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用「白科技」定義未來牛奶

2021-01-08 錢皓

可以說,牛奶就像水和空氣一樣是我們生活裡非常普通的存在,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太多的創造性和想像空間。

而當新科技和新消費山呼海嘯般湧來,作為人們日常補充營養的必需品,牛奶也正面臨新的挑戰和契機。

面對新的的階段,伊利用一場關於「白科技」的發布會給了行業新的思考。

一、從「白色血液」到「白科技」

作為大自然賜給人類接近完美的食物,牛奶中富含優質的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因此被譽為「白色血液」。

特別是近五十年來,世界各地都在發生著有關牛奶的全民運動,比如上個世紀美國的「三杯奶運動」,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家的學生奶計劃等,都是增強國民體質的舉措。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二戰後,日本政府對牛奶的推廣。

1964年起,日本政府強制要求每所學校配給學生的午餐中必須包括牛奶,這就導致了日本新一代平均身高比上一代高出10cm,因而成為了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的日本身高增長的秘密。

相對而言,中國的奶製品行業受制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健康意識的相對落後,而形成地相對較晚,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隨著近年國內消費結構的升級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特別是在新消費趨勢和疫情倒逼下,牛奶成了人們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的首選。

一方面,國內奶製品市場持續擴容。特別是以都市白領和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在「朋克養生」觀念驅使下,他們的營養健康意識超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主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乳製品。

另一方面,疫情爆發以來,牛奶得到了鍾南山院士與張文宏醫生的雙重肯定,甚至國家發改委都把乳製品列為疫情期間重點保障物資,無疑讓全國人民對牛奶的健康價值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然而牛奶的品牌和品類眾多,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乳品成了擺在消費者面前的最大難題。

全脂、脫脂、高鈣、有機……眼花繚亂的牛奶標籤之下,大部分國民在選擇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誤區。比如熱衷輕體的小姐姐們,常選擇飲用脫脂牛奶,然而事與願違,真實的數據顯示,喝全脂牛奶的兒童,發生超重或者肥胖的風險比喝低脂牛奶的兒童要低40%左右。

因此,為了攝取符合需求的影響成分,更數據化、科學化、健康化的定製營養成為了乳品新消費的進階方向。

作為中國乳業的行業代表,伊利牛奶一直致力於通過科學的方法來賦能飲奶方式革新。這次,伊利在2020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聯合小米,舉辦了一場以「白科技,讓牛奶更懂你」為主題的專場發布會,並發布了可以為每個人科學定製健康飲奶的方案,獲得了國內外主流媒體的關注。

二、伊利的「白科技」

作為智能設備在手腕上的延伸,小米手錶在健康場景上,搭載了睡眠監測、心率監測、運動監測等多種感知身體狀況的功能,可以實現科技監測消費者體質,因此受到了眾多年輕人群的追捧。

此次,伊利和小米的戰略合作,就是基於雙方,長期對消費者健康的關注。伊利藉助小米智能可穿戴設備,可以有效識別不同消費者的營養需求,從而為其精準匹配科學健康飲奶方案。

正如伊利最新的科學飲奶概念視頻裡演繹的那樣,無論是哪個生活場景,當你想要喝牛奶時,只要點擊你的智能手錶,雲計算就能實時分析你身體的各項數據指標,將最優的乳品選擇成果呈現在你眼前。

其實,伊利在過往的產品打造中早已將個體差異考慮到產品戰略中,這次藉助數據洞察的能力,是向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產品和服務的一次進階。

這次伊利進一步從場景和細分需求出發,通過科技的手段,讓需求各異的消費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這次,針對個體的運動情況和睡眠狀態等身體指標,小米的智能設備會個性化推薦伊利臻濃牛奶、伊利高鈣牛奶、伊利純牛奶和伊利高鈣牛奶四款伊利的牛奶,給不同的消費者。

比如當代朋克養生的年輕人,喜歡熬最晚的夜,喝最貴的保健品,然而失眠卻沒有被緩解。而當被小米的智能設備檢測出睡眠不足時,屏幕上就顯示「您的睡眠質量不太好哦,可以睡前來杯無負擔的「這樣語氣親和的句子,來推薦用戶飲用合適的伊利牛奶補充營養。

從深層角度來看,能讓伊利一直兼顧多元化用戶需求的原因是,讓消費者既能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得到重視與尊重,同時又能喝到適合自己營養需求補給的牛奶,無形中增加了對伊利牛奶的好感,並且伊利也以此集中展示出自己強大的科技創新活力。

事實上,幫助國人找到一杯適合自己的牛奶並不容易,伊利之所以能發現每個消費者的個體差異,並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也側面展現了其背後緊隨時代潮流的科技創新能力。

當前,在國內的雙循環戰略背後,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進行支撐。對乳業來說,只有藉助生態科技的力量,才能助力乳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

伊利作為乳業龍頭企業,近年來不斷深化科技在整個產業鏈中的應用,已經成了走在行業前頭的企業範本。

就像這次伊利和小米的合作,同時兼顧消費者洞察和科技賦能,不僅可以藉助聯動之勢提升品牌的科技認知,又能讓科技成為消費者與乳品溝通的橋梁,從而獲得品質、驚喜的產品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為了推廣「科學飲奶」的計劃,用了一系列既有科技含量又貼近生活的方式,讓消費者感受到了科技為人類健康帶來的深刻意義,從而佔領用戶心智。

首先,在2020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現場,伊利發布的「全民科學飲奶計劃」,在諸多專家的背書下,有望提高全民的乳製品消費認知,重要的是傳達了均衡全面的營養、合理的運動、充足的睡眠,都能促進健康的價值觀,或將讓國民健康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其次,前文提到的「科學飲奶」概念視頻,用可視化的科技力量帶給消費者視覺衝擊,充分解析科學飲奶的理念內核。

此外,伊利線下打造了人氣爆棚的「牛奶白科技空間」快閃店,潮流的飲奶方式吸引了諸多年輕人和時尚博主前來打卡,讓消費者們可以切身、立體地感受科學飲奶的詳細過程,增加了對「科學飲奶」的潮流消費方式的認可。

牛奶白科技空間

最後,伊利還打造了科學飲奶的明星實踐矩陣,邀請明星與廣大網友們共同加入科學飲奶計劃的大陣營,通過明星的影響力向更廣泛的消費者傳達了健康、營養的生活理念。

三、伊利「白科技」背後的創新引擎

伊利之所以能以科技領先和產品創新的地位登上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除了自身的品質保障外,背後是一整套模式創新的支持,這也成為了伊利不斷打造市場爆款的創新引擎。

與行業其他的企業相比,伊利的團隊是公認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水平最高的隊伍,不僅體現在員工的凝聚力和責任感,更多體現在其創造力上。

比如一位世代為蒙古奶農的員工,獲得了伊利提供去美國學習養奶牛技術的機會,他在見識了世界前沿的畜牧技術後,總結出一句話:奶牛舒服了才能產好奶。因此回國後引進了一款「沙床」來代替稻草墊料。

在很多同行看來,奶牛睡稻草是天經地義的事,而沙床是增加成本的行為。但伊利卻同意了他的做法,此後的結果是,奶牛的日產量大大增加,讓諸多同行對沙床產生「真香」的看法。

像這樣重視創新的案例,在伊利的發展中還有很多,因為每個細節上創新都是以消費者健康為初心和原點,並在每年數以億計的科技研發費用投入下,伊利可以整合全球優質奶源,嚴格把控產品品質,確保了從牧場到加工之間,消費者能喝到最優質的乳品。

就像此次的網際網路大會伊利的主題「白科技,讓牛奶更懂你」一樣,也是再次強調了伊利牛奶的科技屬性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態度。

因此,伊利能有效抓住行業的發展趨勢,以領跑者姿態掌握乳製品行業地位和話語權,並用科技賦能把國民健康拉升到新高度。

2020-2021食品行業關鍵詞

此次「全民科學飲奶」計劃,從短期來看,伊利與眾多科技巨頭同臺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深化其科技品牌屬性,並充分彰顯了科技領先的站位和國際的品質。

長期來看,堅持提供優質的產品和科學的價值觀,伊利牛奶不僅引領了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為企業的長期價值助力,通過開拓新的消費場景和吸引新消費人群,讓企業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

更長遠來看,伊利牛奶對營養科技的不斷鑽研和努力,將對全行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作為乳業大國,其也將為全球健康發展注入新的科技動力。

四、結語

最新的財報顯示,伊利在2020上半年的業績呈現逆勢潮預期增長,營收總收入、淨利潤、綜合市場佔有率等核心指標均蟬聯亞洲乳業第一。

這意味著,伊利在一次次的創新中,將「白色血液」進階成了「白科技」,不斷拓展了乳品行業的邊界,並徵服了眾多消費者。

在新的消費趨勢下,相信屬於伊利的高光時刻即將到來。

作者:錢皓、可達怡

編輯:安吉拉

相關焦點

  • 白科技,讓牛奶更懂你 ——伊利×小米「全民科學飲奶計劃」亮相...
    (原標題:白科技,讓牛奶更懂你 ——伊利×小米「全民科學飲奶計劃」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 從傳統文化到智能時代,張藝謀的北京8分鐘主打「白科技」
    而這背後,到底有怎樣的科技血液在助力象徵冰雪的「白科技」走上國際舞臺?文/ 李 亞麗編輯/ 郭 陽「國運昌盛,天公作美!」而在這場盛宴背後,大眾長期以來對「黑科技」的聚焦,也開始延展到象徵冰雪的「白科技」。同樣為張藝謀執導,14年前,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北京8分鐘」是以紅燈籠、民樂、武術、戲曲等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以期在僅有的8分鐘時間裡呈現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 光明牛奶致優,再定義品質生活
    但對於「品質生活」,恐怕每個人的定義各不相同。對食物的選擇、對工作的態度,亦或對生活的理解,甚至對細節的執著,無一不體現著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全食主義的牛奶觀  身為某生活雜誌主編的Luna Lu,是個不折不扣的全食主義者。特別是有了兩個女兒後,Luna更注重對食物的挑選。
  • 「爸爸去哪兒」奔赴伊利牧場 奶爸萌娃聯手收穫「透明牛奶」
    而伊利集團的純天然牧場,可愛的奶牛及史上「最嚴苛」檢驗標準,為全國消費者展現了一幅好品質牛奶的「透明」生產全過程。  本期的《爸爸去哪兒》走進呼倫貝爾伊利牧場,#奶爸萌娃牧場總動員#的環節極為引人關注。
  • 對高端品質牛奶的再定義 特侖蘇的創新與升級
    一杯牛奶,見證了中國居民消費升級的進程,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的環境下,消費者對牛奶品質的要求也有了質的提升,消費者愈發重視健康、品質、環保等價值。特侖蘇作為高端乳業品牌之一,針對消費理念、消費需求和消費動機的改變,以「更好」為核心不斷進行創新與升級。
  • 輝山傑茜牧場重新定義高端牛奶
    然而目前高端奶市場主要以價格來定義,調查顯示,56.98%的消費者認為價格高的牛奶是高端奶。消費者看重高端奶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有保障」,可見,高端奶定義標準不清晰、消費者認知與消費者需求錯位是目前國內高端奶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
  • 誰在定義中國「好」牛奶?
    1998年初夏,賣奶製品的北京三元,聯手給牛奶做包裝盒的瑞典利樂,一起贊助了200多個專家,在北京開了一個「中國牛奶科學論壇大會」,討論為什麼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能比上一代高10釐米。專家們討論了幾天,最終一致地認為:日本人長高,全靠喝牛奶。
  • 用「公園城市」定義未來生活
    在成都東部新區未來城市雛形中,亦再一次用「公園城市」定義成都未來生活——城市就是公園,公園也是城市;人在城中走,園隨人在遊。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如何營城,如何聚才?成都早已深諳,未來的城市,一定是產業跟著人才走,人才跟著環境走。
  • 惠普張楠:融合存儲, 定義未來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七位嘉賓來到軟體定義與數據中心論壇:數據價值,一觸即發!軟體定義這個概念之所以火熱是因為用戶希望能夠更加高效、自動化的去控制、管理和使用各種IT資源,而無需花費太多精力在硬體層面。軟體定義存儲的概念已經遍地開花,但各大存儲廠商對軟體定義存儲的理解各不相同。
  • 教育,定義未來
    教育,定義未來 2012-09-18 來源:《光明日報》   編者按    教育,是一個民族對未來的自我定義。找尋適合每個人發展的最好的教育,讓每個生命都令人欣喜,讓整個社會閃耀出靈動、獨特、創造的光輝。  從不奢望花香,綻放。留份深沉的愛在沃土,日日播種、刨土、修整,等待枝丫的生長,等待滿樹繁華。
  • 忽然一周丨星飛帆A2即將上市;認養一頭牛推高端A2純牛奶新品;溫氏股份將分拆乳業子公司上市
    認養一頭牛推高端A2β-酪蛋白純牛奶新品11月23日,國內新興乳品品牌「認養一頭牛」也推出了「A2β-酪蛋白純牛奶」,瞄準高端牛奶市場。2020年10月,認養一頭牛的第一家自有工廠——山東智造基地正式落成投產。這款A2β-酪蛋白純牛奶,便是在新工廠中生產出的第一款新品。
  • 如何定義雲計算的未來
    如何定義雲計算的未來 SiliconANGLE 發表於 2020-12-03 12:01:34 在建立一個可以在一夜之間將商品運送到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全球電子商務帝國的過程中
  • 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在新出版的《未來學校》一書中指出:我們今天覺得天經地義的學校生活,因為網際網路,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會在潤物無聲的改變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不遠的未來,今天的學校會被未來的學習中心取代。未來,物理形態的學校,鋼筋水泥、磚瓦花木,依然如故,保安可能還會有,圍牆也可能依然在,但是,傳統的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說到學習,大家馬上想到的不是「學校」,而是「學習中心」。
  • 福建的牛奶將分等級 特優級牛奶首推巴氏鮮奶
    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巴氏鮮奶論壇上,國內權威專家推出的中國優質乳工程將率先在福建落地實施,未來將對市場上的牛奶分等級,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牛奶的時候,將能迅速分辨是否是好牛奶。福建的牛奶將分等級 特優級牛奶首推巴氏鮮奶長期以來,我國並沒有對市場上牛奶分等級,導致牛奶市場魚龍混雜,也讓很多人選購牛奶的時候無法辨別,多數消費者面對市場上的牛奶也是不知從何下手,甚至對一些不能稱之為牛奶的乳飲品也分辨不清。這個問題今後將有望徹底解決。
  • 星巴克開出一家「未來風格店」,顛覆空間,還上了新茶飲!
    1、先看外觀:化茶為雲,「白科技」引領創新  茶雲系列飲品由星巴克中國團隊獨立研發,最大亮點,是頂部有一層乳白色「雲」,看上去非常像奶蓋或奶泡。 不過,這層「茶蓋」完全不含奶,是將茶湯經過千次攪打的「白科技」製作而成,因此能做到0脂低卡,喝起來沒有負擔。「茶蓋」由茶湯經過千次攪打製作而成  技術驅動創新,在星巴克產品端得到了充分體現。
  • 未來的軟體實現方式,由什麼樣的體系來定義?
    1 定義未來的幾個說法信息科技產業,越發地精彩[1]。隨之而來的,便是某某技術「定義未來」的說法:對於這麼多的「未來」......迷茫?困惑?未來的各領域固然需要軟體的運行(當然,軟體的語言、編程、運行的方式也在不斷進化),但能夠定義未來的,不會是某項具體的軟體技術,或者場景的應用解決方案,而只有達到體系的量級才行。這樣問題就轉換為,未來的軟體實現方式,由什麼樣的體系來定義?答案是開源法,即開源法定義未來。