國家內部從事暴恐活動。歐美國家遭受的「獨狼」恐怖襲擊事件數量明顯增多。2016年6月,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遭遇一名自稱「伊斯蘭國」恐怖分子襲擊,造成多人死亡,成為「9·11」以來美國本土發生的最嚴重恐襲。2016年7月,在法國尼斯,一名恐怖分子駕駛大貨車衝進參加國慶慶祝的人群,造成80多人喪生。2017年3月,英國倫敦發生恐怖分子衝撞議會、衝撞路人事件,造成包括警察在內的多人死傷。
恐怖分子為擴大影響,開始進行無差別的恐襲活動,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在極端主義思想的推動下,暴恐分子在進行恐怖活動時,造成無差別傷亡愈趨嚴重。在全球普遍加強反恐力度背景下,政府機關、軍事部門都加強了安保力度,致使恐怖組織很難對上述目標發動恐怖襲擊。平民目標安保水平較弱,恐怖組織容易獲得成功,同時襲擊平民劫掠財物還能獲得媒體關注。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指出,2000年全球恐怖襲擊造成的平民死亡約2000人,但到2015年恐怖襲擊造成平民喪生的人數已達12500人,上漲了5.5倍。2015年全球發生的恐怖襲擊中,約三分之一的案件是針對平民發動的,平民死亡人數佔全部恐襲死亡人數的40%。
與發展中國家相對應的是,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恐怖分子的重要「關照」對象。一般意義上,發達國家掌控大量物質資源,擁有強大的經濟能力安撫大部分國民,擁有良好的行政管理體系控制社會,相對而言不容易引起恐怖事件爆發。而且歐美國家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民族國家,已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融合發展,國民認同普遍較高,使得民族分離主義類型的恐怖暴力活動較於發展中國家要少許多。但近年來從發達國家遭受的恐怖襲擊事件來看,發展趨勢不容樂觀。進入21世紀,蓋達組織和所謂「全球反恐戰爭」興起後,歐洲就成為恐怖分子的目標。2015年1月,法國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總部遭遇恐怖襲擊,造成主編在內的10多人喪生。2015年11月,法國巴黎市內多處遭恐怖襲擊,致使100多人喪生。據歐洲刑警組織的報告,2016年歐盟8個國家共有142起不成功的、被挫敗的和未完成的恐怖襲擊事件,其中超過一半(76起)發生在英國。在所有襲擊事件中,47次恐襲行動成功實施,共造成142人喪生、379人受傷,幾乎所有恐襲事件都與聖戰恐怖分子有關聯。
「簡易恐襲」難以有效防範。為取得宣傳效果,恐怖分子通常採取將恐懼效應最大化的途徑,一般多採用爆炸、輕武器襲擊等手段。近年來,歐洲發生多起「簡易恐襲」事件。2017年3月,英國倫敦一名男子駕車衝入威斯敏斯特大橋的人行道,並在議會外刺傷警察。同年6月,一輛廂式轎車在倫敦橋上衝撞人群,隨後3人下車,持刀砍殺路人,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傷。同時,北歐等國也發生多起類似的恐怖襲擊事件。類似案件表明,各國沒有有效辦法防止個人和小團體發起的臨時低科技襲擊,對於「簡易恐襲」的預防仍是個挑戰。以英國為例,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至今仍維持在邊境地區進行檢查,加上嚴格的槍枝管控,恐怖分子很難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購買輕武器。但這些有利條件對於挫敗個人或小團體使用平常常見的物品,發起不太複雜的恐怖襲擊行動就難以發揮效用。
新時期恐怖主義活動不斷加劇的原因
以網絡等為代表的技術進步為恐怖分子提供新武器。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網絡化極大地推動恐怖主義的發展。在1990年代之前,恐怖活動相互間的「經驗交流」以及對社會的傳導比較有限,政府能夠以「物理隔離」的方式加以約束。在網絡時代,高度發達的網絡媒體使恐怖組織的聯絡能力得到加強,恐怖組織能夠以極快速度招募大量恐怖活動人員,並藉助多方位的宣傳手段增強行動的影響力。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恐怖主義具有「聚零為整」「零整互化」的能力。網際網路還成為宣傳仇恨的工具,極端意識形態通過網際網路能夠日復一日的不間斷聯播。
全球化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在全球化發展進程中,西方國家利用工業化時期累積起來的技術優勢、資本優勢等,迅速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它們是國際市場上的主導者,並通過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攫取大量資本和物質資源,使得發展中國家在不平等貿易中,處於弱勢一方,不斷被邊緣化,與歐美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同時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內部均出現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分化不均的現象,為社會中的不滿與仇恨情緒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當那些弱勢群體發現其所處的社會已無法提供晉升渠道後,選擇極端方式來改變現狀就成為重要選項。在許多極端貧困的中東國家,那些渴望得到地位和財富卻沒有正式工作的年輕人已成為恐怖組織納新的重要群體。
恐怖分子的戰略回流。恐怖分子在國際社會活動後,向本國回流成為一種常態。「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異軍突起後,一方面聚集全球恐怖分子,另一方面也引起部分恐怖分子回流。尤其是2015年後「伊斯蘭國」在敘伊遭到美俄等國的聯合打擊後,為保存實力,開始進行戰略性轉移。許多武裝恐怖分子為逃避國際社會聯合打擊行動,選擇改換門庭,繼續潛伏下來伺機從事恐怖活動,將加速暴恐思想在全球的傳播和滲透。在敘利亞、葉門等地,恐怖活動依然十分活躍,成為全球恐怖襲擊最頻發的地區。此外,中亞、東南亞等地恐怖活動不斷增多與「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的回流和擴張有密切關係。近期發生的系列襲擊事件還表明,恐怖極端勢力或重點流入安保水平相對薄弱、歐美國際遊客集中的非熱點地區。
恐怖主義發展的新趨向
由於引發國際恐怖活動的原因出現新的變化,造成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出現一些新態勢。
中東作為恐怖亂源震動加劇,根源性問題愈趨嚴重。中東多國社會轉型前景不明,恐怖主義滋生的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完全解決。中東地區的戰爭正在從國家間戰爭向國內戰爭轉變,內戰所帶來的危害極其明顯。「伊斯蘭國」在西奈半島、沙特等地的分支機構依然製造許多爆炸事件。雖然過去幾年「伊斯蘭國」的風頭蓋過蓋達組織,但並不代表蓋達組織無所作為,它有很多活躍的分支機構。中東地區整體安全形勢的不穩定,又致使各國內部潛在的政治風險居高不下。中東動蕩的集中體現是政治治理失靈,國內政治矛盾等問題無法得到有效治理。如果缺乏清晰可行的政治改革目標,中東國家國內治理不會有明顯改觀,潛在矛盾遲早會爆發,屆時恐怖組織將會在脆弱國家中尋覓機會。
反恐戰爭缺乏堅定旗手,反恐關鍵區的犯罪行為可能加劇。在全球反恐問題上,美國、歐盟等儘管已經形成反恐聯盟,共同在中東地區採取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但是各有算盤,著重謀取於己有利的局面。從美國的中東戰略角度來看,自頁巖氣革命後,其對中東地區的能源依賴沒有以前那麼迫切,中東在美國外交戰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當前美反恐政策主要是協助當地政府進行反恐,美國已放棄小布希政府時期派遣大規模軍隊進行反恐的軍事戰略。
不同恐怖組織之間「再織網」,恐怖刑事化犯罪或將呈現更多形態。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新時代,恐怖組織的發展正在進入新階段。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恐怖組織要聯為一個大系統,指揮全球恐怖活動。不過近年來各恐怖組織之間的聯繫愈發密切確實非常明顯,這既表現在恐怖組織之間的相互競爭,還表現在恐怖組織之間的彼此結盟「再織網」。相互支持是恐怖組織之間合作的基礎,部分中小恐怖組織採取宣誓「效忠」超級恐怖組織的形式進行戰略結盟,擴大恐怖勢力的影響力。在恐怖組織相互競爭與交融的過程中,不斷相互借鑑,以提高暴恐襲擊效率、保存有生力量。
女性在恐怖襲擊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一般意義上,恐怖組織中的骨幹多為男性成員,但自「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崛起以來,女性成員在恐怖組織中的作用愈趨凸顯。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女性恐怖分子直接從事恐怖活動的比例不斷上升;其次,女性在向下一代傳播極端思想這方面作用表現越來越大;再次,由於女性受情感因素影響較大,一旦加入宗教極端組織、恐怖組織等,在思想上對組織極其忠誠,從事恐怖活動更具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