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印尼排華事件震驚世界

2020-12-15 中國僑網

  1990年7月1日至4日,應錢其琛外長的邀請,印尼外長阿拉塔斯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訪問結束時,兩國外長在釣魚臺國賓館四季廳籤署了「中國和印尼復交公報」,最終完成了恢復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上百名記者湧到現場採訪了這一重大事件。整個籤字儀式只不過十多分鐘,可是包含著多年來雙方的艱苦努力,終於使中斷23年之久的兩國關係掀開了新的一頁。

  友鄰反目成仇

  1945年印尼獲得獨立,印尼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尼聯邦共和國相互支持,於1950年4月13日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50年代末60年代初,應對方的要求,中國向印尼提供了大批經濟援助和軍事裝備,兩國關係迅速發展。這一切引起印尼右派軍人集團和英、美等國反華勢力的仇視和憎恨。

  1965年9月30日,印尼突然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九·三○」事件,以總統警衛部隊第三營營長翁東中校為首的軍官,以陸軍中的「將領委員會」陰謀發動反蘇加諾總統軍事政變,逮捕和殺害了包括陸軍司令雅尼在內的6名陸軍將領。這一事件觸發了以蘇哈託和納蘇蒂安為首的右派軍人集團發動軍事政變,他們不僅要推翻蘇加諾總統,而且要剷除支持蘇加諾的印尼共產黨。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軍事政變,中國事前一無所知,感到十分震驚,對印尼局勢突變未立即表態。然而,印尼右派軍人集團卻製造謠言,污衊中國參與策劃和支持「九·三○」事件,組織群眾到中國大使館遊行示威,在全國掀起大規模反華浪潮。

  尚在位的蘇加諾總統致函中國領導人,對印尼發生的破壞兩國關係的行動表示「最大歉意」。中國領導人回信稱:反對印尼右派勢力破壞兩國友好關係,希望他能控制局勢,不使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但蘇加諾已無力控制局勢,印尼軍警的反共反華活動愈演愈烈,襲擊中國使館事件不斷發生,數十名館員在襲擊中被打傷,中國政府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與此同時,印尼加緊對各地華僑的迫害,接連發生對華僑的燒、殺、搶事件,僑團、僑校等先後被關閉、被強佔,有的地區還集體驅趕華僑離境。

  1967年2月,蘇加諾被解除「終身總統」頭銜,蘇哈託出任代理總統後,反共反華浪潮更加兇猛。在中國使館屢遭印尼軍警的襲擊中,有的館員遭槍擊、有的被打傷,館內的設備、汽車和公私財物被砸、燒、搶,中國政府提出最強烈的抗議。另一方面,在當時極左思潮的影響下,北京也發生了一些群眾自發襲擊印尼駐華使館的事件。在此情況下,印尼外交部於1967年10月23日照會中方,提出關閉雙方使館,撤回全部人員。10月31日,中方派專機去雅加達接回中國使館全部人員,印尼駐華使館全部人員乘接運中國使館人員的專機回雅加達。兩國關係中斷後,中方委託羅馬尼亞代管中國在印尼的權益,印尼委託柬埔寨代管其在華權益。

  冤家易結不易解

  兩國關係中斷後,印尼繼續進行反華宣傳,誣指中國捲入「九·三○」事件、對印尼進行「顛覆活動」、「幹涉內政」等等。與此同時,蘇哈託全面執政後,根據其反華政策以及國內的社會經濟、民族關係、黨派鬥爭的諸種因素考慮,逐步對華僑、華人強制推行「全面同化政策」,試圖使華僑問題逐步轉化為其國內問題,減少同中國的牽連。此外,印尼還積極發展同臺灣的關係,甚至鼓吹「一中一臺」。從1968年至1970年印尼不參加聯大關於中國席位的討論和投票。時任印尼外長的馬利克表示,「中國對印尼的敵視態度仍然妨礙印尼投出自己的一票」。1971年聯大前夕,馬利克還聲稱:「希望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臺灣這兩個國家都參加這個國際組織。」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同已與中國建交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協成員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在發展中體現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既定國策;針對印尼對中國的疑慮和偏見多次作了澄清,在堅持原則和條件下,在做法上也進行了一些調整。印尼方面,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作為東南亞一個大國,為了本身政治和經濟利益,不能不考慮改變對中國的政策。在此同時,同中、印尼兩國關係密切的問題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印尼共已遭到摧毀性的打擊和鎮壓;印尼多年對華僑推行全面同化政策,已使90%以上的華僑加入印尼國籍,華僑、華人問題基本上已轉化為印尼的國內問題,大大減少了對兩國關係的牽連。儘管兩國關係開始鬆動,但蘇哈託總統的對華政策受本身的疑慮偏見和內部不同意見的影響,也受到反對復交勢力的掣肘和幹擾,從而使印尼在復交問題上強調要「謹慎行事」,復交進程十分遲緩。

  打破堅冰的復交談判

  進入1989年,印尼對兩國復交問題的態度趨於積極。1月26日,阿拉塔斯外長通過其駐聯合國代表團向中方表示,印尼正全力推動復交進程,政府各部門為此已進行協調行動。經過雙方協商安排,錢其琛外長在日本出訪期間,於2月23日在東京分別會見了印尼國務部長穆爾迪奧諾和蘇哈託總統,雙方最後就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達成「三點意見」:1、雙方同意,進一步採取措施,實現關係正常化;2、兩國關係應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的基礎上;3、雙方決定,通過駐聯合國代表團就兩國關係正常化進行具體商談,必要時,兩國外長舉行會晤。

  1989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徐敦信率領的代表團同印尼外交部政治司總司長羅哈納佩西率領的代表團在雅加達就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技術性問題舉行會晤。

  雙方原計劃一周的議程,只用了3天就完成了。12月9日,雙方發表了一項「聯合新聞公報」在記者招待會上,兩國代表團團長均表示,中國和印尼恢復外交關係的原則和技術性問題都已解決,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已經為期不遠。

  兩國復交水到渠成

  印尼外長阿拉塔斯應邀於1990年7月1日抵達北京。

  訪問期間,江澤民總書記和李鵬總理分別會見了阿拉塔斯外長。兩國外長舉行了兩輪會談。根據印尼方建議,在印尼代表團抵達當日下午,兩國外長就復交問題首先進行了「單獨會談」。阿拉塔斯外長說,去年2月東京會晤後,經過幾次技術性會談,有關兩國復交問題都已解決。關於復交時間和方式,蘇哈託總統指示在1990年內合適的時間完成。鑑於兩國50年代已建立外交關係,現在不是建交,而是重開大使館,因此方式可簡單,可互換照會。當然形式也可隆重些,以增強其重要性。為此,蘇哈託總統有意邀請李鵬總理訪問印尼,二者可同步實現。訪問時間可在8月17日印尼獨立日之前,也可在今年其他雙方方便時間。阿拉塔斯外長還說,考慮到外界對他的這次訪華十分重視,雙方應籤署一項公報,內容包括兩國關係正常化日期、互派大使和李鵬總理訪問印尼等內容,同時還可發表一項新聞公報,阿拉塔斯外長向錢外長提交了復交公報和新聞公報文本供中方考慮。錢外長同意以互換照會方式來實現復交。

  7月3日下午,兩國外長籤署了復交公報和關於解決印尼所欠中國債務問題的協定。雙方商定於8月8日正式恢復兩國外交關係。李鵬總理屆時將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在兩國外長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雙方對兩國關係的恢復給予了高度評價。阿拉塔斯外長成功訪華為兩國復交談判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正如江澤民總書記在會見阿拉塔斯外長時所說:「籠罩在兩國上空長達23年之久的烏雲已經過去,晴天已經來臨。」中、印尼兩國友好關係從此揭開一個新的篇章。(摘自《今日名流》2000年第9期)


相關焦點

  • 印尼為何對50年前排華事件展開調查:多種因素促成
    曾在印尼國內屬于禁忌 如今對屠殺事件展開調查和研討  印尼為何對50年前排華事件展開調查  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印尼排華事件,今年已數度被推向公眾視野。  據當地英文報刊《雅加達郵報》報導,4月25日,印尼總統佐科下令在全國各地尋找1965年排華事件遇難者的萬人塚。
  • 1.8 印尼排華事件
    印尼排華事件   巴新發生排華事件   在2009年5月,緊鄰印尼東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了排華事件   巴新發生的排華事件,不由讓人想到1998年發生在印尼的針對華人的暴力事件,這一事件被稱為「黑色五月」,當年的很多圖片文字在網上的傳播,使很多中國網民對此記憶猶新。
  • 1965年,印尼發生了「排華」事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歷史上,有一件觸目驚心的事情就是印尼排華事件。1965年的印尼排華事件中,有三十萬華人遭遇了無情的屠殺,這件事情激起了我們的憤怒,然而最後也沒有換來印尼的一句道歉。 在印尼歷史上出現了一位比較重要的人物,他名為蘇加諾,蘇加諾是印尼的一名貴族,為了改變印尼的局勢,他試圖爭取印尼的獨立,但是並沒有絲毫效果,自己卻落得了入獄的下場。
  • 華人痛苦回憶1998印尼排華:1200名華人被屠殺
    法新社12日對此評論說,當印尼人為「蘇哈託政權倒臺10周年」著手紀念之時,當年這一歷史事件令人髮指的恐怖開場已成為他們不堪回首的恥辱。  10年前,針對華人的暴行令印尼蒙羞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場原本是為推翻蘇哈託政權而起的政治運動,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等地卻演變為嚴重的「排華騷亂」。
  • 1998年印尼「排華」騷亂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核心提示:莊國土表示,「98年排華騷亂」給在印華人帶來的巨大創傷不容抹去,在事實面前,一部人否認歷史的做法完全是徒勞的。16年前,是蘇哈託政權將金融危機的怒火轉移到印尼華人身上,而引發了底層百姓對華人的暴行。
  • 華僑憶98年印尼排華噩夢:華人地位今非昔比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場本是反對蘇哈託政權的政治運動,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等地演變為嚴重的排華騷亂
  • 印尼排華事件頻發,你還會選擇去印尼旅行嗎
    因為這個地方給唐sir的第一印象不是那麼的友好,不論是從新聞上還是朋友口中了解到,印尼好像並不歡迎中國人,但是每年卻還是有不少遊客遠赴印尼旅遊。這讓唐sir十分的好奇,真實的印尼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和網上流傳的那樣排斥華人?跟蘇唐sir的腳步來探尋究竟吧!
  • 印尼排華系列——1998年黑色五月暴動,正義的審判何時到來?
    這是印尼排華系列第三期,上一次提到印尼在蘇哈託上臺之後,推出強制同化華人的政策,不允許華人保持中文名字,不允許華人過中華傳統節日,甚至不允許華人講中文。在蘇哈託的統治下華人的處境極為悲慘。從一開始,排華行動就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大部分針對華人的襲擊,都由有組織的團體煽動。很多被襲擊或強姦個案,都明顯地有組織行動,而且受害者均指暴徒剪著軍人的髮型,有關救援人員懷疑,許多暴徒可能就是印尼軍人。黑色五月暴動就是蘇哈託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挑撥印尼極端排華分子發動的針對華人的暴亂。
  • 毛澤東時代如何應對海外排華事件?
    毛澤東時代中國華僑,特別是東南亞華僑地位、受歧視程度要遠遠高於今天,在毛澤東時代類似今天越南這種規模的反華排華事件只是小兒科。 一、印尼自50年代初開始反華排華事件不斷 外長陳毅1960年表態「華僑問題是小問題」 由於歷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性質雙重原因,使得二戰後東南亞華僑地位不但沒有因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惡化,這其中印度尼西亞表現的最為猖狂,而在毛澤東時代由於種種原因,對於印尼大規模反華排華行動,只能譴責了事。
  • 歷史上海外十大排華事件一覽!
    四、朝韓萬寶山事件日本大造輿論,致電朝各報誣稱中國當局驅逐朝鮮僑民,在萬寶山的僑農被中國農民屠殺等等,終於煽動起大規模排華事件。這一事件首先從仁川開始,迅速遍及朝鮮各地,給華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 疫情過後,要警惕這場曾經的排華事件再次發生
    從5月13日開始,印尼雅加達等地爆發了自中國和印尼恢復外交關係以來最大的排華事件,史稱「黑色五月暴動」。這場暴動持續了三天,總共造成超過1200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無數的華人商店、住宅慘遭燒毀,數百名華人婦女被暴徒蹂躪,損失不可勝數。
  • 世界上華人最多國家:大街上漢字隨處可見,當地人卻嚴重「排華」
    在早些年馬來西亞剛獨立的時候,當地華人、華僑數量竟然高達40%,而在泰國也有700萬的華人,其華人人口佔據泰國人口的14%,這也是非常高的了,但是現如今世界上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50年前,印尼軍政府為什麼要屠殺數十萬華人?
    針對印尼軍政府50年前的大屠殺暴行,印尼近日史無前例地舉行了一場公開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前排右二是研討會的組織者阿古斯·維多約約(Agus Widjojo),他的父親是一名陸軍將領,在「九卅事件」中被親印尼共的政變者殺害 近日,針對印尼軍政府50年前的大屠殺暴行,印尼史無前例地舉行了一場公開研討會——1965-1966年間,印尼軍政府血腥清洗了國內數十萬「親共左派」。一般認為,被屠殺的總人數超過了50萬,其中約30萬是華人。
  • 印尼為什麼會排華 印尼屠殺華人原因分析
    媒體解析印尼為何在半個世紀後反思屠華歷史  這幾天,一場在印尼召開的座談會,把公眾的眼光帶回一段塵封的歷史。4月18日和19日,在印尼政府的支持下,這場討論1965-1966年「反共屠殺」的座談會在雅加達舉行。這也是印尼政府首次允許公開討論60年代那場慘烈的屠殺。  這一路,走得很艱難。
  • 震撼:98年印尼排華暴亂真相
    華文報刊抗議印尼排華暴行。  5月,陽光明媚的5月,對在印尼的華裔來說,卻成了黑色的、災難的5月。雅加達《改革之聲》也報導,單在巨港,即發生224宗各種形式的性侵犯事件。  集體強暴事件後,來自印尼和其他地區的華人,紛紛通過網際網路、傳真、郵遞電話的方式,向全球喊冤和求救,網絡上也陸續出現華人婦女遭凌辱的圖片,血淚斑斑的創痕震憾人心,在全球華人社會引起公憤。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從5月底開始接到投訴,並已著手調查。被海外華人稱為「娘家」的中國政府,也正式表示對事件密切關注。
  • 印尼排華系列——紅溪慘案,數萬華人遇害,溪水被染成血色
    印尼排華傳統歷來已久,大規模的排華騷亂間歇性的就發作一次,而且愈演愈烈。以1740年荷蘭殖民當局製造的「紅溪慘案」為開端,印尼曾爆發過多起大規模的排斥、屠殺、華僑華人的暴行。1945年11月的泗水慘案、1946年3月的萬隆慘案、1946年6月的文登慘案、8月山口洋慘案、9月的巴眼亞底慘案、1947年1月巨港慘案、1965年9月30屠華以及1998年5月黑色排華事件都是極其惡劣的暴力行為。印尼對印尼華人的罪惡罄竹難書,查閱資料之後心中鬱結,不禁升起執筆寫下那一段段被印尼試圖掩蓋的歷史的想法。
  • 鄭浩:印尼政府支持調研屠華事件令人意外
    鳳凰衛視4月19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印尼政府在18日主持召開了為期兩天的調研會,討論發生在1965年至1966年的排華屠殺事件,這是印尼政府首次支持此類的調查,在會上邀請當年屠殺事件的倖存者參加,也有被認為是慘案的策劃者的軍方代表與會,那麼就相關話題我們繼續跟鄭浩先生來聊一聊。
  • 後沙月光本尊:98印尼排華暴亂的來龍去脈及反思
    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是誘因之一,但從根子上說,印尼反華排華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只要具備外部誘發因素,暴亂就會出現。我(微信號:後沙月光論古今)以前在寫亞投行時曾想寫一部份,但還是跳過,怕衝淡主題。現在專門再寫這一部份,因為有的道理不說不明。
  • 印度尼西亞的土著數次暴力排華事件就是例子
    以猶太人經營羅斯柴爾德銀行為例,兩百多年來屹立不倒,業務遍及世界各地,一直也沒有發生嚴重的跑路事件,你把東西存在該銀行放心嗎?殖民者退出後,土著掌握了絕對權力,出臺了一系列不公平的法律,比如只有土著人才可以做印尼總統,而生活在印尼幾百年的華人卻沒有資格做總統。目前約有一千萬華人生活在印尼,約佔印尼人口的5%,比例不斷下降中,大部分華人自己做自己的,不關心國家大事。
  • 印尼再排華中國使館發警告 就連羽毛球也在"滅絕"華裔
    蘇卡穆約(前)和搭檔吉迪恩近20年來,印尼的排華傾向越來越嚴重,在這種大背景下,印尼羽毛球隊中華裔選手的身影自然也是越來越少。【2】排華導致華裔選手身影近乎絕跡多年以來,印尼排華一直是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話題,兩國關係不佳有著深層次的歷史和政治原因。自1965年「9.30事件」後,印尼進入數十年針對華裔和共產黨人的仇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